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4800000013

第13章 寂寞书写者(2)

说到芯子,好像有了许多感慨。芯子,既是底色,也是最为真实的、不变的确凿,你可以说它一直在坚守自己的信仰,也可以鄙夷它顽固不化、不识时务,说它是时代的落伍者。可是这些于它总是不为所动的。芯子,就是芯子,是维系一棵树正常生长的根系、是引发一条河流起源的一滴水、是铺垫一条路由此无限延伸的一粒石子,同时还是支撑一个人如何走到今天的动力——寂寞的书写者,书写难以涌入洪流的寂寞。

这些衍生出来的种种意象平时总在视线之外,或在土里或在泥里,反正不是随处飘飞的灰尘,就像真相总是被湮没在诸多浮幻的、华丽的表象之下。树可以枯萎,河水可以枯竭或改道,道路可以更轻易地被高楼大厦,被美景蓝图所覆盖。也许只有到那时候才会懂得,根、水滴和石子的忠诚,它们不曾诉说什么,或许更不知道自己存在与否有什么意义。它只忠于自己渺小却并不卑微的天性。

小人物和大传奇之间的分野,我想就是一粒石子和一条长路的关系。例如《小人物的悲欣》和《今夜,零星小雨》中描述过的——

“一点可以担当的孤独,一场感觉安慰的电影,一本可以相互映照的小说,一杯让人微醉的清酒,一段常常迷失的道路,一条没有来由的轨迹,一张即读即忘的报纸,一通越聊越淡或越深的电话……比如你我,小人物的悲欣不过如是。比如,一直下雨的星期天,放着大把的空白的时间,走街串巷,看同样的人东奔西跑,也许他之所以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企图创造一种温暖的假象——听一遍当日的气象预报——听说,今夜零星小雨——挂了电话告诉自己,其实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孤单。”

一个人旅行,既是放飞也是被放逐,走南闯北都是自己所愿的。相对必须坚守的那些关于根或石子的诺言,得以四处游走就是小人物至深至远的自由了。

承认孤单,并坚守寂寞,我想这样的文字或人,才是我所倾慕的。遇见这样的书或人,难免一阵庆幸,还有“原来,你也在这里”的问候。

2006年12月8日

【场景四】

渴望记叙这样的时刻——

陌生的城市,清冷的因子,眼前尽是人影匆匆。虽是过客,但比走在自己的城市还要悠闲自在,完全是闲庭信步的状态。相似的疲倦或积极进取的行人,刚挺立起来的风格张扬的城市地标型建筑,创意雷同的或粗犷或秀气的、名目繁多的广场,还有几乎像大片移栽过来的植物……走过的长街短巷,逐一铺陈。若干没有编组的空间在时光的精湛指挥下,一层层地重组、叠加、契合、渗透、融会、渐变、翻转,该清浅的漂洗,该浓重的浸染,色块和光线纷纷寻找可能发生融合的因素,最后,郑重完成了一幅印象派图画,是能留下的,也是可以带走的——时间里的纪念。

交由时间担纲指挥的曲谱,是一串串过滤了激烈争夺和浮躁纷扬,仅剩下柔和的,能触动内心的节拍了。那里没有戏剧性的高潮和低谷,也没有人为的或命运的通途和绝境——每个人,不管是什么背景、什么条件、什么境遇,都有自己的绝境——前两天读到了阿城的这段话,起初感觉很平常,没有什么深意,所有过来人都有资格和底气这么说,比如父亲对儿子、师傅对徒弟、修炼成功的对亟待锻造的。再细想,却只因为他点破了这两个字——绝境。

大多时候,人们并不这么想,所谓绝境不过是书面用语,但凡书面语都显得无端严重一些。即使走到末路,也宁愿相信包裹、袭击自己的并不是真正的绝望。再甚或就算陷入了绝望的境地,可能也会反过来安慰自己,每个人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我,并不是唯一。

所谓绝境,各人有各人的质地,有的坚硬似铁,有的颓靡如泥,但是最后终将消弭于无形。

朋友说过一段话,大意是:在无伴奏的混声合唱时,当和声丰厚起来,声音顿时觉得非常神奇。乐队指挥却对大家说,“你们能不能唱得更背影一点儿?”

读到这里有些感动,现在谈感动已日渐艰难,但是我完全理解了那位指挥的想法,只是说不出这么形象的句子。

把声音作为背影,让个人的声音消隐或融入一个足以覆盖自己的场景,你唱的或我听到的已经不再是自己的微弱的声音,而是浑然一体的气息了。我想说的是这和写字同理,或许经过多年的研磨,你有能力修辞造句,把句子打造得精致可人,念诵时语感优美,甚至可能做到一篇中尽是华彩的段落,但是与此同时你却失去了文字中最为可贵、自然涌动或无意流露的——声音,仅仅是声音——随内心起伏、张合一起波动和咏唱的朴实无华的——声音。

假如每一篇文章都是当时的可以信赖的背影,都是可以融合到你所有文字中的真实的声音,那么不同年月里的文字就有了同样的气场,乃至细微的气息,它们才是你的所有,是在一个人的寂寞中,独自发声的所在。尽管它们的联盟后仍是背影,仍是底色,但你终于在时移事往之后获得了一种可以把握、可以依凭,也可以相信的确凿。

你可以说,无限的真实是不存在的,我也相信真的如此。我想说的是,接近无限的真实也是一种绝境,不是有“水清无鱼”的老话儿吗——那些“绝对的自己和相对的失去之间”就是“真实”可能存在的空间——(引用一段写在书页上的杂感)你放弃了什么,才能真正拥有什么——两个“什么”确有所指,大抵可以代表两种截然相反的志向,如果前者是繁荣,那后面的就该是落寞了。前面的是奉迎,后面的就是抵制。前面是开放,后面的就是闭合的。诸如此类,它们几乎是时时相悖的,比如说坦然放弃追逐,也就意味着有可能和坚守相依为伴。放弃了需索,也就部分清楚了自己可能的富足。放弃了可以带给你繁华的前景,也才有可能踏上迎向内心的弯弯长长的小径。

一部小说的题目,《假如在冬夜,一个旅人》。作者是意大利的伊塔洛·卡尔维诺。大陆的译本通常是《寒冬夜行人》,我极为偏爱台版的译名。这么一倒装,一顿挫,凭空就有了节奏,有了韵味,也有了场景的延伸。小说最后一段回溯源头——从前有个人孤零零地走在路上,发现有个什么东西吸引着他。那个东西仿佛隐藏着什么秘密,或者说向他预示着什么。他便去寻求解释,人家给他讲了一个长长的故事。

我们都在写一个或长或短的故事,用纸笔,用各自的经历,用各自的得到和失去,像一本《沙之书》,写得越多,留下的越少,又能怎样呢?不如默念——

假如在冬夜,一个旅人……

大街上霓虹闪耀,灯火明媚,但却与我无关。当然这不是家,可总归有一盏可以由自己点亮的灯。

旋律应向遥远的彼岸消逝一般,渐次安静地逝去——英国作曲家戴留斯在《河上夏夜》的乐谱上写道——我几乎看到了这样一幅场景,一点点褪去之间,一点点淡化之余,一点点消散之后——那一点点地延展和宽阔,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渐次远去——是回想,也是遥望——那近于乡愁的怀念,随着朦胧的和声,越来越安静。

这几篇零散的文字原本没有明确的主题,只是草草借了“场景”的划分铺陈了对时间、旅行、目光之所及,更多的是对书写和文字的一种反省。写到这儿,我所围绕和递进的却渐渐澄清了,而串联文字的那条线也慢慢浮现出来——有几个字频繁闪现——或许应该是《寂寞书写者》这几个字,是一段作为背景的旅行中独自发出的,一种声音。

我听到,并忠实记录,仅仅如此。

下午飘了一会儿雨,一层薄薄的寒意在漫长的海岸线铺展开来,像是细细刷了一遍透亮的清漆,严严实实地封锁起一个完整的冬天,从岸边起始向陆地播散。夜色中弥漫着寂静的雾气,街上的行人很少,大概这时候都躲在自己的安乐窝里其乐融融了。灯很亮,街很长。路过一个很窄的十字路口,等绿灯亮起。街对面的斑马线上有一骑单车的男子,他并没下车,单腿撑地,一手扶着车把。平时我也这样,极为相似的姿势。一路很少下车,似乎和单车合二为一了。这么微型的路口竟然需要等五十多秒才能通行,我不急,反正有的是时间。点了一支烟,倒数秒数。四周无人经过,我和那人遥遥相望,一时间,好像照镜子一般,不经意看见了另外的自己。

他似乎等得不耐烦了,从衣兜里掏出烟盒,从裤兜里拿出打火机。我也经常趁这时点支烟,好为抽烟找到一个正大光明的借口。那人点上烟,火光一闪,就灭了,一小朵烟雾迅速逃逸。恰好红艳艳的数码归零了。可能,他也感到冷了,想借这一点点烟火暖一暖,还可以用来陪伴一个人的漫漫前路。仍是场景,犹在镜中。

2006年12月9日

【场景五】

渴望记叙这样的时刻——

在陌生的城市渐渐醒来,常常有几秒钟完全的空白,要想一想这是什么地方。在外地好像能更快速地清醒,然后知道还有许多想去的地方——有希望。随着一天满满的行程醒来,总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拉开棕灰或暗黄色的厚厚的窗帘,看看是阴天还是满眼的晴朗,想想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置身于“想去的地方”——有憧憬。当希望和憧憬能如此切实可行的时候,才能算得上片刻的拥有。

想起那一年秋天所在的小城组织了一次为期六天的金秋书市,也是每天早早地醒来,带着近于膨胀的充实感骑着单车赶赴那个与书的约会。一路上,阳光、人群、微凉的风都有着特别纯净的光影。犹如寂寞的书写者,他会自觉拒绝或抵御外界的喧嚣和繁华,习惯于转过身来,长久注视自己内心的歌、哭,也只有这个时候,他才无比清澈地得知,一个人的悲欣有多么嘹亮,多么真实。或许他曾经也渴望过成功和荣耀,被接纳或被奉迎,但是一无所获之后,才回到了这条别无选择的出路——回归平淡,回归内心。他终于放弃了被接纳或被承认的愿望——如同焦勇勤论述贾樟柯电影时所说的“顿失感”——指的是在突然的、不期而至的变革中,人们心理上突然感到的失落、无奈、困惑、迷茫和无望。所有这些汇集在一起所产生的感觉表现出的是一种晕眩感,这就如同一个人从长期的黑暗中一下子走到阳光明媚下,感受到的不会是光明和晴朗,而只能是痛苦的晕眩。

我想说的是,这种看似来自外部世界的变革不仅仅独属于某个特定的大时代,只是来自外界的压力和迫使,而且——更多的时候发生于内心——是一个人的心潮难平,以及如何波涛翻涌——有如在漫漫荒野中,一株小草被无限拉长的身影,只能归结为宁静的力量。

同类推荐
  • 没有人能独自旅行

    没有人能独自旅行

    这不是一本随便的旅行书,是一本旅行后的记忆录,期待了未知的相遇,邂逅了愿意爱下去的人。只为了追忆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梦。
  • 梦想与升华:十七岁 我走进非洲

    梦想与升华:十七岁 我走进非洲

    在这本被喻为“青春成长的心灵钙片”的散文随笔集中,作者不但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了她出国留学,从心理变迁到生活变迁的真实故事,同时也将非洲的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校园文化等展现给读者。孟梦用真实的笔触撰写了游历非洲的惊险、兴奋和异同于东方的趣闻轶事;在现实生活中体认到非洲民众的达观、热情和近原始状态下的煎熬与苦难;在学习和交流中明晰了多元文化的相抵与相容……
  • 英国皇家特种部队强身手册

    英国皇家特种部队强身手册

    整体的健康可细分为三大类别:柔软、毅力和体力,这三个类别都是本书讲述的健身计划针对的内容。年轻人也许会把重点放在体力与耐力的锻炼上,而中老年人则可能花更多时间进行柔软性训练。不过,某种程度的灵活性是我们所有人都必须具备的。
  • 欧洲之旅

    欧洲之旅

    《欧洲之旅》介绍了威尼斯、罗马、瑞士、荷兰、柏林等。
  • 英国皇家特种部队野外耐力生存手册

    英国皇家特种部队野外耐力生存手册

    本书在野外生存领域是赫赫有名的畅销书。“你如何给自己定位,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不论在哪一个领域,面对挑战,你必须鼓足勇气、积极进取,努力开拓未知的领域。
热门推荐
  • 责任胜于能力(公务员读本)

    责任胜于能力(公务员读本)

    畅销100万册,公务员责任意识与职业精神养成的第一读本。立党为公,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执政为民,贯穿服务群众的责任意识。作一名有责任心的公务员,做一个真正的“人民公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人民与社会。
  • 高效能人士的50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50个习惯

    用最短的时间重塑自己、改变人生。习惯的力量无比巨大,它经年累月影响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左右人一生成败。学习和培养高效能人士的习惯,重塑自己,成为高效能人士,走向卓越,改变命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洪荒大盗

    洪荒大盗

    鸿均曰:大衍五十,天衍四十九。张文曰:大衍五十,我衍其一。鸿均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故圣人无败故无敌。庄子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是故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张文曰:天道,地道,万物道,众生道,我为道。盗为我,盗天,盗地,盗万物,盗众生,无物不盗。天地为最圣人无敌,我便盗那天地,盗那圣人,盗尽万物众生。新书《炫龙记》,期待大家支持,谢谢。
  • 二婚不昏,继承者的女人

    二婚不昏,继承者的女人

    【大宠小虐】她爱他至深。七岁开始,她的心里已经放不下任何人。为了她,她甘愿做小伏低,费心讨好,容忍形形色色的女人出现在他身边。如愿以偿地嫁入高家,却从新婚之夜就独守空房。高锦恒用每一分每一秒来宠爱其他女人,却把每一丝每一毫的厌恶都抛洒在她的身上。“高锦恒,我再爱你,也被你的残忍一寸一寸地磨光了。”“你总算不爱我了?那我是不是该为你不再恶心我而庆幸。”一纸离婚书,她净身出户。此生再无瓜葛。——贺承渊,传闻他身份神秘,只手遮天,无数名媛佳丽一致认为,只是和他对视就会怀孕。可是这样一个360度无死角的完美男人为什么偏偏看上她?在渣前夫回头拼命纠缠她的时候,贺承渊霸道地一把将她拥入怀中。“我的女人,你抢不起。”——“贺承渊,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太爱我了?”他沉默不语,冷峻的面容上忽然勾起了笑意,说:”我对你不是爱或不爱,而是没办法不爱了。”“不怕我吃回头草么?”小女人跃跃欲试地挑衅他。——他们的爱,不是一见钟情,没有悲伤绝望。贺承渊这样的男人,爱上你,便会倾其所有,从一而终。
  • 绝顶聪明大测验

    绝顶聪明大测验

    青少年是祖国的宝贵财富,是未来的希望,而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如何提高自己的智力,怎样便捷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了帮助青少年开启智力,拓展思路,我们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把高深复杂的各科知识趣味化、简单化,力求使青少年在快乐的学习中得到启迪,学到知识,增加智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宝贝妖精:无敌校草别想跑

    宝贝妖精:无敌校草别想跑

    我深深的沉醉于其中了。最后发展为同居。如果说同居是两个人真正进入爱情角色的最好状态,那么同居之后。--情节虚构,倩如,我是,是的,我会照顾你一辈子。我听着他富有磁性的声音,我这个一直以来玩弄感情,不相信男人的妖精,请勿模仿,抛开一切,追随真切的感觉而去。向着所谓的爱情,所谓的幸福,前进着,倩如倚在杜浩胸膛娇滴滴地问:你是我的唯一吗?杜浩深情的望着我,终于被杜浩的只言片语收拢了
  • 魔女公主的花之追爱记

    魔女公主的花之追爱记

    那个,那个,占星学太复杂,纯奈再这里暂且不谈……太阳星座,正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十二星座。因为是以地球为不动的对照点,太阳在一年中以宇宙中黄道面为平面,围绕着十二个星座运动为周期。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