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5200000048

第48章 呜呼志摩(1)

1924年4月初,江南草长莺飞,北国春意朦胧的时节。

胡适告诉梁启超:“泰戈:尔不日到上海了。”

梁启超为泰戈尔的到访设计、.检查一应细节,然后由他的爱徒蒋百里、胡适等逐项落实。梁启超既倾注了极大热情,又感到责任非同小可。60多岁的老人,印度的国宝,世界级的大诗人,应梁启超及共学社之邀来中国讲学,实在是天赐良机,却也要小心照拂。

住的问题好说,通风、舒畅即可。饭食要软,印度人喜食咖哩,胡适说已经准备好了,北京的烤鸭太油腻,浅尝即止,以淮扬帮菜为主。但,北京的炸酱面不能不吃,加上窝窝头。

最使梁启超操心的是翻译。

泰戈尔说英语,国中说英语的不少,但为泰戈尔讲学做翻译却需:一是口译,反应快,词汇量丰富;二是懂文学,尤其是英国文学及熟悉泰戈尔的作品;三是年轻,跟着泰戈尔在国内到处走,同时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

梁启超对胡适道:“你做翻译如何?”

胡适摇头:“我不太合适,那一口牛津英语我就说不了,有两个人,金童玉女,一左一右,再合适不过了。”

梁启超:“说说看。”

胡适:“志摩与徽因。”

这两人都从英国留学回来,都喜欢英国的浪漫诗派,确是难得。

梁启超:“好是好,就是志摩太浮。”

胡适:“以弟子之见,志摩在泰戈尔面前不会浮,但其机敏聪慧却无人可及,更何况志摩也是诗人。”

梁启超:“好,叫他到我这里来一次。”

胡适:“志摩一直想来,说‘念及恩师,孤悬英伦三岛时,几致泪下’,但他又不敢来。”

梁启超:“爱其才情,恨其浮杂。”

胡适:“志摩是有点荒唐,不过像他这样的诗人一点不荒唐,那就更荒唐了。”

梁启超:“你叫他来。”

胡适:“我让他在门口罚站呢!”

那是难忘的1917年的秋天。

秋风送爽,枫叶红了。

一日,张君劢带着一个年轻人到访,交谈之下却是掩不住的才气横溢,普通话带着浙江口音,眉清目秀,典型的江南才子。此人便是徐志摩,当时的名字叫徐章垿。

即刻就要拜师,梁启超竞也无法阻止,何况本已喜欢他了,心里暗忖:“小子可造。”

拜完师之后,徐志摩说他读过《新民丛报》,“对吾师心仪已久”。

“你对哪些文章印象较深呢?”梁启超问。

徐志摩:“《新民说》及《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其时,徐志摩在北京大学法科专修政治学,一代青年攻读政治,希冀造就中国的新民,可说都是受了梁启超的影响。

从此,徐志摩就算是大师门下之人了,梁启超既视为爱徒,也等同家人,梁家大门,徐志摩直进直出,无所顾忌的。在梁宅,徐志摩认识了林长民、蒋百里、丁文江、胡适等一批名人。

徐志摩与张君劢之妹张幼仪喜结良缘后,又远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帽就要戴上之际,却又到了英国,为的是找罗素。此举让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老先生气得拍桌子,梁启超却很高兴,认为爱徒有眼光有出息能特立独行。

也是在伦敦,因为听林长民的一次演讲,而结识了林长民的爱女、其时也在英国留学的林徽因,两个人谈华兹华斯、朗诵济慈的诗,议论中国新诗的去向,竞一见如故。

林徽因婷婷玉立的身影,再也无法从徐志摩的心E抹去。

康河边上,芳草地中,乃至霏霏雨下,都留下了两个人的足迹。

一个有妇之夫,穷追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徐志摩昏了头了”。

还有更昏的。当林长民携林徽因不告而别匆匆归国,林徽因与梁思成订下口头婚约、正在热恋之际,徐志摩赶回北京了。

北海公园松柏图书馆,是梁思成、林徽因的幽会之地,穷追不舍的徐志摩常常不请自来,梁思成不得不在门上贴一纸条,用英语写的:Lovers want to be alone.翻译过来便是:恋人不愿受干扰。

徐志摩正想拍门,那一只手却在那一张字条前僵化了。便在北海转,低着头,撞了无数次的树和假山,直到静园才怏快离开。

这一切,梁启超都风闻了。

儿女的私情,梁启超一向不愿多管,林长民也是,在那个年代,他们算是很开通的人了。在他们眼里,徐志摩永远是一个有火一般的炽热,有大才情,大发展的弟子、小友、忘年之交。

自然林长民要比梁启超洒脱一些。

林长民跟徐志摩直言过,“你比我女儿大10岁,我比你大20岁”。这是讲的年龄,而没有强调自己曾经有家室后来又离婚的尴尬。梁启超面对这爱徒狂追着未来儿媳的时候,只觉得又气又好笑,“这些年轻人都怎么了?”却又不便明言,梁思成偶尔也会提到,比如那一张逐客的字条,梁启超笑笑说:“你和徽因不是要到美国去吗?”

正是春色渐浓时,林长民与徐志摩一起游湖泛舟。林长民心中,又何尝不喜欢这个一表人才的青年诗人呢?但,倘若将爱女许以终身,总有点放心不下,便在伦敦略加开导,林徽因是个内向、聪敏之极的女孩,当然不会违背父亲的意愿,遂有不告而别匆匆归国之举。

徐志摩是弄得很惨。为了林徽因他跑到正在柏林的太太张幼仪处,办完离婚手续,此时.徐志摩和张幼仪的第二个儿子彼得出生刚刚一个月。

当徐志摩从柏林赶回英国,要把离婚的消息告诉林徽因时,林徽因--徐志摩心目中的“雅典的少女”已经回中国了。

于是才有前文写到的徐志摩追到北京之举。

徐志摩追林徽因及婚变等等,梁启超都听说了,惜人才之难得,梁启超为此气闷了好几天后,写一长信告诫徐志摩:“万不容以他人之痛苦,易自己之快乐。弟之此举,其于弟将来之快乐,能得与否,殆茫如捕风,然先以予多数人无量之痛苦。”唯恐意犹不足,梁启超继续晓之以理:“恋爱神圣为今之少年所乐道……然兹事盖可遇而不可求。况多情多感之人,其幻象起落鹘突,而满足得宁贴也极难,所梦想之神圣境界终不可得,徒以烦恼终身而已耳。”

信末,是梁启超的大声疾呼:

呜呼志摩!天下且有圆满之宇宙?……当知吾侪以不求圆满为生活态度,斯可以领略生活之妙味矣!……若沉迷于不可必得之梦境,挫折数次,生意尽矣,郁悒佗未以死,死为无名,死犹可也,最可畏者,不死不生而堕落至不复能自拔。呜呼志摩,可无惧耶?可无惧耶?

徐志摩一生最敬畏的就是梁启超,自从投奔门下,凡学问、文章乃至人生教诲,梁启超每有所言,徐志摩从来毕恭毕敬,唯唯诺诺。这一次远在万里之外的英伦三岛因爱林徽因而决意和发妻离婚,首先震怒的是徐申如老先生,大骂“逆子”,朋友中也是人言啧喷,徐志摩均不在乎。唯独梁启超的信,他读了又读,思之再三,这一次他是决心造反了,连恩师的话也不听了。

徐志摩写了一封同样激烈的复信。他不认为他是在用别人的痛苦来换取自己的欢乐。徐志摩信上说:“我之甘冒世之不讳,竭全力以斗者,非特求免凶惨之痛苦,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教度耳。人谁不求庸福?人谁不安现成?人谁不畏艰险?然且有突围而出者?夫岂得已而言哉?”

对于自己之所爱,徐志摩是追求定了的,他声言他决不回头:“我将于茫茫人海之中,访我唯一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徐志摩向恩师敞开胸怀道:

嗟夫吾师!我尝奋我灵魂之精髓,以凝成一理想之明珠,涵之以热,满之以血,朗照我深奥之灵府。而庸俗忌之嫉之,辄欲麻木其灵魂,捣碎其理想,杀灭其希望,污秽其纯洁。我之不入堕落,流入庸腐,流入卑污,其几人,微矣!

谁又能断言,徐志摩所追求的是不该追求的呢?

梁启超读完信,闭目片刻,再读,一言不发地把信放到书桌上,心里却是翻腾着。是的,徐志摩是太浮太杂,心里却又是一片大光明,不顾社会,不顾恶言,不顾规劝,只顾自己追求着,追求的是爱与美,那与卑污应属两个世界。即使事情发展到眼下,梁启超与老友林长民将要成为儿女亲家,痴痴迷迷的徐志摩仍然在心里恋着林徽因时,无论外界流传什么风言恶语,梁启超与林长民仍然把他视作小友、弟子,内心里爱怜着。

“自己不曾自由过,难道还不让别人自由一回吗?”有时,梁启超甚至这样想。

“呜呼志摩!”

“嗟夫吾师!”

1924年4月12日,泰戈尔漂洋过海踏上了中国上海的土地。4月下旬,泰戈尔抵北京,梁启超率蒋百里、胡适等数十位文化界名流,在天坛草坪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同类推荐
  • 绝代佳人:西施

    绝代佳人:西施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绝代佳人:西施》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绝代佳人:西施》在深入挖掘和整理绝代佳人西施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这是一本关于大衣哥朱之文的励志传记。朱之文一唱成名天下知,进入“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并成功登上春晚,红遍全国。他的成功绝非偶然,关键在于他有一个好的心态,把唱歌当爱好,30年如一日地勤学苦练铸就了他的辉煌。令人敬佩的是,虽然出身贫寒,朱之文从没有放弃对音乐的梦想和追求,他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小土屋、田野里、河岸边、建筑工地上都有他练习唱歌的身影。如果没有这种“铁杵磨成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音乐追求,也就没有今天的“大衣哥”。
  • 晚清有个李鸿章

    晚清有个李鸿章

    这种困惑与清醒是相联系的,以其风云变幻的一生成为晚清时期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充分彰显了人类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神秘性。更是相融合的。它不仅仅是对李鸿章本身的困惑和清醒,本书不仅仅是一部传记,作者更是将李鸿章作为一个符号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我写作李鸿章的动机却是非常明确的。李鸿章一个以喜剧的方式进入世界,却以悲剧终场的命运的宠儿。说他是命运的宠儿,是因为上天在铸造李鸿章的时候,同时也是对于世界以及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困惑与清醒。,那源于清醒和困惑的交织——一种极端的清醒,也是一种极端的困惑。晚清重臣李鸿章,是对中国文化的困惑与清醒,去世不久,大儒梁启超便为他立传
  •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

    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蒙古族英雄史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诸葛亮智圣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热门推荐
  • 村民组长的五月

    村民组长的五月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宠妃上天:妖孽王爷别乱来

    宠妃上天:妖孽王爷别乱来

    她,杀手界第一狂颜。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翻云覆雨,唯我独王: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居然穿越到一个烽火四起的帝国,莫名其妙被卷入帝国纷争,从此逢美无数见强必欺,一个个妖孽美男现世,究竟是为了觊觎她第一世家的地位,还是。。。。
  • 忘了归来

    忘了归来

    本书作者砺平是沁水籍“三平美女作家”之一,长期固守沁水本土,笔涉诗歌、散文等领域,有诗文集《哪种离别不忧伤》面世。另两位是葛水平和杨平。葛水平是名扬全国文坛的一级作家,现任长治市文联主持工作的副主席;杨平在杭州打拼,出版了《人文晋城》上下册,在晋城轰动一时。
  • 天机悟道

    天机悟道

    张振宇自小研习易经,以卜卦算命为生。一日机缘突至,张振宇得练气士之法,自此踏上修炼之道。奇遇不断。先得先天灵宝,后得祖巫传承,空间神通纵横宇宙。盘古授过艺伏羲讲过道。断天机、测未来,仙神各界来去自如。各种奇异的生物,各种未知的文明,盘古世界之外尚有大道世界,无尽的世界之中,张振宇探索无上大道,见天地奇观,最终之道,道在何方,是否会有一片属于自己的世界,一切都是未知........
  •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和饮食生活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河文化中有代表性的特定地区文化类型之一,展现着别具一格的地方味道和风情。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恋爱无公式

    恋爱无公式

    他正是时下红得发紫的天皇巨星,当“外貌协会”的会长,也绝对没有问题的,骄傲又自负!可这死女人第一次碰面,鄙夷的眼神怎么回事??她成功地挑起了他体内的“土匪因子”。决定缠上她了!缠到她爱得他“死去活来”为止!到时候再一脚——踢她到太平洋去!然后,再潇洒告诉她,“女人,这就是你敢无视我的代价!~
  • 光影之歌

    光影之歌

    本书讲述了中国第一代“电影艺术家”何云的光辉革命事业。上战场,杀敌寇,洒热血,学电影……历尽艰险、磨难、挫折、生死,收获爱情、亲情、友情……在这光与火、血与泪的跌宕起伏的一生中,何云为新中国的解放、电影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用他的行动给我们展现出一颗璀璨明亮的赤子之心,表露出中国第一代“电影艺术家”敦厚大度的思想品格以及崇高光辉的革命精神。
  • 蟹之谣

    蟹之谣

    小说贴近生活,小说通过老实巴交的农民于旺田养螃蟹的遭遇,真实地表 现弱势群体在现实生活重压之下生活的沧桑、奋争与无奈。揭示了底层农民这一弱势群体生存的艰辛和苦难,是一部形象化的“中国农民调查”。小说情节曲折、深沉厚重,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高水平作品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