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300000005

第5章 中国西南早期对外交通——先秦两汉的南方丝绸之路(3)

贾谊《新书·修政语》还将蜀、越、交趾联系在一起,越为长江下游和华南地区古族,先秦秦汉时期的南中地区亦有相当多的越人,《华阳国志·南中志》称“南中在昔盖夷越之地”,古文献亦称南中有“濮越”、“滇越”等;交趾在中印半岛北部,有雒田、雒王、雒侯、雒将。联系到越南北部红河流域发现的形制与三星堆文化相同的歧锋牙璋,越南北部永福省义立遗址发掘出土的与三星堆文化相似的多边形有领玉璧形器、石璧形器、A类灰坑等,以及在四川凉山州、云南以及越南青铜时代东山文化发现的大量蜀式三角形援青铜戈,云南和中印半岛出土的大量铜鼓,和《水经·叶榆水注》所引《交州外域记》以及越籍《大越史记》、《安南志略》等文献所载蜀王子安阳王南迁交趾建立“蜀朝”的历史来看,先秦时期从四川经云南至中印半岛的交通线是畅通的,这不仅与战国晚期蜀王子安阳王从蜀地南迁交趾有关,而且同从商代以来中越文化的早期交流互动有关。

王嘉《拾遗记》卷二记载,周成王即政三年,泥离之国来朝。法国学者鲍梯氏认为泥离国为尼罗河之音转,久良认为是印度拿拉镇之音转,拉克伯里认为是缅甸伊洛瓦底江西岸之奴莱。《拾遗记》卷二还记载,周成王四年,“旃涂国献凤雏……饰以五色之玉,驾以赤象”。从献玉和赤象来看,旃徐国有可能是缅印地区之国。五年,“有因祗之国,去王都九万里,献女工一人,体貌轻洁,被纤罗杂绣之衣,长袖修裾,风至则结其衿带,恐飘飖不能自止也。其人善织,以五色丝纳于口中,手引而结之,则成文锦”。“六年,燃邱之国献以比翼鸟,雌雄各一,以玉为樊。其国使者皆豢头尖鼻,衣云霞之布,如今朝霞也”。张星烺认为:“豢头尖鼻,或者即欧洲之白人也。”

过去学者在对《拾遗记》所述故事进行解释性研究时,或没有凭借可靠的参考资料,或其解释缺乏依据,多有比附之嫌。当笔者在系统研究古代巴蜀和西南地区的文化与文明后,再来分析《拾遗记》所述故事,可以发现其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如:一是“五”这个数字,与古蜀人的尚五习俗是否有关?古代蜀人尚五,在社会组织、文物制度等方面均以五为纪,秦始皇在蜀整修道路,亦以五尺道命名。二是丝,五色丝,当为织锦,是否与蜀锦有关?三是五色之玉和赤象,五色之玉当为翡翠之类,象则是缅甸和印度的特产。由此可以认为,《拾遗记》记载的这几个古国应该都在西南方向,当在印度支那半岛或南亚次大陆,与中国西南相毗邻。四是豢头尖鼻,这种形象与三星堆青铜人头像极为近似,二者之间是否有某种关系?三星堆文化族群的主体属于古代氐羌民族系统,而古羌人的种属与中亚或西亚有关。五是献比翼鸟,《逸周书·王会篇》记载巴人献比翼鸟,二者是否有关?

以上五点,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个文化丛(文化集结),似乎已非偶然。但要进一步确定其间的关系,还需做深入的比较研究。

三、中国西南地区海贝和象牙的来源

从中外古文献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先秦时期中国西南与缅甸、印度和中亚已存在以商业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交通线。事实上,从对考古新资料进行分析的角度看,商周时代中国西南与印度的交通就已经明确存在,并且通过印度至中亚、伊朗和西亚的交通线,吸收采借了近东文明的若干因素。

(一)商代三星堆海贝的来源

1986年夏,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一、二号祭祀坑出土大批青铜人物雕像群、动植物雕像群、黄金制品、玉石器、海贝和象牙。三星堆出土的海贝中,有一种环纹货贝(Monetriaannulus),日本学者称为“子安贝”,大小约为虎斑贝的三分之一左右,中间有齿形沟槽,与云南省历年来发现的环纹货贝相同。这种环纹货贝,只产于印度洋深海水域,既不产于近海地区,更不产于江河湖泊。地处内陆盆地的三星堆出现如此之多的齿贝,显然是从印度洋北部地区(主要指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之间的地区)引入的。

诚然,中国古文献中多见贝的记载,如《逸周书·王会篇》讲到“具区文唇,共人玄贝,海阳大蟹”,在《左传》等文献里,也可见到楚国富有贝的记载。不过,《左传》等文献里虽然记载江、淮产贝,但是江、淮所出贝,乃是蚌壳,而非海贝,不可混为一谈。是否可以根据文献的记载,就可以判定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海贝原产于南中国?对此,不少学者持审慎态度,也有学者断然说产自中国,认为海贝原产于华南。对此,仔细参订文献,并非没有疑义。海贝,多是深海产物,尤其白色的齿贝产于印度洋深海水域,乃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古籍里确实讲到南海附近产贝,但对产贝说要具体分析。殷墟甲骨文和一些史册中所谓产贝之地,其实多是中原的贝从那里输入,而那里本身并不产贝,只是从那里进口引入,并由此输往中原,故中原人以为是那里所产。在9-10世纪阿拉伯人所著《中国印度见闻录》中,说到广州是从海上引进海贝的输入点,即是从海岛或沿海国家、地区进口海贝的集散地,说明大批海贝有赖进口,可是中国史籍却多误以为广州一带产贝,可见是将海贝的进口地和集散地误为原产地。也有另一种情况,古代中国视周边一些地区为属国,以附属国视之,故将其所产物品视为中国所产。比如“交广”连称,便把交趾(今北越)纳入中国领土的范围之中。而交趾、日南相近,多见海贝,通过交趾入广州,海贝便被视为产于交广,这样也就混淆了其原产地与集散地的区别。

在印度洋北部地区,一直流行以齿贝为货币的传统。《通典》卷九三“天竺”条记载说:“西与大秦、安息交市海中,或至扶南、交趾贸易,多珊瑚、珠玑、琅玕。俗无簿籍,以齿贝为货(币)。”《旧唐书·天竺传》也说道:“(天竺)以齿贝为货(币)。”元人汪大渊《岛夷志略》“朋加喇”条记载道:“铸银钱为唐加,每个钱八分重,流通使用,互易贝八子一万五百二十有余,以权小便民,良有益也。”所谓“朋加喇”,即孟加拉国的对音。此书还谈到,许多地方如“罗斛”、“暹罗”、“大乌爹”、“放拜”等,都以海贝为货币。这些地方,虽不能确指,但均在印度洋地区,属于南亚次大陆或东南亚靠海的某些地方。根据《岛夷志略》,印度洋面上的马尔代夫也是以海贝为货币的。此书“北溜”条说道:“地产贝八子,海商每将一舶贝八子下乌爹、朋加喇,必互易米一船余,盖彼番以贝八子权钱用,亦久远之食法也。”北溜,故地在今马尔代夫群岛的马累(Male)。北溜国以贝为货币,还见于明人马欢《瀛涯胜览》,此书“溜山国”条记道:“海贝八,彼人采积如山,罨烂其肉,转卖暹罗、榜葛剌等国,当钱使用。”明人巩珍《西洋番国志》“溜山国”条也说:“出海贝八,土人采积如山堆,罨待肉烂,取壳转卖暹罗、榜葛刺等国代钱使。”暹罗,为今泰国。榜葛喇,即《诸蕃志》所述的鹏茄罗国,求之声类,当即孟加拉国,亦即《岛夷志略》所述的朋加喇。英国人哈维所著的《缅甸史》,引用唐大中五年(851)波斯旅行家至下缅甸的记载,说道:“居民市易,常用海贝巴(Cowries)以为货币。”,今云南仍然称海贝为海贝巴(贝八)。

东印度和缅甸亦富齿贝。唐人樊绰《蛮书》卷十《南蛮疆界接连诸番夷国名》记载:“小婆罗门,与骠国及弥臣国接界,在永昌北七十四日程,俗不食牛肉,预知身后事。出齿贝、白虫葛、越诺布。”文中“出齿贝”一句,今本作“出见齿”,四库馆臣不知“见齿”为何物,所以在校注时说:“按此句未详。”吴承志《唐贾耽记边州入四夷道里考实》卷四则说:“《南夷志》云:‘小婆罗门国出具齿、白蜡、越诺。’出具齿、白蜡,当作‘出瑱玉、象齿、珀蜡’。《明一统志》:‘孟养土产琥珀、碧瑱。’《缅甸国志》云:‘孟拱产宝石、碧玉、翡翠、琥珀,又出国象、鹿茸。’《滇南杂志》云:‘琥珀以火珀及杏红为上,血珀、金珀次之,蜡珀最下。’瑱玉、象齿、珀蜡,谓碧玉、象牙、火珀、杏红、血珀、金珀及蜡珀。”究竟什么是“见齿”?实则所谓“见齿”,乃是今本《蛮书》在转抄过程中出现的讹误,“见”字是“贝”字之讹。而“具”字也是“贝”字之讹。“贝齿”这个名称,见于杜佑《通典》卷一九三《天竺国传》,《本草纲目》卷四六引《别录》,百衲本《太平御览》亦写作“贝齿”。足证“见”、“具”、“贝”三字形近而讹,而以“贝”字为确。可见所谓“贝齿”,其实是“齿贝”的倒文。至于小婆罗门国的所在之地,历来多有歧义,陈序经《骠国考》认为在骠国西北,当今印度的曼尼普尔一带,岑仲勉亦主此说,向达《蛮书校注》则以为在今东印度阿萨姆南部一带。不管其间分歧如何,总之,小婆罗门国属于在东印度和缅甸地区内的古国,则无歧义。

中国西南地区出土的来源于印度地区的海贝,并非只有四川广汉三星堆一处,其他地方还多有所出。例如:云南大理地区剑川鳌凤山的3座早期墓葬中出土有海贝,其中M81出土海贝43枚,M155出土海贝1枚,M159出土海贝3枚。这3座早期墓的碳一14年代为距今2450±90年(树轮校正),约当春秋中期至战国初期。昆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1979年底至1980年初发掘的呈贡天子庙战国中期的41号墓中,出土海贝1500枚。云南省博物馆1955年至1960年发掘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年代从战国末至西汉中叶),有17座墓出土海贝,总数达149000枚。四川地区,最早出现海产品是巫山大溪遗址,但其来源不得而知。岷江上游茂县石棺葬内,亦出土海贝、蚌饰等海产物。云南大理、楚雄、禄丰、昆明、曲靖珠街八塔台和四川凉山州西昌的火葬墓中,也出土海贝。这些地区,没有一处出产海贝,都是从印度地区引入的。将这些出土海贝的地点连接起来,正是中国西南与印度地区的古代交通线路——蜀身毒道。

不过,三星堆出土的海贝,却并非由云南各处间接转递而来,不是这种间接的、有如接力一般的关系。通观从云南至四川的蜀身毒道上出土海贝的年代,除三星堆外,最早的也仅为春秋时期,而三星堆的年代早在商代中、晚期,差不多要早上千年。再从商代、西周到春秋早期的这1000年间看,云南还没有发现这一时期的海贝。不难看出,三星堆的海贝,应是古蜀人直接与印度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结果。而这类未经中转的直接的远距离文化传播,通常很难在双方之间的间隔地区留下传播痕迹,通常是直接送达于目的地。因为无论对于传播一方还是引入一方来说,这些文化因素都是十分珍贵的,否则远距离传播便失去了意义。正如经由印巴次大陆传入古蜀地区的青铜雕像和金杖等文化因素,也未在云南境内留下任何痕迹,而是直接达于成都平原一样。这种现象,文化人类学上称之为“文化飞地”。

三星堆出土的海贝,大多数背部磨平,形成穿孔,以便将若干海贝串系起来。这种情形,与云南历年出土海贝的情形相同。三星堆海贝,出土时一部分发现于祭祀坑坑底,一部分发现于青铜尊、罍等容器中,这也与云南滇池区域青铜时代将贝币盛装于青铜贮贝器里的现象一致。云南汉晋时期、南诏、大理时期、元明清时期,几乎商道附近均使用贝币,如《新唐书·南诏传》记载:“以缯帛及贝市易,贝之大若指,十六枚为一觅。”《马可波罗游记》说昆明一带“用白贝作钱币,这白贝就是在海中找到的贝壳”,又说大理“也用白贝壳作钱币”,“但这些贝壳不产在这个地方,它们全从印度来的”。马可波罗所说白贝壳,其实就是白色齿贝。云南历史上长期用齿贝为货币,是受印度的影响所致,彭信威《中国货币史》、方国瑜、张增祺先生等,都主张这种观点。成都平原深处内陆盆地的底部,从来不产齿贝,因此齿贝为货币,必然是受其他文化的影响所致,而这种影响,必然也同齿贝的来源地区密切相关,这就是印度。需要指出的是,齿贝对于商代的古蜀人来说,主要是充当对外贸易的手段,可以说是古蜀王国最高神权政体的“外汇储备”。古蜀人与南亚、东南亚地区的商品贸易以齿贝为媒介的情形,恰与三星堆文化所包含的其他南亚文化因素的现象一致,绝非偶然。不仅如此,从中原商文化使用贝币,而商、蜀之间存在经济文化往来尤其青铜原料交易的情况,以及古蜀王国从云南输入青铜原料等情况分析,古蜀与中原和云南的某些经济交往,也是以贝币为媒介的。

(二)商周时期成都平原象牙的来源

在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内,出土了13支象牙;在二号祭祀坑内,出土了60余支象牙,纵横交错地覆盖在坑内最上层。一号祭祀坑里,还堆积着3立方米上下的较大型动物的骨渣,全部被打碎,经过烟火燔燎。这些较大型动物的骨渣,有可能是大象骨骼之遗。三星堆青铜制品中最具权威、高大无双的二号坑青铜大立人——古蜀神权政体的最高统治者蜀王的形象,其立足的青铜祭坛(基座)的中层,也是用四个大象头形象勾连而成的。更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成都金沙遗址出土象牙的重量,竟然超过1吨。

同类推荐
  • 国学与领导智慧

    国学与领导智慧

    “阐旧邦以辅新命”。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书旨在融会古今,古为今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阐发,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感悟国学文化,以此提升领导干部执政智慧,锤炼领导干部品格修养,塑造领导干部个人魅力。
  • 趣谈成语与文言

    趣谈成语与文言

    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故事,搭建出一座座历史的桥梁。“爱鹤失众”、“班门弄斧”等成语故事让我们在笑前人的无知以及愚昧的同时也可反省自己,警惕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趣谈成语与文言》是从成千上万个成语中精选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成语故事,为我们在解说了成语的妙趣以及来历的同时也可教会我们一些为人处事的基本方法。
  • 善文化宝典

    善文化宝典

    张刚忍编著的《善文化宝典》是善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收录了关于“善”的名言一百句、“善”的故事一百篇,用这种方式来宣扬“善”,使更多的人通过图书了解“善”、认识“善”、践行“善”,对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改治、教育、习俗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十五个方面入手,选择人们喜闻乐见,又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主题,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全面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中国文化一本通》涉及的知识面广,是读者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实用案头必备书。
  • 看不懂的日本人

    看不懂的日本人

    “中国”这个题目,日本人不晓得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几百次,装在试管里化验了几千次。对于日本,我们中国人却只是一味的排斥反对,再不肯做研究工夫,几乎连日本字都不愿意看,日本话都不愿意听,日本人都不愿意见……今天,不论你喜欢日本也好,讨厌日本也好,你都应该了解她。因为中国和日本不可能不接触,只有更好的了解日本,了解日本人,才能在联系与合作,矛盾与斗争中取得主动。
热门推荐
  • 国富论(超值金版)

    国富论(超值金版)

    不论该国的土壤、气候和面积状况如何。国民生活供给情况的好坏都由这两个因素来决定。,一国国民每年消费的全部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包括本国的直接产物,或是用这类产物从外国购得的物品),都来源于国民的劳动。国民生活供给情况的好坏,取决于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与消费者人数的比例大小。这一比例对任何一国国民来说,都受制于两个因素:第一,本国国民运用劳动的熟练程度、技巧和判断力;第二,本国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和不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的比例大小
  • 启迪青少年增强处世能力的故事

    启迪青少年增强处世能力的故事

    成长,是人生最朴素的过程,我们从孩童长成大人。榜样们的成长之路,也就是一条通向成功之路,我们只要愿意学习与秉承,我们也会成长——像榜样一样成长;像榜样一样成功。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最让你顿悟一生的感动故事(智慧背囊)

    最让你顿悟一生的感动故事(智慧背囊)

    本书汇集了几百个令你感动的故事,以顿悟点评来进行点拨,使广大读者在读过故事后有所顿悟,有所启发,进而开创自己更加美好的未来。愿精彩的故事、优美的语言带给你与众不向的感受,助你的人生更上层楼!
  • 倚世冰皇

    倚世冰皇

    剑客风流游大陆,圣手书生吟游赋;南疆老鬼北疆狼,傲天冰皇东土铸;他人争风怒比武,我怀佳人仰月幕;恶魔鬼怪相竞出,手执冰皇各种屠。
  • 天才宝宝律师妈

    天才宝宝律师妈

    毕业旅行的第一站萧莫就被人下药送进了邵驿的房里,却在药物的催化下让她与同样被人下药的洛锦谦疯狂缠绵一夜。本是一次意外雁过无痕,她不知他是谁。却没想到他们还会再有交集。六年后,一此擦肩而过,一场暗杀,让他再难对她放手。而她却是一副“有子万事足”的样子,他威逼利诱终于让她成为了他的法律顾问。宝宝们各自有着自己心目中的爸爸人选,一个是国际知名的大律师,另一个是跨国集团年轻的CEO。洛锦谦这个正牌老爸又该如何力挽狂澜,获得宝宝们的心?明知他的出身,想要保持距离。可是一次次的危机获救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那颗淡然的心,面对洛锦谦的深情,萧莫又要何去何从?片段一:“你应该知道我是谁吧?”一副小大人样子的萧逸寒抱着双臂,冷冷的看向对面的洛锦谦。“小子,你是不是应该叫我一声爸爸?”洛锦谦也环抱着双臂,一大一小不仅动作相似,就连动作和表情都如出一辙。“我这次来可不是认亲的!我问你,你爱我妈咪吗?”男孩一脸的认真。“我不知道。”洛锦谦如实回答,并没有因为对面的是个孩子,就敷衍了事。“那你就离她远一点吧!我已经有更好的爸爸人选了。”盯着洛锦谦冷冽如冰的眼睛,萧逸寒神情自若的侃侃而谈。“而你……实在太不合格!”片段二:走了那么久回到家里萧莫就直接将自己摔进了沙发,抬起脚对洛锦谦微笑,意思很明显。洛锦谦无奈单膝跪地,将她的一只脚放在自己腿上,然后小心的脱下鞋子。“这鞋看上去不错。”心情好看什么都好。“自己买的?”“别人送的。”萧莫打了个哈欠,慵懒的回答。只听“啪”的一声,鞋子被扔到了门前。萧莫嗔怪道:“你小心点,三千八一双呢!”洛锦谦一边给她不轻不重的揉着脚,一面愤愤的说:“这鞋就是太大了,一看就知道不合适。”这话有点一语双关,然后危险的问:“谁送的?”故意忽略了某人漆黑的俊脸,心里笑的内伤。很无辜的回答:“你儿子!”片段三:“总裁,这个案子不用上法庭这么严重吧?”秘书手里拿着一份资料,小心的询问。“夫人最近闲的慌,给她找点事做她会开心的。”洛锦谦好心情的解释。“可是夫人看过材料说如果这种小case都要上法庭解决,那她还有什么脸在律师界抬头。”秘书将夫人的原话转达。“既然这样,直接把这家公司收购了吧!另外限你三天内给夫人制造出一个有挑战性的案子。”洛锦谦头都没抬,果断的命令。
  • 枕边小医妃:王爷,玩够没

    枕边小医妃:王爷,玩够没

    他惊才绝艳,却淡漠名利,古代版好男人的楷模!唯独对她这一个穿越女,小气腹黑又卑鄙无耻……分明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嘛!而且,他被皇帝赐婚关她什么屁事啊?挑这个时候扯她玩拜堂兼洞房,是想两人一起砍头吗??
  • 午夜撞见狄更斯

    午夜撞见狄更斯

    “狄式”惊悚悬疑小说带给人的不仅仅是心脏骤然紧绷,更有对人性的深刻反思。在一个个看似怪异荒诞的故事背后,深藏着社会中的荒谬和冷漠,也隐含了人性中的贪婪与险恶,当然也有世界上的真挚、善良和温情。
  • 无良神医,徒弟要造反

    无良神医,徒弟要造反

    丈夫出轨,出轨的对象则是自己平时最喜爱的表妹。捉奸在床,丈夫躲闪的眼神,表妹挑衅的目光,让原来性情冷清的她,刺红了眼,乱了心,一把火烧死了这对狗男女,最后自己纵身跳下十层楼房。原本自己必死无疑,谁知眼睛睁开却发现身处一个陌生的环境里,遍体鳞伤,奄奄一息。原来自己也是一个小三,她自嘲一笑,只因勾引老公不成,反倒被正室发现,怒火之下,打了三十大板,扔在柴房,任由其自生自灭。如今她不是她,小三的营生她是决计再也不当了。精彩片断:她浑身是血,扯着他的衣摆,央求地看着他:“救救我,带我走。”看着那双黑珍珠一般的眼睛,他一时心软:“好吧!”当即带着她来到一个清雅的山谷里,原来他是一名神医。从此,他是师父,她是徒。只是一次意外,让他们的关系发生了微妙。误食催情草,她浑身燥热难耐,嘴里喃喃地说道:“师父,救救我。”他正忙着找解药,谁知背后贴上一个火热的身体:“师父,好舒服!原来你就是解药。”说完,不顾一切,抱着师父双双倒在柔软的大床上。“师父,对不起。”事后她悔恨不已。“好徒儿,难不成你想抛弃为师吗?”师父一脸的凄然。她愕然,暴走。这是一篇温馨的宠文,才开始有一点点小虐,后来就是极宠。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