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7600000013

第13章 奋斗就是生活,人生只有前进

自从参与《半月》杂志的编辑工作,并随后同他们一起组织了“均社”,巴金的生活就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他觉得找到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有了行动的目标。于是,他带着急需发散的热情,带着对未来的渴望和献身精神,同时也带着少年人的稚气和迷狂,在课余全力投入了社会斗争。

“均社”成立后,巴金和他的朋友们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除了办刊物之外,他们还散发传单、印书、与读者及有关人士通信等。巴金后来回忆说:“我们有时候也开秘密会议,时间是夜里,地点总是在僻静的街道,参加会议的人并不多,但大家都是怀着严肃而紧张的心情赴会的。每次我一个人或者和一个朋友故意东弯西拐,在黑暗中走了许多路,听厌了单调的狗叫和树叶飘动声以后,走到作为会议地点的朋友的家,看见那些紧张的亲切的面孔,我们相对微微地一笑,那时候我的心真要从口腔里跳了出来。我感动得几乎不觉到自己的存在了。友情和信仰在这个阴暗的房间里开放了花朵。”

散发传单也是一件紧张、有趣的事情。1921年的“五一”节,就在巴金刚参加《半月》的编辑工作不久,为迎接这个国际劳动者的节日,他们印了一批传单,派定几个人到各处去散发,巴金也领了一些任务。那天天气很好,巴金夹了一大卷传单在离自家公馆很远的街巷里走来走去,直到把传单全部发光,又在街上闲走一阵,看看是否被人跟着,真有点像做秘密工作的样子!直到确信背后没人,才放心地到约定的地方集合,互相愉快地叙述各自的经历。还有一次巴金说起来更加得意,他说:“又有一次我们为了一件事情印了传单,攻击当时统治省城的某军阀。这传单应该贴在几条大街的墙壁上。我分得一大卷传单回到家里。晚上我悄悄地叫一个小听差跟我一起到十字街口去。他拿着一碗糨糊,我夹了一卷传单,我们看见墙上有空白的地方就把传单贴上去。没有人干涉我们。有几次我们贴完传单走开了,回头看时,一两个黑影子站在那里读我们刚才贴上去的东西。我相信在夜里他们要一字一字地读完它,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这期间最主要的工作当然还是编辑和出版《半月》杂志,这是他们的主要阵地。虽然是不大的小刊物,但每半月出一期,又要写稿,又要送审、印刷和发行,又要把它们送到读者手里,而且还是业余进行,这些事情加起来,要做好也确实不容易。好在他们年轻,有的是热情,有的是冲劲!《半月》是一种公开刊物,在编辑部挂名的人不少,但做事的总是那几个。他们白天有人要上学,有人要做事,晚上才有空聚在一起。巴金自然是他们当中很积极的一个。对这段生活他记忆很深,也很留恋。他说:那时“每天晚上我总要走过几条黑暗的街巷到‘半月社’去。那是在一个商场的楼上。我们四五个人到了那里就忙着卸下铺板,打扫房间,回答一些读者的信件,办理种种的杂事,等候那些来借阅书报的人,因为我们预备了一批新书报免费借给读者。我们期待着忙碌的生活,宁愿忙得透不过气来。共同的牺牲的渴望把我们大家如此坚牢地系在一起。那时候我们只等着一个机会来交出我们个人的一切,而且相信在这样的牺牲之后,理想的新世界就会跟着明天的太阳一同升起来。这样的幻梦固然带着孩子气,但这是多么美丽的幻梦啊”。

工作中他们也时常遇到一些麻烦。有一次学生演剧筹款办平民学校,军人来捣乱,双方发生冲突,事情闹大了。一个朋友写了一篇言词激烈的短文批评当局和军方。刊物印出来,他们接到通知,要抽去那篇短文才能发卖。怎么办呢?有人想了个办法,到刻字铺刻了个长条图章,用红印泥盖在那篇文章上面,再用墨笔在文章前后勾了两下,便拿出去照卖。凭这种小伎俩居然也能对付过去!读者照旧读到了那篇痛快淋漓的文章,还惊奇地读到图章上所印的那一行红字:

“本文奉×××××命令抽去”,在会心的微笑中明白了更多的意思,因为当地人谁都知道这里的“×××××”就是“省会警察厅”的代名词。从这里他们感受到了斗争的乐趣,也学到了斗争的经验。

还要补一句,这里的五个“×”就是编辑部里年纪最小的巴金想出来加上去的,他自然更加得意。

从巴金参加《半月》刊的编辑工作到刊物被查封大约有半年时间。这期间他除了做日常的编辑工作和一些杂务外,先后为《半月》写过三篇文章。头一篇刊登在1921年4月1日出版的《半月》第17期上,题为《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署名芾甘。这也是巴金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平等的问题,反对只在概念上兜圈子。他认为:“妨碍人民自由的就是政府”,妨碍平等的就是“资本家垄断了世界公有的财产”,因此,要“真自由”就必须实行“安那其(即无政府主义)”,“废弃政府及附属于政府的机关”;要“真平等”就必须实行“共产”,“把生产的机关及他所产的物品属于人民全体”。巴金还尽力描画了一幅他所谓的“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图景:在那里,人人各尽其所能,各取其所需,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饭吃,人人都受到平等的教育,等等。

而要实现这个社会图景,就只有用社会革命“推翻那万恶的政治”,“若是再一味的隐忍,那么,你们就要成为资本家的鱼肉了!”可以说,这些意见是很激进的。关于这篇文章,巴金曾经说过,“那个时候我不过是一个小孩,会写些带感情的话。我大胆地凭个人的直觉否定了整个社会制度的存在,而且有一股傻劲,觉得为一篇文章杀头也算不了一回事。”面对当时中国凶恶残暴的军阀政府,巴金竟然如此直截了当地提出“废弃政府”,“推翻那万恶的统治”等等,也真是有一股傻劲,而且“傻”得可爱。巴金的另外两篇文章《IWW与中国劳动者》和《世界语(Esperanto)之特点》,从不同角度发挥了上述观点,前者提出建立“纯粹劳动者组织的团体”,“同心协力,打破‘国家’、‘政府’、‘法律’等制度,推翻劳动者的最大敌人资产阶级,再把生产机关及其产物收归劳动者所有”;后者号召学习和推广世界语,认为如果“使人人能懂‘世界语’,再把‘安那其主义’的思想输入他们的头脑,那时大同世界就会立刻现于我们的面前”。应当指出,上述文章的内容大都是从当时流行的无政府主义小册子里抄来的,本身并不新鲜;但它却反映了巴金当时的思想状况和激烈、昂扬的精神面貌,也表明了无政府主义对他发生了怎样的影响。

在《半月》刊工作期间,巴金结识了许多青年朋友,其中有一位对他影响尤为深刻,被他称作是自己的“第三位先生”。这位朋友叫吴先忧,是《半月》的主要创办人和主持人之一,也是“五四”以后成都地区较早写白话诗和话剧剧本的作者之一。他还是巴金在“外专”的同学,班级比巴金高,巴金入学不久他就辍学了。巴金说:

“他辍学的原因是要到裁缝店去当学徒。他的家境虽不宽裕,可是还有钱供他读书。但是他认为‘不劳动者不得食’,说‘劳动是神圣的事’。他为了使他的言行一致,毅然脱离了学生生活,真的跑到一家裁缝店规规矩矩地行了拜师礼,订了当徒弟的契约。每天他坐在裁缝铺里勤苦地学着做衣服,傍晚下工后才到报社来服务。他是一个近视眼,又是初学手艺,所以每晚他到报社来的时候,手指上密密麻麻地满是针眼。他自己倒高兴,毫不在乎地带着笑容向我们叙述他这一天的有趣的经历。我们不由得暗暗地佩服他。他不但这样,同时还实行素食。我们并不赞成他的这种苦行,但是他实行的毅力和刻苦的精神却使我们齐声赞美。”关于这位“先生”,巴金还讲过一个故事:因为他是《半月》的创办人,所以要负担一部分经费。刊物每期印一千册,回收的钱很少,而且他们还要印一些小册子送人,也要花钱,所以他每月都要捐一笔钱,不能拖延。这位“先生”是姐姐管家,不许他乱花钱,他就只好拿衣服去押当。他怕姐姐看见,出门时总把要当的衣服套在里边,进了当铺脱下来,当了钱就拿去缴月捐。所以他常闹热天穿棉袍、冬天穿夹袍的笑话。后来巴金还曾把这个故事写进长篇小说《家》里,已为广大读者所熟悉。从这里我们确实可以看到五四时期的一种新人,他们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努力从自我做起。要改造和振兴中国,必须有这种精神。所以巴金对他非常敬佩,很长一个时期一直把他作为自己的榜样和“先生”。巴金后来在回忆中多次提到他,字里行间流露着崇敬与感激之情。他说:“我这个先生的牺牲精神和言行一致的决心,以及他不顾一切毅然实行自己主张的勇气和毅力,在我的生活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我第一次在他的身上看见了信仰所开放的花朵。他使我第一次知道一个人的毅力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巴金还把这位“先生”的影响和母亲及轿夫老周对他的影响联系起来,说:“母亲教给我‘爱’;轿夫老周教给我‘忠实’(公道);朋友吴教给我‘自己牺牲’。我虽然到现在还不能够做到像他那样地‘否定自己’,但是我的行为却始终受着这个影响的支配。”这样说是并不过分的。

其实,还应该说,巴金所遇到的这位“先生”还只是一个代表。

当时被“五四”风暴唤醒、同巴金生活在一起的那些朋友,那些怀着信仰和激情,积极参加社会斗争,并准备随时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青年,首先是《半月》杂志周围的那些朋友,都给了他启迪和鼓励。巴金生活在他们当中,与他们亲密相处,相互支持,在这团体的共同斗争中,促进了他的迅速成长。

《半月》出到第24期,1921年7月,正当他们准备庆祝办刊周年时,刊物突然被查封了。原因说来有点不可思议:四川有三个女学生剪了辫子,省会警察厅出来禁止,《半月》杂志发表文章支持剪辫子的女学生,尖锐批评警察厅,警察厅便去找他们。开始态度还客气,要他们以后不再提这件事,并要拿走剩余的刊物。他们不答应,争执起来,警察厅便干脆下了查禁令。这件事表明,当时的成都地方是何等闭塞,同时也表明巴金他们这帮青年是多么单纯!后来巴金也觉得遗憾,说:“可惜我们这一群傻孩子,做事只知道走直路,从来不会拐弯,更不知道让步妥协”,于是就碰了钉子。对巴金来说,这是个教训。

《半月》停刊后,他们又出了一期《警群》。《警群》原是成都一家银行的几个人发起筹办的,因能力不足便拉巴金他们合作,目的是想利用他们。而他们便趁机把自己的稿子拿出来发表。刊物出来了,银行方面的人嫌他们太激烈,没办法合作,所以《警群》只出了这一期便偃旗息鼓。

半年后巴金和他的朋友们又办了一种周刊《平民之声》。这一回是由巴金主持编辑事务,刊物的通信处就设在巴金家的公馆里。巴金情绪高涨,以全副心力投入到编辑工作中,特别是为对付警察厅的检查想了许多办法,也受到许多磨练。就是在这期间,巴金编写了一篇长文《托尔斯泰的生平和学说》,在刊物上连载。文章是从北京某刊的一篇同名文章改写的,不能算是他的作品,但却表明了他对文学的倾心和倾向,这对巴金未来的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而且,也就在这份刊物上,他写下了两个短句:“奋斗就是生活,人生只有前进。”

这应该是他这个时期生活状态的一种概括,也是他未来“生活的目标”和信念。

这时已是1922年春夏之间,在“五四”前后所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已处于“落潮”时期,社会的压迫日渐加强。巴金的朋友们相继走散,《平民之声》无疾而终。

从《半月》到《警群》,再到《平民之声》,这一段经历对巴金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他走上现实社会的开始,也是他为理想奋斗和追求的起点。我们看到,从一开始他就是多么热情,多么勇敢,多么勤奋!那质朴的献身精神,那像火一样燃烧的激情,还有那对未来大同世界的“美丽的幻想”,都是多么真诚,多么感人!在以后几十年中贯穿巴金整个生活的那些极可贵的精神特点,在这里已经显露了端倪。

在《半月》等杂志的工作也使巴金受到多方面的锻炼:提高了实践能力,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人也迅速成长起来,变得更加机敏、干练。(比较起来,三哥李尧林由于缺少这种锻炼,在后来就显得书生气更多些,也缺少巴金那种勇往直前的实践精神和勇气。)而且,这也使巴金从一开始就同报刊和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无形中影响和决定了他后来的生活道路。

同类推荐
  • 将军与明星们的生活

    将军与明星们的生活

    本书为傅溪鹏长篇小说章节包括邓小平博浪登山强身记、胡耀邦日行万步的故事、陈老总和小棋手、刘晓庆与她妈的妈妈等
  • 蕊韵留香:李宗蕊

    蕊韵留香:李宗蕊

    《蕊韵留香——李宗蕊》是为了纪念逝去的李宗蕊女士,也献给深爱她的人们。
  • 中国历史名人之三

    中国历史名人之三

    综观三国两晋南北朝近400年的历史,历时虽较两汉为短,但剧烈的社会动荡,频繁的朝代更替,则非两汉可比。此期间不管是从政治、军事以至科学技术、文学等领域,都出现了值得称道的人物,相信读者从本卷中就可以认识这些在历史上光耀一时的名人。
  • 中国古代清官传

    中国古代清官传

    清官,是指那些公正廉洁、克己奉公、惠及百姓的官员,也被人们称之为“廉吏”。
  • 踏足火星:伊隆·马斯克传

    踏足火星:伊隆·马斯克传

    这是一本可能会让你改变整个人生观的传,主人公是一位神奇的创新者、天才工程师以及改变世界的人。那么,谁是伊隆·马斯克?
热门推荐
  • 花姐

    花姐

    杨袭,女,1976年出生于黄河口,08年始在《大家》《作品》《黄河文学》《飞天》《山东文学》等文学杂志发表小说。
  • 神战环宇

    神战环宇

    人到底从哪里来?我们的世界是怎么开始的?神仙从哪里来?又要去到哪里?未来会是怎样?天堂和仙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在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种疑问。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我的26岁女房客

    我的26岁女房客

    一个三无男人与美丽女房客的纯爱故事。爱情到底是什么,又产生何处呢?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亲爱的敌人

    亲爱的敌人

    《亲爱的敌人》以父女情感为主线,描述单亲家庭中父女之间所发生的感人故事。是穆仰天与童云一见钟情结为伴侣,生下美丽的“天使”穆童。在一次交通事故中童云去世,突如其来的打击使父女俩人产生隔阂、误会。穆童以各种坏招阻碍女性对父亲的接近,父亲因为爱女儿和怀念妻子放弃了一次次择偶的机会,俩人成为“亲爱的敌人”。但当穆仰天患脑癌不久于人世时,父亲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女儿操办一切,而女儿突然长大挑起照顾父亲的重担,二人的心真正走到了一起。
  • 玩转唐朝之魔鬼厨娘

    玩转唐朝之魔鬼厨娘

    《玩转唐朝之魔鬼厨娘》:她是一个知名大学营养学专业毕业的高级营养师工作性质:私人厨师惨遭强暴后,她纵情于声色之中,年轻,美貌,性感的化身,游走于各个多金男雇主的身边,诱惑他们,然后把他们都拖下了水.谁说只有男人才可以成为掠艳高手的?女人同样也可以!!直到有一天,后一任女雇主请来一个杀手结束了她堕落的生命。至此,她这才获得了新生灵魂飘向了地狱阎王、秦广王怎么也来了?只可惜她还有一段未了的情债打翻孟婆汤,在秦广王之女相助下来到了古老的唐朝唐穿越,变成了一个寺庙里的小尼姑?!念经,担水,劈柴,有了上顿没下顿???嘿嘿,王府贴出了广招厨娘的告示,包袱款款,姑娘我化身太监大摇大摆的走进王府大门王府的老大是一个懦弱王爷?什么?懦弱王爷说自己没有男子乞丐?妈呀,又来个个同性恋太子!还说自己长的很“水灵”,让他忍不住上下其手?杀太子?武则天的阴谋?争夺权势?好危险哪,我到底能不能保住小命呀我的妈呀,这日子这么过的这么猥琐呢?!不行,她要一定奋起反击,魔鬼厨娘来也——******************************************************《玩转唐朝之唐妩妍舞》:落梅宫中伤心舞,蓬莱殿上恩爱长深宫紧锁无人问,无欲无求事半哀美人如花宫廷转,山不就水水自来诞下麟儿为太子,量其身份不是妃她,是先皇的才人,从未受过恩宠,竟然也被列入了陪葬之列?他,是新皇,后宫佳丽三千,皇子无数,却执意立她的孩子为太子!本文架空,亲们不要深究其历史性,喜欢的话就收着看吧,梦倾力的一篇文文,会有阴谋,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温情的~~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回不去的灯火阑珊

    回不去的灯火阑珊

    如果能回到过去,你是否会收回“分手”两个字?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会不会为了你勇敢一点?如果,我们不曾相遇,彼此会不会过得安生一点?如果你没有转身离开,我们是否会幸福?。如果那时,我说带我走吧,会不会改变现在的结果?如果,我只是说,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