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6200000010

第10章 刻竹名家徐孝穆

书画流传,有千百年的历史,刻竹与书画有密切的关系,但年代较晚,大约起始于明代。金元钰著《竹人录》,褚礼堂有《竹人续录》,秦彥冲有《竹人三录》,金西有《刻竹小言》,都足以传竹人的艺名。当代的徐孝穆,撰《刻余随笔》,涉及的面更为广博,斯艺不替,厥功尤伟。

孝穆是吴江柳亚子的外甥,现已两鬓渐斑,在刻竹家中成为前辈了。他是上海市博物馆的老干部。自幼颖慧殊常,亚子很喜爱他,教以诗文,具此渊源,饶有基础。他对刻竹,极感兴趣。十一岁开始学刻,探讨流派技术的奥秘,追摹明代朱氏三家的刻工,又研究清代周芷岩的刀法,积数十年的经验,所有作品,无不运刀如笔,神韵洒然。凭着他掌握的一柄小刻刀,把各派书画家的笔法气韵,全部表现出来,不必见款,人们一望而知这是某名人的书和某名人的画,一无爽失,非具有相当功力,不克臻此。

一九四〇年,他随着亚子,旅居九龙柯士甸道。这时亚子忙着编撰《南明史稿》,约百余万言,稿本很潦草,由孝穆为之抄录。亚子的字,是不易认识的,他看惯了,也就一无阻碍,且抄得很快,几个月便全部抄完。这时黄炎培在香港,主持战时公债劝募委员会,为长期抗日战争筹措资金,孝穆襄助其间,甚为相得。及香港沦陷,仓皇出走,他的早期刻件,置存汇丰银行大楼,全部散失,这是他非常懊丧的。

解放后,他又随亚子寓居北京,因得识何香凝、叶遐庵、郭沫若、沈雁冰、傅抱石及老舍等,都为他题竹拓专册。一九六三年冬,老舍夫妇宴请唐云、黄胄、傅抱石、荀慧生于东来顺肴馆,进涮羊肉,他亦在被邀之列,流斝飞觞,朵颐大快。老舍索他刻竹。翌日,他即把这晚宾主尽欢之状,撰一小文,刻于扇骨上,遒劲婀娜,兼而有之,老舍得之大喜,为题八字:“有虚有实,亦柔亦刚。”亚子有一端砚,石质极佳,他为之镌刻,砚侧砚背,刻文殆满。亚子逝世,其夫人郑佩宜,便把这著书砚赠给他,以留纪念。

他在上海,居住进贤路,亚子来沪,到他家里,为他写“进贤楼”三字匾额,作为他的斋名,并钤汾湖旧隐及礼蓉招桂盦印章。去年夏间,他移居沪西万航渡路,又把路名作为斋名,称“万航楼”。最近赖少其访问他,因所居为第十二层楼,适于高瞻远瞩,便为他写“凭栏阁”三字。他刻竹之余,又复刻石,又自称“竹石斋”,这许多斋额,他都兼列并用,不嫌累赘。赖少其很欣赏他的镌刻,称:“刻而不刻者为能品,不刻而刻者为妙品,铁笔错落而无刀痕者为神品。”

我到他寓所,触目都是他的刻品,举凡矮几笔筒杯盘皿匣以及手杖文镇,大都是唐云为他画由他自己刻的,可谓集唐画的大成。而唐云家里的玩赏陈设品,都是孝穆所刻,也可谓集徐刻的大成,所以彼此都做了不惮烦的许子了。沿壁设一玻璃长橱,那是特制的,专列竹刻的臂搁。这许多东西,有平雕的,有浮雕透雕的,阴阳深浅,各极其妙,平刀直入,薄刀斜披,各尽其法。有刻自己的侧面像,神态宛然,而鬓发纤细,罗罗清疏,尤为难能可喜。更有趣的,有一次,唐云往访,恰巧孝穆不在家,唐云坐候片时,戏就案头纸笔绘一小幅画,倚树有屋,屋后别有一较高的树,复略具山坡,境极清旷。又留一便条:“冒雨访孝穆,不遇,作此而去。一九六五年八月廿九日,大石。”(大石居士,为唐云的别号)孝穆回来看到了,即把画和便条刻在臂搁的正面和反面上,成为特殊之品。唐云为他绘刻竹图,他也刻在臂搁上。他的儿子维坚,女儿培蕾、培华,都能刻竹。他的弟子唐仁佐,也是刻竹能手。这几位所刻的,一股拢儿陈列在这长橱中,形形色色,令人目不暇给。

孝穆兼工刻印,印拓本和刻竹拓本,各积数十册,册首签题,都出当代名宿之手,如何香凝、叶遐庵、黄炎培、郭沫若、柳亚子、邓散木、丰子恺等,没有多久,诸位均先后下世,这许多签题,成为值得纪念的遗墨了。

细刻工艺大师薛佛影

韩昌黎当年有那么一句话:“年未四十,而视茫茫。”可是我年八十有七,阅看书报,视力尚不致到茫茫的地步,那是多么幸运啊!日前,承薛佛影见访,出示他所刻的小型象牙版,我看了又看,看不出什么来,便乞灵眼镜,还是看不出来,佛影便念给我听,才知刻的是陆放翁一首七律诗,并有我的上款。我定神一想,我的视力并没有快速度下降,实在这字刻得太小了。从前人把小楷比之蝇头,这不是蝇头,而是蚁足,蚁足还有迹象可寻,这比蚁足还要蚁足,无可言喻的了。我对着佛影,细细地审察他的一双眼睛,有何特点,为什么能这样的尖锐,是不是离娄再世么!他说:“这还不是字迹最纤细难度最高的玩意儿,尚有胜过这个的,请您老人家几时到我家里,我一件件给您赏鉴并求指教吧!”

我好奇心动,隔了两天,趁着清凉的早晨,赶到他太仓路的寓所去。该处闹中取静,沿着通衢,法国梧桐的绿阴掩映了他的楼头,微风吹来,很为爽适。向壁上一望,琳琅满目,都是当代名流赠给他的书画,尤以丰子恺的墨迹为多。偏右一口什锦橱,有竹臂搁,牙扇骨以及铜瓷玉石,都是由他镌刻的艺术品,成为一个宝库。有饭颗样大小的象牙粒子,刻了一百多字,用倍数最大的扩大镜窥看,波磔点画,一笔不苟,不禁为之啧啧称叹。他的兴趣也更浓,把在手边的都搬出来。告诉我,这是白玉细刻,玉高二英寸,阔一英寸半,刻了全部《圣教序》;这是白玉细刻祝允明所书《赤壁赋》,枝指生的风格,能从纤小至无可纤小中表现出来,倘不是目睹,简直使人难以置信。难度更高的,在小小水晶插屏上刻滕王阁图并序文,反面刻全部《多心经》。书家黄葆钺赞许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认为“后无来者”这句话,说得过分了些,“前无古人”,确是定论。又有一支明代象牙制成的洞萧,他在箫的上端,刻着密密麻麻的小字。我看不出来,问了他,才知是全篇《洞箫赋》。接着又搬出许多象牙片,有谢稚柳的松干、江寒汀的花鸟、吴湖帆的芙蕖蜻蜓,这些画家亲笔为他画在小片上,画家的目力是有限的,只得用写意粗笔,经他一刻,情趣盎然。他说:“运刀镌刻,不怕工笔,却怕写意的粗笔,刻粗笔必须表达出画家笔势的淋漓尽致,轻重深浅,气韵神态来,功夫比刻工笔下得更多。”又复出示一印泥瓷盎,盎面也刻着写意花卉。他说:“刻瓷目前寥寥没有几人了,刻瓷而刻写意画,那是我大胆的尝试。”东西实在太多了,如入山阴道上,目不暇给。末了,他指着靠壁的一座红木箱子,边说边把箱面揭开,他恐我隔着一层玻璃看不清楚,把玻璃面再揭开,赫然一个长方的象牙插屏,他运着刻刀,临摹故宫所藏十二月月令中的端阳竞渡,苍郁林木中,矗峙楼阁。龙舟若干艘疾驶江间,据高眺望的,有老有幼,有男有女,褰裳把袂,交头接耳,各尽其动态。那龙舟上,旗帜锣鼓,以及种种器具,无不悉备。而竞赛者四肢着力,百脉奋张,拨着双桨,争先恐后,神态之妙,使人难以形容。左上端又有细小的题识,反面刻着《洛神赋》,这是他生平唯一的代表作,花了十五年断断续续的时间刻成的。当时西文报纸,如《大陆报》、《泰晤时报》记者都有访问特写,谈及这些艺术品,并登载了照相。解放后,人民政府聘请他筹备上海市工艺美术所。他在所中担任象牙细刻工艺师,并展览他的作品,招待各国贵宾在十万人以上,都欢迎他出国讲课,作为文化交流。最近美国ABC电视新闻部代表团,征得中央有关方面同意,拍摄纪录片,把他细刻艺术介绍到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去。

他生于一九〇五年十一月五日,江苏无锡市人,原名光照。薛氏在无锡原系大族,书香不断,祖父云楣,曾游泮水,擅长诗文;父亲叔衡,为名儒医,因此也教他学医,可是他对于医学,格格不入,而在读书余暇,喜欢篆刻,自己摸索着。后来得到族人某的悉心指导,并劝他从事刻竹,一再琢磨,彼此合作,略有成就。参加地方展览会,获得特等奖。他的亲戚王蕴章,在上海创办正风文学院,请他担任院务主任,得与诸名教授胡朴安、胡寄尘、吕思勉、钱基博、朱香晚、陈彦通等相周旋,在学养上获着很大的教益。一方面又与吴湖帆、赵叔孺、张石园等往还,获着很多的艺术指导。同时再研究古代陶器、甲骨、钟鼎、铜镜、玉石、砖瓦刻纹,以及宗教艺术、民族形式。各种雕刻遗物,不论圆雕、浮雕、平面阳刻阴刻,都加以探讨。经过很长一段时期的摹拟苦练,又从这个基础上逐渐创新,直到五十岁后,才能在象牙细刻上有了充分的把握,由象牙进展至水晶、翡翠、白玉,成为现代我国雕刻工艺上的异军苍头。一般雕刻用刀,有斜刀、平刀、圆刀等,他善用圆刀,转折灵活,益显线条流畅。但圆刀是很难掌握的,且刻面太小,而书和画又无从先作草稿,完全凭着自己纯熟的手指,奏刀时,指觉、视觉、心灵感觉打成一片,始能有所成就,真是神乎其技了。

徐忠明精雕鸟笼钩

我居住沪南时,常到豫园湖心亭和几位熟朋友喝茶聊天。这一带蓄养鸟雀的很多,养了珍贵的鸟儿,就讲究艺术化的鸟笼,因此各处的鸟笼都汇集拢来,求得善价。据说笼的高低,须看鸟的大和小,文和武,作适当的配置。有一种杜家笼,那是前清同治年间昆山杜姓所制,非常灵巧。光绪初,常熟梅凤林的黄头笼,也很有名,这笼宜于蓄养开脚的鸟。福山王某仿制的王笼,略具形式,但没有梅凤林的精致。又周载臣父子所制的绞丝冰梅刻花绣眼笼,价值也相当高。又吴郡姚直甫喜养绣眼,自制金丝竹笼,笼丝眼的步弓,节节不同,人家仿造不来,因此直甫笼成为重金不易购觅的骨董。有个无锡人姓蒋,他有直甫笼一只,还配上凌居士钩,古窑缸,子母绿的什件,看见的人没有一个不艳羡的。原来有了艺术化的鸟笼,那笼钩也就必须加以选择。

徐忠明就是一位雕凿笼钩的好手,称为“忠明钩”,凡是养鸟的,都知道他。当时,一副忠明钩,当铺里可当一百元(那时一石米只五元左右,一百元为一巨数)。他原籍湖北,在锉刀铺里做过学徒,后来到上海,改业雕紫铜笼钩,所雕的有字有画,且款识年月,一切都备。养绣眼、芙蓉的笼子,名文笼,那就配用文钩,钩上雕着《西厢记》、《红楼梦》等故事。笼是养黄头等善斗的鸟,名武笼,那就配着武钩,钩上雕着《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戏剧,无不纤细精巧,妙到毫巅。可是他喜欢饮酒,几乎天天烂醉如泥,很少工作时间,成品也就不多。晚年双目失明,更不能雕凿。当时有一青年,本在旱烟筒店里凿筒头细花,忠朋看他很有技巧,便把女儿许给他,并教他雕凿笼钩,也很有成就。

同类推荐
  • 如意菩提

    如意菩提

    “菩提十书”之《如意菩提》:“没有此世岂有彼世,逃避今生何有来生?”我们日日月月岁岁年年都是悲欣交集的日子,能平安度日时固应欢喜,在忧患时更不应失去感恩之心。智慧第一的文珠菩萨手持如意,启示我们:唯有悲智双运的人能以如意的态度面对世界。本书是林清玄菩提系列的第四部,平安处有禅悦,动乱里何尝没有法喜,能响起我们心中的阳光。
  • 皮克的情书:彭家煌作品精选

    皮克的情书:彭家煌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东溪乡

    东溪乡

    书中分《青春寄语》《诗歌习作》《灯下漫笔》《夜读辑录》四部分。
  • 岁月归真

    岁月归真

    此书分为新闻篇、言论篇、评介篇、散文·诗歌、采访·拜访等板块,内容包括:革命的友情洋溢在崇山峻岭、繁荣热闹的雷波物资交流会、千红万紫争芳菲、节日的歌声、借宿番家、双喜临门等。
  • 江南烟雨塞北雪

    江南烟雨塞北雪

    “江南烟雨塞北雪”,作者把现实生活与艺术想象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与读者促膝交谈,娓娓道来。至情至理,亲切感人。给人以轻波摇梦、低吟浅唱的情韵,很有几分耐人品嚼的味道。特别值得一读的是“谁主沉浮”这篇。作者构思奇巧,立意新颖,哲理性强。读后既让人感到无奈,苦涩、沉重、惋惜,又耐人思索与回嚼,并久久不能忘怀。黄河系列文笔流畅,语言优美,感到句句有诙谐,字字是真理。黄河是个大题材,从涓涓细流,到融汇百川,千回百折,奔流不息。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走访过她,讴歌过她。作者的黄河系列中的“一任西行”、“心诉”及“雪落黄河静无声”等都值得一读。故乡与怀旧系列,作者构思巧妙,入情入理。
热门推荐
  • 醉狂

    醉狂

    音开新文了亲们,记得看哦,喜欢的就收啦,支持一下某音!!《得意风流》女主依然强大。她豪迈自负,英雄少年,白衣漠然,奔驰在云天大陆上。长戟所指,尽血染看戎马百战,苍生叹马踏关中,烽烟燃三尺青锋,无声断倾家国,角声寒风起云涌,尘烟散轩辕寻梦二十一世纪的一个修真者,一次历险当中死于巫魔之手而魂穿。一朝穿越,一缕幽魂依附在战场上的一具死尸上。再次睁眼,一切都变了……继承着那人的记忆,与那人的恨,这才知道他居然是“她”而且还是当前四大强国轩辕皇朝唯一的一位王爷。处处杀机,自己的国家容不下他,敌国恨他,二十万大军要靠他来养活。偶遇杀手更是家常便饭。终有一日她烦,她恼了……如果非要得这天下才可以安静,那她便得这天下又如何。马蹄踏碎清秋夜,剑映萧索冷孤光。战火烧尽白骨乱,兵临城下傲沧桑。可是却又为何在那大殿之上,弃下皇位转身离去……叹红尘风雨路三千曲未终人已散遗世而独立无眠唯今世上只一情字难懂,宁愿醉个千年,莫懂情……那该多好……咽下喉中那醇香的液体…………谁可以告诉她……怎么样才可以大醉一场……喜欢就收藏,看着还行就投票,欢迎留言。音在此真心的谢谢各位亲们……《战皇》音开新文了亲们,记得看哦,喜欢的就收啦,支持一下某音!!音的完结作品《凤戏红尘》《醉狂》:音好友的文文哦,决对的值得一看:《妃天大盗》无计春留住《弃妃当自强》春棠大人◇◆栖凤阁出品◆◇《醉狂》风恋音:《寐上总裁父》西座:《残帝傲妃》道貌岸然:《调教夫君》上官玥儿:《奉子休夫Ⅰ》回眸醉倾城:《邪妄总裁圈儿媳》失落的喧嚣:【栖凤阁】http://m.pgsk.com/g/qi1西座、风恋音、上官玥儿、道貌岸然、失落的喧嚣、回眸醉倾城在“女儿国”的联合圈子,欢迎大家的加入潇湘会员都可直接用会员号登陆“女儿国”,加入圈子
  • 雪青色的洋卓花

    雪青色的洋卓花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爱你不是件容易的事

    爱你不是件容易的事

    她,苦等留学男友三年,结果男友结婚了,新娘不是她。偶然遇见的那个大叔,据说杀过人,还坐过牢,但他又像迷一样时时出现在左右。原本以为自己所知便是他的全部,却不知道他并不像知道的那样而已。曾经深爱过,又曾经深深的被人伤害过,他和她是否能在静默的岁月长河里简单的彼此相爱。因为,爱上一个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 危险性学生

    危险性学生

    圣亚当斯高中高三癸班是有名的问题班,即便是校长也拿他们无可奈何。直到他们班上来了一个奇怪的转校生,一切似乎都因他而改变了……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冷睨天下之传奇菱七

    冷睨天下之传奇菱七

    原来,这是一个强者的世界,想要活下去就要拥有绝对的实力。而她,第一次醒来就以最血腥、最直接的方式抹杀了所有威胁。异世重生,恶魔降临!☆★☆★☆★☆★☆★☆★☆★☆★☆★☆★☆★☆★凤如晨,凤城太子,冷漠的心中仍有着几分善良……而他却因皇位之争被其兄卖入决斗场。再回首时,他已是低贱奴隶。一次次伤害,一次次绝望,最终连那唯一在乎之人也离他而去。曾经,他处处隐忍,只为那血缘亲情。现在,天要亡他,那他逆天而行又何妨?善意深藏,冷君降临。☆★☆★☆★☆★☆★☆★☆★☆★☆★☆★☆★☆★又是命运的安排让他们在此相逢。从此,两人携手同行,与人斗,与兽斗,肩并肩,披荆斩棘。鲜血在欢快的流淌,死亡之曲在凤城的头上高唱当一切尘埃落定,他却说出分离……是本性还是另有隐情?她只言片语未问,毅然转身离去……是无情还是已经心死?☆★☆★☆★☆★☆★☆★☆★☆★☆★☆★☆★☆★本文依旧是女强风格,有温馨,有血腥,结局圆满。希望亲们能一如既往的支持七七,不爱此类风格的亲们请点右上角的叉叉,谢谢大家!
  • 瑾色缭乱

    瑾色缭乱

    她是焉国众人皆知的刁蛮公主,他是凤隐拥有“第一美男”之称的冷酷王爷,父皇为求安定将她送往凤隐和亲,高傲如她又岂会答应,一句“不嫁”,丫鬟成为公主,公主沦为丫鬟,当刁蛮公主遇上冷酷王爷,究竟会是怎样一番缭乱情缘?
  • 邪龙戏凤:纨绔召唤师

    邪龙戏凤:纨绔召唤师

    她,21世纪的金牌神偷,却穿越成了被算计在花轿里的废柴王妃。他,冥玄大陆上的至尊王者,智勇双全,灵力无边,却偏偏深藏不露,装傻卖萌。当“傻王”遇上“废柴”,当腹黑遇上狡诈,是偷心,是夺爱?还是一起携手扮猪吃虎横霸天下?(这是一个腹黑坑货诱妻上钩的故事,很甜,很宠,很甜蜜。续篇《美男如云:一等魔妃倾天下》写的是他们的儿子小千思的故事。欢迎阅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唐诗三百首新注

    唐诗三百首新注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唐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历朝历代的文人视唐诗为圭臬,奉唐人为典范。唐诗与宋词、元曲并称,题材宽泛,众体兼备,格调高雅,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