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2600000031

第31章 历史上四川客家学校教育发展水平(1)

关于历史上四川客家学校教育总体发展水平,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也有意采访当地人,或认为四川客家崇文重教,如成都客家文化人士廖明光先生认为客家人文化程度总体上要高于湖广人;或认为四川客家人并不重视教育,如新都县石板滩乡政府文化站的丁启满先生,作为湖广人,认为四川客家人受教育的程度远远比不上周边的湖广人。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谢桃坊身为客家人,也认为客家教育成效并非鲜明,教育普及程度低,只有富有的家庭子女读书的才多,贫困家庭子弟多数难以读书。

不过,这些主位观点多是从感性出发,或出于自己的感情,或以偏概全,难免出现认识的偏颇。因为四川客家教育的时空差异需要进行理性的分析。其实,民国时期教育普及程度低的情况又何止是客家。民国时期成都平原的乡村学龄儿童受教育的只有33%,而80%的人未受教育。1926年布朗对四川成都平原的50个农户调查表明,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只有35%,连小孩在内,识字的也只占20%。

因此,要对历史上四川客家学校教育总体发展水平作正确的评价,需要从教育的时空差异出发,对清代以来四川客家进行量化分析,比较客家人与湖广人的教育概况,这种理性思考或许能避免主观臆断,得出较客观的结论。衡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准是什么?教育包括两个系统,即培养系统和选拔系统;科举人才属于选拔系统,而学校属于培养系统。一个地区教育水平的高低,是这两个系统综合比较的结果。为此,笔者就四川客家人才状况和学校教育概况两方面对四川客家学校教育发展水平作初步探讨。

一、四川客家人才状况

(一)四川客家科举人才

因资料所限,目前还难以统计出清代四川客家科举人才概况,但可以从张杰《清代科举家族》粗略估算清代四川客家科举人才比例及概况。张杰《清代科举家族》从《清代硃卷集成》收录了四川科举及第的21个祖籍明确的移民科举家族。从其祖籍看,客家占5家,即温永恕、李铭熙、卢鸿遇、谢如宾和廖学游等,占移民家族总数的23.8%,但表中列出的四川科举家族如来自江西的聂增荫、章道吉、李士麟、邹容彦等家族有可能是客家而没有列入。因而考虑到有待识别的四川客家,根据前文提到四川客家在移民中的比例有28%,则四川客家科举人才的比例至少不低于其移民人口比例。

这些科举家族在当地文化教育史上占重要的地位。如福建客家袁碧英于康熙六十年(1721)携6子入四川璧山县,袁碧英长子嵩,例增文林郎,第三代袁腾鹤,乾隆年间中四川拔贡,任四川夹江教谕,腾锟也在乾隆年间中举人,袁氏入川第二代后出现科举人才,且以后代有闻人,成为璧山县的望族;璧山陈氏从福建入川后不到200年间共出进士、举人、监生等70多人,在璧山科举人才比例中占重要份额(如表6-2)。三台县谢氏在乾隆年间入川,始祖谢生财耕读传家,治家有方,“以酷爱文学,手不释卷,以身示学,八十七岁仍吟诵不辍”。次子谢用仪乃谢家第一代举人,任潼川教谕。到光绪时,第六代谢绪岷一辈已出进士谢绪熙、谢绪岷等2人,举人6人、秀才30多人,其中谢用仪为嘉庆六年举人;谢绪熙为咸丰二年举人,谢绪纲为光绪十一年举人,谢绪涟中光绪十五年举人,谢氏成为三台第一名门望族。金堂是客家大县,科举家族更是不乏其例。金堂曾氏“人丁最众……其子孙之登科出仕者颇不乏人”;陈氏“耕读传家,其子孙之登科第入宦途者甚多”;黄氏,“其子孙之登科出仕者甚众”。等等。

(二)近现代四川客家名人

1.四川客家名人比例

客家人才比例是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罗香林认为客家人的特点是各业的兼顾与人才的并蓄。前文谈到,清代客家人约占四川总人口的18%。按现在估计的四川客家移民后裔1000万计算,则今天四川的客家人比例不到10%。张明兴也估计,抗日战争和1952年后三线建设以来,外省人口大量迁入和西康并入四川,使四川客家人口只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4.33%。根据这一比例,笔者据《四川近现代人物传》第1辑至第6辑对收录的近现代四川名人做了统计,力图统计出四川近现代客家名人的比例。

在统计中,笔者对其中的合传人物分开计入,而家族合传的只计1人,结果在所有的435人中,除去50位在四川有影响的外省人,在385名四川籍名人中,本省非客家人110人,其中已识别的四川客家人有28人,占本省名人的7%。当然这只是其中的部分,因为待识别的还有248人,若深入研究也许有未能识别的客家人后裔,估计加起来超过15%。按四川客家人口占四川人口比例的14.33%,则相对湖广人来看,四川客家名人比例要高,四川客家人才辈出。李义让等人对新都的名人研究也证实了该观点。新都客家总数在12万左右,约占新都总人数的20%。而《新都县志·人物篇》列传的人物有37人,其中客家9人,占24.3%。新都的客家名人比例超过了其人口比例。

2.四川客家名人分布特点

为了说明四川客家名人的分布特点,在此将近现代在科技文化界、政治军事界和工商界有重要影响的25位四川客家名人整理。

1)客家文化名人多分布于四川客家散居区,而客家聚居区较少

如东山地区是四川最大的客家聚居区,但在表中东山客家方言区的名人只有洛带的刘子华、新都的廖观音、王铭章等,而多数是分布于客家散居区,如郫县、宜宾、资中、璧山、威远、三台、江津、自贡、乐山、内江、富顺、仪陇、西昌、资阳等地。前文提到的四川客家举人分布也是如此。5位举人即温永恕、李铭熙、卢鸿遇、谢如宾和廖学游等都不是属于东山客家聚居区。

2)客家多出政治家、军人和教育家

四川客家名人多文化与军事领域的人才,名人中缺乏商人,这与客家人崇尚名节、重农抑商的价值观有关。即使是商人,也多从事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事业。江西客家名人中从事印刷业的较多,几乎垄断了四川的市场。如江西客家书商在成都有“经元八大家”,周达三经营志古堂,成为成都最大的书坊,江西傅金铎经营的“善成堂” 则是重庆最大的雕版印刷中心,江西客家杨宏道在泸州经营的宏道书坊也是泸州最早的一家印刷中心。这些客家书商对四川出版印刷业的复兴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为发展四川的教育事业创造了条件。

3)客家名人的出现都是在入川第6代以后

前文论及,四川客家入川后创业致富的时间平均需要35年,四川客家从白手起家到出现科举人才大概需要80年左右的时间,即约在第三代出现人才,而客家名人的出现都是在第6代以后,按每代25年算,客家移民家族要培养自己的杰出人才,需要150年左右,即所谓百年树人。这说明名人的出现要经过几代人的艰辛。

4)四川的江西、福建客家移民人才较多

从名人的原籍看,在这25位名人中,祖籍广东的有13人(占56%),祖籍福建的有6人(占24%),祖籍江西的有5人(占20%)。从四川客家的比例看,前文提到,广东客家占67%,福建客家占20%,江西客家约占13%。从四川客家名人的祖籍比例看,福建和江西的比例较高,说明四川的江西、福建客家移民人才较多。正如关于重庆的八省会馆的民谚所言,“湖广会馆的台子多,江西会馆的银子多,福建会馆的顶子多,山西会馆的轿子多”。所谓顶子,即科举人才,“福建会馆的顶子多”,也反映了福建客家人才较多的事实。

5)不同的家庭背景造就不同领域的人才

良好的家学渊源是人才出现的重要条件。在四川客家名人中,除天文学家刘子华外,其余文化名人出身都有良好的家庭文化背景,即家庭背景基本上是文化世家,得益于良好的家族教育。如著名作家韩素音出身书香门第;著名学者唐君毅的父亲唐迪风是清代末科秀才,历任四川诸大、中学校教职,其母陈大任名门出身,擅长诗文,重视家教,时比“孟母”,因而唐君毅从小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诗人林思进的父亲林毓麟,博学工诗,旁通金石书画,林思进幼承家学;著名诗人兼音乐家叶伯和出生于音乐家风很盛的家庭,其祖父叶祖诚,清光绪朝五品衔光禄寺署正,诰封朝议大夫,其父叶大封,清附贡生,候选知州,后留学日本,获法学士学位,祖孙三代皆名重一时;铁路专家蓝田父为廪生、教师;翻译家林如稷出身地主家庭,父为秀才,并留学日本;威远进士林朝圻出生于盐商世家、书香门第,父亲是清恩科进士;诗人谢绪岷出身官宦世家;厚黑大师李宗吾出身耕读家庭;大文豪郭沫若的家庭靠经商起家、耕读门第;画家张大千出生于家道中落的商人家庭。等等。不过,这些书香之家其入川祖先多为文化程度不高的贫民布衣,主要靠佃耕或商贸起家,是耕读起家的典型代表。另一方面,四川客家政治军事领域的客家名人中,家庭背景多清寒。除彭家珍出身书香门第外,刘光第、朱德、廖观音、饶国华等家庭条件多贫苦。清贫的家庭环境使他们从小形成一种叛逆的心理,走上从武从军的道路,从而形成独特的人生观。

二、四川客家学校教育发展的时空差异

(一)时间上的差异

清代以来四川文化教育发展分三个时期,即清前期的浑朴时代,乾嘉时期为文盛时代,光绪、宣统以后为进步时代。四川客家教育发展轨迹也是如此。前文已论及,清前期四川处于浑朴时代,经济文化面临重建,正规的学校教育无从谈起。乾嘉时期四川教育开始恢复和发展,四川客家正规教育也从此开始逐渐发展。四川客家教育在嘉庆以后才发展起来,在清末民国时期才出现客家教育的蓬勃发展态势。一个地区学校的创办时间和数量是衡量该地区学校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兹以东山客家区学校分布为例说明四川客家教育的发展轨迹。总的看来,清代以来,东山地区创办的私立学校起步晚,数量较少。清前期的浑朴时代,东山客家区无学校可言。东山区最早的书院当属嘉庆年间洛带镇创办的凤梧书院。乡学也是在清代嘉庆二十年开办的。因此,四川客家学校教育起步晚,整体水平并不乐观。正如1947年徐宝田调查,东山客家区 “过去多为私塾,而过去私塾之设立,为数也不多,所以现在客族之中年人和老年人,目不识丁者多,而少年人就差不多皆受过小学教育,至于曾受过中学教育者,比较少,在十余万客族人中,仅有数百人曾受过中等教育,至于大学生,更难得,至多不过数十人而已,故客族人在教育方面仍不能说达于善之境”。

1.清末东山区的义学和乡学情况

东山客家区大部分属于华阳县。前文提到,华阳县东山客家区包括保和场、仁和场、同兴场、隆兴场、西河场、大面镇、得胜场、三圣场等乡场。而华阳东山客家区面积和人口均占华阳县的三分之一。从学田分布看,民国《华阳县志》载,华阳县有学田(地)共2120亩,其中东山客家区有819亩,占38.6%,可见学田比例大。清末华阳县义学、乡学共17所,其中客家区有7所,即大面铺的关帝庙、回龙寺的大面铺乡学、大面铺南华宫大面铺义学、隆兴场龙潭寺乡学、西河场正街西河场乡学、关帝庙隆兴场乡学和得胜场尚义乡学等,占华阳义学数量的41%,客家义学的比例大,而且在所有的义学中,客家地区的义学开办最早。“以上义学、乡学惟龙潭、尚义两乡为旧志所载,余皆嘉道后增置,光绪之际改设学校,一皆废止”。龙潭寺乡学,清代嘉庆二十年开办,办学成绩最好。“为乡学之最早而成绩最优者”。尚义乡学,“清嘉庆二十年设立”。客家区义学和乡学学校数量多,办学时间早,办学成绩好,

2.民国时期客家区的宗族学校

民国时期东山客家区的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如前文《客家宗族办学》一节所述,华阳县民国时期城乡共有学校138所,其中私立中小学22所,客家宗族学校共11所,其中中学1所,客家私立学校占一半,而东山区客家人口与面积只占华阳县的三分之一。可见,客家区宗族学校比例较大。客家区的私立学校不但比例大,且客家宗族学校办学成效突出。如1926年金堂县有宗族学校50所,其中以客家陈氏崇本祠为最好。再如华阳县民国时期的学校中,东山区的范氏私立小学校,“该校虽属私立,而校款充裕,成绩颇有可观”;而私立离山初级中学校,“校规严肃、科学亦备,私立中校之井井者”。也就说,在华阳县的私立中小学中,以客家宗族创办的学校比例最大,成效最显著,成为四川宗族学校中的佼佼者。客家区义学或乡学以及宗族学校都能说明客家区的办学热情高,办学质量好,体现了四川客家的“崇文重教”。

20世纪40年代,东山客家区的小学教育更是得到发展。“小学教育之发达完全是最近十余年间事”。成都市龙潭乡更是客家教育发展的典范代表。龙潭乡在20世纪40年代,有小学10所,保小6所,1944年设有初级简易师范学校1所,每校学生从30人至600人不等,全乡在校中小学生约1300人。钟禄元认为,龙潭乡“若与其它各县乡镇比较的话,就可知道他们的教育并不落后了”。1947年徐宝田调查表明,客家居住区,除每乡镇设立的中心保国民学校外,其他各保亦多设保国民学校,同时也有各家族或慈善团体所设立的私立学校,各类私塾仍然盛行。总之,“许多客家人,已颇注意子女之教育,有智识和经济富裕的家庭,他们当然希望子女能由小学而中学而大学,就是无知识和经济困难的家庭,他们至少也希望能使其子女多认识些字,以备应用,故由此而使其小学教育日益发达”。徐宝田的调查基本上反映了四川客家教育当时的实际状况。

同类推荐
  • 善文化宝典

    善文化宝典

    张刚忍编著的《善文化宝典》是善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收录了关于“善”的名言一百句、“善”的故事一百篇,用这种方式来宣扬“善”,使更多的人通过图书了解“善”、认识“善”、践行“善”,对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 寿阳县:中国寿星文化之乡

    寿阳县:中国寿星文化之乡

    寿阳不仅流传着大量与老寿星南极仙翁有关的传说和歌谣,还保存了寿星洞、寿星桥、万寿阁、寿星祠等大量的传说遗迹,并保留了许多古老而独特的与寿星相关的风俗, 所以素有“寿星故里”之称。
  •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罗列了中国古今的名人对于文化与艺术的见解,对文化艺术的不同发展观念,但这些都无不闪现了思辨的灵光和语言的机智。
  • 世界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本书从人类与美术的起源始笔,以介绍西方美术数千年发展史中的三次高峰为重点,连成一条脉络清晰、起伏不断的中轴线,对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十九世纪这三次高峰时期的整体美术面貌、画家与画派、杰出作品、创作技术、风格演变等,均作了系统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对高峰间歇期的中世纪,十七、十八世纪以及苏联和美国的美术,也给予了简明扼要的评述。本书专列现代派美术一章,全方位地探讨了形成的原因,对各流派作了全面介绍。
  • 关庙与关公文化

    关庙与关公文化

    将近10年前,笔者又和王峻峰、郭汾阳合写过一本同名的30余万字的专著。本书是对这本专著的浓缩和深化,又加上了一些新的思考。
热门推荐
  • 邪恶计划:过招美男团

    邪恶计划:过招美男团

    他说:女人是这世界上最麻烦的生物。她说:前面的那个男人在放屁。校园轻松斗,斗智斗勇斗美男。神秘学生会,美男成灾,她悄悄的来,悄悄的走,挥一挥匕首,不留一个活口……
  • 一骑红尘·财迷皇妃 (穿越)

    一骑红尘·财迷皇妃 (穿越)

    看书的朋友欢迎加入若兮轻云的QQ群:一骑红尘(1群)63999533一骑红尘(2群)67705903敲门暗号:花花我绝对是一个好人,嘿嘿,只是有一点小小的财迷。呜呜,不就躲个雨吗,就被闪电劈倒了这个陌生的时空。不过有帅哥逗我开心,还可以莫名其妙混个皇妃当当,最重要的是银子大把大把的有啊。嘿嘿,就来看看我的一段精彩奇遇吧。萧钰:一个古灵精怪现代女孩,是一个十足的钱迷。不管是谁,见钱就A,。上至皇上、公主下至乞丐、哪怕江湖XX,她都照A不误。每一个人被她A过的人都痛并快乐着。镜城祁: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多次被骗、被扁,可是那种让他像一个平常人一样被爱被恨的感觉,又是他甘心被欺。用一个儿时的乳名接近她,不是欺骗,只是想留住一份最真诚的爱。友情推荐的佳作:《转世莲华》http://m.pgsk.com/a/70911/《赖上美男皇帝》原名诱拐恶魔之骗仙皇妃--爆笑穿越,笑翻中。。。。http://m.pgsk.com/a/76498/注意:有的章节因为网络问题传重复了,所以请大家点击的时候看见同样的章节就不要看了。对不起大家,以后会注意的。。。VIP充值可以参见这个网站:http://m.pgsk.com/help/m.pgsk.com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第一百零八次相亲

    第一百零八次相亲

    都市情之一《第108次相亲》简介:坐错位置是她的错相错对象也是她的错看到他内裤更是她的错不过先生,你用得着这么小心眼的纠着我不放吗,我其实真的不是故意的…都市情之二《你好,夏琪》简介:五岁他说:“大家好,我叫欧杨,今年五岁,最喜欢下琪。”她说:“大家好,我叫夏琪,今年五岁,我不认识欧杨,不过他喜欢我,我也会喜欢他的。”十八岁全校的人都知道,数学系天才加新任学校校草欧杨最爱下棋。同寝室的姐妹之一说:“夏棋,上。”同寝室的姐妹之二说:“为什么我不叫夏棋?”同寝室的姐妹之三说:“神啊,请赐给我一个美男吧。”她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欧杨故,二者皆可抛。”都市情之三《XXX》,晚点再公布,呵呵……推荐春的现代完结宠文:《结婚后恋爱》:民政局里,一男一女,互不相识,她是一号,他是二号,他们都知道,彼此约定结婚的对象失约。眼看着工作人员就要下班,她绝望的看着他,“我未婚夫不来了,你要不要和我登记?”他同样心冷的看着她,点头,“好。”上帝在创造亚当的时候,用他的一根肋骨创造了夏娃,上帝说除非找到那一根肋骨,否则他便永远不会幸福完整。洛家华很幸运,在茫茫人海中,在他最绝望的时候,随意抓到的救命草,就是他的肋骨变的,所以说,他的RP很好。洛家华和乔梦琪的关系,注定就是亚当和夏娃的关系。推荐春的古代励志连载文:《公主发飙记》:前世,她的生活太过刺激今生,她只想平凡过日奈何,天不随人愿她有着天下女子最尊贵的身份她有最疼爱自己的父母兄长她是天下人都羡慕的公主…如果一切都是假相,那她又将如何?NO.1‘碰’~茶杯失手掉在地上,她不可置信的看着最亲爱的父皇,声音颤抖,“父,父皇,您说什么?”“朕说,三日后,你出发,与秦国联姻。”“可是父皇不是说过,女儿的附马可以自行选择么?”“朕是说过,那么,现在你选一下,是嫁给秦国的国君还是太子?”“…”NO.2秦国太子与太子妃夫妻伉丽,形成一段佳话,秦国与燕国也由此更加的交好,燕皇大寿,秦皇携太子太子妃至燕国祝贺,国宴上,当着天下人的面,燕皇大笑,“秦皇,听说您曾经最宠爱的贵妃,与朕的平儿,长得十分的相似。”秦皇眼光微闪,“是啊,朕看着她,就觉得十分的喜爱,可是将她当亲生女儿一般宠爱的。”燕皇大笑,“你确实该把她当成亲生女儿,因为,她就是你的亲生女儿。”
  • 美丽的大森林

    美丽的大森林

    通过一系列如,夜进大森林,给狗熊拍照,捉鸟和引鸟等生动、惊险有趣的故事情节。重点刻俩了大平、二平、参花等孩子的不同性格特点。,原始大森林,是个多么吸引人的世界啊!没有去过那里的人们都会猜想,那儿一定是个很神秘有趣的地方。千年老树高耸人云,奇花异草香气扑鼻,色彩缤纷的蝴蝶、飞蛾、群蜂尽情飞舞,狗熊、老虎、金钱豹、金雕、飞龙等各类珍禽奇兽乐在其中。故事讲述的是在齐鲁大地读小学二年级的大平、二平跟随妈妈来到东北某林区小镇的姥姥家过暑假,参加了镇小学组织的课外夏令营,昆虫小组和摄影小组活动。于是他们随着小表姐等人便走进了美丽而神秘的原始大森林
  • 睿智话自达(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睿智话自达(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悍妻“傻”夫

    悍妻“傻”夫

    李潇潇一直觉得,人倒霉,总是会有个度。但是当她一睁眼发现整个世界都变了的时候,才发觉…去他娘的下限,那是给幸运的人准备的!用了足足十年的时间终于奋斗了房子奋斗了车子还清了贷款,远离了那个杀手工作,准备洗洗嫁人。结果她的BOSS大人因为各种原因决定要杀了她。于是沉默中的爆发,她杀了BOSS,并且决定接受死亡,结果一睁眼一切的一切都变了。木板的硬床,漏雨的房子,湿漉漉的被子,还有一个正躺在床上等治病的娘,以及忽然从天而降的身中数箭的美少年…✪✪✪✪✪✪✪✪✪✪✪✪✪✪✪✪✪✪✪✪✪✪✪✪✪✪✪事情总要搞清楚,清楚之后总要活。于是,这是一个神奇的家庭:家中女子不得出嫁,并且要在十六岁时找到入赘的夫婿,否则,沉塘伺候。她的身体前任也有着一个神奇的过去:因为长相清秀,又没有才能,在过完了今年十六岁的生日之后,怕去沉塘而选择打晕自己让丫鬟杀死她…家族中,女子成年有夫婿入赘之后,每月要定时上缴银子,作为房屋租赁以及家族振兴费用。✪✪✪✪✪✪✪✪✪✪✪✪✪✪✪✪✪✪✪✪✪✪✪
  • 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中华句源(超值金版)

    本书是对中华民族积淀传承下来的经典之作的深度总结提炼,涉及到修身、养性、学习、处世、心态等诸多方而,在每条经典诗句后均附有出处、释义及延伸阅读,以期在帮助读者了解每一句经典之作的来源及现代解释外,引导读者向更深的层次去探寻、去思考。好的诗句会给人如沐春风之感。《中华句源(超值金版)》能为每一位读者带来缕缕春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九转金身

    九转金身

    太古圣文,极道九转。玄门八卦,晓地通天。能者,可上至青冥,下达九幽,一手荡乾坤,只手碎星河。登天之路,仅有一条,欲通过者,唯有杀杀杀!且看一普通少年如何林立星空之巅。九九世界,欲登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