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8600000055

第55章 重整北大

北京大学在1927年国民党北伐成功后,曾一度改为大学院(教育部)下属的北平大学的一个分院。当时国民党政府改革教育制度,实行大学区制,北平为一个大区(包括北平、天津、河北、热河等四省市),统称北平大学,这是硬搬德国的教育制度,脱离实际,因此受到各方面的反对,其中学生反对最为激烈。在这种情形下,南京国民政府不得不恢复原来体制,设立教育部,于是北大又重新恢复独立,校长仍为蔡元培,然以陈大齐暂时代理。1930年11月陈请辞职,南京政府又委派已辞去教育部长的蒋梦麟接任北京大学校长。这个消息是胡适离开上海后,28日到了南京浦口车站才知道的。后来在火车上胡适对江冬秀说:“糟糕!我搬回北京,本是决计不过问北京大学的事的,刚才听说梦麟今天被任命做北大校长。他回北大,我怕又逃不了北大的事了。”这里所说的事是指校务行政方面的事,并非是教学工作,因为在此之前,胡适到北平时,已答应回北大任教了,当时还在哲学系作过演讲。

后来,胡适回到北平,听说蒋梦麟不愿北来就北大校长职,原因是那时教育经费枯竭,北大已穷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因此他不敢来,便回杭州去了。但事有跷欹,傅斯年对北大向来关心,知道他不愿北来实有其难言之苦。于是找胡适商量,如何筹一笔款来帮助蒋梦麟重整北大。经过他俩与当时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董事之一顾临(美国人)多次会商的结果,即设法争取“中基会”给予支持。为此,1931年1月胡适到上海出席该会第五次常会,会议根据胡适拟的计划,决定:“中基会与北大每年各提20万元,以5年为期,双方共提出200万元作为合作特别款项,专作设立研究讲座及专任教授及购置图书仪器之用”的合作办法。这个办法的一个主要项目是设立“研究教授”若干名;其人选以对所治之学术有贡献,见于著述者为标准。讲座教授:年薪6000元至9000元,授课每周不得超过6小时,担任学术研究及指导学生,不得兼任校外事务或教务。专任教授:年薪4800元至6000元,授课每周不得超过8小时,专任教课,研究及指导学生,不得兼任校外事务或教务。这个合作办法先前曾寄给蒋梦麟看过,他很受鼓舞,于是答应来北大主持改革工作。

1931年1月蒋梦麟到北平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开始时自兼文学院长,但忙不过来。后只得恳求胡适出任文学院长,并兼中国文学系系主任。胡初不愿就任,经蒋的多次商请,最后义不容辞,允其所请,但因主持中基会的“编译委员会”工作,故不受北大的薪俸。之前,他们已互相配合,拟订了北大发展的计划,提出:“教授治学、学生求学、职员治事、校长治校”的方针,学校设校务委员会代替过去的校评议会。组织上并改文法理三科为文法理三学院,聘请周炳琳任法学院院长,刘树杞为理学院长。这次改革特别注重理科;对教师的挑选主要看对学术的贡献。蒋梦麟曾对三个院长说:“辞退旧人,我去做;选聘请人,你们去做。”之后,他们聘请了一批学有专长,而且比较年轻的学者到校来任教,其中研究教授共15名,人员如下:

理学院:

丁文江、李四光、王守竞、汪敬熙、曾昭抡、刘树杞、冯祖荀、许骧。

文学院:

周作人、汤用彤、陈受颐、刘复、徐志摩。

法学院:

刘志扬、赵乃抟。

以上为北大首批聘请的研究教授,后来增加的不在此例。显然他们当时都是中国第一流科学家,为“北大中兴”做出了很大贡献。

第二年又成立了研究院作为北大及国内外大学毕业生继续研究高深学术的场所。并明文规定,北大以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材,陶融健全品格为职志。研究院下设文史、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三个部,后改为文科、理科、法科研究所。各所主任由文学、理学、法学院长分别兼任。研究院院长由校长兼任,教授设研究教授与专任教授,发给全薪,不准在外校兼课,明确规定若有兼课者不得享受全薪待遇。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因为政府欠薪欠饷,一般只能领到全薪的一部分,有时还有领不到的时候。此外还规定,教授5年可以休假1年,以便从事个人研究,或是出国深造,助教5年有成绩者可资助出国留学。

当时为了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校方强调要掌握全面知识,文理都要学习。为此,1933年到1934年开设了一门新课,叫“科学概论”,作为一年级共同必须课,请各专业教授来讲。胡适讲“引论”;江泽涵等讲“数学方法论”;萨本栋等讲“物理学方法论”;曾昭抡讲“化学方法论”;丁文江讲“地质学方法论”;林可胜讲“生物与生理方法论”;汪敬熙讲“心理学方法论”;周炳琳讲“经济学方法论”;杨西孟讲“统计学方法论”;马衡讲“考古学方法论”;刘复讲“语言学方法论”;陈受颐讲“史学方法论”;胡适讲“结论”。上面谈到的这些改革措施,差不多全是胡适在教育学上的一贯主张,有的过去在中国公学实验过了,现在又有机会继续实验。以后的事实证明,这些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绩,为北大校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优秀教师是办好学校的关键,这是胡适后来的主张,胡适等人到北大后第一年就聘请了丁文江、李四光、徐志摩、钱穆、孟森、陶希圣、汤用彤等30余人到北大来任教。当年即1931年在北大任教的有沈兼士、马裕藻、钱玄同、魏建功、刘文典、傅斯年、俞平伯、余嘉锡、郑奠、商承祚、赵万里、余上沅、张颐、贺麟、马叙伦、嵇文甫、林志钧、杨亮功、刘廷芳、钱穆、孟森、马衡、毛准、陶希圣、蒋廷黻、梁思成、顾颉刚、燕树棠、浦薛凤、许德珩、张慰慈、钱端升、陈启修、张忠绂、秦瓒、周作仁、樊际昌、卢郁文、何基鸿、竺可桢、江泽涵、杨武之、萨本栋、周培源等人。这样庞大的教师队伍,充分显示出北京大学在学术上的强大力量,若再加上后来的发展,更是令人惊叹!但由于社会不安定,外有帝国主义的侵略,内有封建势力的压迫,所以使她的发展又受到严重的阻障。胡适后来回忆说:1931年9月17日开学上课,接着“九一八”事变发生,我们只享受了两天的高兴;8个月辛苦筹备的“新北大”不久就要被摧毁了,但我们打定主意,不顾一切要努力把这个学校办好,努力给北大打下一个坚实可靠的基础。六年国难中,工作最勤,从没间断。据罗尔纲先生回忆说:胡适每天很忙,一般是准时上下班,上午8点到12点,下午2点到6点。晚上很少见他回家用晚餐,春节除外。多是在外应酬,晚11点归家,即进书房,工作到2点。胡适自己也说,“只有夜深人静伏案治学之时,始感觉人生最愉快的境界。”(见于胡适致汪精卫信稿)从上面可以看出胡适当时的一些生活情况及其治学的精神。此外,对当时北大在危难中的发展情形,陶希圣作了如下的回忆,他说:“北京大学居北平国立八校之首。蒋梦麟校长之镇定与胡适之院长之智慧,二者相并,使北大发挥其领导作用。在危难的岁月里,校务会议不过是讨论一般校务。实际上,应付难题的时候……国立各大学之间另有聚餐在骑河楼清华同学会会所内随时举行,有梦麟北大校长、梅月涵(贻琦)清华校长、适之及枚荪两院长,我也参加交换意见。月涵先生是迟缓不决的,甚至没有意见的。梦麟先生总是听了适之的意见而后发言。北大校务会议席上,如丁在君(文江)在座,他的发言最多、最有力。清华会餐席上,适之先生是其间的中心。梦麟先生是决定一切之人。北大6年的安定,乃至国立八校6年的延续,没有梦麟与适之的存在与活动,是想像不到的。”

1934年胡适发表了《教育破产的救济方法还是教育》一文,针对当时社会上对教育缺乏信心的表现。其实教育刚开始试办;比起现代国家应该有的教育是相差万里。所以他说:“今日中国教育的毛病,都是由于我们对教育太没有信心,太不注意,太不肯花钱。教育所以‘破产’都因为教育太少了,太不称了。教育失败,正因为我们今日还不曾真正有教育。”他对当时小学毕业生不肯回到田间去帮助父母做工;中学生、大学生毕业后宁可在城市当失业者,而不肯去做农村的教师的这些现象,认为是求学的目的不明确,多数是混文凭,熬资格,不是来求学问的。至于解决办法,他提出要普及农村教育,人人有知识,小学毕业生就不特殊了。然后用助学金和免费制度,选拔真正求学的有天才的学生去升学。受教育的人多了,文凭、资格就不够用了,多数人自然会要求真正的知识和技能了。最后他希望政府把投在军费上的钱拿来办教育,要相信“5000万失学儿童的救济,比5000架飞机的功效至少要大5万倍!”以此来说明教育比军事还重要,教育破产救济的办法还是要靠教育,其中蕴藏着教育救国的道理。

胡适任职北大,即邀请他的好友徐志摩来帮助他佐理校务。徐虽留恋在上海的爱妻陆小曼,但不好违逆“老大哥”的心意,于是写信给胡适说:“适之,你胜利了,我已决意遵命北上。”又说:“我颇感谢小曼,因为她最难一关居然被我打通了,到北京恐怕得深扰胡太太,我想你家比较宽舒,外加书香得可爱,就给我楼上那一间吧。”从这封信可看出他们莫逆之交的情意跃然纸上。(徐比胡小四岁,大概是1923年胡适在浙江西湖养病时认识。1922年冬徐留学英国回国,1923年8月26日的日记云:“到烟霞洞访胡适未遇”云云。之后,他们交往就日渐密切了。胡适自己说过他是一个多情的人。这与徐志摩这位诗人,在思想感情上是有共通之处的。)1926年8月他与陆小曼结婚时,因为都是再婚,很受时议之讥评,他们请梁启超做证婚人。梁因是老师不便推辞,勉强接受邀请,但在北京北海公园的婚礼上致词时,毫不客气地将新郎新娘大加训斥了一番。说他们都是结过婚的过来人,希望以后各自检点,勿再做一次过来人,指斥徐志摩性情太浮,以至学问做不好,用情不专,所以闹离婚。此后要洗心革面等等。徐无可奈何,只得上前请老师“不要再说下去了,顾全学生一点面子罢。”梁也感到话说重了,于是就此停止。听众无不震惊失色。据梁启超10月4日给孩子们的信说:“我昨天做了一件不愿意做之事,去替徐志摩证婚。他的新妇是王受庆夫人,与志摩恋爱上,才和受庆离婚,实在是不道德之极。我屡次告诫志摩而无效,胡适之,张彭春苦苦为他说情,到底以姑息志摩之故,卒徇其请”。然而,徐在胡适眼里却不是这样。胡适说:“1922年3月,他正式向他的夫人提议离婚,他告诉她,他们不应该继续他们的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结婚生活了,他提议‘自由之偿还自由’,他认为这是彼此重见生命之曙光,不世之荣事。”后来,他们离婚了,但通信更勤、感情更好,这使当时的舆论又增加情趣。胡适却认为这是徐志摩单纯的理想主义的体现,他深信理想的人生必须有爱,必须有自由,必须有美。胡适说:“他的追求,使我们惭愧,因为我们的信心太小了,从不敢梦想他们梦想。”又说:“只有他有这信心,冒了极大的危险,费了无数的麻烦,牺牲了一切平凡的安逸,牺牲了家庭的亲谊和人间的名誉,去追求,去试验一个梦想之神圣境界。”由此可见,胡徐二人在思想上有共同的理想,通过徐志摩的事,可以使我们了解胡适思想感情和个人性格。他们脱离实际的在追求一种超阶级“爱”、“自由”、“美”,结果落得个惨败。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乘飞机来北平,飞机失事,坠毁在济南附近,胡适无限伤悲,他在日记里写道:“朋友之中,如志摩天才之高,性情之厚,真无第二人!他没有一个仇敌,无论是谁都不能抗拒他的吸力。”称他为“我们新时代的诗人”。张奚若在《我所认识的志摩》一文里说,“他的惨死消息传到各处后,知己的朋友无不为他落泪……”胡适更是不消说了,他在悼志摩的诗——《狮子》里,拍着徐遗下的猫,说道:

“狮子蜷伏在我的背后,

软绵绵的他总不肯走。

我正要推下去,

忽然想起了死去的朋友。

一支手拍着打呼的猫,

两滴眼泪湿了衣袖:

狮子,你好好的睡罢。

你也失掉了一个好朋友。”

徐志摩在中西文学上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死不仅给当时北大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就是对那时的文坛也是一个大不幸,胡适说:“他带走了不少的云彩”。

徐志摩死后,胡全力为其办理身后之事,除了举行追悼会,出版遗著作纪念专刊而外,就是如何解决陆小曼的生活问题了。为此,他拟定一个由北大支付的办法:从1932年1月起,小曼月费250元,托浙江兴业银行办理;小曼每月凭折去取。由北大支付,这可谓关怀备至的了。陆当然十分感激。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溢文正。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二嘲青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
  • 纵横世界政坛的领袖人物

    纵横世界政坛的领袖人物

    照亮人间的提灯女神,俄罗斯的“守护神”,从死囚到总统,巴勒斯坦解放事业的斗士,女人统治世界,人民的王妃……这些在世界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你了解多少?
  • 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一本丰富的百科字典,一座有创造力的知识乐园,一部健康成长的智慧圣经。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物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100美元到620亿美元

    100美元到620亿美元

    沃伦·巴菲特曾说:“恐惧和贪婪这两种传染性极强的灾难的爆发,会一直在投资界出现。这些流行病的发作时间难以预料,由它们引起的市场精神错乱,无论是持续时间还是传染程度同样难以预料因此,我们永远无法预测一种灾难的降临或离开,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其实,“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
  • 甘地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甘地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被世人尊称为“圣雄”。印度独立运动领袖,国大党领袖,20世纪非暴力主义倡导者。生于吠舍家庭,信奉印度教中的毗湿奴派。1947年印巴分治,甘地为没有实现印巴统一而深感遗憾。1948年1月30曰,甘地在晚祷的会场被一名极端的印度教徒枪杀。
热门推荐
  • 听总裁们谈经营之道

    听总裁们谈经营之道

    本书从突围举措、行业结构、企业后劲等方面详细解读了50位优秀的企业领导人“重装突围”的应对之道,其中有前瞻性的战略规划,更不乏实际应对的改革措施,希望对目前遭遇企业创立以来最大困难的企业和所有有志于做中国最好企业的创业者有所借鉴、有所启发。
  • 大耳朵爷爷历险记

    大耳朵爷爷历险记

    话说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天上有了日月星辰,地上有了山河草木,天地日渐显出生机。管天的叫天公,是一个白须白发的老头儿,因他的耳朵长得很大,人又很和蔼,大家便叫他大耳朵爷爷。这个大耳朵爷爷,表面上看着悠闲懒散,实际上却是个极具智慧的人物。他倡导顺应自然,清静无为,依靠自然的力量管理天界。因此,他几乎不费什么力气便把天上管理得井井有条。管地的叫地母,人称女娲娘娘,她可累多了。她补了天,治了洪水,创造了山川河谷,养育了人类万物,慈爱遍及大地。大耳朵爷爷和地母各自管理着天地,虽办法不同,却都非常敬业。因此,天上显得那么亮丽而有序,大地则祥和而又生机盎然。不过,他们两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对手,那就是黑洞洞主。
  • 绝世嚣张妃

    绝世嚣张妃

    她,洛克帝国司徒府最受宠爱的六小姐,因一次意外而亡,当她再次重新睁开眼睛时,她已经不再是她,而是21世纪生杀予夺,唯我独尊的雇佣兵——司徒纳兰。“你,给我笑一个。”他看着她霸道的命令道。“能让我为他笑的人已经死了,你,想死吗?”她冰冷的眸子没有一丝温度挑衅地看着他淡若轻风的说道。当强者遇上强者,冰山遇上冰山,硬对硬,狠对狠,腹黑对腹黑,谁才是征服者,被征服者?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痞妻,你敢反

    痞妻,你敢反

    她好歹也是他的救命恩人,不给救治费也就罢了,为了一个破玩意儿,竟然没完没了的纠缠她。打不过她也就罢了,还动不动就对她用“葵花点穴手”。爹不要她,倾心相待的男朋友知道她无权无势以后一脚踹了她,就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也要对她斩草除根,本以为掉入悬崖会结束人生,却不想重生在一个她连报仇都没法报的陌生朝代。从此,她恨男人,恨花心的男人、因为有了他们的花心,她的母亲才遭毒害致死,因为有了他们的花心,她才惨遭人的杀害,最后连报仇的机会都没有。他是冷酷无情的一国王爷,杀人如麻,嗜血如饮,就连那笑面虎的皇帝老大他都不曾放进眼底,可却因为一次意外,让受伤的他接受她的冷嘲热讽外加被她一个小女人给拧起来摔。这种奇耻大辱怎么能让他咽得下去?第一回合,他惨败,但并不代表每次都败在她手中,他发誓要打磨她的锐气,调谁说制服一个人要拼尽全力?他只需要动动两根手指头同样可以让她俯首称臣,任她是凶悍的母老虎他也照样把她变成不能言不能行的小猫。*欢迎亲们踊跃收藏、踊跃跳坑…*片段剪辑1某男正在密室里处理公务,手下突然来报:“爷,小姐去林云寺了。”某男冷冷的斜睨了一眼紧张不安的手下,“打禅念经是好事,兴许能改改她的脾性。”“不是的。”手下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小姐说不想让您再缠着她,她欲准备削发,出家为尼…”“混账东西!她敢!”某男暴怒,带领几百侍卫将林云寺团团围住。寺里主持见来人气势汹汹,顷刻间也明了来人是为了哪般,于是劝道:“施主,叶施主已看破红尘,自愿出家为尼,施主又何必苦苦紧逼?”“是吗?”某男负手而立,全身上下散发着阴冷霸道的气势,“她腹中怀有我的子嗣,大师若收了她岂不是有辱佛门清誉?”本来还一脸淡然的某女顿时勃然大怒,奋勇向前,准备拼个你死我活,却突然被定在原地动弹不得。心里不由得大骂:尼玛,老娘除了初吻没了外,其他都完好无损,光是跟男人捂着被子纯睡觉都能怀孕的话,TM的世界上就没有不孕不育的女人了!*片段剪辑:2某女怀胎十月、一朝分娩,痛苦万分之时猛然大骂:“萧敖,你这王八蛋、娘诅咒你生儿子没屁眼…”外面守候的男人一身冰寒气息,双目如仇杀般射出剑光盯着叫骂声来源的方向,大掌挥下,坚硬的石桌顷刻间化为尘土,面色阴冷如鬼魅的大步朝紧闭的房门而去。
  • 魔女七元素

    魔女七元素

    没错,这是一次穿越!相貌平常、生活平淡的我,竟然在再平凡不过的一天遇见了一位漂浮在半空中自称是魔界守护者的男子,一切让平静的一切脱离了正轨!我竟然成为了肩负拯救魔界使命,万人争抢对象的魔女。幸好,我美丽的褐瞳拯救了我被万民朝拜的命运,得以安身立命。因为,魔女的眼睛必须是紫色的。
  • 大自然的日历

    大自然的日历

    《大自然的日历》以春、夏、秋、冬为章节,记录了普里什文深入古老的俄罗斯北方森林里的故事。他远足大地,出入森林,把融入自然作为“开启文学的钥匙”。本书将人与自然的爱与善化为诗意和哲理融入本书,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一往情深,是20世纪世界文坛不可多得的自然佳作。
  • 王的男人:岂曰无衣

    王的男人:岂曰无衣

    身为皇女却从小被迫当成皇子培养,在步步惊心的后宫里孤军奋战,除了母后谁都不敢相信……直到国师无衣的出现。那是个潇洒任性到让人嫉妒的少年,神秘的,似乎无所不能……身为国师,身为她的太傅,他应该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吧?——龙秀——说好的游戏人间,红尘不染心,麻烦不缠身呢?!——无衣——国师,过来,替朕捏捏肩!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欢乐颂(第一季)

    欢乐颂(第一季)

    五位女孩各自携带过往和憧憬先后住进欢乐颂小区,这样的交集,竟改变了人生的轨迹。心怀梦想的大龄“胡同公主”樊胜美、大家闺秀闷骚文艺女关雎尔、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综合体邱莹莹,在海市合租一套房,与高智商的海归金领安迪、做事从不按出牌的富二代小妖精曲筱绡,同住在一个名叫“欢乐颂”的中档小区的22楼,上演着22楼版的“老友记”。她们齐心协力地解决了安迪的身世之痛的问题、曲筱绡与同父异母的两个哥哥争家产的问题、樊胜美沉重的家庭负担的问题、邱莹莹的有处女情节的男朋友的问题、关睢尔的警察男友是不是在家庭背景上撒了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