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5200000054

第54章 沧海一角(1)

我从南方走到北方。

我曾寻寻觅觅于清华园,以及我的母校北京大学、未名湖,还记得梁任公吗?

无论是清华还是北大,有几座房子是老房子,有几棵树是老树,先生们走过的路却已经改造过了,重新铺上了瓜片石,浇着水泥或者沥青,总是新的脚印踩着旧的脚印。声音也已经消散于窗外,会不会留在瓦楞上,或者由小鸟衔走,落在荒郊野外,长成一根青草,待夏日把露珠滴落?

万木草堂啊,木是当年的木,风是今天的风。

我曾于天津塘沽出发,走访过渤海海上石油平台并小住一夜。

身边的风浪,海上的明月。

一位陪同我的老海洋工作者对我说:“粱启超就是沿这条水路出大沽逃离中国的。”

那昼夜兼程、心惊肉跳的亡命之路啊!

真是故人不曾见今月,今月曾经送故人。

这就是历史。

人的历史千变万化,人啼哭着来到人间后便开始折腾,人的寿命有限,人的追求无限,于是便创造便破坏便写书便打仗便盖楼便拆房便赶路便奔走便贪污便腐败,自然也有无望却难于禁绝的抗争和呐喊……

但是,制约着历史前进的地理和环境,太阳、月亮和星星的变化却是细微的精致的不易被人察觉的,是以千百年计的,却又最终决定着人类能否得以延续之命运的。比如太阳,一旦“热寂”,地球上的生命将不可能存在;比如海洋,本世纪开始的海平面以毫发计的升高得:不到改观,有一天大洪水将会把整个地球淹没成汪洋泽国。人类炫耀的物质文明,人们积聚的物质财富,一切皆付之东流。

老海洋说:“甲午之后,为海洋意识的觉醒而呐喊的不独梁启超,提出反对科学主义,主张物质与精神调和的,大概唯梁启超的声音传播最远了。”

老海洋是个老右派,而老海洋所以成为老海洋,则完全是因为读了从荣宝斋买来的梁启超的《郑和传》及《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想远航,想做郑和第二,想学三佛齐国王梁道明,想开发南洋,总之做着使中国为海上强国之梦。

他是走到梁启超的梦里了。

爱屋及乌,老海洋便搜罗梁启超的书,《饮冰室合集》40册,他通读了两遍,便跟夫人聊天说,“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真正的第一伟人是梁启超”。反右运动的时候,老海洋的这句话由他夫人揭发出来了,批斗时请来了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问他:“你这是反对鲁迅!”

“我崇敬鲁迅。我只是说在鲁迅的前面还有一群人,这群人的代表人物就是梁启超。”

“鲁迅与梁启超有什么关系?梁启超是资产阶级,鲁迅是无产阶级。”批斗者厉声道。

老海洋实在是中梁启超的“毒”太深,他本想谈鲁迅“国民性改造”与梁启超“新民说”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的,他也知道陈独秀、毛泽东受《新民丛报》的影响,总而言之,他本可以从容道来,却不知怎的情急之下冒出一句梁启超的最不合时宜的话来:“那个时代,只有无枪阶级和有枪阶级……”全体哗然,极右是铁定的了。

“你算是吃了梁启超的苦头了。”

“不,我一点也不后悔,20年劳改,只要有可能我便读梁启超的文章,读他的学问,读他的性情,读他的胸怀。我甚至想总有一天,也许是2l世纪吧,中国会有‘梁学’出现。”

那一夜面对着老海洋,我的心里只有愧疚,也只能默然,无论梁启超或者老海洋,我都不是他谈话的对手,我感觉着另一种浪潮对我的冲击,想象着文坛之外的文坛风景线。

老海洋却是谈兴愈来愈浓,他说,“梁启超毕生最大的贡献是他的‘新民说’,实际上他在近一个世纪之前便指出,中国光有器物的现代化是不行的,还要有制度及人的现代化。”意犹不足,老海洋还叹道:“梁启超自己就是‘百科全书’,他的学问是全方位的,文学、史学、哲学、图书馆学、政治、经济、社会学、法律、财政、宗教、地理等等,无所不包,无人可比。”

在人的世界上,梁启超是海洋的一角。~这一角是翻腾的、生生不息的,在潮汐的支配下,彻底运动着自己,并以冲击浪雕塑着海岸,一点一点持续不断。

海洋在,这一角便在。

这一角便何其博大也,风云变幻着,潮头更新着,一浪接一浪地奔涌,又一浪接一浪被超越,在真的海洋里,更多的是浪与浪的重叠,是无穷无尽的过渡,是一次新与旧的交替之后紧接着的另一次、另无数次,是没有听众的呐喊,是不问收获的守望;是淹没一切的凶险,是普度众生的期冀;是此岸的坍塌,是彼岸的新生;是沙粒的垒积,是礁石的顽固;是翅膀的自由,是寻觅的孤独;是帆的向往,是锚的怀旧……

梁启超读海论海,曾对丁文江说过:“一个水分子的直径只有一厘米的70亿分之一,可说是至小至微了。而这至小至微的聚集便是至大至深了。”

丁文江长地质,好说地质年代,造山运动以及地层的褶皱、断裂与抬升等等,“我常常感叹自然界的伟力,不敢想象青海里怎么会生出青藏高原和祁连山来”。

梁启超:“那是因为7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的崛起吧?”

丁文江:“是的,一山凌空,万岭逶迤。”

梁启超:“严格地说,山也罢,海也罢,沙漠也罢,各种景观都是对人类的启示。”

丁文江:“海有潮声,山作何言?”

梁启超:“无需说,连稀声都不要,是为最大音。高山仰止,我总想一个民族总得要有自己的高度,伟人、伟业、伟想,然后便有追随者目标高远,社会自会生机勃勃,我且称之为人的高度,倘以海洋比之,则还有深度与广度。”

丁文江:“还是少年中国梦啊,‘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梁启超激动地站起来:“总是此心不甘--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925年秋,梁启超应清华学校之聘,为研究院导师,同时仍然著述不断。

讲台,如同写字台一样,对梁启超来说是同样熟悉的。上海的中国公学是梁启超全力关注的,他说过:办好公学“以此为终身事业,必能大有造于中国”。同时,他又奔走于南开、清华、燕京等著名学府及外省各地,时称梁任公巡回讲学,走到哪里哪里便是一片欢腾。

梁启超的说和写其实都是一种风格,即带着浓烈的感情色彩,也是听讲者关心的话题,如是学术则务求有自己:独到的见地。

听过梁启超演讲的人,后来有过绘声绘色的描写:

梁启超不高的身材,额头以上头发稀疏,已经谢顶,显得亮光光的。

他的目光总是带点忧郁,让被扫过的人心里有震动,奕奕有神而又亲切慈祥。

他爱用手势,那手势有时显示自信,有时则又表达着某种遥远的思恋,他讲杜甫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时,突然大放悲声涕泗交流……课堂上静极,只有眼泪跌落在课桌上的声音。

他也笑,朗声大笑,如是冬日,把一个教室笑得暖暖的。他常常大段背诵引文,背得一字不错。偶尔也有背不出的时候,便用右手敲前额,敲得叮当作响,这时学生便笑。少顷,敲出来了,忽然又接下去背诵。讲完,他问学生:

“你们笑什么?”

他讲《桃花扇》,激动时便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叹息。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便悲从中来,痛哭流涕,掏出手巾擦罢泪接着讲,思路从不会断,听的人有时却跟不上,还在擦眼泪呢。梁启超问:“你们怎么了?”

他讲得繁时不厌其繁,讲得简时又精炼动人,他讲《教育和政治》时脱口而出说:“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学做人--学做现代人。”这句话后来被称为影响一代教育家的格言。

青年学子爱听梁启超演讲.首先是他的名声,他的传奇色彩,那时这个与光绪独对、为慈禧通缉、和袁世凯共事又护国反袁的人物,在青年人眼里便有了不少神秘。待到梁启超一上台,把一摞讲稿铺开,却又几乎不看讲稿,滔滔不绝地演说时,他已经不再神秘了,他只是以他的学识和才情吸引着年轻人,“在万声欢呼中享聆伟论,如慰饥渴。”

他是导师,也是朋友。

他讲屈原,说屈原是千载文人之首,是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屈原之前早有文学,但有了屈原才有文学家。他认为“欲求表现个性的作品,头一位就要研究屈原。”他从不同区域不同文化的融合中,论证屈原的文学成就,楚国人信巫鬼,很有神秘意识和虚无主义的味道,屈原“对于当时新输入之中原文化,自然是充分领会,他又曾经出使齐国,那时正当‘稷下先生’数万人日日高谈宇宙原理的时候,他受的影响,当然不少”。梁启超还特意写到了屈原的放逐生涯,在南荒之地幽居苦想,便产生了《楚辞》这样的“特别的文学”。

梁启超用西方近代文艺批评的方法评价屈原,同时也有他研究历史必定讲究地理环境影响的一贯主张,现代《楚辞》研究由此开启。

他在东南大学讲《治国学的两条大路》时,说要把国学当作“文献的学问”,用客观的科学方法去研究;又要视之为“德性的学问”,以内省和躬行去感觉、体察。他提出的研究古籍文献“求真、求博、求通”三条标准,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他站在讲台上,有时一手撑着讲桌,头微微昂起,这时候他的眼神和闪光的额头便格外醒目,有过片刻的沉默,那是他陶醉于先秦的诸子百家争鸣声中呢,还是想到拈花一笑的顿悟?总之是极放松极平和极智慧极光亮的片刻,他像一座雕塑。

但,那声音仍然像涓涓细流一样吐出,历史的水分子如细小的精灵,跳跃在听者的脑海里。在更远处的山壁上挂着一幅瀑布,毫无保留地倾泻,从一个高度往下跌落,粉身碎骨之后重新流淌,滋润着山花野草,渗透在石头的裂缝里。寻找种子,寻找春天……

梁启超刚到清华研究院,亲家林长民前来看望时便说到了徐志摩。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4)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曾国藩全传:从社会底层到晚清名臣

    曾国藩全传:从社会底层到晚清名臣

    曾国藩身为晚清重臣,他顺应时代需求,创办湘军,开创了书生治军的先河;他在清朝官场风风雨雨几十年,始终屹立不倒;他专修朱子理学,成为清朝最后一个理学大师;他提倡立志高远;做人唯诚信二字而不立;他始终认为,凡事要亲身入局;言行要谨慎;在日常的处世中,更要藏匿自己的锋芒,避免过于暴露自己。他的这些观点、做法,让他在宦海沉浮的世界里游刃有余,终得善终。本书虽然是一本传记,却也突出了曾国藩的为官之道和治军思想,从这两大方面辅助那个时代的人和事,揭开曾国藩成为晚清名臣乃至中国封建史上最具影响力之一的政治家的根本原因。
  • 伟大导师:列宁(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伟大导师:列宁(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傅斯年传

    傅斯年传

    傅老虎、傅大炮轰遍高官显要;真学问、真胆识,道尽古今中外。是 子路,是颜回,是天下强者;为自由、为正义,为性情铁汉。傅斯年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对于新文化建设、历史学新领 域的开拓、新教育思想的提倡等,均做出过很大贡献。本书以严谨的态度 客观论述了他的一生功过,是一部具有较高水平的人物传记。
  •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热门推荐
  • 跟杨澜学做完美女人

    跟杨澜学做完美女人

    在很多女人眼里,她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她几乎拥有女人幸福的所有资质:智慧、美貌、气质、机遇。然而,鲜有人知,至今日,每一步,杨澜都走得很不容易。她的成功,她的幸福,靠的是对艰难困苦的战胜,靠的是孜孜不倦的勤奋,靠的是永不放弃的信念和乐观从容的心态。《跟杨澜学做完美女人》将杨澜的精彩成就与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经历,以及她在不同场合说过的精彩语录,一一呈现给读者,并围绕天下女人所渴望的幸福二字,为每一位女人讲述幸福的必经之旅,教会女性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隐形情人:南少的心尖宠

    隐形情人:南少的心尖宠

    囚鸟不知海,囚鱼不知天。她曾是他爱到心窝里,宠到指尖上的少女。而他亦是囚她于臂弯,以一种王者姿态俯瞰所有的少年。南司夙有多爱云吻,云吻便有多恨南司夙。那是她狂傲不羁的岁月,少年以主宰者的身份闯入她的眼帘,将她囚于心间,一遇便误了终身。他说:“阿吻,是不是我太爱你,让你忘乎所以。”云吻只得哑笑。都说南城公子南司夙的左手腕有道疤,很深很深,几乎要了他的命。当时过境迁,少女猝不及防出现在双眸之中,他以近乎病态的痴恋将她再次囚于指尖。“阿吻,是不是只有抽掉你的手脚筋你才会乖乖待在我的身边。如果是,那么我会。”后来,你走了城毁了,我自囚了。
  • 修真轩辕诀

    修真轩辕诀

    烟花淡尽,潮声寒。北雁随风去,羌歌伴花残。丝声渐起,霜白发,入梦秋锦寒,一曲痴颦栏。淡观漫天雪花必凋残。
  • 穿越网王之叶飘零

    穿越网王之叶飘零

    手术室外,她看着玻璃门外的老人,老人的脸上老泪纵横,口中似乎还在说着什么,依稀间,她听到那是在叫着她的名子,她的放在自己的胸口上,而她知道,今天,她会失去自己的。。。佛像前,老人重重的磕着头,如果有来世。我希望她可以有着多众多爱她的人,希望可以有疼她的家人,或许她的生命中仍然是有着未知的苦难,但是,我相信,她一定会坚持的走下去。音飘零虐心,叶飘零虐身虐心,慎入
  • 推背图和烧饼歌里的历史

    推背图和烧饼歌里的历史

    《推背图》和《烧饼歌》,想要表达的是对未来世界的一种预测,但能否一语中的,决定权其实在解读者的手中。《推背图和烧饼歌里的历史(超值金版)》为你一一解释。
  • 无限之配角的逆袭

    无限之配角的逆袭

    每个故事都有一个主角,他们无不是天地间的宠儿,好东西是他们的,好妹子也是他们的;每个世界都有N个配角,他们无不是为了衬托主角而存在的,面对主角的强势,他们只能苦逼的送出自己的一切供人挑选;你敢逾越抢主角的东西?抱歉,绝症在等着你,意外在看着你……面对配角们日益艰辛的未来,苏易勇敢的站了出来。伟大的配角拯救者苏易,他一个人代表了穿越者的优良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记住!他不是一个人!“让我们反抗吧!抢光主角的宝贝,抢光主角的气运!”苏易高举农奴翻身把歌唱的的旗帜奋勇向前。新书《从灵气复苏到末法时代》!新的开始,需要大家的支持,请多多推荐收藏哦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下)

    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