登陆注册
1291700000010

第10章 处世:世道多坎坷(4)

结党是一种腐败行为,凡是拉帮结派的,其出发点总是为了“营私”。“官靠商富,商靠官发”,他们相互利用,彼此勾结,沆瀣一气,形成了一个个的“小圈子”。在帮派的小圈子里往往会出现任人唯亲、排斥异己和假公济私、牟取私利的现象,甚至还会挑拨离间,制造分裂。

历朝历代的官场,都曾出现过不同程度的结党现象,但是,营私结党在明朝的官场表现得最为剧烈,可以说朋党之争是明朝政治最大的特色。明朝的文官与宦官拉帮结派,互相争斗,直到明朝灭亡。从明朝建朝起,朱元璋就唯恐臣子结党,诛杀功臣蓝玉、宰相胡惟庸都是借结党为由下的手,但他不曾料到,在他死后,朋党之争非但没有消灭,反而加剧了。到明朝晚期,营私结党已经成了一种官场潜规则,明朝的政治不是清明政治而是唯亲政治。

拉帮结派,互相争斗,破坏了朝政的正常运行不说,还使皇权落入宦官手中,皇帝的身边布满小人。宦官魏忠贤当政后,拉开了中国历史上最昏暗的宦官专权的序幕,也使明朝的党争之战,掀起高潮。

明熹宗朱由校热爱木匠,厌恶政治,信任魏忠贤,大权旁落,是朝廷内出现亲魏与反魏两个阵营。结果,两大阵营的斗争成为明朝政治与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内容,统治腐败,影响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就连边关的军事将领都卷入了争斗中,亲魏的将领步步高升,不亲魏的将领屡遭构陷。东北浑河畔兴起的后金势力从万历四十四年就开始于朝廷唱对台戏,在这种形势下,他们更是乘虚而入,边关的溃败之势已经无可阻挡。

崇祯帝朱由检上台后,除掉了大权在握的权奸,但是并没有解决朋党之争留下的根本问题,整个国家的运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战事越来越紧,但财政匮败,军费耗尽,敌人越来越难消灭,明朝走向灭亡在所难免。

在大的方面,朋党之争亡了国家;往小的方面,拉帮结派则会让人身败名裂。中国第一巨贪和珅就是一个典型。

和珅是乾隆皇帝后期的宠臣,他权倾朝野,但为了巩固自己既有的权位,攫取更多的实利,他凭借手中的权力,到处纠集党羽,大搞裙带关系,结党营私。

起初,和珅孤身一人在朝廷,他感到自己势单力薄,就把自己的弟弟和琳安排在了杭州织造的位置。时常下江南的乾隆对和琳印象良好,和珅又在朝中照应,在乾隆面前说和琳的好话,所以,和琳一路升职,先后做过工部侍郎、工部尚书、驻藏大臣、兵部尚书、四川总督等职。后来,和琳还负责督办军务,兄弟二人一人将一人相,举世无双。只是好景不长,几个月后和琳在战争中染病身亡,这是后话。当然,有了和琳的支持,和珅可以完成很多的计划,在朝中也更有影响。

和珅的第二大亲信是福长安。福长安是军机大臣傅恒的儿子,乾隆皇帝孝贤皇后的侄儿,妻子也是皇族,几个兄弟也都在朝为官。福长安本来也是一名侍卫,后来升为正红旗副都统,与和珅的经历有些相似。和珅看重他的这些关系,和在朝中的影响,便安排引进他到军机处,充当自己的帮凶。两人沆瀣一气,一起在军机处对付以阿桂为首的不与自己合作的军机大臣。

除了和琳与福长安这两个左右手,和珅还有其他众多死党。如苏凌阿和伊江阿。苏凌阿昏庸无能、贪污受贿、营私舞弊,无恶不作,和珅为了拉拢他,还是千方百计推举他,使他官位步步高升。伊江阿是永贵的儿子,永贵曾经弹劾过和珅,但伊江阿却对和珅“忠心耿耿”。和珅也极力栽培伊江阿,与伊江阿结成死党。

此外,和珅把他的老师吴省兰、李璜、李光云分别安排了侍郎、太仆寺卿等职,并兼任学政,掌握了科举轮选的大权。国泰、景安、明保、吴省钦、征瑞、孙士毅、孙绶、秦承恩、胡长龄等人也与和珅结党,他们有的是总督,有的是巡抚、有的是盐政、有的是知府,都身居高官。

总之,和珅的关系网从中央到地方,遍布全国各地。在“和家铺子”中,这些人以和珅为中心,彼此利用关系,结党营私,祸国殃民,大肆贪污纳贿;对于异己,他们毫不留情,想尽办法排斥,打击、陷害,想成了一股恶势力。

乾隆刚驾崩,嘉庆皇帝就宣布和珅的二十条大罪,下旨抄家,判处和珅凌迟罪。和珅的家产被抄尽,儿媳和孝公主等人苦苦求情,嘉庆帝经过三天的考虑,改赐和珅白练一条,让他在自己的家中自尽,才保个全尸。至于那些死党,在和珅倒台时就树倒猴孙散了。

回顾和珅的一生,拍尽皇帝的马屁,用尽心思拉帮结派,到头来不过是身败名裂,为后世永远耻笑。

虽然,攀权附势,结党为援,是自古以来官场内的普遍现象,但是,中国还有一个传统:崇尚君子不结党。不结党是为官清正的一个标志,所有的清官都不结党营私。历史上,也不乏不结党的清官,在朋党之争严重的晚明,洁身自好的海瑞就是其中一个。

海瑞对为官清廉的理念非常坚定,后人用九个字评价他,说他“不怕死,不爱钱,不结党”。海瑞独来独往不结党营私,避免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人事“洗牌”和“圈子”斗争的株连。众人皆醉我独醒,海瑞他不卷入任何朋党之争,不属于任何“奸党”,无论那个“奸党”倒台,皇帝或中央司法机关都愿意派他去秉公办案。办大案需要派遣大官去,而且明朝对官员的任职年龄几乎没有限制,海瑞便获得了破格提拔和复职的机会,他被罢一次升一次,官越做越大,最终成为官居二品的“四朝元老”。

一生特立独行,善始善终,海瑞最终名垂青史,为后人所景仰。

清朝的曾国藩也是不结党的典范。他善用等距离外交,在处理上下关系中也可谓“内圣外滑”,从不拉帮结派,不给任何人留下把柄。

整个清朝政府忌讳重用汉人为官,但是咸丰帝的重臣肃顺很欣赏曾国藩,在1860年,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时,两江总督何桂清逃跑后,咸丰皇帝打算选拔一个可靠的人来代替何桂清,肃顺极力举荐曾国藩,咸丰就接受了建议。

提拔自己做大官,曾国藩自然很愿意,他对肃顺也很感激,于是准备修书一封给肃顺,表达一下自己的谢意。曾国藩转念一想,满人一向不愿意让汉人做比较大的官,肃顺这是为何呢?他忽然明白了,原来是肃顺想要拉拢自己。肃顺有远见卓识,行事果断,平等看待满汉,他是他为人骄横跋扈,独断专行,瞧不起满蒙亲贵中的昏聩者,连咸丰的弟弟恭亲王奕?也不放在眼里了。恭亲王一伙在朝廷中的势力很大,肃顺虽然深得皇帝信任,与他们相比,还是势单力薄。曾国藩想明白这些,为了谨慎起见,就没有给肃顺写信。

果然,咸丰帝驾崩后,同治做了皇帝,奕?协助慈禧太后发动了辛酉政变,处治了咸丰帝临终前立的八个顾命大臣,肃顺就是其中之一。他被被满门抄斩,斩首示众。为了牵出肃顺的同党,慈禧还下令查了肃顺家里的所有书信,满朝文武和肃顺有往来的不少,内容当然都是说好话,逢迎巴结之类,但唯独没有曾国藩的信。

没有任何证据说明曾国藩是肃顺的人,肃顺的事情也就和曾国藩没有任何关系,慈禧太后反而更加信任、重用曾国藩。设想一下,“聪明一世”的和珅如果能够学会曾国藩的这种“不党”精神,下场会不会好一些呢?

为官处世,自然要处理好与领导和下属的关系,但不能玩弄权术,不能投机取巧,更不能随便加入任何“小圈子”。加强自我修养,心中保留一个天平,与各方面协调好关系,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最明智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孟子·滕文公下》

【意译】让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学说齐国话,可是周围有许多楚国人整天吵吵嚷嚷打扰他,在这样的环境中,就是用鞭子抽他,他也学不会齐国话;如果将他带到齐国去,让他在齐国都城临淄的闹市中住上几年,那么他很快就会学好齐国话。即使你不让他说齐国活,甚至用鞭子打他,强迫他说楚国话,也办不到。

一个过路人发现路旁有一块泥土,散发出芬芳的香味。过路人就把泥土带回家,竟然满室香气。过路人大惑不解,问道:“你是珍宝吗?还是稀有的香料?”泥土说:“都不是,我只是一块普通的泥土而已,至于我的香气,那是因为我曾在玫瑰园里和玫瑰相处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的缘故。”恩格斯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泥土因为玫瑰园而沾染了香气,人们常常也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就是这个道理。

在现代社会中,为了不使自己误交损友、沾染不好的习惯,交友与择邻也应懂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当然,孟子的母亲是最先明白这一道理的人,也就有了“孟母三迁”的故事:

在孟子很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看了一些送葬人的情景,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母看出这样的地方对孩子影响不好,就带着孟子,把家搬到了一个集镇上。

孟子在集镇上的新家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于是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母知道了,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便模仿这些人,在游戏中学习揖让进退的礼仪。孟母这才终于放心地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同孟子一样,清代名将年羹尧小时候也有一段“近朱者赤”的故事。

年羹尧是汉军镶黄旗子弟,他小时候调皮顽劣、放任不羁,而且还有一身蛮力。父亲将他送入私塾,指望先生将他教育成材。但是年羹尧不仅不能安安静静地坐下来读书,还动不动就想办法捉弄先生,结果没有一个先生愿意收他入塾。年羹尧游游晃晃几年,都快十岁了,还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他喜欢每天挥枪舞棍地打打杀杀,惹得父亲十分着急,于是到处托人打听有没有先生愿意到他家来教书,并许下重诺,凡是能教好年羹尧的,将以一千两银子为回报。

听到这个“好消息”,还真有不少先生去应聘。但是,每一个先生都无一例外地呆不上十天,就被年羹尧捉弄得落荒而逃。自打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敢去应聘当他的先生了。父亲无奈,但也只好听之任之。

最后,有一个当地的隐士主动提出来要教他的孩子。年父十分了解自己的儿子,也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所以告诉隐士说自己儿子的顽劣,请隐士慎重考虑。老先生说没关系,他自有办法,条件是要有一个较大的花园,而且不要设门,围墙要加的高高的。

年羹尧的父亲都一一照办之后,教学开始了。年羹尧当然故伎重演,也想把这位老师捉弄跑。不料老先生武功高强,他怎么也打不着老先生。老先生教学生好生奇怪,白天里什么也不教他。到了晚上,老先生运用他特有的轻功,一跃跳出围墙,在外游走半天后,又飘然跳回院子里。年羹尧对这位老师一点办法都没有,而且对他十分羡慕。老先生有时候吹笛子,并告诉他吹笛子是可以养气,年羹尧听了也要求学吹笛子,于是老先生利用吹笛来使他养气。此后,年羹尧渐渐收敛了以前的顽劣,老先生才开始教他学问和武术。

老先生言传身教,使年羹尧的秉性大变。有一天老先生要离开了,临走时说还是有点可惜呢,这孩子的品质还没有完全变过来,而我还是相信他会有前途的。其实在这时候,年羹尧被已经让老先生教得文武双全了,直到后来他还成了四川总督,抚远大将军。

名师出高徒,见贤思齐。如果一个人周围是一些道德高尚的人,那么这个人也会在不经意间接受来自环境的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不知不觉地改变了自己的品行。交一个道德高尚的好朋友,就能在朋友处获得人格的熏陶,道德的感召,自然会受益无穷。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在颍州(今安徽省阜阳市)当长官的时候,手下有一个名叫吕公著的年轻人。欧阳修和吕公著的关系比较亲密,有一次,欧阳修的好友范仲淹路过颍州,便到欧阳修家中拜访,欧阳修邀请吕公著一同待客。席间,范仲淹对吕公著说:“你能在欧阳修身边做事真是太好了,你应该多向他请教作文写诗的技巧。”此后,在欧阳修的帮助下,吕公著的写作技巧提高得很快。

的确,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生活的环境如同一个大染缸,会将形形色色的人同化于其中。如果一个人处在修心重德的环境中,他就会受到身边人们的言行教化,自觉的约束自己,使自己不断的长进;相反,一个人处在道德颓废、弄虚作假的环境中,总是与一些道德素质低下的人交往,他也会受到身边消极观念的影响,久而久之他也会正邪不分,随波逐流。

1932年,年仅20岁的现代小说家穆时英写了一本揭露旧社会黑暗的小说《南北极》,一下子引起了当时文坛的注意,《南北极》“几乎被推为无产阶级优秀文学的作品”。但是,名利双收、春风得意的穆时英到了十里洋场之后,迷恋起那里的浮华气息,很快就日益堕落起来,经常涉足咖啡馆、跳舞厅、电影院、高尔夫球场。就连他自己也情不自禁地在小说里发出“一个都市人”的哀叹:“脱离了爵士舞、狐步舞、混合酒、秋季流行色、八汽缸的跑车、埃及烟……我便成了没有灵魂的人。”1933年,他出版了内容迥然有别于《南北极》的第二本小说集《公墓》,歌颂起了纸醉金迷的生活。

后来,穆时英又迷上了赌博,再没有什么像样的作品面世,以前的财产也很快被挥霍殆尽。后来,穷困潦倒的穆时英为了改善收入,参加了为正直文人所不齿的国民党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抗日战争爆发后,穆时英远赴香港,1939年回沪,主办汪精卫伪政权的《中华日报》副刊《文艺周刊》和《华风》,并主编《国民新闻》,彻底沦为了一个汉奸。1940年,日伪政府下的上海风雨飘摇,穆时英被国民党特工人员暗杀,年仅28岁。就这样,因为染上热爱浮华的毛病,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年纪轻轻的穆时英酿成了一个永远的悲剧。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在人生道路上,在仕途上,自觉远离小人,远离腐败,多交一些良师益友,不断提高修养,增长才干,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同类推荐
  •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世界各国的文化与教育各有所长,如何汇集国外文化与教育的优势资源,建立符合本国实际的先进的文化与教育体系和模式?《西方文化与教育史》就是致力于这一目的的研究成果。我国文化与教育的深刻变革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需要经过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要想真正地赶上和超过国际先进文化与教育发展水平,必须要有一个大的跨越,必须对西方几千年来文化与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整体的梳理,对与孔子齐名的一大批教育思想家及其教育理论进行认真的分析、批判和总结,必须通过对其整体脉络的发展变化的把握来对国人进行思路的创新,才能够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 中国书籍发展简史

    中国书籍发展简史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书籍发展简史》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你介绍了文字的起源与书籍的产生,书籍的发展和演变,书籍的制作方法,书籍的维护与收藏等有关内容。
  • 雁门关

    雁门关

    雁门关自古即为中国北部一重要的边防要塞。历史上除元、清等少数民族王朝外,雁门关一直是牵动历代中原王朝最敏感的那根神经。秦击匈奴、唐阻突厥、宋御契丹、明防瓦剌……滚滚狼烟几乎从秦一直燃烧到近代。作为中原门户,雁门关参与并见证了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一部雁门关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 德国精神

    德国精神

    在当今世界主要大国中,说起别的国家,国人或许总是很容易说出这样那样的批评,但说到德国的时候,国人却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褒扬。在我们的意识中,德国精神是和严谨、忠诚、顽强、毅力等词语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也就有了“真的很德国”这样的广告词。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主要国家,德国无疑有其伟大优秀的一面,就这一点来说,国人对德国的褒扬是有根据的。
  •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冯友兰说传统文化

    一部《中国哲学简史》,足以让“冯友兰”这三个字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冯先生所说的哲学,就是本书所说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世苍茫,能看清者又有几何?冯友兰先生辗转其中,沉醉于人间烟火,勾勒着关于人生理想的美丽图景。他的人生或许不完美,然后他的理想至今余响不断,让无数后人追之随之。
热门推荐
  • 相恋在左,心痛在右

    相恋在左,心痛在右

    Angel以为爱情是个美丽神话,原来所谓的爱情终究会输给回忆,最后惟有一片唏嘘,和相恋在左、心痛在右的传说……爱恨情仇,尽在其中。
  • 康熙后宫Ⅱ、Ⅲ:岁月如流、晚秋离歌

    康熙后宫Ⅱ、Ⅲ:岁月如流、晚秋离歌

    心系江山,开创伟业,满清帝王,坐稳中原——他是满清的帝王,他守候着满清的江山,他的心装的是天下,装的是江山社稷;他的心中也有儿女情长,也有夫情父责,他——是清朝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爱新觉罗玄烨!绵情如丝,岁月如流,默守君王,无怨无悔——她是康熙的后妃,她知道大清的君王心系江山,岁月的痕迹妆点在她的面庞、她的身体、她的心里,但有一份守候却永远流存,她——是康熙帝白发相守的女人:荣妃!本文在历史时间上,与第一部是接叙的关系,第一部讲述康熙五年到康熙二十年的故事,第二部是从康熙二十年康熙大封后宫后开始;第三部则讲述康熙最后的二十年,全书以与康熙白头到老的“荣妃”为女主,以她的视角,走过康熙后宫五十年的风雨历程,讲述一代英明帝王的后宫生活,帝王亦是凡人,亦有七情六欲,人之情感,亦有心中天平最重的那颗砝码;本文写作手法以写实为主,不追求文章的华丽,追求与史实的尽量贴尽,重新解读历史,平淡中见知真……
  • 重生之错爱千金

    重生之错爱千金

    【重生古代的励志文!慢热型,非女强,女主慢慢成长型,男主忠贞不二型,结局是1对1,欢迎各位读者跳坑!】10岁的桑榆,小小县丞的嫡长女,却是个懦弱木讷的受气包,没曾想娘亲更是朵软弱不受宠的白莲花,连带着亲生女儿也饱受妾氏庶女的欺辱。26岁的安茜是资深宅女一枚,喜欢“宅”在家里,最大的爱好就是对着兵哥哥的疙瘩肉流哈喇子,一次好心的见义勇为却不料丢了小命,结果倒霉的穿越重生在更加苦逼的县丞嫡女身上。前世的她好歹看了不少穿越小说,重生后的桑榆还YY了一把各种宫斗宅斗,她这个重新嫡女灰常高能,还有各色美男左拥右抱。可谁知,她却穿越成了个不受宠的小娃,既然日子依旧苦逼,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那就捞个男人来爱吧。谪仙般的清冷少年不搭理她?那就死缠烂打。洒脱的少年将军是个不摆谱的人?那正好沾点光,谋点福利。可惜死缠烂打,却换来了不情不愿,无心插柳的勾搭,倒是促成她桃花朵朵开。当迷糊执着的女主,杠上冷情OR爽朗的楠竹,能擦出怎样的火花,我们拭目以待!---------♂---------♂---------♂---------♂----------♂---------♂---------片段【一】:“我不喜欢欠别人人情,所以你需要我帮你什么,你只有一次机会。”安成珏冷淡至极的眼神里,看不出任何情绪,可他唇角鄙夷的笑容,显露出他的不屑。她在安成珏最落魄的时候帮了他,换来他的报恩,她想抓住机会,可她没听出他话里的百转千回,傻乎乎的告白了。“你能试着跟我相处,留在灵州吗?”她的语气是那样小心翼翼,可是她成功了。当她被别人告白时,那反应就有点差水准了。看着她为情所伤,薛少宗沉着脸,毫不犹豫的告白道:“我想追你,让你做我的女人。”他对她的爱,蓄谋已久。桑榆呆愣了几秒,不可置信道:“你——你在胡说什么?”他们只是朋友啊!片段【二】:“来,让我看看有没有受伤?”他趁机拉着她的手,肆无忌惮的揩油。桑榆嘴角抽了抽,猛地抽回手,一本正经的:“你别动手动脚。”可某人依然堂而皇之的为自己谋福利,“生那么大气干嘛,容易老啊,我现在都是你的人了,让我拉下手有什么好害羞的。”于是她开始装可怜,让他放过自己,“可我们并不是那种关系,你这样我很不习惯。”某人眨巴着眼睛,更加委屈滴说:“我们这是培养感情,怎么能是动手动脚?我这是在追你,你感觉不到吗?看来我还不够努力。”
  • 二更鼓

    二更鼓

    自幼得父武功真传的莫沾衣入选宫闱,于探亲回家途中,机缘巧合地救护了三太子干骋。回宫后的邂逅,让二人认出对方并渐生情愫。谁知宫廷纷争之中,二人感情被窥见,于是卷入了一场妃嫔和皇位的争夺之中。有人伺机设局,将沾衣推向皇帝,从此,深闱之中一介红颜从弱小被欺开始步步为营、争取机会。无论是尔虞我诈的后宫还是血雨腥风的江湖,沾衣险情遭尽,苦尽甘来:报得家仇、争回师回、扶正皇子,但……更艰难的选择再次面临,她将何去何从?
  • 百喻经故事全集

    百喻经故事全集

    是印度古代佛教寓言故事集的汉文译本,全名为《百句譬喻经》,列入汉文大藏经,原文尚未发现。百喻经原著者为第五世纪印度僧伽斯那。古文汉译本为南朝齐(公元497~502)时来华僧人,伽斯那的弟子求那毗地。与其他经书不同之处在于,全书通过九十八个浅显、易懂、通俗而目幽默的故事,把佛教的基本教义,如因果报应、从正道、布施、持戒等向大众讲解得清晰明了。因此它可以说是一部典型的佛经寓言,而目也是众多佛经中少数的平民化、大众化经典。由于《百喻经》成书较早,目均由文言文译写而成,阅读起来似有些难度,因此,特将白话译文一并推出,并做相应点评,同时还配以相近相关的小故事来加以深化。希望对大家的阅读理解能有帮助。
  • 四海通达的回族商贸

    四海通达的回族商贸

    《四海通达的回族商贸》以专题的形式叙述了回族商贸经济,其主要内容:蕃商东来、海上国际贸易、蒲寿庚与市舶司、香料贸易与回回医药、理财大师阿合玛、识宝回回、和平使者郑和、回族商帮、河州脚户哥、河州筏子客、新疆回族驼运、回族商业老字号、近代回族实业家名录、回藏贸易、当代回族商贸经济、回回宰牛业、回回皮毛贸易、回族集市贸易、新型回族村镇掠影、西宁虫草交易市场等20个专题。
  • 异能儿子假面妈

    异能儿子假面妈

    她,父母遭遇陷害,十八岁的她没能完成就读警校的愿望。白天,她是木讷的跑腿小妹,晚上,则化身为妖媚,冷艳的调酒师。在一次跟踪疑犯回来后,她的身体就发生了变化,在遇到一些社会败类时,她就有种极其渴望想要吸食对方血液的冲动。因劳累而昏过去后,醒来却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她,怀孕了。*“妈咪,刚刚打你的那个坏姐姐,正在顶楼的大房间里,被一个大叔咬嘴巴,看来大叔是帮你报仇了。”经理妇人听到后,疯了一般的冲进电梯,直杀而上。随后,老远就听到屋里一阵呼天抢地的叫骂声及悲惨的哭泣声。*生日的那天见妈咪遇险,愤怒的宝宝忘记了要在妈咪面前伪装。爆发出了让人难以置信的一面,他不仅能够伸出两颗超出人类长度的牙齿,而且全身还散发出阵阵的耀眼银光,使得众人都睁不开眼。综合以上的种种,好吧!她承认,她家的宝贝儿子好像真的是异于常人。强大的异能爆发,使得她们置身于无比的危机之中,科学家,富商及另外藏在暗处的两路人,此刻都在蠢蠢欲动........宝宝:长相可爱,腹黑无比,善于算计,有着人类不可比例的敏锐嗅觉,一双蔚蓝色的眸子,可以看见心里想要看见的一切远在任何地方的事物。男主:有着一张世人无可比例的绝色容颜,继承了血族与精灵族身上的所有能量,拥有让两方人马都为之恐惧的强大异能,为爱执着,专一。
  • 皇后,朕喊你回家吃饭

    皇后,朕喊你回家吃饭

    她苏小小最大的愿望,就是顶着皇后的名号去相公楼里泡小倌。而她传说中的皇帝夫君常常为此气得咬牙切齿。苏小小才不管,皇帝又怎样?最后还不是乖乖地仰望天空深情呼喊:“皇后,朕喊你回家吃饭。”
  • 机会是拼出来的:做不可替代的员工

    机会是拼出来的:做不可替代的员工

    对于人的一生而言,职场生涯几乎占据了人生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时间。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每个人在职场中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可以折射出他如何对待自己的人生。职场上的挫折,大约只有10%可以归结为个人不可控制的环境因素,其余的90%都源于我们自身的不足。这些不足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我们抓不住机会,二是我们形成了错误的观念以及不成熟的为人处世之道。
  • 病弱世子,别太宠我!

    病弱世子,别太宠我!

    她,人前白兔,人后狐狸,凤眸微眯,妖娆惑世。他,婚前病弱,婚后强悍,薄唇轻抿,温雅醉人。两只狐狸相遇,不言而喻。。。◆◇◆◇◆◇◆◇◆◇◆◇◆◇◆◇◆◇◆◇◆◇◆◇◆◇◆◇◆◇【孝女篇】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顾君盼收到了一封勒索信,说三日之内,若无收到十万两黄金,其母便暴尸街头,顾家满门灭族。三天后,强盗们盼星星盼月亮的终于盼到了来信。强盗打开信封,没有期待的银票,只有一张纸,纸上只有一句话。“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各路英雄好汉,下手不必留情!”【贤妻篇】黑暗中一个热源欺身过来,顾君盼的腰被一双大手抚上。“谁?”某人‘警戒’地低喝道。“你猜!”磨蹭了两下。“虫子”“不是!”那人的手顿了顿。“小牙”“错!”某人的脸唰的黑了。“闵将军”“再猜……”恶狠狠地吐出这几个字。“哦!对了!你是林公子吧!”“……”怒火中烧中。良久,顾君盼耳边传来一声怒吼。“顾君盼,为夫在你心中连儿子,连畜生都不如都算了!!!为什么连你旧情人都不如!!!【良母篇】“娘亲,虫虫是怎样来的呢?”“卵里蹦出来的。”某小家伙对自己无良的娘亲怒目而视,“娘亲,我不是问那破虫!!!说了多少遍了,虫虫是我!是我!为什么你总是记不住呢?”不知道当初为什么给我取这个名。某位良母斜了一眼自家的儿子,风轻云淡,“我,也说了多少遍了,你是虫子!不是虫虫,小小年纪,什么不学?学人卖萌。”“……”为达目的,小虫子能屈能伸。“那么,娘亲知道虫子是怎么来的吗?”睫毛扑闪扑闪地扇个不停,语气糯糯地开口。“……”默了一阵,“这事还是去问你爹爹吧,他是这方面的专家。”“咳咳……”一旁事不关己的某人华丽丽滴被口水呛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