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4800000014

第14章 寂寞书写者(3)

寂寞书写者,一个隐隐约约的、长期迷恋的主题,借着一段年末的远行,借着一个人在转身凝望的时刻,逐一呈现——想起里尔克、加缪、卡夫卡、克尔凯戈尔、马塞尔·普鲁斯特、弗吉尼亚·伍尔芙、让·科克托、罗兰·巴特、基耶斯洛夫斯基、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让-菲力普·图森、菲力普·德莱姆、汉娜·阿伦特、艾米莉·狄金森、凯尔泰斯·伊姆莱……还有忘不了的费尔南多·佩索阿……这些掷地有声的名字,依然缝纫着关于文学、关于人性最深切的关怀。虽然说各个时代中堪称伟大的作家犹如湛蓝夜空中熠熠闪烁的群星,但能够准确传达远方的、陌路的一个读者内心声音的,相形之下却微乎其微。为了这种难得的遇见和通达,我想即使用再多的时间和精力都不为过吧。这些时常默念的名字本身就具有一种恒定的力量了——在力量中编织,在编织中阅读,在阅读中书写——就是寂寞书写者,书写一个人寂寞的——真正的缘起。

阿贝尔·加缪的《灵魂之死》,他的目光始终在俯瞰这个茫茫苍苍的世界,包括寒冷冬夜里的星光。那一次,他在城市边缘的一座隐修院里——甜蜜的时光,缓慢的钟声,成群的鸽子,从古老的塔楼上飞出,同样有某种类似香草气和虚无香气的东西,使我身上产生出一种满含泪水的沉默,这沉默几乎使我得到解放。

得到解放——往往是成年耕耘之后瞬间地变化——他在文章的末尾接着说:“是的,这一切是真的,但同时,有某种我不能准确说出来的东西与太阳一起进入我身。在极端意识的这个顶端上,一切都重新聚合在一起,我的生命就像应抛弃或者应接受的整体向我呈现。我需要一种伟大。在我深深的绝望和世上最美景致之一的隐秘冷淡的对话中,我找到了这种伟大,我从中吸取力量以成为既勇敢又有意识的人。”

也许,一个寂寞的人无法给人以明亮的启迪,然而一个寂寞书写者却能穿越时间的尘埃,给人以“满含泪水的沉默”——寻找这些失散多年的、暗自生长的书写者,也就找到了冥冥之中的莫逆,彼此是同一束光线中的背影,踽踽独行。

2006年12月

【场景六】

渴望记叙这样的时刻——

徐徐翻阅一本新书,闻着淡淡的油墨的清香,它刚刚迎来自己的新生,还来不及沾染时间的斑驳,好像一切都是簇新的,它的世界一尘不染。一篇篇翻着,眼前黑色的字迹和白色的行间距,混成一片灰茫茫的天空,有清风涌动。总也闻不够,这种味道稍纵即逝,可能正因为短暂,才更加贪恋。这种感觉异常熟悉,是童年随着新学年开始发到手里的新课本,那时候就已经熟读的一种感觉。书中的所有尚属未知,你将一步步走近它们,文字、图像、知识、未来、学习思考和反思、阅读别人,以及发现自己——都在此刻,在一种飘浮的气息中,得到苏醒。相对而言,画册的味道更硬挺一些,不容亲近。满是文字的书相对和蔼可亲,似有似无的沁人的气息,简单说是“书香”却不尽然。是开启前的一小节序幕,邀你进入一个陌生或熟悉的领地——如同法国作家纪德的自传,《如果种子不死》——这不是我的一本书,这是我的全部,我觉得,我的一生应该在这本书里结束了——那里,有一个书写者的所有往日,也是一个寻找回来的“世界”——世界于此,专注而宽广。

越过这段慢镜头,我喜欢从后记读起。在大多时候,后记中有真情流露。有时特别好玩儿,明明一本枯燥乏味的书,偏偏前言后记一个都不能少,事无巨细地向某个莫名其妙的读者详细介绍这一本书的源远流长,和需要隆重感谢的若干人等。有些书恰恰相反,仅仅透过文字就让人对作者产生许多遐想——

这是怎样一个人?他如何有着如此缜密的心思?或者他怎么过着如此细致入微的日子?尤其是他们的文字是如何修炼得来的?作者只字不提,读者自然无从得知。

这样的书,却偏偏前言后记一概阙如。从第一篇到最后一页,我可以感觉到作者的从容淡定、清洁优雅,甚至一刹那的真情逼近。但只是一瞬间的私人感受,没有人能始终贴合着内心的线索,总归要吟吟风、弄弄月,借物抒情。可是在旁人看来却是轻描淡写,只可用作背景音乐的,谁知道这当口作者心中的波澜。

也许从前读过他的一两本书,可是当下的朴素却开始让人感到惊艳——你不知道他经由怎样的途径,从什么时候起已经脱胎换骨了。所谓文字的魅力使他更为神秘。于是,更加想念一篇记载了部分来路的后记,像是一位沉默的导游。这样的气息,只能属于寂寞书写者。

断了来路,也就索性断了回去的念头。

我说的不是某个让我心动的作者,而是许多能供人浸染的书的特质。由书到作者,最终是一个人内心无限专注而日渐稀少的——满含泪水的沉默。

书,是书写的载体。书背后的作者却在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闪亮的星空、苍茫的大地、长满青草的原野、开满鲜花的村庄……在一张白纸的天地,在一个人的内心里,独自发声。

读到蒹葭的一篇文字——默如雨水的村庄,心里一怔。一边想牢记,一边想迅速掠过,想忘记——甚至你不用知道这样的题目下容纳了怎样的“故事”了。几个字,足够。

足够领会,或意会。

默如雨水的村庄——你可以不必知道它的来路了。它就孤零零地坐落在莽莽原野之间,独守着丰饶的寂寞和田野上朴素的清香,有没有几缕炊烟相伴也变得无所谓了——像是一座意象中的村庄——黎明苏醒之前,没有人烟的一方领地——没有来路也没有归处,它只是静静的守着天空一角儿,默默生长,或渐渐枯萎。放心,雨水决不是村庄自怜自艾的眼泪,即使雨水只能加速它的消亡,它也情愿——用雨水清澈自己的目光。然后,更断定地守着沉默,用麦穗、用田垄、用屋后的果树、用风中的院门、用二十四个款款而来的节气,记下属于自己的朴实而雍容的——历史。

一段甘于寂寞书写的历史,不过如此。他放弃了可能在风中传扬或传阅的歌哭,因为他已然深知,这世上,远还有比泪水更加深沉的存在。墨痕断处是江流。

【场景七】

我渴望记叙这样的时刻——

当你慢慢收拾四散的书,从家中的各个角落把它们聚在一起,层层叠叠。再一本本分门别类,摊派成几个小小的部落,就像是在收集许多曾经属于你的深夜和午后,它们往往被统称为“时间”。这些心爱的书册是从四面八方、山南海北辛苦淘来的,看着它们面目疏朗地依偎在一起是那么和谐。它们是许多旅途上的采摘和收获,你常常不舍得把它们有序地归入林立的、有玻璃隔门的书架,情愿它们就随意地散在四处,可以随时看着它们,这些寂寞的书——封面上有薄薄的灰尘,书页间或许还夹杂着一两篇零碎的笔记,那是书之外的自己,断断续续,声声慢慢。有时,你仿佛隔着很远,猜测当年那个读者,因由什么抄下那么长的段落,记下那么多长长短短的语词和断句——从书中来,到自己去——这样的时刻一般都很悠长,像是在捡拾什么,又仿佛想深入什么。然而你不曾停下手里的活计,依然慢慢地用清洁的棉布一本本掸去尘土,你的指尖沾染了浅浅的灰。这时候,你甘愿舍弃很多窗外的风景,只为沉浸,只为与这些诚实的文字一同没落。在微暗的火中,相互温暖。在一篇类似于访谈的文字中说过,阅读一本书,也是阅读自己。作者和读者是相互映照的关系,借着内心的烛光,一字,一句,一页,一章,路过会心的微笑,辗转来到旧日的门口——然而,这样的时刻也不会无限延长,手头儿还堆积着许多杂事,于是只好叹口气,心里想着来日方长。

对于纷繁聚拢到身边的书本,很少再谈及什么热爱了,那些只是由许多烟和咖啡,许多停顿和空格所构成的日子。有一种接近温柔的东西,就像落尘一样徐徐铺垫。一个男人在大多时候会自觉地拒绝温柔,慢慢地连感知到它的同时都有些异样的隔阂。当然,你不会完全懂得它的来路,只有淡淡地明了,在许多地方还有许多默默耕耘的书写者,逐句逐行地埋下属于夜晚的、如同种子一样的,寂寞的文字。

所谓寂寞,一是承认,承认个人的力量——是强壮还是虚弱都可以,要紧的是能接近最为准确的某个基点。二是要有拒绝的能力。一个人寂寞并不可怕,而且那也是大多数人的常态。被寂寞追逐得仓皇奔逃的人,才是最无奈的。三是要有沉浸下去的勇气,你很清楚那肯定不是一年或两年,而且很可能一猛子扎下去就是十年八载。这不仅是数目上的简单区分,还可以顺便丈量沉入的深度。六祖惠能的惠而不用,真的是一种大境界。至于惠,至于用,全凭一个人的能量和胸怀了。

这个月接连重看了几部异常安静的电影——《小城之春》《清洁》和《孔雀》。真的喜爱这样的电影,平铺直叙地摆开过日子的架势,声色之中还有柔和的光线,一点一点亮了,一点一点,又灭了。可以纳为知己的文字也是这样,看似波澜不惊地聊着家长里短,其实自有其深沉的体悟,轻轻,渐渐,徐徐,慢慢地走到你的面前,淡淡一声问候——

原来,你也在这里。

在文字这方面,如若期望写出令自己珍藏的文字,应该将原来的“聪明”整个推翻,讨好或不讨好根本不要考虑。有时,我甚至想,关于展露才华是否必要?或者说,才华能够维持一个人走多远?

——以才华横空出世的写作者能够走多远呢?

读读王安忆、史铁生、余华、孙甘露、张玮……的著作,我发现在其才华背面是更为坚固、牢靠的真诚和赤子之心。但他们把这种不谙世事和喜怒形于色提升到另一种更朴实、更体贴、更透明的境界,说到底,一个作家拼的是最初和最后的真诚,于己,于人。

我仰慕与内心说话的人,说实话他们开始并不吸引我,但是现在他们却在悉心劝导我,低些,再低些……浅草再美也不值得留恋,若想走得更远,就应该挖掘得更深——前者是时间,后者是空间,两厢一致,才能维持愈艰难,也愈畅意的写作生命——前者是环境,后者是自己。换言之,前者是在商业市场中淘沥得愈发分明的大众和小众,后者是由个人创造的辽阔天地。

写作和阅读都可以分为迎合的,或拒绝的;热闹的,或寂寞的;繁华的,或明净的;色彩斑斓的,或纯粹的……各有各的取向,无所谓褒贬,正如安静的文字总是投靠在相对孤立的刊物,相互安慰,彼此充盈。

很多时候,文字里蕴藏的真诚缘自他安于或陷于寂寞或孤单的程度,取决于他能退到哪里才能触及到最为内心的部分。对我而言,这些年的文字之路,就是从不断地向外界索取到不停地向内在挖掘的过程。但是这里还存在一个“向……”,也许会有那么一天,这个所谓的指向也消失了。我想,那时的文字才是令我信服和珍视的——是一种类似于“在……”的状态,浑然,无告。

文如其人,有时,文字里的品质比人更深奥。承认孤单,并坚守寂寞,我想这样的文字或人,才是我所倾慕的。一个人是否认清自己,或者说,怎样对待扑面而来的种种诱惑,才是可以作为底气或底色的东西。比如说坦然放弃追逐,就意味着有可能和坚守相依为伴。放弃了可以带给你繁华的前景,就有可能踏上迎向内心的小径。这也是寂寞书写者的所有含义。

2006年12月10日

【后记】

此时,天空苍蓝,几缕流云浅浅地穿越海峡,像是妈妈亲手做的棉衣上几绺白色线头儿。山,只有大致的剪影,具体的层次在衔接处云雾缭绕,依然平铺直叙。一端探进内陆,一端隐入大海。岸边的乱石层层叠叠,亮得耀眼的海浪一波又一波诉说着来自深海的消息,白花花的海浪此起彼伏,在愈来愈浓的暮色中,声声断断。

同类推荐
  • 跟小王子去旅行

    跟小王子去旅行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小王子;每个人心中都向往一场旅行。小王子驾着飞船重新回到了地球,带着他的灵魂、理想和爱,与作者开始一场奇妙的旋风环球之旅。这不只是一本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游记,更是一次心灵行走的记录。地理与幸福,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元素,却因为小王子的出现,像一道金色的阳光,穿过层层迷雾,直达真理的彼岸。本书选取了所到过的世间最美的地方,有新奇的旅行体验,有无限的冥想遐思。假使合上这本书,你有打起背包去行走的冲动,就带上生命中的小王子,展开一次奇妙独特,又只属于你的旅行吧!
  • 北京的梦影星尘

    北京的梦影星尘

    本书在描摹众多的名胜古迹同时,也力图捕捞这些尘封的脚印,为读者做地理与人文的双重导游。历经沧桑的皇宫王府、寺庙碑塔、城楼戏园、古墓名陵,如星罗棋布,构成一笔令人抚今思昔的文化遗产。作者十年磨剑,在历史与现实间来回穿梭,努力描绘一幅人间城廓的精神地图。北京不仅是著名的古都,而且是世界上最具文化特质的城市之一,无数的才子、大师在此驻留过
  • 旅游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旅游手册(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以下几大省市的旅游常识:北京市、河北省、江苏省、安徽省、山西省、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香港、澳门、海南省、陕西省……等等。
  • 跟着古志游和顺

    跟着古志游和顺

    《跟着古志游和顺》是一本构思精妙的书。首先,妙在一个“跟”字上。和顺风光集太行壮美与古韵秀雅于一身,若以世俗之见,必是哪里人多去哪里,何处有名说何处,而世芳却绝不随波逐流。他借古发今,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循着古人的思路,以幽幽的古人情怀,追随着古人的足迹,开始进行了一场不会也不可能有终结的历古、访古、探古、思古、鉴古、述古的大旅行。
  • 清凉菩提

    清凉菩提

    “菩提十书”之《清凉菩提》:我们不能只有知性,也应该充满清明的感情,知性是看见浩渺宇宙与众生心地都有星星,戌性则是让自己的心恒常亮着一颗星星。我们的星星在交会时有小小的感动、小小的开悟,互相闪烁、互相带来清凉,使我们能痛快积极地生活,并且珍惜人心。本书是菩提系列的第六部,给热恼的人间带来清凉,有如醍醐与甘露。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教你学单杠·双杠

    教你学单杠·双杠

    本套图书全部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相应分章且归类排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操作性和知识性,是青少年学习田径与体操的最佳读物。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音乐杂谈(生命百科)

    音乐杂谈(生命百科)

    中国音乐发展音乐杂谈极其古老的艺术——音乐人类的历史,据最近的研究,已有数百万年。我国也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大约距今170万年以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在这块大地上生息、繁衍。经过世世代代的不懈的奋斗、努力,人类创造了今天我们享有的灿烂文明,创造了各种绚丽多姿的文化艺术。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诸葛亮的智慧

    诸葛亮的智慧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诸葛亮,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 巴菲特的投资智慧

    巴菲特的投资智慧

    同时,书中设有“活学活用”内容,通过生动的例子,本书摘录了巴菲特本人致股东函以及其他一些演讲中的观点,全面准确地分析了巴菲特的观点,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巴菲特投资精髓。相信读者在阅读完《巴菲特的投资智慧》之后,会对股神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让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巴菲特的投资理论,为自己以后的投资生涯增添更多的智慧与策略,以便更好地在股市中遨游
  • 一学就会做宵夜

    一学就会做宵夜

    《一学就会做宵夜》精选了近百种宵夜的做法,实用性强,操作方便,制作简单,一学就会,是喜欢吃宵夜和经营宵夜的人士的必需读本。
  • 碧海青龙传系列五

    碧海青龙传系列五

    十万年前的洪荒之战,无数强者陨落天际,踏入轮回;十万年后,他们的转世逐一出现,当年的暗中布局,都渐渐地浮出水面;看似平静的人间界,终于再起波澜,大唐的烟尘,掩不住历史的脚印,唐朝的官场、江湖逐一出场,无数英杰也逐一隆重登场;但所有人,都只是一个人的陪衬……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