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8600000017

第17章 提倡文学革命(1)

胡适的学习兴趣非常广泛。留学美国时曾说过,“为学要能广大又能高深”,后来回国后改作:“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又能高。”这是他的名言,在旧社会流传很广。因为性情如此,所以他在康奈尔大学学习时,除本专业必修科外,常根据自己的爱好选修一些学科。回国后,他把这一制度介绍到国内,特别是北京大学。后来他回忆说:“在中国我实在是这一制度最早的倡导人之一。”胡适在大学二年级时,选了一门训练演讲的课。这个课程使他获益不小。他说,虽然已演讲过多次,但这次在课堂上实习时还是心里发慌,脚发抖,手不扶住讲台就想不起来似的,老师发现后,下次就把台子撤去,他无所凭藉,唯有专心演讲,反倒心里踏实,脚也不抖了。从此,他培养了演讲的兴趣,历四五十年不衰。胡适在给他母亲的一封信里说:儿三年来约演说70余次,有时到数百里外去演说。儿之所以乐于此道,自有其故:一是介绍我国之真文明……二是对英语学习有好处。“吾今之英语,大半皆自演说中进益,吾之乐此不疲,此亦其一故也。”到四年级时,他获得卜朗吟(Browning)论文奖,奖金50元。卜朗吟为英国19世纪大诗人。大学中每年评选论文奖,以学生作文论卜朗吟之诗文最佳者得之。胡适这次作文题目为“论卜朗吟之乐观主义”,大约有3000字。这项荣誉由中国留学生取得,在新闻界引起震动。当时纽约各报皆加以报道,这样一来,社会各界团体都来请他去演讲,甚至美国文化重地波斯顿市内的“卜朗吟学会”也来邀清他去讲演,忙得他不亦乐乎!因此,常有临时演说的事,但效果还蛮好,这与他选学“讲演”的课程,不无关系。当然从思想情绪上来说,比在国内时要健康和愉快得多。所以他说:“近来之心理如是(乐观主义)。吾与友朋书,每以‘乐观’相勉,自信去国数年所得,惟此一大观念足齿数耳。在上海时,悲观之念正盛,偶见日出,霜犹未消,有句云:‘日淡霜浓可奈何!’后改为‘霜浓欺日薄’足成一律,今决不能复作此念矣。”可见胡适到美国后,由于环境的变迁,对前途充满信心,生活比较乐观了,因此他对英国诗人卜朗吟终身持之乐观主义的思想感情领会得较为深切,故能在作文论学上取得如此成绩。下面是他翻译卜朗吟的一首诗:

吾生惟知猛进兮,

未尝却顾而狐疑。

见沈霾之蔽日兮,

信云开终有时。

知行善或不见报兮,

未闻恶而可为。

虽三北其可伤兮,

待一战之雪耻。

吾寐以复醒兮,

亦再蹶以再起。

这是他“最爱之”一首诗,自认为翻译时“不费气力而辞旨都畅达”,且以骚体译说理之诗,为翻译界开一新园地。从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出胡适当时的精神面貌是精神焕发、努力向上的。

胡适在康大虽然课外活动多了一些,但由于努力向学(利用暑假学习),只用了三年时间,就读完四年的课程,因学校规定须八个学期之居留,所以延至1914年2月才取得学士学位;同年6月16日举行毕业典礼。当时仪式十分隆重,学生穿礼服,戴学士帽,入会场有乐队奏乐,牧师率众祈祷,校长颁发给学位,并致毕业训词等仪式。其他还有毕业演讲会、剧戏表演会等,共举行了三天。胡适认为,毕业式太繁琐。当晚,胡适还应白特生夫人之宴邀,祝贺他大学毕业。胡适感动地说:“以予客处,无家人在此观予毕业,故夫人相招以慰吾寂寥,其厚意可感。”胡在留美时,甚得康大82岁的前校长白特生博士(Andrew Dickson White)夫妇之优待并视之如家人,常有往来。所以到胡适毕业时,博士夫人如此款待他。据说,胡是他们的干儿子;另外还有一个是章元善,这是可能的,从他母亲的一封信里也可以得到证明。1914年5月7日他母亲的信里说:“前信述及毕业仪法,并述白特生夫人盛意,予心甚为感念。愿尔敬待夫人,如待吾可也。”1915年5月白特生夫人病逝时,胡适前往吊唁,也曾记云:“夫人待吾国学生极优渥,尤厚余,待余真如家人骨肉”。

胡适大学毕业后将如何打算呢?是回国工作,或是留美继续深造?他母亲希望他早早回国与未婚妻江冬秀结婚,以了却双方家长的心愿,可是胡适不同意,曾多次去信说明不能回国的原因,并提出要继续求学,请母亲允准。这次毕业又写信回家报告情况,说明继续读下去的好处。他在信里说,“儿以年来,多习夏课,故能于三年内,习完四年之课也。毕业后,拟再留三年。现所得者为第一级学位(即学士之位)。西国大学学位,共分三级,第一级为学士(四年),第二级为硕士(一年),第三级为博士(二年),故儿如再留三年,可得博士之位矣。”之前,他已征得母亲的许可,基本上同意他再留二年,信中说道:“汝岳母时常多病,极望以早日完姻了此向平之愿为是。论其阶级,多留二年与夫少留二年,博士、硕士位置相悬如是之甚,且回家耗费金钱,考选学生出洋留学,将来回国必以毕业文凭位置录用,若半途而废弃,殊为可惜,因之回环思想,余实难决定,总之此主由汝自决定,余不遥制也。”胡母虽念子心切,但权衡将来之得失,最后还是同意儿子的意见,继续留美攻读博士学位。因此胡适康大毕业后,接着进入该校的毕业院(即研究院)学习。

这时他根据自己性之所近选定了哲学,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他说:吾平生大过,在于求博而不务精。盖吾返观国势,每以为今日祖国事事需人,吾不可不周知博览,以为他日为国人导师之预备,不知此谬想也。……吾生精力有限,不能万知而万能。吾所贡献于社会者,惟在吾所择业耳。吾之天职,吾对于社会之责任,唯在竭吾所能,为吾所能为。……自今以往,当屏绝万事专治哲学,中西兼治,此吾所择业也。”

1915年暑假期间,他阅读了一些讲实验主义的书籍,其中对杜威的著作十分倾慕,因而产生了要到哥伦比亚大学亲聆其教的想法;而此时他也感觉到在绮色佳这个地方社会活动太多,有碍学习之上进,所以他决定转学到纽约大地方去,“万人如海一身藏”起来。他在给他母亲的信里说,“儿近思离去绮色佳,来年改入哥伦比亚大学,此学在纽约城中,学生9000人,为此邦最大之大学。儿所以欲迁者,盖有故焉:(一)儿居此五年,此地乃是小城,居民仅有万六千人,所见闻,皆村市小景,今儿尚有一年之留(原计划1916年归),宜改适大城以观是邦大城市之生活状态,盖亦觇国采风者所当事也。(二)儿居此校已久,宜他去庶可得新见闻,此间教师虽佳,然能得新教师,得其同异之点,得失之处皆不可少。德国学生半年易一校,今儿五年始迁一校不为过也。(三)儿所拟博士论文之题需用书籍甚多,此间地小书籍不敷用,纽约为世界大城,书籍便利无比,此实一大原因也。(四)儿居此城已久,友朋甚多,往来交际颇费时日,今去大城市则茫茫人海之中,可容儿藏身之地矣。(五)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教师杜威先生,乃此邦哲学泰斗,故儿欲往游其门下也……儿居此五年,不但承此间人士厚爱,即一溪一壑都有深情……然此实为一生学业起见,不得不出此耳。”(1915年7月11日信)

胡适既作了充分思想准备,故于1915年9月20日怀着依依难舍之情离开了他所谓的“第二故乡”绮色佳,而心里暗自思量说:我离家11年,今日心中之故乡,只有模糊之溪山,及依稀之人面而已。老母、诸姐、一师、一友,此外别无所恋。而绮色佳之溪壑师友,却历历在目。此五年之岁月,在我生为最有关系之时代。其间所交朋友、所受待遇、所结人士、所得感遇、所得阅历、所求学问,皆吾所自为,与自外来之桑梓观念不可同日而语。今当去此,怎不怀念。昔人桑下三宿尚且有情,况五年之久乎?次日晨抵纽约,旋印搬入哥伦比亚大学,入毕业院学习,哲学部长是杜威博士。他认为“杜威为今日美洲第一哲学家,其学说之影响及于全国之教育心理美诸方面者甚大。”从此他拜在杜威门下,亲受其教,很快就成为实验主义的信徒;然而在生活中却又使他走向语文革新的道路上去,这是大势所趋,时代之使然,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逼上梁山”。

1915年夏天,美国东部中国学生会成立了一个“文学科学研究部”(胡是文学股的委员)。之前,中国在美的“留学生监督处”里有一位钟文鳌先生,他极力主张改革中国文字:“废除汉字,改用字母”,以为教育普及非有字母不可。胡适对此主张,大不以为然,曾作文表示反对。在“研究部”的年会上他作了一篇《如何可使吾国文言易于教授》的文章,从国文的角度提出问题,参加讨论。而赵元任也有文章,题目是《吾国文字能否采用字母制及其进行方法》,从国语的角度提出问题。他俩的文章在会上宣读后,引起大家的注意。胡适在文章里说,汉字之所以不易普及,原因不在汉文,而在于教授的方法。所以他说汉文乃是半死的文字,既然如此,不当以教活文字的方法去教授,而应当跟教外国文一样,需要翻译讲解,不能从背诵中去求其字义的了解。由此可见,胡适虽然不反对废置文言,但是他这时已经指出文言文是一种“半死的语言”,而把语体文(白话)称之为活的语言了。这是一个小小的进步,不料后来竟成为他在文学革命道路上的起点。这次会议以“中国文学问题”为主要议题,并从“国文”与“国语”两方面进行讨论,这是胡适建议的;他自己独当一面,另一面商请赵元任主笔,赵也同意了。对于赵的学问和为人,他是一向很佩服的。因此,每与人评论留美人物,辄推常州赵元任为第一。并称:“治哲学、物理、算数皆精。以其余力旁及语言学、音乐皆有所成就。其人深思好学、心细密而行笃实、和蔼可亲。以学以行,两无其俦,他日所成,未可限量。”赵后来回国,在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专门从事语言学的研究,对我国语言学和汉字改革工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罗常培先生1927年在广州中山大学中文系任教,这时正好碰上赵元任回北京南下调查方言,他利用这个机会,把多年积攒下来的问题,和赵讨论了一个多星期,收获出乎意料之外,他后来回忆说:“的确比自己摸索着读三年书受益多得多。”可见赵元任对语言学研究之深,非同一般。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帝师传

    中国古代帝师传

    “古之学者必有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师说》里的着名论断。随着《师说》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历年讲授,这一论断也一代一代地深入人心。韩愈说得很清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师是指启蒙教育,知识传授方面的老师。
  • 茶者圣:吴觉农传

    茶者圣:吴觉农传

    ,如果说,当我们祖国的茶叶在危难中面临枯萎凋零之时。吴觉农先生,像一位高瞻远瞩的船长,在那悠远的唐代,茶圣陆羽曾架一叶扁舟探索了茶之源流的幽深与浩瀚,那么20世纪以降,引领着中国一代茶人走出困境、饶过激流险滩。本书传记了吴觉农先生将学者与茶人高尚的人格力量结合、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伟大一生
  • 好莱坞首席明星代理人:迈克尔·奥维茨传

    好莱坞首席明星代理人:迈克尔·奥维茨传

    在本书当中,作者向读者披露了奥维茨的发家史;在贝弗利山的某家大饭店,他将百元美钞撕成两半,以预订前排最好的包间,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为了赢得一位犹豫不决的客户,他在全议桌上跳起四不像的踢踏舞;他时刻记得给客户送一些礼物,尽力帮助他的客户和朋友,事无巨细,把它当作自己的义务——以及他的同事用飞机载客户去晚餐等等壮举。
  • 炸药大王:诺贝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炸药大王:诺贝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中国古代宦官传

    中国古代宦官传

    宦官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先秦和西汉时期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则全为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又称寺人、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宫中专用宦官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制度。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特有产物。历史上多次发生宦官专权、干预朝政,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有重要影响。《中国古代宦官传》本书讲述了“秦朝宦官赵高、东汉宦官张让、唐代宦官李辅国”等等一些宦官的故事。
热门推荐
  • 锦绣肥田:农家小地主

    锦绣肥田:农家小地主

    【正文已完结,请放心阅读】瞧一瞧,算一算啦,定吉凶祸福,看阴阳风水,成人八折,小孩半价,调戏者赠送断子绝孙脚一整套了啦!人家说寿终正寝是福,吃饱撑死的是神马?一朝穿越,不是灰姑娘变公主的戏码也就罢了,偏偏变成了农家女,神棍二叔,抠门婶婶,食古不化的爷爷,偏心的奶奶,包子爹妈,还有一不满五岁的弟弟。老天你还能再黑点吗?神马?没问题?你妹,生活刚刚有了起色,就被抠门婶子卖给了人家做媳妇。公婆倒是好人两枚,只是这相公怎么看起来傻乎乎的?且看吃货萌主,如何掐指定乾坤,发家致富斗极品。这位客官请自重,我只需掐一指即可让你断子绝孙……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胡适日记:离开大陆这些年

    胡适日记:离开大陆这些年

    ,也涉及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本书收录了胡适离开中国大陆至离世前(1950—1962)十二年间的日记。这样的内容,胡适的日记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记录,极具研究价值,反映了胡适在文学、历史、哲学、语言文字学等学术领域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可资借鉴。选编的大部分内容。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学问之广博、治学之严谨、方法之科学
  • 总裁的大老婆

    总裁的大老婆

    又名《复仇总裁的狂暴妻》一场车祸,让她和他同时失去了最爱的人。灾难接踵而来,事故鉴定结果显示:车内有性行为迹象。为死者违规停车,负事故全责。他的未婚妻和她的未婚夫在车震过程中被撞身亡…彼时,他的脸尚因悲伤而苍白如纸,她的脸上亦布满着泪花。┣女主版正剧简介┫乔语柔,外表柔美恬静,语笑嫣然,实则脾气火爆,是个出身武学世家的散打高手。未婚夫的背叛和突然离去给了她沉重的打击,满腔怒火正不得发,那死女人的男人居然突然出现在她面前——“和我结婚。”“有病!”可那个似乎能一手遮天的男人居然阴魂不散,缠上了她!逼得她和家人走投无路,她无奈再次冲到他的面前,“给我理由!”一纸契约递到她面前。内容很简单。他给她想要的一切,她陪他演戏。五年为期限,期间互不干涉,不强迫性爱,如意外产子,离婚后不得剥夺任何一方抚养探视权。简而言之,就是配合他羞辱报复不知何时会醒来的未婚妻及其家人。幼稚!可被逼无奈,她抬手按印。#####以为只要演好五年的戏,她便可以恢复自由之身,还可以顺便报复那女人的夺夫之仇。然而,她却忘了,自己嫁入的不是普通平凡之家,而是声名鼎盛的豪门旺族。#####眼里永远带着疏远斥责的婆婆鄙夷设计她的二小姐总是对她绽放热情阳光笑容的三少爷与家族格格不入唯独愿意与她在夜晚的天台上吹风的四少爷...#####她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盘中餐…而身为搭档的她的丈夫,居然不闻不问,甚至恶意纵容!她无奈在这漩涡里挣扎自保...#####岁月流逝,在不知不觉中,一些情绪已慢慢淡去,一些情愫却悄然生成。只是这一切看似美好的景象,在那个女人苏醒的那一刻,土崩瓦解…#####转身离开的那一刻,她心叹息。杜辰逸,戒指褪去,痕迹犹在。我是,你呢?★★★★★★男主鬼畜帝王腹黑,女主火辣暴力一根筋。过程爆笑,不排除家暴(至于谁暴谁,那不明摆着嘛~)。先甜后虐,结局幸福。过程美男多多,结局一对一。搞笑版男主简介在文中,敬请观看。#####推荐夕的其他几篇不成气候的小文《这算哪门子的穿越》(女穿鸟,玄幻变身,搞笑冤家)《幼宠》(17岁女高中生VS魅力花心大男人,腹黑女主攻心记)《残恋》(都市异能,明星,总裁文。女强,男配多多。)
  • 顺手牵‘狼’

    顺手牵‘狼’

    【未曾走进婚姻,你永远不知道,你将要牵手的那位,到底是郎还是‘狼’】吕啸天心中欲火翻腾的紧,加上身边一位客串妓女的女贼因为惧怕官差认出,正将整个身子吊在这位血气方刚吃了春药的小王爷身上,简直要当场喷血而亡。见那些差役让开道路,吕啸天再也按捺不住,一把抱起身上吊着的那位往着鸣玉坊外一路狂奔。“嗤,平西王爷原来喜欢吃野食。”众差役都是粉红床上打过滚的人,眼见那平西王一副急色的样子,不由望着狂奔而去的背影吃吃哄笑起来。吕啸天抱着女贼急三火四地往前窜,想着赶紧离开那些差役的眼,好让女贼帮自己解毒。见前面不远便是一片桃花林,不由一头扎了进去。寻到那开阔的无人处,一下子将怀中的女子扔在地面上。谁知那女贼心中紧张被官差捉住,一路紧紧捉住吕啸天的袍袖不放,吕啸天这一抛,便被牵扯地扑倒在女贼身上。~~~~~~~~~~~~~~~~~~~~~~~~~~~~~~~~~~亲们,此文将继续书写,弥补亲们与凌歌的遗憾,敬请继续支持!读者小龟在作者专栏留言:熬了个通宵,终于看完了《顺》情节很吸引我,头一次让我有想大肆宣扬此文的冲动!!一整晚我的心情都随着南歌的经历迭宕起伏…~~~~~~~~~~~~~~~~~~~~~~~~~~~~~~~~~~言的完结作品:《极品太女》《钦差女国舅》《穿过骨头爱上你》《殿前欢》言的新文:《狼王戏妃》【她痛他伤,她痴他狂,女主强悍,男主闷骚,正剧剧情,小白风格】敬请收藏支持!!
  • 快穿之反派专业户

    快穿之反派专业户

    景如画是个古代老太太,一生崎岖坎坷,心智坚定,手段狠辣,阅历尚深,做事果绝,被反派系统选定作为宿主,走上了当反派的道路,穿越不同的小说影视剧,扮演里面与主角作对的反派人物,拉仇恨拉到要求了就可有奖励。不管什么样的文老太太都游刃有余,不管什么样的男女主,景如画都能辣手摧花,狠狠的虐死他们,拉仇恨值。这条不归路何时是个头,真不好说,待古董老太太能接受任何淬炼,系统大人一脚踢她上了轮回道,说那是奖励,许她一生荣华安康。书群号205143740
  • 高素质孩子的88个学习习惯

    高素质孩子的88个学习习惯

    父母不可能也不必要成为教育家或心理学家,甚至不必要成为教师,但是,创造卓越的成就。父母必须承担起最基本也是重要的责任——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在现代社会中,要想使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优秀,成为一名成功人士,而良好习惯的核心是学会如何做人。,就必须从培养良好的习惯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