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3700000028

第28章 公孙丑下(1)

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②,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③非不深也,兵革④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⑤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⑥,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⑦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⑧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①天时、地利、人和:《荀子·王霸篇》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荀子所指的“天时”指农时,“地利”指土壤肥沃,“人和”是指人的分工。而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天时”则指用兵作战的时机、气候等;“地利”是指山川险要、城池坚固等;“人和”则指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等。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叫“城”,外城叫“郭”。内外城比例一般是三比七。③池:即护城河。④兵:武器,指戈矛刀箭等攻击性武器。革:皮革,指甲胄。古代甲胄有用皮革做的,也有用铜铁做的。⑤委:弃。⑥域民:限制人民。界:域,界限。⑦畔:同“叛”。⑧有:或,要么。

译文~~~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把一个周围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够取胜。既然已经四面围攻,一定有得天时的了,这样还不能取胜,这就是天时不如地利啊。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和甲胄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不是不充足,(敌人一来士卒就)弃城而逃,这就是地利不如人和啊。所以说:限制百姓不靠封国疆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凭山川形胜的险要,扬威天下也不靠兵器盔甲的坚利。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背叛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顺从他。以全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要背叛他的人,所以仁德的君子要么不打仗,要打的话,一定会取得胜利的。”

诵读星级★★★

原文 孟子将朝王①,王使人来曰:“寡人如②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zhāo),将视朝③,不识④可使寡人得见乎?”

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⑤朝。”

明日,出吊于东郭氏⑥。

公孙丑曰:“昔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

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

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子⑦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能至否乎?”

使数人要(yāo)⑨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

不得已而之景丑氏⑩宿焉。

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

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

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sì)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

曰:“岂谓是与?曾子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qiàn)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

注释~~~①王:指齐宣王。②如:宜,当,应当。③视朝:上朝廷处理政务。④不识:不知。⑤造:到,往。成语有“登峰造极”。⑥东郭氏:齐国的大夫。⑦孟仲子:孟子的堂兄弟,跟随孟子学习。⑧采薪之忧:本意是说有病不能去打柴,引申为自称生病的代词。薪,柴草。⑨要:拦截。⑩景丑氏:齐国的大夫。父召无诺:《礼记·曲礼》:“父召无诺,先生召无诺,唯而起。”“唯”和“诺”都是表示应答之词,急时用“唯”,缓时用“诺”。父召无诺的意思是说,听到父亲叫唤,不等说“诺”就要起身。俟:等待。驾:套车。宜:义同“殆”。大概,恐怕。慊:不满足,感到遗憾。齿:指年龄。丑:类似,相同。

译文~~~孟子将要去朝见齐宣王,齐宣王派人来说:“我本应该来到你的住处来看你的,患了风寒的病,不能吹风。明天早晨我将上朝处理政务,不知道可让我在朝廷上见到你吗?”

孟子回答说:“不幸得很,我也有病,不能上朝廷去。”

第二天,孟子出门到东郭大夫家里去吊丧。

公孙丑说:“昨天你拿生病辞谢齐王,今天又去吊丧,这恐怕不好吧?”

孟子说:“昨天生病,今天好了,为什么不可以去吊丧呢?”

齐王打发人来问候孟子的病,并且带来了医生。孟仲子应付说:“昨天大王命令来时,他正生着病,不能上朝廷去。今天病刚好了一点,已经快步走向朝廷去了,我不知道他能否到达呢?”

孟仲子立即派人到路上去拦孟子,转告孟子说:“请您一定不要回家就上朝廷去!”

孟子不得已就到景丑的家里去住宿。景丑说:“在家庭里有父子,在家庭外有君臣,这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伦理关系。父子重在恩爱,君臣重在恭敬。我只看见齐王敬重你,却没看见你敬重齐王。”

孟子说:“嗨!这是什么话啊!齐国人没有与齐王谈论仁义的,难道认为仁义不好吗?不是。他们心里想的是:‘这种人哪里值得和他谈论仁义啦’?那么,对齐王不恭敬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我不是尧舜治天下的道理不敢拿来向齐王陈述,所以齐国人没有谁比我更敬重齐王了。”

景丑说:“不,我不是说的这个方面。《礼记》上说:‘父亲召唤,不等到应诺一声就应起身;君王有命召唤,不等到车马备好就应起身。’(可你呢,)本来就准备去朝见齐王,听到齐王的召见却反而不去了,这好像和《礼记》上所说的不大相合吧。”

孟子说:“难道你说的是这个吗?曾子说:‘晋国和楚国的财富,是不能赶上的。但是他有他的财富,我有我的仁德;他有他的爵位,我有我的道义。我有什么遗憾的呢?’这些话难道没有道理曾子会说吗?这里面也许别有道理啊。天下公认为尊贵的东西有三样:爵位是一种,年龄是一种,德行是一种。朝廷论尊,没有赶得上爵位高的;乡里论尊,没有赶得上年龄高的;辅助世道治理百姓,没有赶得上道德好的。怎么可以有了一种,就拿来轻视其他两种呢?所以,大有作为的君主,一定有他不能召唤的大臣,如果他有事情需要与他谋划,就亲自到他家里去拜访。他尊重德行喜爱仁道,不这样,就不值得与他有所作为了。从前商汤对于伊尹,先向伊尹学习,然后才以他为臣,所以不费大力气就称王于天下;桓公对于管仲,也是先向他学习,然后才以他为臣,所以不费大力气就称霸于诸侯。现在天下各国土地的大小相当,君主德行的高低也相等,相互之间谁也不能高出一筹,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君王们只喜欢以自己教导的人为臣,却不喜欢以教导自己的人为臣。商汤对于伊尹,桓公对于管仲,就不敢召唤。管仲尚且不可以被召唤,何况连管仲都不屑于做的人呢?”

诵读星级★★

原文 陈臻(zhēn)①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②;于宋,馈七十镒而受;于薛③,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孟子曰:“皆是也。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jìn)④,辞曰:‘馈赆。’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⑤,辞曰:‘闻戒,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⑥也。无处而馈之,是货⑦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⑧乎?”

注释~~~①陈臻:孟子的学生。②兼金:好金。因其价格双倍于普通金,所以称为“兼金”。按:先秦时代所谓的“金”,就是现在的铜。一百:即一百镒。镒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镒为二十两。③薛:春秋时有薛国,但在孟子的时代已被齐国所灭,齐威王将其地封给其庶子田婴,婴子田文(孟尝君)继承父业,称薛公。地在今山东滕县东南。④赆:给远行的人送路费或礼物。⑤戒心:戒备意外发生。根据赵岐的注释,当时有恶人要害孟子,所以孟子有所戒备。⑥未有处:没有出处,引申为没有理由。⑦货:动词,用钱收买。⑧取:收买。

译文~~~陈臻问道:“前些日子在齐国,齐王送给您好金一百镒,您不接受;在宋国的时候,宋王送给您七十镒,您却接受了;在薛地,薛君送给您五十镒,您也接受了。如果以前的不接受是正确的,那么后来的接受便是错误的;如果后来的接受是正确的,那么以前的不接受便是错误的。老师在这两种错误中一定是占有其中一种的了。”

孟子说:“都是正确的。当在宋国的时候,我将要远行,远行的人必定要用盘费,宋王说:‘送上一点盘缠吧。’我怎么不接受呢?当在薛地的时候,我听说路上有危险,需要戒备。薛君说:‘听说您需要戒备,所以送上一点买兵器的钱。’我怎么能不接受呢?至于在齐国,则没有任何理由啊。没有理由却送给我钱,这是用钱来收买我啊。哪有君子而能用金钱收买的呢?”

诵读星级★★

原文 孟子谓蚳(chí)蛙①曰:“子之辞灵丘而请士师②,似也,为其可以言也。今既数月矣,未可以言与?”

同类推荐
  •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数千年来,儒学经籍浩繁,汗牛充栋,人们要想一窥堂奥,殊属不易。除鸿儒学者外,一般人对儒学的汲取主要是以儒学经籍的名篇名句,尤以四书五经为首。儒学的经典名句,具有能传之千古,播之四海的功能,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受其熏陶教育,从而使整个儒学的传承,像浩浩长江,永不衰竭,且历久常新。
  •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遁甲符应经》, 题宋杨维德等撰, 真实作者 尚待考证。尽管如此, 作为记录与六壬、太乙各名的奇门遁甲术 的《遁甲符应经》, 仍然不失为一部中华术数奇书。奇门遁甲在我国可能已经失传 , 通过《遁甲符应经》等书, 我们有机会一窥它神秘的面目。
  • 难经(四库全书)

    难经(四库全书)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
  •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热门推荐
  • 赢在谈判

    赢在谈判

    本书谈判是一场战争,有些谈判是为了和平,有些谈判是为了正义,有些谈判是为了公平,有些谈判是为了真相,有些谈判是为了解决问题,有些谈判是为了面子……而对于商场来说,谈判就是一场为了利益而斗智斗勇的战争。《赢在谈判:成功商务谈判的46个攻略》由马斐所著,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并重,是一本成功商务谈判的指导用书。
  • 野狼沟传奇

    野狼沟传奇

    这部小说由五个故事组成:《黑瞎子沟传奇》、《豹子沟传奇》、《野狼沟传奇》、《兴安野猪王》以及《虎峰山传奇》。描写了抗日战争期间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的英雄事迹,情节紧凑,引人入胜。
  • 古尸劫

    古尸劫

    随着一具千年古尸的突然苏醒,恐怖危机接踵而至;和古尸有着相同容貌的韩雪依,被卷入了这接二连三的恐怖案件中,有“年轻版福尔摩斯大侦探”之称的萧哲瀚,该怎样去侦破这些血腥恐怖而又很离奇的凶杀案?突然苏醒的古尸,与他们有着怎样的渊源?而这对欢喜冤家,又将如何去面对那些深入骨髓的恐怖袭击?他们将会遇到怎样的危机?而他们又会有怎样的结局?
  • 现代神人

    现代神人

    ,在突破了异界神界的结界来到仙界。使他在仙界成了无人敢管的逍遥仙,突破禁地获得了混沌神的传承,在异界经过努力建立了自己的帝国,成了异界的神,来到在神界受到众神的排挤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成了一个小小的星球守护神,用自己在异界获得的不同的仙元力大战群仙,一次意外使他有了强壮的身体一次事故使他来到异界,过上了逍遥的生活
  • 复原古武

    复原古武

    在这个高科技发达的年代;刘兴以超人的毅力与精明的头脑复原古武,追寻人类的起源,纵横宇内;他自创的功法可以练出狂血,越阶杀敌;请看坎坷的人生道路如何磨砺出至强者。
  • 光影之歌

    光影之歌

    本书讲述了中国第一代“电影艺术家”何云的光辉革命事业。上战场,杀敌寇,洒热血,学电影……历尽艰险、磨难、挫折、生死,收获爱情、亲情、友情……在这光与火、血与泪的跌宕起伏的一生中,何云为新中国的解放、电影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用他的行动给我们展现出一颗璀璨明亮的赤子之心,表露出中国第一代“电影艺术家”敦厚大度的思想品格以及崇高光辉的革命精神。
  • 劳动合同法:释义与实务操作

    劳动合同法:释义与实务操作

    劳动争议范围不断扩大,是出台《劳动合同法》的直接原因。在《劳动法》颁布的1994年,全国5000万国有企业职工均有固定的身份,“单位”一词依旧盛行。1998年,国企开始大量裁员,5000万名国企职工的绝大多数被推向市场,劳动关系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不仅国企职工的劳动关系走向了市场,另有至少1.2亿农民工加入其中,个体经济组织、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空前壮大,这一系列的新劳动关系,都需要用新的《劳动合同法》来调节。根据测算,目前已有九成以上的劳动关系在按市场法则行事。而这些关系,需要新的法律调整和规范。
  • 古代刑罚与刑具

    古代刑罚与刑具

    在王权至上,法自君出的封建社会,鞭笞、棍打是最常见的惩罚。历代酷吏在拷讯犯人时,往往违反刑罚规定,诸刑并用,还别出心裁地创造出各种稀奇古怪的用刑方式,在残虐人性时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刘洋编著的《古代刑罚与刑具》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刑罚与刑具的有关内容,对中国古代主要刑罚与刑具分门别类地作了介绍并揭示其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康熙的狂宠逃妃

    康熙的狂宠逃妃

    本文主要写的是康熙小玄子和德妃娘娘的爱情长跑,用一句话总结一下,本文就是德妃逃康熙追,德妃再逃,康熙再追,德妃逃逃逃,康熙追追追的动人爱情诗篇~女主——德妃(吴雅:人家穿越去清朝的都是阿哥捧着,大臣护着,凭什么她穿越过去就身处冷宫,而且还没搞清楚状况就在生孩子!?还一不小心生的是胤禛四四?疯掉了疯掉了,紫禁城太恐怖,看她如何玩转红墙,逃脱康熙的魔爪!哇咔咔…可是,逃离了以后,为什么会突然怀念起那个一身龙袍的家伙?男主——康熙:原本心中只有江山黎民,女人于他而言不过是传宗接代的工具,可是为什么这个女人会不一样,花样百出,四处放电,还居然为了逃脱跟他斗智斗勇!这个女人有没有搞清楚状况,她是他的女人,一辈子都是!无论她逃到天涯海角,他也一定会抓她回到他身边!附上其他男主滴浓浓爱意——马齐:“德妃娘娘逃出宫就在我身边,是皇上生生抓回宫中去的,如今已过三十年,也该将雅儿还给我了!”隆科多:“那日紫藤花下的一个回眸,便让我心心念念了几十年,上天入地,我也会守护着德妃娘娘,辅佐娘娘直上云霄!”钟楚良:“你总说当年是皇上误会了你我,才迫使你在御下承宠,也迫使我被逐出皇宫,其实当年我心意实真,如今改了名姓再度入宫,就是希望与你再续前缘!”…“你、你、你们,给朕滚远点,敢碰朕的女人,你们活腻了吗?”“男人靠得住,母猪能上树!管你是皇帝还是大臣,都是群下半身思考的动物!我不是优乐美,凭什么让你握在手里,我的穿越我做主,拐上阿哥闯天下去了!”片段一“万岁爷,德妃娘娘又翻墙了!”“哦,明天把那里的台阶再修平整一点,别摔了娘娘!”某皇帝声音波澜不惊。“娘娘是带着四阿哥一块逃的!”“哦,有四阿哥护着,德儿也比较安全。”“还有马齐大人和隆科多大人!”“什么!”某皇帝拍案而起,“摆驾,朕要微服,跟他们一起出去!”想丢下他,门都没有!片段二“才坐完月子,你又去哪儿了!”某皇帝脸阴的如同院里的缸。“我翻墙出去买桂花糕。”某女晃了晃手上的糕点,当然,还顺便看了看买桂花糕的小帅哥!“吃饱了?有力气了?看来朕低估了你的体力!既然这么有活力,我们上床运动一下吧!”“喂,我才坐完月子,你是想累死我吗?喂,轻一点啦!”“就该让你精疲力尽,你才能知道你是谁的女人!”片段三某四四眼巴巴地望着德妃:“额娘,我今天过生日,想吃额娘做的生日蛋糕…”生日蛋糕呀,说说就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