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6700000004

第4章 《文心雕龙》的英语翻译(1)

《文心雕龙》在中国历朝经历了不同待遇,然而其流传始终未曾隔断,“龙学”在20世纪初略显端倪,逐渐成为一门有体系的显学。今天,《文心雕龙》研究也不再局限于东方,在大洋的另一面方兴未艾。

海外汉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研究中国文学的汉学家兴趣逐渐从文学作品本身扩展到文学理论,也即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诗心”。此外,比较文学研究者的视野逐步得到开拓,不再局限于欧洲中心,亚洲包括中国古代的文学思想也成为他们关心的对象。在此种历史背景之下,《文心雕龙》等中国古代文论作品逐渐浮出水面。20世纪初,《文心雕龙》并无任何外文译本。能窥其貌者,或于汉语甚为精通,或仅于些许零散评论中略窥一斑。因此,《文心雕龙》英译本的出现实为众望所归。无奈《文心雕龙》篇章繁复,文辞典丽,翻译者需要深厚的功力和极大的勇气。因此,《文心雕龙》一系列英文翻译的出现,实乃英语读者的福音。

$第一节 《文心雕龙》第一本英文全

译本及相关评述

如前文所言,汉学家、比较文学家等研究者纷纷对中国古代文论产生兴趣,在此情况下,《文心雕龙》第一个英译本应运而生,立时在学术界引起极大反响。

一、《文心雕龙》英译第一人施友忠及其翻译

施友忠为福建福州人,生于1902年,曾就读福建协和大学哲学系,受叶绍钧、郭绍虞等名师教诲。1926年,入北平燕京大学哲学系研究院,师从冯友兰、黄子通。1936年,施友忠获得美国南加州大学奖学金,赴该校哲学研究所学习。1939年,施友忠获得哲学博士学位。从1929年开始,施友忠先后在河南大学、浙江大学、云南大学、四川成都燕京大学等处任教,后来一直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教学,直到1973年退休。

施先生在美期间,曾教授中国文学及相关课程,深感中国文学的英文资料十分稀缺。《文心雕龙》作为重要的中国文学理论,竟然从未有过全译本。正如施友忠后来在序言中所提及,他对刘勰这部作品十分喜爱,且颇觉英译本为教学之必要,恰好当时哥伦比亚大学副校长汉学家狄百瑞教授(William de Bary)也提及此事,翻译的工作便由此开始了。

经过数年努力,施友忠英译《文心雕龙》(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终于在1959年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1970年,台北中华书局出版了他的《文心雕龙》中英对照本。1983年,香港中文大学又出版了他的《文心雕龙》中英修订本。施译本总的来说语言流畅,基本符合《文心雕龙》原意,为后来的《文心雕龙》研究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资料。此外,施友忠在翻译中提出自己对《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看法,这也是海外《文心雕龙》研究的重要资料。

施友忠在台湾版和香港版的序言中都提到,纽约版译本正文前的介绍对中国古代自《尚书》以来的文学观念进行了梳理,认为早期的传统观念总的来说以“载道”为主, 而“道”、“情”并重的看法后来才逐渐形成。施友忠认为刘勰在整部《文心雕龙》特别是《序志》中表现出对儒家经典的崇敬,但他并非彻底的古典主义者。很显然,“载道”与“缘情”的平衡在刘勰《文心雕龙》中表现得最为典型。1970年于台北中英文对照本中,施友忠将刘勰的思想体系重新整理,译序中分为“刘勰以前的文学批评”、“刘勰及其文学理论”和“后人对《文心雕龙》的评价”三节,详细介绍《文心雕龙》及其作者的理论背景,特别强调刘勰的古典主义和有机统一性,并对风骨作了专门的阐述。中英文对照本在文尾特设了词汇表,将《文心雕龙》中常出现的关键词的各种含义及例证一一列出,对后来的研究者有极大的帮助。总的来说,施友忠先生在翻译过程中指出了《文心雕龙》的整体性结构及其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的特殊历史地位。

二、施友忠译本受到的评论

施友忠的翻译是《文心雕龙》的第一个全译本,对《文心雕龙》的海外传播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此后各国学者纷纷开始《文心雕龙》的翻译和研究。此译本一出,《哈佛亚洲研究学刊》(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亚洲研究杂志》(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亚洲艺术》(Artibus Asiae)、《美国东方学会杂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等纷纷登发了书评。这些书评或从翻译技巧的角度对《文心雕龙》的语言进行评价,或从汉学研究的角度讨论《文心雕龙》的要义,显然是英语世界《文心雕龙 》研究的重要部分,在此择要列出。

第一,海陶玮的书评。

施友忠英译本出版不久,汉学家海陶玮(James R. Hightower)首先在《哈佛亚洲研究学刊》(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上发表了一篇书评。在此书评中,海陶玮首先指出《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施氏此译为《文心雕龙》第一个全译本,当时连现代汉语和日语的全译本都还没有,英文的全译本自然绝非易事。但是,海氏对施氏的翻译并不满意,甚至对译者提出了颇为苛刻的批评。海氏认为,《文心雕龙》不仅是一部有影响的文学理论巨著,其本身精致的语言也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正因为如此,这部作品的翻译必然十分艰辛。他认为施氏在翻译时忽略了目标读者的定位,缺乏严肃的态度,因此其翻译不论对非专业读者或专业读者而言,都存在不少纰漏。

首先,海氏认为施译的前言部分存在不少问题。尽管施友忠对《文心雕龙》以前的文学传统作了简单的梳理,他有关诗的道德说教意义的论点却是值得商榷的。此外,施友忠将刘勰称为“经(古)典主义者”(Classicist),并在介绍中运用了“现实主义”(realism)、“古典主义”(classicism)等西方文艺理论术语,又没有做明确的解释,海陶玮认为这种做法可能误导普通读者,同时也会遭到专家质疑,实在欠佳。其实,以西方术语来解释中国文论,施友忠也是实出无奈。当时海外汉学研究仅限于寥寥几个专家,中国文学研究还缺少必要的话语环境,常需借助西方强势话语的核心词汇。当然,这种做法也必然使翻译的质量大打折扣。但是,施友忠之后的不少学者纷纷采用“经典主义”一词来阐释刘勰对文学创作的态度,有的完全利用其传统意义,有的则配合中国文学传统自抒新意。这说明施友忠的观点对后来学者有很大的影响。公正地说,这影响并非完全消极。

此外,海陶玮对施友忠《序志》一篇的翻译细节提出疑问,重点落在刘勰对“文心”和“雕龙”的解释上。他认为,从刘勰原文来看,“文心”的焦点应该落在“心”上,第一句话“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实暗合陆机《文赋》,而后的“涓子琴心”和“王孙巧心”是对标题中“文心”意义的补充。而施友忠对第一句话的翻译为“The literary mind is that mind which strives after literary forms”,解释的意义不大,并不能真实反应刘勰的用心。另外,施友忠对“巧心”的翻译也有问题,他翻译为“the artistic mind”,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与艺术相关的内容。事实上,《汉书?艺文志》把《巧心》放在儒学书籍目录中,这部著作很有可能是讲统治者亲民治国之道的。虽然施友忠在文后对“琴心”、“巧心”加了注,却并不详实,对理解文意没有多大用处。施友忠关于“雕龙奭”的注释也令海陶玮感到不满。施友忠在注释中说,邹奭跟随邹衍的写作风格,其雕饰的文辞似“雕龙”(the carving of dragons’ patterns),故被称为“雕龙奭”。海陶玮认为这同样会给读者带来误解,因为刘勰所谓的“雕龙”就是指有所雕饰的美好文辞,之所以提出“岂取邹奭之群言雕龙也”,是为了区分他心中的雕龙和邹奭过分繁缛的文辞的差异。施友忠的注释反而会使读者发问:既然刘勰鄙视“雕龙”的形式,为什么还要用“雕龙”作为标题呢?其实,关于《文心雕龙》一书标题的理解,历来为学者们争论不休。有人理解为偏正结构,有人以为乃并列结构。施友忠此处的翻译疑为并列结构,只是前半截用意译的成分多些,后半截直译的成分多些,结果导致两部分意义不是很对称,其中一些重要的信息可能被忽略。按照海陶玮的看法,施友忠在注释中对“文心”和“雕龙”的解释并不准确,容易误导读者。

总的来说,海陶玮认为施友忠的翻译勇气可嘉,但是质量却有待改善。因为对《文心雕龙》这样的作品而言,一部好的翻译也应该是好的注评。当然,评论者的眼光往往近于苛刻,对第一部翻译我们也难责备求全。即使是海陶玮自己也承认《文心雕龙》是有名的难懂(notoriously difficult),这部翻译已经让英语读者受益匪浅了。

第二,霍克斯的书评。

紧接着,霍克斯(David Hawks)于1960年在《亚洲研究杂志》(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上发表了看法。霍克斯本人作为一个严肃的翻译家,对翻译之艰难深有感触,所做的评论或许更为公允。霍克斯意识到中国文论研究在海外的繁荣得益于比较文学研究者的关注,而《文心雕龙》的英译本无疑填补了海外中国文论研究的一个空白。

霍克斯拿出休斯(E.R. Hughs)对《原道》的选译与施氏的翻译作比较,认为后者显然比较圆润,更具可读性。然而,霍克斯似乎也很关心译著是否能满足读者的需要。他认为对《文心雕龙》英译感兴趣的人除了少数汉学专家外,很大一部分可能是对中国文学所知不多的比较文学研究者,因此译文中人名应当尽量一致。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人的称谓相当复杂,有名、字、号等多种形式,刘勰在行文中采用不同的形式,有时候有个人感情或评价的微妙变化,有时候只是出于音韵或排比的需要。翻译人名时究竟应当遵循原作,还是尽量简化,应该视不同情况而定。霍克斯作为翻译大家,首先考虑的是读者的反应,自然有其道理,但是当人名差异有特别含义时,似乎还是应当有所斟酌。关于这些具体翻译技术的讨论,本书将在之后的章节中作详细分述。

此外,霍克斯也认为施友忠近40页的介绍不够全面。虽然施友忠梳理了刘勰以前的文学批评传统,对刘勰本人所处的时代以及同代文人的情况却几乎只字不提,这显然不利于读者了解刘勰的成就以及《文心雕龙》这一作品的独特性。施友忠在写前言介绍时,面对的是英文读者,心中却不自觉地以中文读者的标准来要求英文读者,因此会忽略一些问题。霍克斯的这一观点,再次反映了他对目标读者群的关注与体贴。

作为深谙翻译之道的汉学家,霍克斯提出译文章节的标题应当尽量做到准确清晰。他认为施友忠对一些标题和关键词的处理不尽如人意。比如《风骨》篇被译为“The Wind and the Bone”,对于缺乏中国文化语境的人来说就会显得莫名其妙。关键词的讨论又是翻译中必然碰到的重要问题,这里不能尽述。以《风骨》篇为例,尽管施友忠在标题后括号内附有拼音“Fengku”,在正文中却直接用到“Wind”和“Bone”的字样。前者在英语中可以是气流运动所产生的自然现象“风”,还可以作动词“缠绕”、“蜿蜒”等用,英文读者看到此字样很难像中文读者看到汉字“风”时能产生种种相关联想,比如民风、风雅、高风亮节等,因此,随意使用这样的语词来翻译,无疑会给潜在的英语读者带来极大的困难。不过,霍克斯大概没料到,“Wind and Bone”的用法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现在的英文读者看到“Wind”和“Bone”时,很有可能会联想到“风骨”这一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特殊概念。由此看来,翻译的过程同时也是创造与接受的过程。通过翻译,源语的文化背景往往能够逐步渗透到目标语的文化语境中去。

很显然,海陶玮以汉学家的标准来要求作者,因此重视的是作者对原著的了解和译作的学术水准;霍克斯作为翻译家,则更侧重于翻译技术层面的问题,关心的是读者的接受问题。

第三,侯思孟的书评。

同时期发表的还有汉学家侯思孟(Donald Holzman)在《亚洲艺术》(Artibus Asiae)的书评Holzman, Donald. “。侯思孟同样承认作为《文心雕龙》的第一部英文全译本,施友忠的译本着实不易,但是仍指出该译本存在很大的问题。

首先,侯思孟也认为英文译本书名的处理不妥。他认为原文意思很明显,能够看出全书主旨,而英文名字却意思含糊,让人有些不知所云。侯思孟认为雕龙译作“巴洛克式的雕琢”(Baroque Ornaments)更为贴近原意。为了说明此译法的合理性,同时也为了反驳施氏将刘勰概括为“古典主义者”的说法,侯思孟花了不少篇幅对刘勰生平及时代进行介绍,进而提出《文心雕龙》是时代的产物,刘勰想要做的正是进一步发展当时的绮丽文风。尽管这一说法和大多数评论者相左,侯思孟对施氏开篇中“文”的翻译所提出的问题却是很值得我们考虑的。后来不少学者对《文心雕龙》中“文”一字作了专门的研究,正是出于对此关键词的重视。

侯思孟指出,《文心雕龙》一书结构十分清晰,除了前四章开篇外(这种划分方法与不少学者相异),前半部分讲文体,后半部分讲文学的创作和修辞问题及其他散论。从全书看来,刘勰确实想要讨论文学理论问题,然而他为了达到情感与修辞之间的平衡,不得不克制自己对丽文的偏好,不断在作者心理(文心)和自己采用的修辞方式(雕龙)之间跳跃,其评论对象往往从作品滑向作者,难以提出真正有建设性的客观理论。侯思孟这一看法,点出了中国早期文论的一个重要特点,即“文、人同体”。文如其人一向是中国评论家评论文章时的重要准则,同时也点明了偏重作者的中国文论传统与偏重作品的西方文论传统之不同。

此外,侯思孟对翻译的准确性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核实原文内容、参考历史文献和校注资料等,这些对后来的翻译者应该有所帮助。

第四、柳无忌的书评。

同类推荐
  • 百合开在月亮湖里

    百合开在月亮湖里

    在人类生活中,爱的出现,或爱的信仰的出现,带来的不一定都是绚丽的色彩和悦耳的声音。在很多时候,爱情会不可避免地成为忧伤、孤单、仇恨,甚至毁灭的前夜。
  • 在北川的日子里

    在北川的日子里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之前,国人中,有人正为温饱生活打拼;有人正为小康生活忙碌;有人正为个人进步奋斗;有人正为股市下跌惆怅……
  •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我们如今所处的是一个和平的年代,和谐平安的社会让我们感觉不到动乱的滋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爱国”这样的字眼似乎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但是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诸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等这样的特殊时刻,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的小行为来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也就是说爱国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出来。
  • 论雅俗共赏(朱自清作品精选)

    论雅俗共赏(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世界名人情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世界名人情书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收集了众多名入撰写的情书。他们当中,既有政治明星、高官权贵,又有世界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等。每一封情书都表达了写信人诚挚炽烈的情感。编者在每封情书前,对写信人作了详细介绍。部分书信还在结尾处给出了写作背景,方便读者在阅读时更好地理解写信人的心理。这些出自名人之手的情书,不仅能带来美的享受,还能让大家更深刻地领悟到爱的真谛。
热门推荐
  • 一枚钉子前进

    一枚钉子前进

    汉语诗两大精髓是意象化与音乐性,这从“神韵”两字中就可以体会到。意象化有共同的语言学、超语言学、逻辑语言哲学基础,音乐性的资源更是储藏在丰富的汉语自身,汉语新诗完全可以传承古典诗歌既要吸收异质又不能丢掉自我,既要有非凡的智慧,还要有更多“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作一句空”的人共同努力。我相信这样的努力不会白费。
  • 带着系统穿越:全能财迷妃

    带着系统穿越:全能财迷妃

    她姓痕,名雀茜,外号很缺钱,江湖人称雁过拔毛!带着万能系统穿越,抢钱更是刮地三尺!他冷酷无比,却遇上腹黑狡诈,死要钱的她。冰冷与热情的碰撞!“明码标价,童叟无欺!牵手五十金,拥抱一百金,接吻……女友一日……逛街……”这是卖掉自己的节奏么?我给,从此你是我的人!冷酷王爷俊脸一抽,甩出了一万金!“今晚,你……”夺过了一万金:“哇,成交!今晚牵手两百次,一次一秒钟!”惊呼着,还给了一个,你赚了的眼神。心中却尖叫着:哇终于可以升级了……读者群:429294423,进群请验证瘦子书中人物名
  • 萌妻养成记

    萌妻养成记

    当一个内心有点小邪恶却看起来纯良无害的小女子,遇到一个霸道冷情的大男子,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他,霸道冷情,七岁的时候就告诉妈妈,家里只准有他一个,不许再弄个妹妹出来!他,在洛氏说一不二,案子不完美?不睡觉也得给我改出来,管你是兄弟还是美女!他,是地产界的神话,只要他看中的地,一定升值;只要是洛氏的楼盘,都排队疯抢;她,一个被他收养回来的小孤女。她说:“思哲哥哥,我一个人睡不着!”于是,他只能任她象八脚章鱼一样搂着他睡觉;这一搂,就是十年!她说:“思哲哥哥是我的,我不许那女人勾引你!”于是,他只能任由他带回的女人被她欺负;有意见?我咬你!她说:“思哲哥哥,老师说晓晓长大了,不能和哥哥一起睡觉了!”他终于爆发了:“哪个老师说的,让她来找思哲哥哥,晓晓和思哲哥哥永远都可以睡在一起!”而她的眼底,却闪过一丝狡谒的笑意。于是,这个自以为是的小女子,以为是自己的霸道吓跑了他身边的莺莺燕燕,一直为自己能独霸思哲哥哥而暗暗自得着;殊不知,这个狡猾的男子,早运用一切手段,扫清了围在她身边的花花草草,让她的身边一直只有自己,并理所当然的霸占着这个小女子的一切;在两个人的较量中,到底是她赢了他的心?还是他赢了她的身?推荐袁雨的新文(古言宠文,超画面感)《绝宠四小姐》推荐朋友的好文:洗心斋《恶魔老公的独宠妻》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萌妻养成记》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悟空斗转鸿蒙

    悟空斗转鸿蒙

    “我命由我不由天”看悟空如何逆天改命,揭露一件件远古秘闻,超脱那高高在上的圣人,成就那至高无上的存在
  • 猎爱弟皇

    猎爱弟皇

    那一年,他十二岁,她十七岁。他是被发配冷宫的九皇子,她穿越成为冷宫的宫女与他相伴。她将他环住,心疼地说:“小音别怕,姐姐带你离开这个鬼地方!”*那一年,他十七岁,她二十二。他已经坐上紫晖国的皇座,她爱的人却因为‘天下’离她而去。他紧紧地将她抱在怀里,眼神凌厉:“姐姐别怕,小音打下天下送给你!”*当男孩成长为男人,却发现自己心爱的“晴儿姐姐”却将眼光放置在别的男人身上。猎爱,终于开始!*【易昭水】桃花公子,青岚国三皇子,作为人质被困在紫晖,名满天下的才子。【寒墨夕】雪湮圣者,雪灵石原来的主人,冷酷,强大【乐乐】苏晴柔的奴仆,具有异常的恢复能力,忠心,单纯【七夜】女主的师兄,一个有着狼一样眼睛的男人。*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女人的宿命:何言闪婚.B

    女人的宿命:何言闪婚.B

    婚姻是每个女子必经的选择。社会变动太快,多年的相爱也抵不住一个转身的姿态。婚姻好像打牌,不是每个人都有运气起到一副好牌。所以,重要的是,你怎么把手里的坏牌变成好牌。女人的宿命,其实握在自己的手里。
  • 剩女时代:圣女的春天

    剩女时代:圣女的春天

    大龄文艺女青年欧若拉在现实生活里遇到了一连串囧人囧事和一波三折婚嫁之路的故事,欧若拉兴冲冲赶去与神秘大帅哥相亲,却不曾想到这相亲活动原来是男闺蜜崔浩在愚人节搞的整人节目,欧若拉为之气结,欧若拉骑自行车上班,车轮暴胎。欧若拉怕迟到,只好搭乘崔浩摩托车。途中,却被崔浩“吃豆腐”。两人于是进行了一番有趣 “舌枪唇战”。欧若拉被“黑心”餐馆老板抢白,崔浩为替她出气,拍死了两只苍蝇放到汤粉里,让欧拉若快慰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