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3700000027

第27章 公孙丑上(2)

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

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它的成为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这种气是积聚正义所产生的,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行为中有内心感到不安的事,这种气就会缺乏力量了。所以我说,告子不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的东西。必须要先有集义的事却不停止,心中不要忘记,也不要去帮助它生长,不要像宋国人似的。宋国有个人嫌他的禾苗不长,就用手去把它们拔高,累得气喘吁吁地回家,对他家里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啦!我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已全部干死了。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公孙丑问:“怎样才算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呢?”

孟子回答说:“偏颇的言语知道它片面在哪里,夸张的言语知道它过分在哪里,怪僻的言语知道它离奇在哪里,躲闪的言语知道它理穷在哪里。(这四种言语)从内心发出,必然会对政治造成危害;在他政治措施中体现出来,就会对国家大事造成危害。如果圣人再世,也一定会同意我的话。”

公孙丑说:“宰我、子贡善于讲说谈论,冉牛、闵子、颜渊善于阐述德行,孔子兼而有之,说:‘我对于辞令就不擅长了。’如此说来,老师已经称得上圣了吧?”

孟子说:“嗨!这是什么话?过去子贡问孔子说:‘老师称得上圣了吧!’孔子说:‘圣,我还不敢当,我只不过学习不感到满足、教诲不感到疲倦罢了。’子贡说:‘学习不感到满足,是智;教诲不感到疲倦,是仁。有仁有智,老师已经称得上圣了。’圣这样的称号,连孔子都不敢自居,你这是什么话?”

公孙丑说:“过去我曾听说,子夏、子游、子张都具有圣人的某一个方面,冉牛、闵子、颜渊则具备了圣人的全体而规模较小,请问夫子自居于哪一种人呢?”

孟子说:“暂且不谈这个。”

公孙丑说:‘伯夷、伊尹怎么样呢?”

孟子说:“他们是不同主张的人。不够格的君主不事奉,不够格的百姓不使唤,世道太平就做官,世道昏乱就退隐,这是伯夷;任何君主都可以事奉,任何百姓都可以使唤,世道太平也做官,世道昏乱也做官,这是伊尹;能做官就做官,能退隐就退隐,能长久就长久,能短暂就短暂,这是孔子。他们都是过去的圣人,我没有能力像他们那样去做,至于我的愿望,则是学习孔子。”

公孙丑说:“伯夷、伊尹与孔子相比,如此相等吗?”

孟子说:“不是!自有人类以来,从未有过孔子那样的人。”

公孙丑说:“那么,他们有共同之处吗?”

孟子说:“有的。如果能得到纵横百里的疆土成为君主,都能使诸侯来朝见,拥有天下;如果做一件不义的事、杀一个无辜的人来得到天下,他们都不会干的,这是他们的共同之处。”

公孙丑说:“请问他们不同的地方。”

孟子说:“宰我、子贡、有若的智慧都足以了解圣人,他们虽然地位低下,却不至于阿谀他们所喜欢的人。宰我说:‘据我看来,老师比尧、舜强多了。’子贡说:‘见到所行的礼仪就明了它的政事,听到所奏的音乐就明了它的德行,即使从百世之后来评价这百世之中的君王,也没有一个能违背老师的主张。自有人类以来,从未有过老师那样的人。’有若说:‘难道仅仅是人类如此吗?麒麟跟走兽,凤凰跟飞禽,泰山跟小丘,河海跟水塘,都是同类啊;圣人跟百姓,也是同类。高出自己的同类,超越自己的群体,自有人类以来,从未有过比孔子更伟大的人了。’”

诵读星级★★

原文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①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②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③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④之服孔子也。《诗》云⑤:‘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⑥不服。’此之谓也。”

注释~~~①假:借,凭借。②待:等待,引申为依靠。③赡:充足。④七十子:指孔子弟子。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⑤《诗》云:引诗见《诗经·大雅·文王有声》。⑥思:音节助词,无义。

译文~~~孟子说:“倚仗武力而假借仁义的,那是霸业,创造霸业必须要有大国作基础。依靠道德实行仁政的,那是王业,创造王业不须大国作基础。商汤王只有纵横七十里,周文王只有纵横一百里。用武力征服别人的,别人并不是真心服从他,只不过是力量不够罢了;用道德使人归服的,是心悦诚服,就像七十个弟子信服孔子那样。《诗经》上说:‘从西从东,从南从北,无不心服。’正是说的这个意思啊。”

诵读星级★★

原文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①,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诗》云②:‘迨(dài)③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dù)④,绸缪牖(yǒu)户⑤。今此下民⑥,或敢侮予?’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pán)乐怠敖⑦,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⑧:‘永言配命⑨,自求多福。’《太甲》⑩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注释~~~①闲暇:指国家安定,无内忧外患。②《诗》云:引诗见《诗经·豳风·鸱》。该诗以鸱鸮为喻,申述周至危急,表明作者救危扶倾的苦心。据《尚书·金縢》记载,该诗的作者是周公。③迨:趁着。④彻:剥取。桑土:桑树根。土,同“杜”,东齐方言说“根”为“杜”。⑤绸缪:缠结。牖:窗子。户:门。⑥民:人。⑦般:乐。怠:怠慢。敖:同“遨”。出游。⑧《诗》云:引诗见《诗经·大雅·文王》。⑨永:长久。言:语助词,无义。配:合。命:天命。⑩《太甲》:《尚书》中的一篇。违:避。活:赵岐、朱熹均释为“活命”,唯焦循《孟子正义》以《礼记·缁衣》引此句作“不可逭”,则作“逃避”讲。二说皆可通。译文依赵、朱说。

译文~~~孟子说:“行仁政就就能得到荣耀,不行仁政就会蒙受屈辱。如今既厌恶屈辱却又自处于不仁的境地,这就好像既厌恶潮湿却又居于低洼的地方一样。假如真的厌恶屈辱,不如崇尚仁德,尊敬读书人,使有贤德的人在位做官,有才能的人在职做事,国家无内忧外患,趁着这个时候整理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即使是大国也一定畏惧他了。《诗经》上说:‘趁着天晴没阴雨,剥些桑树根上皮,补好窗子和门户。现在你们下面的人,有谁还敢欺侮我?’孔子说:‘写这首诗的人,大概懂得防患的道理呀!能够治理他的国家,谁还敢欺侮他呢?’如今国家太平无事,却趁着这个时候纵情享乐,怠惰游玩,这是自己找祸啊。祸害和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诗经》上说:‘永远配合着天命,自然求得幸福多。’《尚书·太甲》说:‘上天降下的灾祸还可以避免;自己造成的罪孽,就不能够活命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诵读星级★★

原文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市,廛(chán)而不征①,法而不廛②,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③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④,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⑤,无夫里之布⑥,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⑦矣。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有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如此,则无敌于天下。无敌于天下者,天吏⑧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释~~~①廛:集市中储藏或堆积货物的货栈。这里用作动词。提供处所储藏货物。征:征税。②法而不廛:指官方依据法规收购长期积压于货栈的货物,以保证商人的利益。③讥:稽查,查问。④助而不税:指“耕者九一”的井田制,只帮助种公田而不再对私田收税。⑤廛:这里指民居,与上文“廛而不征”的“廛”所指不同。⑥夫里之布:古代的一种税收名称,即“夫布”、“里布”,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土地税、劳役税。⑦氓:指从外地移居来的移民。⑧天吏:顺从上天旨意的执政者。这里的“吏”不是指小官。

译文~~~孟子说:“尊重贤才,使用能人,杰出的人物都在位做官,那么,天下的士人都会高兴,愿意在他的朝廷上立身了;市场上提供储藏货物的地方却不征税,把滞销的货物依法收购不使积压,那么,天下的商人都会高兴,愿意把货物放在这样的市场上了;关卡只稽查而不征税,那么,天下的旅客都会高兴,愿意在这样的路上旅行了;种庄稼的人只帮助耕种公田而不另外征税,那么,天下的农民都会高兴,愿意在这样的土地上耕种了;居民区没有额外的土地税和劳役税,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高兴,愿意成为这里的居民了。真正能够做到这五点,就连邻国的百姓都会把他当父母一样仰慕。(如果有邻国来进攻)就好比率领他的子弟去攻打他的父母,自有人类以来,就没有成功过的。像这样,他就会天下无敌了。天下无敌的人,叫做‘天吏’。做到了这样还不能成就王业,是不曾有过的事情。”

诵读星级★★

原文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①。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②,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③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yāo)誉④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⑤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⑥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人之始然⑦,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⑧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注释~~~①不忍人之心:即怜悯心,同情心。②乍:突然、忽然。孺子:小孩子。③内交:即结交。内,同“纳”。④要誉:博取名誉。要,同“邀”。求。⑤端:开端,源头。⑥我:同“己”。⑦然:同“燃”。⑧保:定,安定。

译文~~~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同情别人的心情。古代帝王由于有怜悯同情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同情百姓的政治。用怜悯同情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同情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转动东西一样容易了。我说每个人都有怜悯同情别人心情的缘故,譬如现在有人突然看到一个小孩快要掉进井里去了,都会产生惊骇同情的心理。不是因为想因此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想因此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那不是人啊;没有羞耻心,不是人啊;没有谦让心,不是人啊;没有是非心,不是人啊。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一个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好像他有四肢一样啊。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贤能的人,是自己害自己的人;说他的君主不贤能的人,是害他的国君的人。凡是在自己方面有这四种发端的人,又知道把它们扩大充实起来,就像火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开始涌出。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保有天下;如果不能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诵读星级★★

原文 孟子曰:“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①?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②。故术③不可不慎也。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夫仁,天之尊爵④也,人之安宅⑤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人役而耻为役,由⑥弓人而耻为弓,矢人而耻为矢也。如耻之,莫如为仁。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注释~~~①矢人:造弓箭的人。函人:造铠甲的人。②巫:巫医。匠:匠人,这里特指做棺材的木匠。赵岐注:“巫欲捉活人;匠,梓匠,作棺欲其早售,利在于人死也。”③术:这里指选择谋生之术,也就是选择职业。④尊爵:朱熹《集注》:“仁义礼智皆天所与之良贵,而仁者天地生物之心,得之最先而兼统四者,所谓元者善之长也,故曰‘尊爵’。”⑤安宅:朱熹《集注》:仁义礼智“人当常在其中而不可须臾离者也,故曰‘安宅’。”⑥由:同“犹”。好像。

译文~~~孟子说:“造弓箭的人难道比造铠甲的人更不仁吗?造弓箭的人唯恐他的箭不能伤人,造铠甲的人唯恐人受伤。巫师和棺材匠也是这样。所以选择职业不可不谨慎啊。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厚风气的地方才好。选择住处,不居住在有仁厚风气的地方,怎么能算明智呢?’仁是上天尊贵的爵位,人间最安逸的住宅。没有人阻拦你却不做仁人,这是不明智啊。不仁不智、无礼无义的人,那就是别人的仆役了。做了别人的仆役却觉得是耻辱,就好像做了造弓的人却又以造弓为耻,做了造箭的人却又以造箭为耻一样。如果认为这是耻辱,不如好好行仁。行仁德的人就好像射手:射手先端正自己的姿势然后才放箭;如果没有射中,不怨恨胜过自己的人,而是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罢了。”

诵读星级★★

原文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①大焉,善与人同②,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③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注释~~~①有:同“又”。②善与人同:与人共同做善事。③与:偕同。

译文~~~孟子说:“子路,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很高兴;大禹听到有教益的话,就给人家行拜谢礼。大舜又比这两人更伟大,善于与别人合作,抛弃自己的成见,听从人家的意见,乐意吸取别人的长处来行善。从他种庄稼、做陶器、打渔一直到做帝王,没有哪个优点不是向别人学习来的。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这就是同别人一道行善。所以君子的美德没有比同别人一道行善更伟大的了。”

诵读星级★★

同类推荐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被誉为“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乃至世界军事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尊崇的地位。
  •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历代赋评注(明清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三略

    三略

    顾名思义,《三略》是专讲战略的兵书。其上略、中略、下略都是从战略的高度论述问题,始终贯穿着战略思想。在西汉以前,这样紧紧围绕战略问题的兵法专著还不曾出现。可以说,《三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战略专著,影响极为深远。
  •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历代赋评注(南北朝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论语新校释

    论语新校释

    《论语》是一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练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本书对原著行了详细地注释,是文学工作者及广大文学爱好者值得珍藏的艺术经典
热门推荐
  • 泉水的歌唱(原创经典作品)

    泉水的歌唱(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陕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雨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职场新人:五年32律

    职场新人:五年32律

    本书介绍了职场新人三十二律,内容包括:“忘记过去,从‘新’开始”、“唯有埋头,才能出头”、“认识自己,择‘擅’”而从、“行走职场,微笑是最好的名片”等。
  • 傻王的专宠

    傻王的专宠

    本是宰相长女,却因父亲厌弃,从小尝遍人情冷暖;本来许配当朝太子,不想继母陷害,被逼转嫁傻子王爷;本欲随遇而安了此一生,岂料遭人暗算,二八佳人香消玉殒。#呵呵,老虎不发威,真当她是病猫?就算死,她也要拉几个下来垫背!临死前,她更发下重誓:如有来生,有仇报仇,有怨抱怨。上天眷顾,人生重来,她无所顾忌,把狂妄的本性发挥到极致。欺凌自家姐妹,陷害大伯小叔,挑衅父母长辈,藐视皇家威严再携手自家傻王爷,妇唱夫随——扳倒了太子,废黜了宰相,扶持了新帝。#万事顺心,相公疼爱,夫妻和睦,生活美满,她却渐渐发现…她那看起来傻头傻脑的王爷相公,好像也不是那么傻?傻王爷语录:第一,爱妃永远是对的。第二,就算所有人都说爱妃不对,爱妃也是对的。第三,谁敢说本王爱妃不对?打死他!
  • 飘(青少版)

    飘(青少版)

    斯佳丽是一个漂亮、任性、果断的美国南方女子,爱上了另一庄园主的儿子阿希利,但阿希利却选择了温柔善良的玫兰妮。斯佳丽赌气嫁给玫兰妮的弟弟查尔斯。南北战争爆发后,查尔斯上前线战死。斯佳丽和风度翩翩的商人瑞特相识,瑞特开始追求郝思嘉,但遭到她的拒绝。南方军战败,亚特兰大一片混乱。不巧玫兰妮孕期将至,斯佳丽只好留下来照顾她。战后斯佳丽在绝望中去找瑞特借钱,偶遇本来要迎娶她妹妹的暴发户弗兰克。为了保住家园,她勾引弗兰克跟她结婚。弗兰克因反政府活动遭北方军击毙,斯佳丽再次成为寡妇……
  • 新编大众家常菜

    新编大众家常菜

    本书共分为家常菜和特色菜两大部分。家常菜对于厨艺初学者来说,可以从中学习简单的菜色,让自己逐步变成烹饪高手。对于已经可以熟练做菜的人来说,则可以从中学习新的菜色,为自己的厨艺秀锦上添花。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你一定要知道的经济常识全集

    你一定要知道的经济常识全集

    经济学是一门经世济民的实用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其研究对象,既包括政策制定者如何“经纶济世”,也包括一家一户一人怎样消费、购物、储蓄、投资的小计划。所以说,经济学是一门生活化的学问,它就在我们身边。本书摆脱了经济学惯有的复杂与枯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使读者轻松了解经济学的基本面貌。同时,将经济常识同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联系起来,便于读者用经济学的视角和思维来开展行动,从而培养经济头脑,创造人生财富。
  • 作为决定地位

    作为决定地位

    “要想有地位,先得有作为”,是一切组织和机构的员工必须遵奉的工作信条。这《作为决定地位》浓缩了我们这个风起云涌、人才辈出的伟大时代的最迫切呼唤,寄托着各级各类组织和机构的领导者们的最强烈心声!书中首先尖锐深刻地回答了“为什么作为决定地位”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书的主体部分,就工作中“如何才能大有作为”,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全书的主旨在于:呼唤各行各业的员工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奋发卓砺,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一番大作为,铸造光辉灿煌的职业生涯,开辟广阔似海的人生前景。
  • 穿越不当妃:皇帝缠上了厨娘

    穿越不当妃:皇帝缠上了厨娘

    这年头,穿越是时尚,她这个打小就爹娘不爱的胖妞终于也时尚了一把,可是她除了会吃就只会做,穿越必备二十一技一样都不会,她要怎么样在这古代混得风声水起啊?这个男人是皇帝咩?想要抓住男人的心就先吊住他的胃口,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偏这个小正太还真等着被她抓,说是身心实贱会更能体会真理……
  • 闵落大明

    闵落大明

    是偶然还是注定的一次巧合让安洛闵得到了一块玉佩从此她的命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一下子穿越时空来到了大明朝耀眼的当红少女偶像在这片明朝的天空用她的美丽以及聪慧征服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而她自己,又在这样一个时空中邂逅了怎样珍贵的东西爱情是否可以当作筹码来做赌注相信自己是不是可以突破所有的障碍这一切的机缘巧合一个十六岁的女孩该如何去承受何去何从长着翅膀的幸福要多么坎坷过后才能留住一切都即将由她来改变......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