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5200000053

第53章 佛光之下

1922年秋冬间,梁启超移席金陵为东南大学及法政学校讲演《先秦政治思想史》,“两月间,以余力从欧阳竟无先生学大乘法相宗之教理”,又恰逢张君劢也在,同住一处,常常研讨佛学,日子倒也过得很快。

梁启超和张君劢对佛学都不陌生,近代中国的文化界研读和推崇佛学是一种风尚,从龚自珍、魏源到康有为、谭嗣同、夏穗卿、章太炎都对佛学有相当的研究,梁启超自不例外。此时,在南京,听欧阳竟无讲佛,与张君劢一起论佛,却是过去从未有过的宽余,梁启超感慨地说:“早该静下心来念佛了。”

是日两人参禅,并约定即心·即兴,任意发挥:

张君劢:“你道佛在何方?”

梁启超:“我心中有佛,佛在心中;我心中无佛,佛在西天。”

张君劢:“何谓有佛?”

梁启超:“叶在枝头。”

张君劢:“与心何干?”

梁启超:“心即菩提。”

张君劢:“法在何处?”

梁启超:“法本法发法。”

张君劢:“无法法亦法。”

梁启超:“今付无法时。”

张君劢:“法法何曾法。”

梁启超:“到底有法。”

张君劢:“涅檠妙心。”

梁启超:“其实无法。”

张君劢:“实相无相。”

梁启超:“去妄求真。”

张君劢:“舍波寻水。”

梁启超:“有心是生灭。”

张君劢:“无心即真如。”

梁启超:“有心而无心。”

张君劢:“生灭而真如。”

梁启超:“平常是真如。”

张君劢:“无常是生灭。”

梁启超:“无常而平常。”

张君劢:“你佛我也佛。”

梁启超:“妙!到底是‘玄学鬼’!”

张君劢:“哪里!哪里?‘尘埃即无物,无物即尘埃’。”

梁启超信佛,有种种原因,其中受谭嗣同《仁学》的影响甚深,也为夏穗卿对佛理的精深研究所感染。诚如梁启超所言,“社会既屡更丧乱,厌世思想,不期而自发生。对于此恶浊世界,生种种烦懑悲哀,欲求一安心立命之所。稍有根器者,则必逃遁而人于佛。”

这是就一般而言的。但,梁启超所有涉猎的学问领域,几无一般可言,要而言之,他总是杰出的、独特的,在极强的学问欲的驱使下,他在一个时期内有兴趣的某一门类,总是由他广博的知识、深刻的发现再加上浓重的历史感交相编织,而成为研究这一领域的无可争议的权威发言人。

梁启超关于佛教的研究著作有《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佛教之初输入》、《印度佛教概论》、《佛陀时代及原始佛教教理纲要》、《佛教与西域》、《中国印度之交通》、《佛教教理在中国之发展》、《翻译文学与佛典》、《佛典之翻译》等等,恕不一一列举。

仅仅这些书目就可以看出梁启超对佛学的研究下过一番何等的功夫!末学后进如笔者更无法想象这个亡命的先行者,在政潮中起起落落的失意者,不得已甚至从军讨袁的护国者,离开政坛又南北奔走的讲学者,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读了如此之多的佛典,掌握了如此广博的资料?

张君劢问过,梁启超笑而答道:“天天读,亡命的路上也读,做官的时候写完公文便读书,护国军起与诸将领议完事回到住处先看书,如今想来也实在好笑,我哪里做得了什么官,就是好读书,如此而已。”

“云南护国战火纷飞中,也读佛典吗?”

“读。不是求佛保佑,而是想写中国佛学史,其实我这个人多欲多变也多矛盾,从政时老想着读书著述,真到了书斋又怀恋政治。”

“最终你是想超度自己?”

“不!我想超度中国,超度社会。”

张君劢后来告诉别人,梁任公是极可亲近的朋友、师长,又是极难理喻的学者,“因为你不知道他是怎样读的书并且写出那么多的文章来的”。

佛学为什么能在中国确立并且发展?梁启超是从思想文化及社会动乱两个方面去找动因的。春秋战国时活跃而辉煌的思想、学术,在秦统一后焚书坑儒举步维艰;汉武帝独尊儒学罢黜百家,从此再没有争鸣;人云亦云,雕虫小技,纵横术数,充斥学界。这个时候佛学东来,再加上东汉之后社会动荡、民生凋敝,企图解脱,企盼保佑之心便敞开着,成了佛学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基础。

时在东汉明帝。梁启超指出:

季汉之乱,民疾已甚,喘息未定,继以五胡。百年之中,九宇鼎沸,人类惨遇,未有过于彼时者也。一般小民,汲汲顾形,旦不保夕,呼天呼父母,一无足怙恃。闻有佛如来能救苦难,谁不愿托以自庇?其稔恶之帝王将相,处此翻云覆雨之局,亦未尝不自怵祸害。佛徒悚然以果报,自易动听,故信从亦渐众……故也愈乱而逃入者愈众,此士大夫奉佛之原因也。

这是说,乱世、末世、民不聊生、万念崩溃的时代,是佛教流行的最好时机。

南北朝时,信佛的大潮中,据梁启超考证,兴和二年即公元540年有佛寺3万所、僧尼200万人。较之64年前的承明元年即公元476年的佛寺6478所、僧尼7.735万人,庙宇增加3倍多、人数增加20多倍,能不令人惊叹?

南北朝佛学兴盛也有赖于一批高僧,以道安为代表。梁启超特别推崇道安:“使我佛教而失一道安,能否蔚为大国,吾盖不敢言……破除俗姓,以释为氏,发挥四海兄弟之真精神者,安也;制定僧尼规范,垂为定式,通行全国者,安也;……佛澄之法统,由安普传;罗什之东来,由安动议;若南方佛教中心之慧远,为安门龙象,又众所共知矣。”

道安撒播佛学之后,时至隋唐,则又有取经的玄奘,使佛学理论中国化,一般称为佛学的建设期。梁启超称玄奘“为我佛学界第一恩人”,有玄奘,才有“法相宗”、“慈恩宗”、“华严宗”、“律宗”、“密宗”,“而其传最广其流最长者,则‘禅宗’也”。梁启超说:

相宗佛灭度后以衣钵授大迦叶,心心相传,历二十八代而至达摩。达摩以梁时至中国,更不译经说教,唯物色传法之人。六传而至唐慧能(六祖大鉴禅师)乃大弘之,直指一心,不立语言文字,号为“禅宗”,亦称“心字”。

粱启超把中国佛学史架构在两晋和隋唐两大时期,两晋是佛学输入中国,隋唐则是佛学的各个流派形成,佛学理论盛极一时,佛学中国化完成。

梁启超向后人展示的是这样一个奇迹:一种极为强大的外来的宗教,由天性保守的中国文化所接纳、磨合,最后落地生根、传播不息,成了外来之学中国化的唯一典范。

光说一个“佛”字,里面是几多辛苦几多血泪几多人物!

梁启超总是提醒后人,不要忘记所有的开天辟地、创造文化的先祖。

中国人知道除方块字以外还有别的文字,并开始翻译外文,都始于佛经。

梁启超详尽地查阅并考证了东汉至隋唐700年间佛典翻译的缘起、过程、特色与著名翻译家,并指出了若干不足。梁启超对于佛学的贡献,除了已经写到中国佛学史的种种外,实在离不开他撰写的关于佛典翻译的著作,他告诉我们的是中国佛典翻译史。

后人已经很难想象几代高僧如安清、朱士行、竺法护等最早译介者的含辛茹苦。至道安率弟子500选版本、译全书,青灯孤影、呕心沥血,四阿含全部,华严全部,法华第二译本,涅槃初出且有两译等等。到唐朝玄奘取经归来,佛经诸宗全部译成中文,中国古代史上最伟大的翻译盛举大功告成。

梁启超盛赞佛学,关乎佛学的一切方面,从史到译到流派到人物均有涉及,在这佛学研究的同样伟大的工程里,梁启超津津乐道的仍然是它不可估量的文化意义,中国太需要外来文化的冲击与补充了,而中国的地理环境却在雪山、荒漠、大海的阻隔之下,由是观之,中华民族历史上凿通者、取经者、译介者、传经者,无一不是文化意义上开创性的民族英雄。

佛典的输入及翻译,从根本上开拓了中国人的眼界,扩大了汉语词汇,增辟了想象空间,使汉语语法及文体也有所变化。

佛典使中国有了自己的宗教。

佛典影响了一大批文人、学者的思想和创作。

梁启超在论及佛教文化在隋唐之后,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时说:

此等富于文学性的经典,复经译家宗匠以极优美之国语为之诠译.社会上人人嗜读,即不信解教理者,亦靡不心碎于其词汇。故想象力不期而增进,诠写法不期而革新,其影响力乃直接表见于一般文艺。我国自《搜神记》以下一派小说,不能谓与大庄严经论一类之书无缘。而近代一二巨制《水浒传》、《红楼梦》之流,其结体用笔,受华严、涅柴之影响者实甚多。即宋明以降,杂剧、传奇、弹词等长篇歌曲,亦间接汲佛本行赞等书之流。

佛典的得来不易,得来之后又格外为中国的文化人珍惜,除开佛典本身的价值外,还有求此典籍的千难万险。梁启超在《佛教与西域》、《中国印度之交通》等文中,记述了“千五年前之中国留学生”的不畏艰险、卓越高尚。跋涉大漠流沙,攀葱岭,过世界屋脊,帕米尔东边奇寒奇冷的雪山,倒下的倒下了,活着的接着走,所为何来?梁启超作了最公正、也最富感情色彩的回答:

一方面在学问上力求真是之欲望,烈热炽然;一方面在宗教上悲悯众生、牺牲自己之信条奉仰坚决。故无论列何艰险,不屈不挠,常人视为莫大恐怖里碍者,彼辈皆夷然不以介其胸。此所以能独往独来,所创者无量也。

还有人在论及梁启超与佛教时断言,“宗教的确是麻醉人民的鸦片”,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是荒谬的,而翻检有关资料时,又读到梁启超发表于1902年12月30日《新民丛报》第23号上的文章:《论佛教与群治之关系》,此文恰恰对此作了很好的回答。

梁启超指出:

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

佛教之信仰乃兼善而非独善;

佛教之信仰乃入世而非厌世;

佛教之信仰乃无量而非有限;

佛教之信仰乃平等而非差别;

佛教之信仰乃自力而非他力。

梁启超的结论是:佛教有益群治,有信仰中国才有进步。

1924年3月,美国哲学家贝博士来华,考察佛教,并访杨度。京城信佛的文人间盛传,杨度讲见性成佛,贝博士深深信服。不料杨度又出一语日:“我即是佛。”博士惊愕,然后是摇头,未可信也。

因而又传出杨度写《我佛偈序》赠美国贝博士。

梁启超从胡适手里接过一看:“是杨皙子的文笔。”

胡适:“何以见得?”

梁启超:“皙子就有这般灵性,这份狂气。”

胡适:“也似有牵强附会处。”

梁启超:“不必苛求,佛广如天佛深如海,能得瞬间之悟便是功德。况皙子所言‘佛与众生,本来平等故;或迷或悟,只在一心故’大有道理;而‘十方三世尽在吾心’说出了凡人眼中空间与时间的真正奥秘,就算难得了。”

胡适:“弟子这些天读佛,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所折服。”

梁启超:

“你治哲学讲终极关怀,佛典只三个字‘一切苦’,景教只一句话‘阳光下和月光下没有新鲜的事’,如此而已。”稍顿,梁启超又说,“佛典所谓法,小乘75法,大乘100法,5蕴8识12因缘18界,实质就是心理学,修心养心,把旧的积习恶习层层剥落,让心不再重负,渐入无我之境。杨皙子说得对,‘心若不二,物皆一如,无生无死,无去无来,无圣无凡,无净无垢’。”

胡适:“由佛理而哲学,况味无穷。”

梁启超:“哲学无可解者,唯宗教可以从容道来。不仅要读佛典,还要读《圣经》;不要事必穷理,而要感觉启示;拈花一笑,笑而不语,启示也;景教的启示录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此真正大哲学家之路也。”

胡适点头:“弟子记住了。”

梁启超:“有空你去看看杨皙子,他是有学问的。我的门生应该是集天下之大成者,不要有门户之见。还有你那些《新青年》的朋友,文章写得好的颇有几个,时常切磋,有容乃大,做人、做学问都不能有一日松懈。”

胡适看到梁启超今天的情绪、谈兴都好,便想多聊一会儿,梁启超看出来了:“有话只管说。”

胡适:“偶尔想过,先生几十年来名满天下,著作等身,现在还有什么烦恼吗?”

梁启超:“倘无一点烦恼,那我也是佛了,我这个人总是欲望太强,学问、政治皆然,无非是看到国家这个样子,战火不息,民不聊生,心中痛楚。”

胡适:“记得辛亥年先生曾有言:‘若梁某某者,除却做国务大臣外,终身决不做一官者也;然苟非能实行吾政见,则也终身决不做国务大臣者也……数年以后,无论中国亡与不亡,举国行当思我耳。’先生之言,一帮学子闻之雀跃,谓如这样的磊落自在才算真活着。”

梁启超:“总是少年狂气。不过,我一辈子对政治有兴趣,也做过几回官,却是无甚保留的为政见之实现,为国家之富强。如今想来恍若似梦。”

胡适:“先生在讲台上的风采,是有口皆碑的。”

梁启超很高兴:“真的?我的上讲台其实也有困难。主要是语言,刚来北京一口广东话,朋友们都拿我开心。百日维新,光绪帝召见我一次,他问的我听明白了,自以为对答如流,我放大胆子瞧了光绪一眼,见他一脸的惶惑,我知道糟了,皇帝不知道我说些什么。”

胡适:“有时会想起光绪吗?”

梁启超:“会。光绪在紫禁城演了一生的悲剧,在一个老妇人掌下,这个聪敏且想做一点事情的皇帝,连说话的自由也被夺去,光绪与珍妃也是爱得很惨烈的。前些天去北海踏青,有人提议看看瀛台,结果我还是望而却步了。”

正说话间,家人递给梁启超一封信。

梁启超神色紧张地拆信,读毕,仰在靠椅上喊了声“天哪!”竟泪如雨下。

夏穗卿死了。

一个淡泊的朋友死了,一个总是用目光注视着你的朋友死了,死于贫病,死于借酒自戕,死于深深的绝望。很久了,他把满腹经纶泡在酒杯里,他的学问便都带着酒香和醉意,他钟爱佛祖以及无史可记的洪荒年代的历史,他对梁启超说过,“较之那些沉思默想了千百万年的石头,人算什么?人是荒凉,戈壁是丰富”。

“我要为穗卿写一篇文章。”梁启超说,时在1924年4月23日,穗卿死后6日。

同类推荐
  • 七彩的分光

    七彩的分光

    ,应用光学家王大珩。讲述自己从事光学研究的经历和故事。主要内容包括:出生地的秘密、祖父的丹桂、16岁的私塾先生、驻日公使寻访穷留学生、学业荒芜两鬓丝、八旬老父自题挽联抱憾而终、踩着板凳上黑板、鸡兔同笼的教益、小圣人挨板子、水碗中弯折的筷子、一个人得了两块银盾、“抠门儿”老子、考上了三所大学、最崇敬的老师、与钱三强莫逆相交70载、南下逃难等等
  • 发明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发明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发明家成长故事》从军事、化工、机械、医药等多方面精选了古今中外有影响的发明家发明创造的故事,并以清新流畅的文笔真实反映了世界各国各个时期的科技发明及发明家的艰辛而又传奇的发明经历。为了方便小读者的阅读,《发明家成长故事》特别标注拼音,并根据故事情节,配以精美的彩色插图,使小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
  • 外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

    外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

    本书用精练的文字、简洁的语言记叙了在外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名人,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成功经历,激励我们昂首阔步,努力向前!解读名人,穿越时空,遍览那一幅幅生动、精彩的人生图景!
  • 尼采大传

    尼采大传

    法国作家丹尼尔·哈列维,通过对尼采和亲友们的大量往来信件以及亲友们对尼采的回忆进行整理,于1909年创作出了《尼采大传》一书,全书以时间为线索,对尼采自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又精准的描述。本书所依据的大多为第一手资料,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是一本较为权威的尼采传记,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听从内心召唤的真正思想者特立独行的一生。
  •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趣谈外国著名文学家

    他们都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先驱,是他们创造了一个神奇的文学世界。也是他们让我们能读到那么美的文章,他们也是平凡的人,可是他们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
热门推荐
  • 许你放肆

    许你放肆

    她第一次谈生意,好事被他破坏打断,她泼他一脸酒水,却惹来他最冷酷的报复。“你要为你的所作所为付出惨痛的代价,直到,本少爷有兴趣愿意接受你的恳求为止。”再次见面,她屈服,他甩她冷眼外加贱踩她的尊严,“你除了一张脸之外,还有什么值钱的吗?”“如果你对我没有兴趣,现在我应该站在房外才对,不是么?”
  • 生命穿越死亡

    生命穿越死亡

    《生命穿越死亡》是朱增泉将军的军旅诗,共分五个部分,是作者在自己漫长军旅生涯中的感悟和思考。因为将军特殊的身份,他的军旅诗也被赋予了独特的个性:直面战争、呼唤和平、赞美生命、书写英雄。从古至今,战争都是人类逃避不了的话题,和平更是人类一直在追求的目标。而作为将军的作者,对战争与和平更是有着不同常人的思考。几十年的军人生活给作者留下了沉重而深邃的人生思考,看着自己身边的生命一次次穿越死亡,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渴望显得尤为真诚与强烈。其中《猫耳洞奇想》是一组很独特的军旅诗,更是一个军人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后的思考与感悟,充满着血的浓烈与烫热。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僵尸暴君太疯狂

    僵尸暴君太疯狂

    他是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上的僵尸之王,历经沧桑等待死去千年的爱人女巫转世!她一个富贵人家的小姐天煞孤星,不受家人宠爱镇上的煞星,以为嫁给心爱之人便能拜托命运的捉弄,岂不知出嫁的路上被劫亲,她来到一个陌生的孤岛上救她的人非但绝美得不像人还要让她以身相许,当她坠入他无边无际的爱河时却发现她不过是一个替身,而他的身份竟然是令人闻风丧胆的僵尸,天帝的阻挠、亲人的相继离去、可怕的真相一步步揭开后她该情归何处?
  • 萌宠:冷王宠恶妃

    萌宠:冷王宠恶妃

    谁说正邪不两立?且看他们:一个是官府通缉的要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神偷、四大公子榜上的——邪“公子”!一个是战功赫赫、手握重权、冷漠严峻的战神王爷,四大公子之首的冷公子。当邪恶的她撞上了正气的他……第一次失手,被抓了;第二次失手,被压了…你你你…你个断袖,没看见本“公子”是个男人吗?这这这…这简直是奇耻大辱,不行,这个场子,本“公子”一定要找回来!断袖王爷,你等着!然而,当她费劲心思,想要“报复”这个该死的冰山“断袖”王爷,却发现……【二B版简介】:“陌逐云,本王喜欢你!”某王一脸认真。某人低头,瞅瞅身上的男装,干咳一声,“那个,其实,我不是男人!”咬着牙解释:“本王不喜欢男人!”不喜欢男人?改喜欢女人了…“呃?其实我也不是女人!”某王爷嘴角一抽:“本王也不喜欢女人…”轻舒一口气,“呃,莫非你喜欢不男不女?其实我也不是诶…”某王风中凌乱……【喷血版简介】:某皇面色阴骛,看着殿下不卑不亢的某王爷,“你当真要娶她?”“只娶她!”“可她是刺客,曾经刺杀过朕?”“你还活着!”“……那她烧了朕的养心殿?”“本王赔!”“……但她毁了凤影公主的清白?”“她是女子!”“……她大闹丞相府,还打了二小姐?”“不打,那二小姐不舒服!”“……可她还骂了朕的皇后?”“下次让她直接动手?”“……”某皇气急,一口鲜血喷出,几欲晕厥。某王继续:“赐完婚再晕!”“……”【天雷版简介】:“王爷,王妃说她手痒…”扮成侍卫的某妃低头说道。某王头也未抬,“收集全城所有藏宝地点,给王妃练手!”“…其实,王妃想找人单挑…”“将那人打残,再丢给王妃!”某妃邪笑,抬头,“王爷,本王妃说的那人,是您!”某王爷大义凛然,长叹一声:“动手吧!”某妃张牙舞爪而上,半刻,屋内传来凄厉的惨叫……【强荐好友力作】:惑乱江山《悍妃,本王杀了你》(属坑爹爆笑版一对一温馨宠文!【《悍妃》广告语:不怕笑抽的跟着来吧!】亲们看过不会后悔的哦~~~)颜悯嘉《占尽王宠——本妃很极品》莫莫花期《名门的宠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中国爷们儿

    中国爷们儿

    民国26年初冬,青岛地界发生了一件蹊跷事儿。城里的几家日本纱厂接二连三地遭了雷劈,浓烟与云彩连接在一起,天空跟罩了棉被似的黑。一时间,人心惶惶,以为来了灾年。那些日子,城里涌出来的人蚂蚁一样多,一群一群拖家带口,沿着黑黢黢的地平线,风卷残云一般,一路向北。沧口以北空旷的原野上,北风呼啸,枯枝摇曳,黑色的天幕更显得萧瑟与沉寂。(本故事纯属虚构。)
  • 左耳失聪

    左耳失聪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dnf之百万逆袭

    dnf之百万逆袭

    dnf六年回忆之作【本书主讲dnf金融】,新浪微博:河童咻咻orz作者查阅逾千万字资料(作品相关有资料截图),致力打造最真实的dnf,追求最真挚的游戏回忆。书中涉及dnf游戏改版,名人,大事件,经典视频,经历过的游戏bug等等,时间精准,内容考究。但毕竟年代稍远,难免有错。其中主角早期升级速度是个bug,书中已给出解释。其它的小错倒也无伤大雅,望读者切莫较真……尽孝,专情,重义,是本书主旋律。刷图、pk、商斗,是本书游戏看点。写回忆,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