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8500000014

第14章 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5)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把阶级斗争归结为经济上的原因,并分析了阶级斗争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形式,而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其内容与性质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认为,阶级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特殊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既在历史的一定发展阶段产生,又在历史的一定阶段消灭。从考察中国社会情况出发,***尤为重视马克思的阶级斗争说,并指明了阶级斗争说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重要地位,认为“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伟大作用。***认为,人类社会所有的物质资料都是由从事生产的人们创造的。“一个智识的发见,技术的发明,乃至把是等发见发明致之于实用,都是像我们一样的社会上的人人劳作的结果。”“……过去的历史,就是我们这样的人人共同创造出来的,现在乃至将来的历史,亦还是如此。”他强调,人类的真实历史,不是少数人的历史。历史的纯正的主位是群众,而不是几个伟人。

同时,他并不否认杰出人物的贡献和历史作用,他说:“这一班所谓英雄所谓豪杰的人物,并非有与常人有何殊异,只是他们感觉到这社会的要求敏锐些,想要满足这社会的要求的情绪热烈些,所以挺身而起为社会献身,在历史上留下可歌可哭的悲剧、壮剧。”

***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时把重点放在唯物史观方面,是出于当时中国社会的历史条件以及现实需要所决定的。唯物史观之所以成为“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界引进介绍、传播的重点,从根本上说,这是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寻找“中国向何处去”的答案相关联的。要解决“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历史主题,就必须研究中国历史、中国国情,把握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就必须寻求科学的历史观作指导。***对唯物史观的性质、方法、意义所进行的探讨,表明他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中,在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工具解决中国面临的理论、实践问题中,所具有的思想上的独特性、创造性。他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初形态,对后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有关***对马克思主义的其他解读,此不展开论述。

14.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马克思理论是世界历史进程中产生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它的开放性和普遍适用性,正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从思想背景和认识历程看,中西文化论战,新文化运动的发轫,新思潮的涌入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以及国内外政治局势巨变和先进知识群体认识的变化等,这都是中国人重新探索中国前途与命运的具体体现。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一认识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在中国开始传播,并最终为中国人所接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历史的客观要求,而先进的知识群体的作用则是马克思主义得以迅速传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无疑是推动这一传播和结合的主要人物之一。

***学贯东西,博通古今,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同时又受到过较为系统的西方文化教育。在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时,就已经初步地接受了西学的熏陶,留学日本则是***系统地接受西学的阶段。这种经历造就了他开放的眼光和宽容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作为五四时期新思想的一种,与其他各种思潮相互碰撞、平流并进。***以开放的眼光和宽容的态度对待这些新思潮,在选择对比中接受了不断显示科学性和合理性的马克思主义。当然,由于马克思主义“学理深晦”,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对其有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这一时期,***不仅从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俄国十月革命进行研究宣传,而且在翻译和传译马克思著作方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1918年至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前夕,***发表的有关马克思主义文章和著述就有数十篇(部)之多。

日本学者石川祯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史》一书中提出,“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时期传入中国,是日本的社会主义渠满而溢的结果”。

诚然,中国在引进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通过译介日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进一步从学理上传播了马克思主义。“这种译介,日本的作用功不可没。但是,根据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与特点,如果把日本的作用说成是首要的、唯一的、决定性的,则未免夸大其词。因为,日本在这方面的作用不是主要的,而且在时间上比较晚,影响也比较短暂”。

林伯渠回忆:“约在1918年3、4月,连续接到***同志几次信,详细给我介绍了十月革命情况及一些小册子、文件,并对目前中国形势阐述了他的所见,得到很大的启发。”

五四运动前夕,***把《新青年》第6卷第5号编为《马克思主义专号》。“当时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还未像五四运动后那样迅速扩大,而且研究专号中的文章在反映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方面,也是相当有限的。那些即将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团体中成员的出类拔萃之辈,除***外,也没有一个是研究专号的撰稿人。而那些撰稿人,除***外,也没有一个后来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和鼓吹者。那些文章一般说来都缺少独到见解,只是从学术的角度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个方面。”陈碧兰女士在回忆录中写道:“关于***1922年春在湖北省立女子师范演讲妇女问题的内容,在1928年冬,我才发现它是德国社会主义者领袖倍倍尔(August

Bebel)所著《妇人与社会》的缩影。在1922年此书尚未译成中文,***是从日文或英文本读到的。由此可见他对马克思主义书籍研究的认真和广泛。”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思想界非常活跃,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进步社团和刊物如雨后春笋,遍及全国。有关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日盛一日,一年内出版的刊物达四百种,先后有近三十种马列主义经典著述被译成中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如上海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北京的《晨报》副刊、《每周评论》、《国民》、《建设》等杂志,都大量报道有关十月革命的内容。这些刊物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一时间,在广大青年中迅速掀起了一股了解、认识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并且和社会改造结合起来,从而在中国大地上形成蓬勃发展之势的共产主义运动。到1920年下半年,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著作,如《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雇佣劳动与资本》等都已先后译成中文出版。尽管当时“从马克思主义著述的摘编、翻译到专著的出版,好似只有量的增加,实际不然,它至少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原著得以直接地、或经由日本、欧洲传到了中国,中国知识界得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更加准确;说明由国外传入的渠道更加流畅,人们翻译选择的余地更大;说明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迫切的需求。也说明中国的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以比较全面的正确的思想理论为指导的”。

同类推荐
  •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由洪向华主编。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在实践中是互动互促与辩证统一的。政党民主持久健康发展,既需要制度保障,也需要动力支撑。党员主体地位在党内民主发展中,属于主体性动力,有内在性,广泛性,根本性的动力特点。本书内容的重点,是在厘清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理论来源与实践进程的基础上,从制度建设与动力合成有机统一的视角,立足党员主体动力产生的来源、动力体现的重点、动力效能检验的关键,探寻推动党内民主制度改革完善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 日子里的中国

    日子里的中国

    本书是袁岳协同他零点的同事,以及众多社会学专家、资深媒体人、企业家和普通民众,从零点公司积累20年的调查中精选出了最具代表性的数据,结合我们这20年社会发展与个人生活变迁的种种趣事、热点、辛酸,梳理清楚了这段人们无暇思想的时光。本书对影响中国人生活质量的现存的许多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就其解决前景作了预判。全书围绕着“上紧发条的中国人”“向上奋斗的中国人”“等不及的中国人”“拆除藩篱的中国人”,还有“不离方圆的中国人”“‘花’儿怒放的中国人”“被网住的中国人”等话题,用翔实的数据、精辟的分析、生动的文字,勾勒了一串今日中国背后的足迹,这是一份既闪现着理性的光辉,又有着真实生动的触感的珍贵记录。
  • 大博弈:中国的“太极”与美国的“拳击”

    大博弈:中国的“太极”与美国的“拳击”

    中美两国之间尽管有些纠葛,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分歧,但归根到底中美关系是要好起来才行。这是世界和平和稳定的需要。中国威胁不了美国,美国不应该把中国当作威胁自己的对手。
  • 做最好的团员

    做最好的团员

    这是一本自身建设手册,再现了中国共青团光荣历程中革命先辈们的英雄事迹和优良传统,饱满热情的诠释了有志青年的光辉形象。
热门推荐
  • 家庭生活保健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家庭生活保健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与健康息息相关的小常识,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注意到呢?《家庭生活保健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介绍了大量的生活保健的常识,包括医疗药物的使用常识,食疗的方法,以及用家庭常见的材料治疗疾病等,阅读此书,永葆健康!
  • 宫女复仇记:御前尚义掌凤印

    宫女复仇记:御前尚义掌凤印

    【本文情节纯属虚构,请忽模仿】她是现代品学兼优初中生,受虐至死,穿越却成罪臣之女,全家满门抄斩之迹,只有她一人幸免!背负满身仇恨,她入宫为婢。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子,也是她仇人之子。他爱她,她却已心有所属;她爱他,她全家却因他而死。在爱恨交织的感情里,小小一名宫女,如何平步青云,成为他御前最高女官——御前尚义。御前从三品女官,如何掌持着后宫凤印……
  • 高干子弟海外生活:红白黑

    高干子弟海外生活:红白黑

    同床异梦。曲折离奇,当杨虹远行,当谢青远行,当秋媚远行,他们选择的,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是他们对幸福的追求。美丽生命无声消失水底时,充满偶然性戏剧化的命运。,待她离去才知道血脉仍存,她到底隐藏了多少秘密?历史的序幕终揭开一角,谢青却走上了不归路……血的记忆被重新撕开,到底该忘记还是刻骨铭心?黑钱是否能洗白?该书首次展现了鲜为人知的高干子弟海外生活以及江浙一带草根华人传奇的异邦蛇头经历。用质朴简练的语言和扎实的故事铺陈,结合中国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将上一代的命运与遭际和当代海外移民相结合,展现了一批远行的华人红白黑三道渲染难辨,最后一个求救电话却打给了那个无法爱她的人
  • 诛剑

    诛剑

    女人就是拿来追的,谁说三流门派培养不出高手?本文就将给你们见证一个笑里藏刀,宝贝就是用来抢的,心狠手辣的流氓混混的修仙之路,且看这个小人物如何纵横仙林,师父就是用来杀害的,群美环绕,祸害天下!
  • 帷幄奇谋:刘基

    帷幄奇谋:刘基

    刘基(1311~1375),浙江青田人,元明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明武宗誉为“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是朱元璋最重要的谋臣,并对明初的制度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刘基博学多识,学究天人,其诗被允为“一代之冠”,其文《郁离子》、《卖柑者言》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对明代文坛影响至深。其“盗天”、“措用”的认识论思想以及教育、人才观念仍具有现代价值。刘基因博识与卓越而受到后人的崇信与神化,成为至今在民间文化中具有广泛影响的历史人物。《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帷幄奇谋:刘基》生动介绍了历史文化名人刘基的传奇一生。
  • 惊天暴动

    惊天暴动

    一条活鱼摆在面前不同的厨师可以弄出不同的味道,同样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由于作者选材角度、语言风格的不同,其艺术效果也就不一样。天国史料浩如烟海,各种各样的记载名目繁多,单纯去看那些资料会感到头疼。如何形象地再现那段历史,较为真实合理的刻画人物和事件,是我几十年的追求。
  • 凝聚人脉(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凝聚人脉(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天遗魔剑

    天遗魔剑

    年少轻狂的修魔者林昭,为了替父亲报仇,倾尽全力与自己的敌人征战,结果被杀了个全军覆没,自己也成了废人。然而,更大的灾难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巨大的陨石与火球从天而降……
  • 重生之误入星途

    重生之误入星途

    程书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在娱乐圈这个圈子里混……因为,她死之前,是一名女警。
  • 绝世天才傲妃

    绝世天才傲妃

    草包?废物?未婚生子为人不齿?靠!21世纪的天才杀手又怎会任人欺凌?一朝穿越,她成了藏得最深的那个!腹黑无耻,我行我素!昔日的废物,而今盛世风华,睥睨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