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1600000008

第8章 禅与人生(2)

《古尊宿语录》卷二写道:“若贵一物则被一物惑,若重一物则被一物惑。”《憨山绪言》中还这样写道:“生轻而物重,人亡而物存。古之善生者,不事物故无欲。”告诫我们,不要用生命去作交换,把物质财富看得比自身还重要。无欲,是指不过分追求物质生活享受。佛陀并不否认一个人在生活中物质方面的需要,一个人也不可能脱离社会孤立地生活下去。佛陀在离家苦修途中,还接受村姑送来的杂食哩!学佛之人应当从物欲中解脱出来,从自我中解脱出来,保持心态的超然。没有一个有钱人是名立万世的,唯有圣人的德行永垂不朽。释迦牟尼如果继承了王位,去享受荣华富贵,今天也就无从得知其人了。

在科学日益发达,物质越来越丰盛,个人欲望越来越膨胀的新时代,更需要我们在参禅中去体证。人的欲望是早在孩童时代就存在的一种天性,随着人的成长而扩展,随着社会进步而强烈。现在三岁的孩子都有贪嗔痴,是从电视上学来的。人的欲望并非全是坏事,关键在于合理合法去实现,怎么去运用。比如当今大寺庙的主持,出入有轿车,办公用电脑,佛教系统有多个网站,发行影碟等传媒弘扬佛法。不少僧房内有电视机、收录机、电脑,不少僧侣使用手机,僧尼们在城内也打的。人若没有欲望,社会就不会得到进步发展,不会有今天的高科技。于今人来说,生存欲望基本满足后,还应当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不可沉湎于物质享受。

欲望可分为色欲、贪欲、解脱欲三种。“色欲”即男欢女爱,五官受刺激所获得的快感。“贪欲”指对客观事物得寸进尺,贪而不知足,于财、色、名、食、睡等方面太贪婪。“解脱欲”是想摆脱不利处境或身份,内心的种种烦恼。人生的不愉快,是欲望过多所致,如权欲、钱财欲、情欲等等,欲壑难填。人的个人欲望是无止境的,满足也是短暂的,新的欲望会不时产生,永远没有满足之时。修习禅法,就能培养我们健康的心态。真可禅师说:“人而能自重,虽高官厚禄不能动之。”禅师们视富贵如浮云,视声色若谷响,不营世家,不修形骸,不贪生,不惧死,真正能把世俗的名利视为身外之物。

物质条件只能用来衡量我们的生活水准。我们修禅,要尽量保持自己内心的平衡,拥有一颗平常心,时常反省万物“无常”性和“无我”性,省悟到人根本不可能永远占有万物,若妄执追求,必将终食恶果,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经济学“边际效用理论”讲:人们消费的商品量越大,从中得到的心理满足越小。比如现今小孩耍的玩具,又多又高档。我小时两腿夹根竹棍跑,当做“骑马马”,高兴极了。有鉴于此,一切古今贤哲都倡导简朴的生活,不为物役。佛经上说:大水可以冲走你的财富,大火可能烧毁你的财富,灾害让你们的财富毁灭殆尽,不法之徒可以骗抢你的财富,不肖子孙可以把财富挥霍一空。汶川有位大老板,住的高档房,对工人很刻薄,全住工棚。大地震发生,大老板被打死,厂房夷为平地,工人们个个安好。“富不过三代”。老年人、体弱多病的人、起死回生的人更能深刻体会到: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禅,让人们看淡功名利禄,肯定自我。在现代社会烦恼缠身的人生中,保持愉快心情,获得心灵自由,热爱人生,最大限度地去发扬人性中的真、善、美,剔除假、恶、丑。

三、突出自我价值取向的禅

自性自悟的禅,从来都是实现个体地位的,注重向自己内心探求。日本禅学家指出:禅是自己生命本性的艺术,它指出从枷锁到自由的道路,将众生对佛陀偶像的崇拜,变成了对自心的崇拜,把人引向一个与佛心一致、自信自足的新天地。一位朋友对我说,人常常是自己束缚自己,一语道破。

佛陀舍去荣华富贵、情爱,不当皇太子,独辟追求真理的道路,创造了如同虚空广大的生命。勇于革新自己的人,才有光明人生,“没有天生的释迦”。

禅是一种生活艺术,令我们超然面对人生的烦恼逆境,发挥最大的生命本能,在生、老、病、死的常态中超越人生。禅的训练,正在于努力重建自己独立的人格,摆脱一切束缚与桎梏,获得精神上的解脱。人生的价值和乐趣,既不是满足感性欲望,也不是获得外在知识,更不是追求彼岸的永恒,而是实现心灵有所安顿,人生有所归宿。

经书云:不求自己得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禅宗为抗议人生的苦难而产生,也在抗议人生苦难中发展自己,形成了一整套人生价值的哲学体系。真净禅师说:“以平等慈度一切众生,洒一法雨润一切物。”主张“救拔众生”,与儒家的“兼济天下”有相通之处,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其中,自觉地去修习。佛陀教导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禅宗极其肯定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价值,给世人以生命的启迪。

比如弘一大师(李叔同),是民国四大高僧之一,出生富豪家庭。早年留学日本,多才多艺,精通诗词、书法、金石、音乐、戏剧,是我国近代书坛上“心手合一”的旷世高人。他还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奠基人,是我国第一个用五线谱作曲的人,著名漫画家丰子恺是他一手培养的。1918年他剃发为僧,是与生俱来的“善根”发展的必然趋势。他视名利如草芥,置个人利害于度外,发愿研习戒律,从日本请来古版佛经一万余卷。他严于律己,淡泊无求,一双破布鞋、一条旧毛巾,一领衲衣补丁200多处,素食为清水煮白菜。自书门联:“草藉不除,时觉眼前生意满;庵门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

他不仅是一代律宗大德,还是一位爱国爱教的高僧。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倡导“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厦门遭日机轰炸,弹片入室,他毫无惧色。曾有诗云:“亭亭一枝菊,高标矗晚节。云何色殷红,殉教应流血。”他谆谆教诲后学:广修一切善行,利益一切众生,具慈悲之心,植成佛之因,以后才能成佛。他为红尘中迷失自身价值的芸芸众生,指出了淡薄物欲的人生大道。

他预知时至,1942年10月13日委托妙莲法师将预立遗嘱代寄友人。信中说:“朽人已于九月初四日谢世(即10月13日)。余命终后,凡追悼会建塔一切纪念事皆不可做。只需募资再版2,000册律学专著《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流布即可。”晚8时许,大师安详圆寂。

四、追求人生理想境界的禅

摩诃迦叶出身富豪,才学绝世。他看破红尘,淡泊名利,虽有家室,孤床而眠。父母去世便出家修行,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成了“西天禅宗第一祖”。

佛家的理想境界,不是作为对象认识,是一种自我修养,自我认识,自我体验所达到的心灵境地。中国哲学以境界为特点,不追问世界的实体是什么,而是以实现心灵境界为目的。以解脱为境界,彻底解脱为“涅槃”,是佛教境界说的根本特点。禅宗所说的解脱重在今生,重在目前,重在自信自悟。

佛家哲学的根本旨趣,是使人从烦恼苦痛中解脱出来,追求众生的解脱,其思想重心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将人格升华为最高层次的神格。它引导人们努力摆脱苦海,追求人生的极乐境界。

当今社会的人们,孤独、烦躁成为通病。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不能解除现代人内心的苦恼和空虚。不少人想在喧嚣躁动的世俗生活中,保持一分安宁、纯净的精神家园,让自己身心得到休憩和寄托,祈望有慈悲无私的关怀,以解脱自己身心痛苦。遗憾的是有菩萨心肠的人尚少。我在电视上见到,祖国西部偏僻乡村的孩子,想读书而入不了学。因为教师匮乏,代课教师的工资低得不能维持生活而无人干,我心里很难受。我于上世纪60年代初大学毕业分配去藏区,曾在乡间教了两年高小,那个班才4个藏族学生。我在牧区见到帐篷小学,随帐篷流动,十几个孩子全坐在草地上,老师仅有一套教本,一支粉笔,一个手提小黑板,教与学都非常专注。村村都有小学,每所小学仅有一名教师。可央视上有位名人说,在那年代是理想主义在支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初高中毕业生、师范生、大学毕业生,都响应祖国号召,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当年的穷乡僻壤,而今也交通便捷,物质文化生活比过去好上十倍几百倍,反而成了极少志愿者才去的地方。那位名人在电视上向资助者讲,多多给钱就会有人去。是么?人的贪欲永远满足不了,金钱并非万能。不提倡社会理想,丢失了爱国主义精神,做不到忘我利他,也就无所谓高尚的人生理想境界。

佛教哲学的方法论是“戒、定、慧”三学,在持戒(止恶行善)的基础上修禅定(止息念虑),因定发慧(正确思维)、断烦恼而入涅槃(超离生死苦恼,不生不灭,达到永恒安乐的境界)。禅的功夫主要发生在“戒、定、慧”的基础上,最初是有,接着是空,最后连“有”、“空”的对立观念也没有了,归于“无”。我坐禅的时间不长,最初每当盘腿打坐,满脑子便光怪陆离,天上地下忽来忽往,无法遏止。久之,微闭双眼,想象出现一朵莲花或一座观音,却什么都没有。哪怕坐上几个小时,脑子还是一片空白、清爽,有时身心俱无,我真正体验到了什么是“空”、“无”。

禅的立脚点不在经教中,而是以自己的佛心为立足点,“以心传心”,注重实践的行为。佛法最基本的实践就是修持,进入涅槃,将个体有限的生命没入无限的宇宙空间,求得精神上的永恒。高僧大德达到这种境界的数不胜数。

唐玄奘阅读经典,感到传译本不周全,萌发到西天取经的念头。18个春秋,行程5万余里,带回经典657部,成为一代三藏大师。一念改变了自己的人生,给中国佛教,中华文化的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海玉和尚在九华山住山洞,吃野果、黄精,每20天刺舌出血来写《华严经》,38年写成81部血经。唐开元初(公元731年),四川嘉州(今乐山)凌云寺住持海通法师见三江汇合处,夏季常有洪水患难,舟毁人亡,于心不忍,决心依岩凿建大佛一座以镇水妖。他远赴江淮,托钵化缘,募集到许多银两回寺。自己夜夜绳床,天天素食,年复一年地与工匠们甘苦相共,用心血浇铸。贪婪的当地官吏来向海通威逼拿出开凿大佛的资金,海通怒不可遏,严词拒绝。他大声道:“自目可剜,佛财难得!”惨无人道的官吏毫无人性地要他“尝试将来”,海通毅然决然地“自抉其目,捧盘致之”。在乐山,至今有个海师洞,海通的塑像供奉其中。

同类推荐
  • 道教自然观研究

    道教自然观研究

    中国道教研究在百年的历程中,走过的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整个20世纪,经历了中西多元文化的激烈冲撞、一元文化的范式转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再一次激荡角逐,中国的道教研究在多次的浮沉和变通中,经历了排外、接受、容纳、调适的发展过程,获得了新的价值和生命力。本书考察了20世纪道教学术研究的总体概况,并以四位典型学者陈撄宁、萧天石、国符、王明为例,分析了20世纪道教研究的几个向度,概括了20世纪中国道教学术的若干新特点以及道教研究的定位问题。
  •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论著主要对法眼宗的形成发展、禅学思想内容、宗风特色、衰落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细致的研究。论著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言部分,对选题缘由、法眼宗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二是论著的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探讨了禅宗传衍与法眼宗的形成问题。第二章,探讨了法眼宗的传播发展与区域分布及其现当代传承。第三章,主要对法眼宗最为重要的禅学思想理论进行了研究。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法眼宗的宗风特点。第五章,在唐宋政治、思想和文化的整体背景以及禅宗自身发展走向衰落的趋势下重点探讨了法眼宗衰落的主要原因。
  •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圣经故事:爱的胜利

    《爱的胜利》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五分册,本卷回顾了基督教会一千九百年来的历史,讲述了基督教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并在卷末复述了《圣经》最后一卷《启示录》中的故事。
  •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是为佛教、特别是禅宗极为重要的经典《坛经》进行注释解说的著作,也是《坛经》“笺注”著作中的集大成者,全书搜集资料丰富,注释严谨,以“字字考其来历,句句求其证据”的标准,详细解释阐述《坛经》本义,使《坛经》奥义清晰可读。
  •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热门推荐
  • 神偷盗妃:王妃逆袭霸王府

    神偷盗妃:王妃逆袭霸王府

    “啊啊啊!你要是再咬我,小心我带着娃离家出走。”作为一名逆袭的神偷王妃,她看着身上的一个个牙印,浑身颤抖着指控某人。她夫君皱着英挺的眉,凤眸凌厉地扫过她,说:“我让你再去偷东西,你偷了我的心还不够,还要招惹别人。”神偷王妃对这样的表白表示很羞射,主动伸了一只手凑上去道:“那你多咬几口吧,我不会把心还给你的。”于是乎,怎么可能只咬手……
  • 破天斩

    破天斩

    林毅重生了。他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这里物竞天择,强者为尊。在这儿只有弱肉强食,只有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没有阴谋诡计,有的只是实力。这里崇拜强者,而林毅,就是那个要成为万物之主的强者
  • 第一妾妃

    第一妾妃

    惊世才女,权倾朝野,受尽宠爱,却不料一遭被人弃,口口声声说爱她的秀才一朝朝堂,休妻弃子,抚着她姣好的绝美之貌,那个脱离了秀才本相的驸马,变得狰狞惨绝,‘知不知道我一直不喜欢你出口成章的嘴巴’说完连根拔起了她的丁香舌。狠狠地攫住她的下颌,面色扭曲且狂笑,‘你的眼睛总是让男人着迷,还有你的脸,红颜祸水……’说完的同时,眼睛被剜了,脸颊划得面目全非。带着怨愤,独生爱女被一剑杀死,哀莫大于心死,携着全部的恨跳崖了。却不知,此一时彼一时,她以血为誓,用灵魂跟魔鬼做了交易,重生后的她却成为了昭阳帝国苏家嫡女,身份成谜的苏涟卿,开始慢慢剥丝抽茧,解开一个又一个的真相的时候,才猛然发现……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后宫阙:梨花凉

    后宫阙:梨花凉

    《韶华将晚》忆往昔,荣宠时,披金揽月歌宫阙。又何须,终难忘,山高云散凉薄雪。梦里尊华,镜中恩情,春荣秋谢殇离别。画梁欢尽,风情月貌,年华错付几堪迭!路遥遥,水迢迢,艳妆珠泪,怎奈君心如铁!*————————————————————————————【阮梨容】她代嫁入宫,只为保命。却在进宫次日,便被迫立下军令状——三日之内,若找不到项链,便以命相抵!表面歌舞升平的皇宫,暗藏着血雨腥风。外表娇莺柔燕,内中却是蛇蝎心肠。这便是后宫,有人生来强大,有人成就强大,有人被迫强大。【南宫玘】初见,他无意中扶起她鬓边开放正艳的白芙蓉,目光却落在她宛如晨光初露般剔透清美的容颜上,久久流转。而她,名分初定,与他,今生是不得聚首了。从此,他的秉性恬淡,他的风流雅致,他的绝好声名,因她,他弃如敝屣。【南宫珏】她教会了他爱,却教不会他原谅。那些后宫花样年华的美好女子,她们给他的深情太多,反而让他心生厌弃。梨容般的清冷,对他亦是难得的。当他以为这就是爱的时候,她却告诉他:这只不过是一场自欺欺人的游戏……他丢弃了江山社稷,冷落了九宫后妃,只为她星眸流转的那一缕眷恋,却终不可得。此生,他不过是她的一颗棋子罢了。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紫台行

    紫台行

    ,牧碧微清楚的知道,身处人心险恶的环境中,奋起反抗才是生存王道。自己的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奈何佳丽三千,勾心斗角处处充满血腥。逆来顺受不是她的性格,成为执掌一切的后宫之主比任何事情都重要。自强不息的奋斗,为保家族,她舍身入宫
  • 魔鬼搭讪学

    魔鬼搭讪学

    ●你想让自己朋友遍布天下吗?●你想让自己在异性面前魅力四射吗?●你想取得事业和爱情的成功吗?读完这本书,你会对搭讪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你会对搭讪的技巧、方法有一个全新的领悟,你会重新认识自己重新塑造自己,更会再学习搭讪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和快乐!它将带给你的是个人魅力的培养,以及全方位的自我提升,让你第一次搭讪就上手。记住,没有人是交际天才,你需要的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需要一个深喑此道的老手告诉你问题出在哪,你该怎样一步步地改进。
  • 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

    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

    本书讲述了毛泽东当“红娘”的故事。通过轻松调侃的语言,我们既看到了毛泽东幽默风趣的一面,又看到了毛泽东感情丰富而细腻的一面。在毛泽东的运筹帷幄之下,一对一对的有情人都修成正果,享受到了爱情的美妙,获得了圆满婚姻。这些故事,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伟人的非同寻常之处……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