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0200000010

第10章 封禅书(2)

当时李少君也凭着祭灶、避谷、长生不老等法术求见皇帝,皇帝很尊重他。李少君原本是深泽侯的门客,主管方术。他隐瞒了自己的年龄以及经历,经常自称七十岁,能驱使鬼物,长生不老。他凭着自己的方术游遍各个诸侯国,无妻无子。人们听说他能役使鬼物而且还能长生不死,就纷纷赠送一些礼物给他,因此他的金钱衣食时常有剩余,不知情的人都以为他没有任何产业却很富裕,又不知道他的出身来历,因此更为信奉他,争相尊崇他。少君天性爱好法术,善于适时地发表意见,事后往往证明他说的都是灵验的。他曾经陪同武安侯赴宴,席上坐着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少君说早先自己曾与这位老人的祖父在某处一起游玩射猎,这位老人年幼时跟随自己的祖父,还记得这些地方,满座人都感到十分惊讶。少君拜见皇帝,皇帝拿出一件古铜器,问少君是否认得,少君说:“这件铜器于齐桓公十年时陈列在柏寝台上。”随即考察铜器上的铭文,发现其果真是齐桓公时的器物,于是举宫上下无人不惊骇,认为少君是活神仙,是活了数百岁的人了。少君对皇帝说:“祭灶能招致神异之物,有了神异之物后丹沙就能炼成黄金,使用黄金制成的饮食器皿后能延年益寿。延年益寿才能见到蓬莱山的仙人,见到仙人后再举行封禅大礼就能长生不老了。黄帝就是例证。我曾经在海上游历,见到安期生,他吃一种像瓜一样大的巨枣。安期生是仙人,往来于蓬莱山中,与他缘分契合就与人相见,不投合就隐而不见。”于是天子开始亲自祭灶,并派遣方士到海上去寻找安期生等仙人,从事炼丹沙等各种药剂化为黄金的事情。

过了很久后,李少君病死。天子认为他是化为仙了,并没有死,还指命黄锤、史宽舒等人继续学习他的方术。黄锤、史宽舒找不到蓬莱的安期生,而沿海的燕、齐两地的许多怪诞、迂腐的方士们却相继前来谈论神仙一类的事。

文成将军死后的第二年,天子在鼎湖病得非常厉害,巫医们想尽一切办法治疗,始终没有好转。游水发根推荐上郡的一个巫师,当这个巫师有病的时候,鬼神会附在他身上。皇帝把巫师召来,在甘泉为附在他身上的鬼神建了祠庙,将其称为神君。等到皇上生病的时候,就派人去问神君。神君说道:“天子不要为您的病担忧,等您的病稍好一点的时候,要支撑着与我在甘泉相会。”等皇上的病稍好一点的时候,就起身驾临甘泉,病就完全好了。因此大赦天下,为神君建寿宫。在寿宫供奉的神君之中,太一神是最尊贵的,他的辅佐是大禁、司命之类的神,都跟随着太一神。人们看不见他的模样,但能听到他的声音,与人的声音一样。他的声音时去时来,来的时候有飒飒的风声。他住在室内的帷帐中,有时白天说话,然而通常是在夜里说话。天子祓祭以后才进入庙中。让巫为主人,由他关照、领取神君的饮食。神君的话都由巫传达到下面。又派人建造了寿宫的北宫,在里面张挂羽旗,摆设供具,以礼敬神君。神君所说的话,皇帝都派人记录下来,称为“画法”。他说的话,都是世间人所知道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然而独有天子心中暗暗喜爱这些。这种隐秘的事情,一般人是无法知道的。

天子杀了文成将军后,后悔他死得太早,为他的法术没有全部传授出来而感到惋惜,直到天子见到栾大后,才非常高兴。栾大这个人生得高大俊美,言谈之中有许多机巧,而且又敢于说大话,说得跟真事似的。栾大曾自吹说:“我经常往来于海中,看到安期、羡门这些仙人。但他们认为我的地位低贱,不愿意相信我的话。又认为康王只不过是一个诸侯,不值得把神仙方术传授给他。我曾数次向康王进言,康王又不听从我的劝告。我的老师说过:‘黄金可以炼成,河水决口可以堵塞,长生不死药可以获得,仙人可以请来。’但是我恐怕落得文成将军的下场,所以方士人人掩口不言,哪里还敢再谈论方术!”皇帝说:“文成将军是吃马肝死的,你倘若真的能够修成神仙的方术,我有什么可吝啬的呢!”栾大说:“我的师父从不有求于人,都是人们有求于他。陛下如果一定要请他来,就要让使者的地位更尊贵,让他做您的亲属,对待他像客人一样,不要轻视他,让他佩带各种印信,才可让他传话给神人。即便这样,神人也不一定肯来。总之只有尊敬访神人的使者,之后才有可能迎来神人的降临。”这时皇帝要他演示几个小方术,栾大演示了斗棋,棋子能自相撞击。

那时,皇帝正为河水决口而忧心,而又没有炼成黄金,便封栾大为五利将军。过了一个多月,栾大得到四颗官印,除了五利将军的印之外,还佩有天士将军、地士将军、大通将军的印。皇帝下诏书给御史:“当初大禹能够疏通九江,挖开四条水道。近年来河水泛滥,为筑堤而徭役不息。朕在位二十八年,如果上天委派贤才给我,那栾大就是其中之一。《乾》卦称‘飞龙升上天空’,又有所谓‘鸿雁渐近涯岸’,朕以为栾大的境遇差不多就是这样。用二千户的租税,将地士将军栾大封为乐通侯。”又赐给栾大一座列侯住的上等宅第,僮仆千人。还从皇帝的乘骑用物中分出一些车马帷帐等器物来布置他的新居。又把卫长公主许配给他,送给他黄金万斤,改称她的封号为当利公主。天子亲自到五利将军的府第做客。去他家里慰问、供应物品的天子使者络绎不绝。官职在大主、将相以下的官员,都在他家中摆酒宴庆贺,进献物品。这时天子又刻了一枚“天道将军”的玉印,令使者穿着羽衣,于夜晚站在白茅上,五利将军也穿上羽衣,夜晚站在白茅上受印,以此表示不将他当作天子的臣子来看待。所以才要佩戴“天道”印,是要为天子引导天神。于是五利将军时常夜间在家中祭祀,想要请来神仙降临。神仙没有降临,而各种鬼却都来了,然而五利将军很会驱使诸鬼。此后他整装上路,东行到海上,说是要去寻找他的师父。栾大在被引见给皇帝的几个月里,佩戴六颗大印,其尊贵震动天下,而沿海的燕、齐众方士,无不摩拳擦掌表示振奋,并自称有方术,能够修炼成神仙。

到海上寻找蓬莱山的人说,蓬莱山并不遥远,而总不能到达的原因,大约是没有看到仙山岛上的云气。于是皇上便派遣善于望气的人帮助他们观察云气。

这年秋天,皇上驾临雍城,将要在那里行郊祭五帝礼。有人说:“五帝是太一神的辅佐,应该建太一庙,由皇上亲自郊祭。”皇上犹豫不决。齐人公孙卿说:“今年得到宝鼎,这个冬季的辛巳日初一早晨交冬至,与黄帝时完全相同。”公孙卿有一本木简,上面写道:“黄帝在宛朐得到宝鼎,问鬼臾区,鬼臾区答道:‘您得到了宝鼎和神策,这一年已酉日初一早晨交冬至,掌握了天道运行的规律,终而复始,循环不止。’于是黄帝按着日影用神策推算,以后大约每二十年就有一次初一早晨交冬至,推算了二十次,共三百八十年,黄帝成仙上天去了。”公孙卿想通过所忠向皇上上奏这件事,所忠看他的札书荒诞不经,怀疑是他胡乱捏造的假书,推辞道:“宝鼎的事已定,还要这文章做什么?”公孙卿又通过皇帝的亲信臣子上奏,皇上很高兴,就召公孙卿来询问这件事,公孙卿回答道:“是申公传授给我的这本书,如今申公已经去世了。”皇上问:“申公是个怎样的人?”公孙卿说:“申公是齐人。与安期生有交往,亲自接受黄帝的言论,关于他没有其他记载,只有这鼎上的字。上面说‘汉朝兴盛于黄帝时的历法重新出现的时候’,又说‘汉朝的圣主出现在高祖皇帝的孙子或曾孙之中。宝鼎出现之后就能与神交流,并行封禅大礼。古来行封禅大礼的共七十二个帝王,唯有黄帝一人得以登上泰山顶祭天’。申公说:‘汉朝皇帝也应当登上泰山祭天,登上泰山祭天就能成仙登天了。黄帝时有上万个诸侯,其中有七千诸侯能够主持祭祀大礼。天下有名山八座,其中蛮夷境内有三座,中原有五座。中原有华山、首山、太室山、泰山、东莱山,这五座山是黄帝经常游历、与神交会的地方。黄帝一边作战,一边学习修仙,他担心有百姓非议仙道,就断然把诽谤鬼神的人杀掉。经过百余年的修炼,才能与神仙往来了。黄帝在雍城郊外祭祀上帝,在那里住了三个月。鬼臾区号为大鸿,死后葬在雍城,所以那里才有一个叫鸿冢的地方。此后黄帝在明廷迎接万千神灵。明廷就是甘泉。黄帝升仙的地方是寒门,即今天的谷口。黄帝开采首山的铜矿,于荆山脚下铸鼎。鼎铸成后,天上有一条垂下长长胡须的龙迎接黄帝。黄帝攀缘而上,骑在龙背上,随他登上龙背的群臣以及后宫妃嫔们有七十多个人,龙就朝天上飞去了。其余小臣上不去,都抓住龙须不肯放手,结果龙须被拉断,小臣们从空中落下,黄帝的弓也落下来了。百姓仰望黄帝慢慢登天以后,就抱着他的弓以及被拉断的龙须哭号,因此后世人将这个地方称为鼎湖,将这张弓称为乌号。’”于是天子说:“啊!要是能像黄帝那样,那我将会把离开妻子儿女看得像扔掉一只鞋子那样容易。”就任命公孙卿为郎官,让他去东面的太室山迎候神仙。

自从得到宝鼎后,皇上就和众位公卿以及儒生们商议封禅的事。由于以往很少举行封禅之礼,相关资料早已佚失,没有人知道礼仪的细节,而众儒生主张采用《尚书》、《周官》、《王制》等书中摘引的封禅时望祀和射牛的礼仪。齐人丁公已经九十多岁了,他说:“封禅,就是迎合不死的盛名。秦始皇没有能够登上泰山顶行祭天之礼。陛下若一定要上泰山,上到一定高度时趁着无风雨的时候,即刻行礼就可以了。”于是皇上命诸儒生们演习射牛,草拟封禅礼仪。数年后,终于等到了可以封禅的时候。而后天子听了公孙卿以及方士的议论,说黄帝以前的帝王封禅时,都招来了异类与神相通,就想仿照黄帝以前的帝王,接待神仙的使者蓬莱方士,向世人抬高自己的身价,以此与九皇的德行相媲美,然后稍微采用了儒家的一套学说加以文饰。众儒生既不能搞明白封禅的仪式,又拘泥于《诗》、《书》等古文的记载,不能变通想象。皇上亲自做好了封禅用的祭器让众儒观看,儒生们有的说“与古时候的不同”,一个名叫徐偃的儒生又说“太常诸生们演习的礼不及鲁礼好”,周霸嘱咐他另绘关于封禅礼的图。于是皇上罢免了徐偃、周霸,所有儒生也被罢黜。

三月,皇上又东行驾临缑氏,登上中岳太室山举行祭礼。随行的官员在山下听到好像有呼喊“万岁”的声音。问山上的人,山上的人不答;问山下的人,也没有人言语。于是皇上将三百户人家的赋税划来作为太室山祭祀之用,把他们的居住地命名为崇高邑。皇上继续东行前往泰山。那时候泰山的草木还没有长出叶子,于是皇上乘机派人将大石碑运上泰山绝顶。

皇上随即又向东巡游到海上,行礼祭祀八神。齐人纷纷上奏疏谈论神怪和奇异方术,然而数以万计的这些例子,没有一个能得到证实。于是皇上增派船只,让那些谈到海中神山的数千人下海去找蓬莱山的仙人。天子出行的时候,常常是公孙卿带着天子符节先行到达,然后在名山胜地迎候天子的车驾。他到东莱后,说在夜间看到一个巨人,身长数丈,靠近他后却看不到他了,只留下一个很大的脚印,形状像是禽兽的足印。群臣中还有人说,看到一个老人牵着一条狗,说“我想见一见巨公”,说完后转眼就不见踪影。皇上亲自去看了大脚印,还不肯相信,等到又听到群臣讲述牵狗老人的事后,才深信那一定就是仙人了。特意在海上留宿以等待仙人,并赐给方士们专用的车辆,陆陆续续派出去的访仙人的使者已有千数以上。

公孙卿说:“本来可以看到仙人,而皇上去求仙时往往匆匆忙忙,因此才看不到。现在陛下可以建一座高大的楼台,建得像缑氏城楼一样,供上干肉、枣,理应可以请到仙人。而且仙人喜欢在楼上住。”于是皇上命令在长安建蜚廉观和桂观,在甘泉则建益寿观和延寿观,让公孙卿拿着天子符节在上面设好贡品,迎候神人。天子为了堵住黄河的决口,又建了通天台,在台下摆设祭祀礼具,用来招请仙人、神人之类。这时在甘泉又建了前殿,并开始扩建各处的宫室。夏季,有灵芝草生长在甘泉的殿房之内。天子认为这是祥瑞的兆头,于是就下诏书说:“甘泉殿房中长出一株九茎长的灵芝,为此大赦天下,免去所有劳役。”

十一月乙酉日,柏梁发生火灾。十二月甲午初一日,皇上亲自去高里禅祭,祭祀后土。皇上驾临勃海岸边,想要遥望祭祀蓬莱山的诸位仙人,希望自己终有一天能到达仙境。

皇上回到京都后,由于柏梁发生火灾的缘故,于是改在甘泉朝见天下各郡国的上计吏,并接受他们献上的报表。公孙卿说:“黄帝建成青灵台,才十二天就被火烧掉,于是黄帝就又建了明廷。明廷就是甘泉。”方士们大都说古时候是有帝王建都于甘泉的。之后天子又在甘泉朝见诸侯,并在那里建诸侯的邸舍。于是勇之说:“越地的风俗,是发生火灾后再盖屋时,屋子必须比原来的大,用以镇服原屋,以避灾害。”于是建了建章宫,能容下千门万户。建章宫的前殿比未央宫还高。其东面建有凤阙,高二十多丈。西面则是唐中,方圆几十里为虎圈。北面开凿了一个大池沼,在其中建造渐台,高二十多丈,叫做太液池,池里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等假山,还有模仿海中的神山、龟鱼之类的东西。南面有玉堂、璧门、大鸟等建筑。又建了神明台、井干楼,高五十丈,楼台之间以辇道彼此相连接。

本朝天子自举行封禅大礼开始,其后十二年间,遍祭五岳、四渎的神灵。而方士们迎候并祭祀神人,到海上寻找蓬莱山,始终没有效验。如公孙卿那样的迎候神仙的人,还能用看见巨人的脚印来辩解,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效验。所以天子越来越厌倦方士们怪诞、迂阔的话了,可是仍对他们加以笼络,来往不断,希望有一天真能遇到有方术的人。自此后,方士们对神仙和祭祀的事谈论得更多了,而其效果也可想而知了。

太史公说:我跟从天子巡视,祭祀天地诸神和名山大川,还参加了封禅大礼。进入寿宫陪祭并听到了祝辞,认真体察了方士们、祠官们的心态和意向,于是静下心来论述自古以来祭祀鬼神的事情,将其形式和内容都记述下来。使后世君子可以稍加翻阅。关于祭祀中像俎豆、珪币等祭品的详细规定,献酬的礼仪流程,有主管机构保存着详细的档案,本文就不再赘述了。

同类推荐
  • 生活品味

    生活品味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青少年激发写作爱好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激发写作爱好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蓓根的五亿法郎(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蓓根的五亿法郎(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本书由凡尔纳的两部作品组成,即《蓓根的五亿法郎》和《天边灯塔》。1878年,流亡中的巴夏尔·格鲁塞用安德烈·洛里这个名字寄给赫泽尔一部名为《朗日沃尔的遗产》的小说。赫泽尔要求儒勒·凡尔纳负责重写这部小说,这就有了现在的《培根的五亿法郎》。
  • 自信伴你走天涯(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自信伴你走天涯(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求知力学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求知力学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面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可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本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辟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热门推荐
  • 盛世收藏

    盛世收藏

    不懂规矩的乡下穷小子带着盗墓贼的鉴宝术来到北京,天下无难事,只怕有“新”人,文物市场这回麻烦大了。古玩、捡漏、赌石、宝业,小人物最终成为私珍无数的收藏家。一个青涩的男孩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霸元决

    霸元决

    在这个实力为尊的世界,杀与被杀是永恒不变的法则。一部残缺的武学功法,一个被认为是“废物”少年。看他如何闯荡世界,突破桎梏,掌控苍穹!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世刀皇

    绝世刀皇

    逆转五行合一,凝炼圣兽之力。困境中的他横刀立马,走上至尊王座诸天之主,横斩八方宇宙,力劈诸天神魔,唯我绝世刀皇!,脚踩武道奇才、刀砍宗门大派,欢迎阅读 ———————— 资质平庸的家奴炮灰谢云。一步步踩着敌人的鲜血和尸骨,新书《剑域神王》,拥着不离不弃的惊世红颜,立志进入顶级宗门寻找自己从未谋面的神秘天才母亲!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探索世界:破译地球密码

    探索世界:破译地球密码

    水从哪里来,流到哪里去?雷电云雨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要保护地球?怎样保护地球?地震、火山、海啸、泥石流……这些,你必须懂得!这是一本面向青少年的科普读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地球所处的星际空间,地球的内部结构及内外部运动,详细解释了云雨风雪、海市蜃楼、温泉潮汐等自然现象的形成,以及地震、火山、海啸、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爆发的原因,帮助青少年科学地认识地球,保护地球,守护共同的家园。帮你打开一个未知的世界,带你了解地球的性格,破解地球之谜!
  • 实用辩论技法大全

    实用辩论技法大全

    本书详细介绍了辩论的基础知识、方法与技巧等。本书与一般的辩论书籍不同,它改变了传统的烦锁冗长的理论阐述,而将重点放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实践指导上。书中列举了大量的故事、事例,这些有趣的事例可以作为读者进行辩论时的素材和参考。对于渴望成为辩论高手的读者来说,本书是一本既能增长知识,又能提高技能的优秀作品。
  • 不可不知的健康常识

    不可不知的健康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