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6400000007

第7章 援建篇(6)

时间在慢慢流淌,扁竹兰也在慢慢地凋谢。

不论在田野里,还是在桌子上,她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幽香和恬淡,更多的则是安静地守候着下一朵花的绽放。当有一天,扁竹兰的最后一朵花飘落时,随风飘舞的花瓣轻轻地落在大地,同样,它仍坚守着那份惊喜。

24.擂鼓的雨

擂鼓的雨是没有季节的。

每逢下雨,我总喜欢坐在窗前,静静地聆听雨水嘀嗒的声音。滴滴小雨,似一支优美的乐曲,让人陶醉。

这是一个周日的黄昏,坐在窗前的我,看着渐渐小了的雨滴,远处天地间云烟氤氲。让我一时兴奋起来,流淌着的日子,一时让我感到有些像张爱玲的味道。绝世的味美,不带一丝的俗尘味道。

我决定出去走走。于是穿上胶鞋,拿起雨伞,行走在指挥部外边的公路上。雨中的擂鼓因凉意而愈显得几分宁静。有着龙凤呈祥之誉的龙头和凤凰二山,正笼罩在一片雨幕中。我的思绪不知不觉在雨中飘荡,我不知道在那片雨幕的笼罩下,它们又会有怎样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恍然间走到擂鼓镇外的苏宝河畔,河水在连绵阴雨中浑浊了许多,淅沥的雨滴叩打着我的雨伞,那么撩人。苏宝河上从擂鼓通往“大禹故里”禹里乡的道路上,工人们正冒雨修建桥梁。

擂鼓的雨是多情的。置身于温婉的雨中,哪怕浑身湿透也是惬意的。

群山、小河、背篓、羌居。在细雨微风中如诗如画。行走在擂鼓的雨中,看不到汽车的狂奔,听不到马达的轰鸣,更远去了都市的喧嚣。似有若无的雨丝,有时如楚楚娇柔的女子,不会发出太大的声响。

擂鼓的雨是孤独的。烟雨迷雾的黄昏,大地上看不到一只飞鸟,或许它们正栖息在龙头山、凤凰山上的任何一棵树上筑起的巢中,同爱人正依偎在一起尽享着天伦。

天渐渐地暗了下来,思绪把我的心桨摇出了远去的梦。只身漂泊的游子,伴着孤独与寂寞,在潮湿的忧思中听着乌啼声声。

25.夜思

一株新叶,用一抹飘落的离去而获得新生。

而飘落,则成了一段缠缠绵绵的记忆。

真的想为你好好活着。但我,疲惫已极。千百年来重复的故事,在川西高原一个叫北川擂鼓的地方。一个个鲜活的空间砰然发出火焰,若能实实在在地再爱你一次,我便欣然坠地,腐化为泥。

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不知道人世间会有那样一种人,一见面就会觉得亲切,一见面就能谈吐,一见面就觉得刻骨难忘,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不知道人世间会有烦恼,彼此之间人类本真的善就会发扬。转念一想,就儒家之言亦不尽善,难道人之初真的性本善吗?

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不知道人世间有一种人可以百看不厌,即使故作离别,也会让人魂牵梦绕,牵肠挂肚。

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不知道人世间会有仇恨,我更不知道诗人普希金“一切都是暂时的,一切都会消逝,让失去的变为可爱”的由衷感叹。

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不知道人世间会有另一种东西叫想象。尽管想象是一种意念,但对一个思维还算正常的人来说,这是一种幸福的理想。

假如人生不曾相遇,你我彼此素不相识,更无相缘,如苍穹中的星宿,彼此只能睁着眼睛,既不能同步,更不能同徙。

思想是无罪的。一只不知名的小鸟落在了雨幕外墙的玻璃上,成了一粒种子,仿佛一下子在我心中长出了一个春天。多想牵着你的手去看,但我知道,任世间路有千万条,我不能—与你同行。

透过落雨的天窗,我在想“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难道只留下心房中的另一段记忆?有人说,雨天是写诗的季节,然而,我写出的是用五指拨动的沾满灵魂的音符。仿佛自己的内心也在下着沥沥小雨,本没有缘由,更没有道理。

庭院深深,饮酒论诗。那一抹深秋般的萧索,萧索的让人揪心,逼着让人去数天上的星星;我依稀觉得那是春夜的劲风,以及似眸的露珠,幽香沁入肌肤的味觉。刹那间,看不到群山的永恒和浅浅的思念。

北川的夜经常是细雨霏霏。在这个万籁俱静的静夜里,我历数着生命的每一天,都曾留下过的一个个美丽音符。而今,但愿我的祝福会化作一道美丽的彩虹,照亮我生命的每一天,在有风有雨的日子里,别忘了远方捎来的“康乃馨”。

26.宁静的唐家山

知道唐家山这个名字是去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当时我正在重灾区平武县执行抗震救灾任务。

一年后,我有幸再一次重返灾区,有幸参加济南军区援建北川县擂鼓八一中学任务,有幸一睹唐家山并唐家山堰塞湖的“桀骜不驯”。

2009年6月的一天,我同指挥部副指挥长程明金、总工程师王明学和司机班长张东升慕名前往唐家山。这天一早,我们便踏上了擂禹路—一条整个四川灾区最后贯通的路。这条原本就没有“硬化”,即使晴天也十分难行的“蜀道”,经历过9·24泥石流和不断塌方的情况下,直到去年底才彻底打通。我们乘指挥部的“本田”经过1小时58分钟的艰难行驶,终于来到了北川县禹里乡。

禹里,因大禹出生于“石纽”而得名。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也是四川进入6月雨季后,难得的一个好天气。到达禹里,未等车子停稳,我便匆匆下车。此时,一盆骄阳正无私地洒向大地,让人顿时生出无限暖意来。我抬起头,但见山腰半坡处一户人家正冒着缕缕炊烟,看着叠嶂的山峦,不由得吟出诗人杜牧的“白云深处有人家”的诗句来。

看着山石间掩映着丛丛簇簇的各色林木,一下子就把我的全部感觉给征服了。在这“巴山蜀水”之称的天府之地,如果没有那场灾难突然降临,这里处处都是人间仙境。

在禹里乡,接待我们的是禹里小学陈校长。我们来不及一睹汉代大学家杨雄真迹和诗仙李白的墨宝,直奔唐家山。从禹里到唐家山要经过20余公里的水路;快艇经过30分钟行驶,终于来到唐家山。我们沿着由临时石块堆成的“码头”,艰难地爬上了坝顶,眼前的唐家山并堰塞湖山是静的,水也是静的,山水的宁静似乎让人屏住呼吸,便可听到她脉搏的跳动,站在由温家宝总理视察并组织指挥唐家山堰塞湖泄洪的地方,我在想,川西高原实在是造物主一时性起而生出的千古奇迹,在这里随便一块石头搬到山外都会成为一处景致,上天有时的确不公,把山水精华独处一地。其实川西高原不仅有着隽秀的山,更有着清怡的水,不然,怎会有“巴山蜀水”之誉。一路走来,不知何时何处一个小溪,一道瀑布就会贴着山石悠悠地流,欢欢地溅。此时,山外正值盛夏,但唐家山深处到处是静的、凉的;让心旷神怡的感觉又一次袭上心头。

2008年注定是一个既让人兴奋更让人伤心的年份。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那场特大地震的灾难刚刚过去,一场新的巨大的次生灾害悄然逼近。地震造成了四川省34个堰塞湖,位于北川上游海拔2000多米的唐家山,大地震将山体削去一半,巨石和河流像瀑布一样狂泻而下,将涪江支流湔江的道口河道堵塞形成巨大的堰塞湖。河道被阻挡,水位在上涨,唐家山堰塞湖蓄水已达3亿立方米,在绵阳上游形成了一座巨大的“悬湖”。进入6月雨季水位不断上涨,余震继续发生,坝体一旦溃决,高悬的洪水将奔腾而下,横扫千里,给下游的绵阳将带来更大的灾难。一时间,灾区人民关注、全国人民关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更加关注。

从6月1日开始,媒体每天报道唐家山堰塞湖泄流情况,经过无数军民的无数个日夜的连续奋战,终于在6月10日15时15分,我第一时间听到了唐家山堰塞湖泄洪成功的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被堰塞湖阻隔了整整29天的唐家山堰塞湖洪水以排山倒海之势倾泻而下,穿过北川、江油,穿过兰成输油管线,穿过宝成铁路涪江大桥穿过绵阳,全程无一人伤亡。

站在唐家山,我一时被眼前的宁静所恍惚。

地震过去了,但地震留给大地的创伤却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地震过去了,但地震留给人类的创伤同样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

即将告别唐家山之行,我庄重地举起右手,用一个标准的军礼向曾经奋战在这里的广大军民致敬;向参加过2008年四川抗震救灾的广大军民致敬;向关心、关注、关爱过这里一切的人们致敬!

27.又回垭头坪

垭头坪,四川平武县南坝镇一个普通的村子,离南坝仅1.5公里。

5·12大地震发生时,在短短的80秒时间内进出南坝的道路损毁,桥梁坍塌。而美丽的南坝小镇(通往九寨沟的东线),瞬间也成为一座孤岛。

六月的一天,在地震一周年的时候,我再一次来到这个小村庄,见到了去年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曾播出过的《垭头坪记事》中的村长阎勇。他笑着告诉我:“全村人已经从地震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全村大多数居民已住入新建的永久性住房中。”

去年从地震发生到5月18日,是垭头坪最为困难的时候,从水观乡、石坎乡经南坝到达垭头坪逃难的群众从几十人猛增到几百几千人。5月17日已达到4000余人。地震发生时由阎勇等3名村干部和1名教师从自家的废墟里扒出的大米,正解救着从四面八方汇入垭头坪的群众,但人多粥少的垭头坪从5月17日由原来的一天三餐变成一天一餐。就在他们即将断粮的时候,济南军区铁甲雄师来到了垭头坪,就在这一天,军区范司令员从都江堰带来的整整一卡车粮食送到了灾民手里。

这一天,我随一五九医院医疗队同时到达垭头坪。看着倒塌的房屋,看着无助的群众,我的心如这残垣断壁一样在滴血,在流泪。

此时的垭头坪没有了往日的温馨,留下的是废墟一片,伤痕累累。

我的心不由得阵阵伤痛,经历这场劫难的父老乡亲啊,精神上能否承受得起,意志上能否经受得起,感情上能否经受得起?

看着熟悉的垭头坪,带着不一样的心情,在阎村长的陪同下来到垭头坪小学,这里曾是我们医疗队撑起第一顶帐篷的地方。从去年5月18日开始,一直持续到6月10日,整整22天,我们医疗队从最初的10人一组到最后的5~6人一组,在这里为受灾群众疗病医伤。

不同的是过去的帐篷被过渡性板房所取代,在原垭头坪小学所在地,一所新的学校正进入装修阶段,阎村长告诉我,今年9月,学校就可以投入使用了。看着即将竣工的学校,我又一次想起了去年刚到垭头坪的一件事。就在我们医疗队巡诊的时候,在一顶帐篷前,看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她浓浓的眉毛,大大的眼睛,头上扎着一朵红红的花,一张漂亮的脸写满了活泼纯真。同事告诉我她的母亲被埋在了废墟下,她是被重庆消防队员从废墟下扒出来的。得知小姑娘的经历,但又怕伤痛了她,于是我对她说:“小姑娘,回过头,拍张照片。”这时小姑娘天真地回过头,朝我灿烂地绽开笑脸。我按下快门,将小姑娘的笑定格在照片上,定格在心里。没想到,小姑娘从头上摘下那朵花,走到我身边,甜甜地对我说:“叔叔,喜欢这花吗?”我不认识花的名字,但我赶紧说:“喜欢喜欢!”看着我发呆的样子,小姑娘说:“这叫栀子花,送给你吧!”说着蹦蹦跳跳地向铁甲雄师开办的帐篷学校跑去。

一年了,小姑娘天真灿烂的面容再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

28.羌家客宴

这是春节过后的一个星期天,在擂鼓八一中学陈校长带领下,我们来到猫儿石村,去品味羌家宴。

在羌家做客,腊肉为必备佳肴。腊肉,又称猪膘肉。每年十一、十二月,是制作腊肉的最好季节。猪膘肉的制作比较讲究,将猪肉带皮切成条块状,再腌制,然后挂在梁上烟熏而成。猪膘肉的存放越久远,颜色越黄,越是珍品。陈年的猪膘,肉色嫩黄,晶莹剔透,吃起来油而不腻,十分可口。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在羌家做客,喝酒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喝咂酒又是羌族的一个古老习俗。按照男主人教我们的方法开始品味咂酒。咂酒,是一种低度的醪糟酒。用青稞、大麦、玉米煮热晒晾,加入酒曲后封于坛中,储存半月酿造而成,因饮酒时用麦管或竹管咂吸水酒而得名。今天我们用的是细软的塑料管,起初大家不习惯,因为一大坛子要众人共同吸饮,同时边饮边注入开水。这种饮法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一次,看着男主人的习惯动作,我也有了一种跃跃欲试的想法,也学着主人的样子,开始咂吸起来。

咂酒不同于我们平时喝的烧酒。起初咂吸,只觉得有股甜味儿,全然没有烧酒的从喉咙到胃里的过渡感觉。随着开水的不断注入,酒的味道也越来越淡,最后我们效仿着主人将酒渣食尽。男主人告诉我们,这叫“连渣带酒水,一醉二饱”。此时,热情的女主人又为我们开了一坛咂酒,同时为我们唱起“咂酒歌”。我们在闲谈中,体味着羌家风情,在悠闲中又一次将一坛羌酒饮尽。

主食是羌家传统美食,搅团和玉米蒸蒸。搅团是用玉米粉和荞麦粉做成的;而玉米蒸蒸,是把玉米放入沸水中略煮,半热后用筷子夹成颗粒状,再用文火焖蒸。然后往其中加入半成熟的大米,按照玉米和大米的比例多少,羌家人又称“金裹银”或“银裹金”。今天我们吃的是“金裹银”。

离开羌寨的时候,我又一次回顾整个寨子,高山的片片台地让他们终日辛勤地耕作着。春天撒下的种子和汗水,秋天收获的是粮食和喜悦。

羌族,这个勤劳的民族。

29.置“啤酒长廊”品“都江堰”

到都江堰是因为“武文斌”。

武文斌是济南军区铁军师师直炮兵指挥连的一名士官。去年执行抗震救灾任务时,因疲劳过度,诱发疾病,长眠于都江堰。在武文斌逝世一周年之际,我陪军区政治部傅开强一行前往都江堰,为武文斌同志牺牲一周年举行纪念活动做组织准备工作。

在都江堰参加活动只有一小时时间,但准备工作却用去了一个整天。

在都江堰接待我们的是市民政局兰天雪局长和其他几位副局长,在这个班子里,除了这名女局长外,其他几名同志都是“老兵”。参加完纪念活动后,在兰局长的安排下,我们几名工作人员,留在了都江堰,在“啤酒长廊”品味这座城市。

“啤酒长廊”坐落于岷江两岸,顺“长廊”先后有三座桥,第一道为“南桥”是“都江堰水利工程”进入都江堰市的第一座观景桥。接着是第二桥和第三桥。三座桥两侧则是三年前建成的林林总总的大小饮食店。我们来到的是“保瓶下街”83号,一个叫“美留居”店名的江边。但见店名边印有“炝锅鱼、干烧鱼、鱼中鱼、白油河贝、高山野菜、香辣佛螺”等招牌菜。“南桥”的一侧赫然题有“天府源”三个娟秀大字。

在长廊下,听着岷江水溅起的涛声,看着南桥上川流的人群,端着雪花牌啤酒,更多的是想起这座城市中的一个人—李冰。

同类推荐
  •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以中国人的视角完整反映南京大屠杀始末。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破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进城的日军,以其占领者的优越感,在随后的几个星期里,残暴地屠杀了已经放下武器的中国守城官兵和普通市民达30余万人,在中国人心头和中华民族史上留下了一段永远难以愈合的伤痛……作者饱蘸国人的血泪,文笔大气磅礴,以详尽的事实和一手资料以及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震撼着读者,以犀利的拷问促使今天的读者深刻反思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深入思考其历史教训现实意义。
  • 抚摸台湾

    抚摸台湾

    时光匆匆,人生短暂。以往听人说此话,自己也随声附和,却是秋风过耳,如今方有了刻骨铭心的体会。今年1月正式退出政界,还原为从乡村出发时的布衣平民了。这不突然,2002年从繁忙的岗位淡出,离现在的退出就差一步了。干脆就将淡出变为退出,一心一意侍弄文字,用刻下的话说是和退出零距离了。如今看来,这零距离太关键了,不是关键在省略了退位的突然,而是那时就给了我回家的感觉,回家的自在。
  • 解放青岛(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青岛(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青岛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南磨房行走

    南磨房行走

    《南磨房行走》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避邪”的邪门》《质疑十条“土”法律》《还有多少空置地在扯皮》《说“包二奶”》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

    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

    诗集。收诗一百十九首。分上中两卷。上卷大多反映旧中国的社会现实,揭露豪富对劳苦大众的压迫和剥削;中卷主要表现国外的社会生活,揭露西方世界的腐朽、黑暗和战后欧洲经济的凋敝。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不说话不代表我不知道

    我不说话不代表我不知道

    当朝太子最喜欢在别人问起他宫中生存法则的时候,兴致提笔,写下四字:“言多必失”。众人扶额:殿下啊你本来就是个哑巴这样自嘲真的好吗……?=..=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出轨俱乐部

    出轨俱乐部

    60后的刘贝拉:一路小心呵护着婚姻,在政府里做官员的老公还是被围城外的迷人景色吸引,而且还有了私生子。
  • 千字文(国学启蒙书系列)

    千字文(国学启蒙书系列)

    《千字文》原名为《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南朝梁(502年─549年)周兴嗣所作的一首长韵文。它是一篇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文章。据说是梁武帝取了王羲之写的一千个字体,令其亲人练习书法,而后觉得杂乱无章,于是又命周兴嗣(470年─521年)编为一篇文章。千字文是用来教授儿童基本汉字之重要启蒙读物,和《三字经》、《百家姓》合称“三百千”。同时在汉字文化圈也受到重视。
  • 冲喜惑心毒妃

    冲喜惑心毒妃

    国际特工异能组王牌花小懒,代号“花妖”。不慎穿越,醒来竟成了皇武国南城花家的傻子九小姐花闭月,还被人下了药剥光了送到了一个陌生男人的床上。面对面前的绝色美男,某女一点儿也没有口软,天大地大命最大,反正中了药,吃干抹净再说!谁知——未婚夫家族派人来通知,花闭月婚前与人私通,不守妇道,解除婚约!又有痴心五皇子前来求亲,是我劫了你,跟我走吧!更有圣旨一道,将花闭月赐给快死的四皇子,冲喜!花小懒怒了,还以为她是那个傻啦吧唧的九小姐花闭月吗?身怀控花异能,又有家主娘亲给开后门,绝世功法随随便便一本就能驰骋大陆!嫁去冲喜又如何,她发誓,一定要把那快死的四皇子,给彻底的冲死了!可是——为什么这个快要病死的四皇子,不论她怎么折腾,都不死呢?【片段一】“相公,这是我亲手泡的玫瑰花茶,美容养颜,通经活络,调和肝脾,理气和胃…”某女滔滔不绝的介绍着,一脸热情的望着自己那病怏怏的相公。最最关键的是,这茶是她加了料的。保证无色无味,一口下去,一命呜呼,还属于自然死亡。“哦。”皇北辰淡淡的应了一声,接过杯子一饮而尽,完了还倒倒杯子,示意自己喝光了。一分钟,两分钟.一个时辰.看着依旧活的跟个没事儿人的皇北辰,某女的脸色,彻底黑了。【片段二】“相公,皇上看你这么长时间还没死,怕我一个人伺候不了你,所以,送来了一打美女。还有那个花痴了你很久的张尚书家的张小姐哦!你一定不要客气,不然就对不起皇上的一片苦心了!”某女幸灾乐祸的咬着苹果,她可不会说,那其实是她建议皇上这么做的。哼,毒不死你,这么多女人一起上,还炸不死你么!“哦。”皇北辰依旧淡淡的应了一声,好像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似的。第二天,某女兴奋的跑到皇北辰的门口验收成果的时候,却发现那一打美女个个有气无力,跟快死了一样…“皇北辰,你…也太猛了吧?”“还是娘子想的周到,军中将士凯旋归来,确实需要赏赐。”某女黑线。【这是扮猪吃老虎的女主,跟一个看似柔弱实则腹黑的男主之间斗智斗勇的故事。谁胜谁负,请看详细内容。简介无力,情节绝对给力!】
  • 错嫁新娘

    错嫁新娘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她叫水无忧,如水一般,盼能无忧。天地万物只是心中影万紫千红只是耳中听她是一个无忧的瞎子直到有一天,无忧不再无忧,紧锁着眉头精妆待嫁,天地万物失了影,万紫千红失了声离了家,别了亲,她还能是无忧吗?风步雍,一个被最亲最爱的人背叛而将自己束之高阁的男人,能容得下她的残吗?妹妹的好意,愿在出嫁当天与她换夫,嫁给世界上最好脾气的西门昊天天错?人错?已注定!在命运之神关注的那一刻起,所有的一切,是否真能改变?****…………………………****…………………………****…………………………****换夫新娘番外篇--风修衣《错嫁宫主》她是幽然宫的七宫主,并非东国皇宫里的七公主--这男人到底怎么一回事?她已经一再的声明,她不是他要找的人,他是脑袋秀逗了还是选择性失聪?“在下风修衣,是替妹妹风开心来完成婚约的”。从头到尾,他只会说这句话。老天--有没有谁可以告诉她到底是怎么回事?他是紫皇山狂风堡的堡主--他是武林人人敬之的破邪--他是最疼妹妹的可怜大哥--为了妹妹一时兴起找来的麻烦,他承担后果,愿娶皇女七公主怎知未娶回七公主,却娶回了七宫主--一个顽皮人儿的小小玩笑,将两个原本无缘见面的人送作堆天错,人错?或许,将错就就?————————————分界线————————————换夫新娘番外篇——风开心《顽皮毒医》好心给雷亲——所以说,好人是做不得的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她当了二十年的祸害,快快乐乐开开心心似神仙。难得好心一回结果报应来了——圆滚滚的,米粒那么小的,火红色的,甜甜的——明明是给了楼下那位柔柔弱弱的小姑娘,为什么会在他的身上?呃——在他的肚子里?瞧他俊脸红通通,双眼迷朦朦,身体轻颤颤,该不会是服下了她亲制的招牌药丸极乐丹了吧等等,等等——这位大哥,要女人请找别人去什么?来不及了?她才不管呢。木头人,还不快死出来,她就快被人家吃干抹净了****…………………………****…………………………****…………………………****换夫新娘之无忧——————————已完结。(V章二十万字左右)换夫新娘续之晨笑—————————已完结。(V章八万字左右)换夫新娘番外篇——风修衣《错嫁宫主》————————已完结。(十万字左右)
  • 女法医之骨头收藏家

    女法医之骨头收藏家

    本书所讲述的案件均由真实事件改编,数起重大凶杀案,就发生在你我身边。为避免对号入座,地点和人物均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繁华的都市突然出现了一名令人恐惧的变态杀人犯,他喜欢将被害人身上的肉一片片切下,就像技术娴熟的厨师,再把骨头留下,最后将肉寄给被害人家属,媒体冠以“骨头收藏家”的称呼。他为什么喜欢这样做?是有特殊嗜好,还是受过某种刺激?
  • 再见亨特

    再见亨特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管理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管理课

    管理是一门艺术,一个团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的成功。管理到底是什么?杰克·韦尔奇说,管理的实质就是解决问题。不错,管理是一种追求或取得成果的职业。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创造经济价值、不能为员工带来幸福、不能对投入的资源产生合理回报和可持续增长能力、不能满足相关利益方的合法权益,可以肯定地说,这种管理是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