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2600000013

第13章 吃茶去

世事无常,都在变化之中,该来的总要来,该走的总要走。

河北赵县古称赵州,这里有一座柏林禅寺,在唐代叫做观音院。禅宗史上一位特别受人尊崇的大师赵州从谂(778-897)曾在这里驻锡,他活到一百二十岁,真正是个老和尚,人们管他叫“古佛”。赵州在南泉普愿门下,由“平常心是道”这样一句很平常的话开悟,这也成为他传法的要旨。

《五灯会元》中记载了一则非常有名的故事:有两位僧人到赵州这里来习禅,赵州问其中的一个:“你以前来过吗?”那个人回答:“我曾经来过。”赵州跟他说:“吃茶去!”然后转向另一个僧人,问:“你来过吗?”这个僧人说:“没有来过。”

赵州又说:“吃茶去!”这时,引领那两个僧人来参见赵州的监院好奇地问:“禅师,怎么来过的你让他吃茶去,未曾来过的你也让他吃茶去呢?”赵州便唤了监院的名字,监院答应了一声,赵州还是一句老话:“吃茶去!”

“吃茶去”成了禅宗最有名的公案之一,这里面有什么神秘的东西吗?其实没有什么神秘之处:曾经来过的僧人去而复归,内心大概有不少疑惑,也许他要向大师解释自己为什么离去,为什么又回来,赵州却不认为说这些有什么意义,所以让他“吃茶去”。初到的僧人第一次见到大师,会认为这是奇特的机遇,总觉得会有什么惊人的事情发生,这种念头同样毫无意义,赵州也吩咐他“吃茶去”。监院跟随在赵州身边应该有些日子了吧,可是他并不真正懂得老和尚。他或许认为大师无论说什么都是不平凡的。可是赵州既然问两位僧人以前来过没有,而两人的情况确实又是不同的,他为什么一律吩咐“吃茶去”呢?其中有什么玄妙之处?监院想得太复杂了,赵州还是让他“吃茶去”。

中国人饮茶的历史很久远,但形成普遍的风气、成为日常习俗,是从中唐开始的,距赵州的时代不远。这位老禅师生活朴素清贫,经常是“裤无腰,褂无口,头上青灰三五斗”,饮茶可以算是他仅有的嗜好。

茶和酒不一样,酒让人兴奋,茶让人平静。茶味清香甘甜,略带苦涩,蕴涵着大自然的气息。只有在平心静气的情形下,才能充分品尝茶的妙处;也正是在品尝隽永的茶味时,人心渐渐淡定起来。习禅先要“吃茶去”,就是首先要让人生种种繁杂的念头消歇,使内心渐渐清澄。

我们也吃茶吧。

清·郑板桥·竹石图平心静气,人心渐渐淡定起来。种种繁杂的念头消歇,内心渐渐清澄。

也许,你正在得意之中,发了财或者升了官或者成了名,被人簇拥,受人追捧,得意非凡,情不自禁地想要手舞足蹈起来。

这时候,“吃茶去”吧!

也许,你正在沮丧之中,投资失败,事业受阻,遭人白眼,被人嘲笑,于是心灰意懒,了无生趣。这时候,“吃茶去”吧!

也许,你对什么人深感愤恨,想起他的蛮横无理,不由得浑身打颤,却又无可奈何,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头脑发涨。这时候,“吃茶去”吧!

世事无常,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该来的总要来,该走的总要走。“平常心是道”,对心情淡定的人来说,天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道理。赵朴初的诗说得好:“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可是赵州茶虽好,会吃的人却不多。过了几百年,南宋禅师黄龙慧南还在《赵州吃茶》诗中感叹:

相逢相问知来历,不拣亲疏便与茶。

翻忆憧憧往来者,忙忙谁辨满瓯花?

这首诗收于《黄龙录》。前两句略述赵州和尚请人喝茶的故事,后两句说:世上的人来往匆匆,忙忙碌碌,无穷的念头,说不尽的废话,他们不得工夫喝茶。

北宋大文豪苏轼喜禅,也爱茶。他被贬谪黄州时,生活困顿,一位朋友为他从官府要来一片荒地,他亲自耕种,以解匮乏。这块地称作“东坡”,苏轼的别号就是由此而来——从此,“东坡”两字,熠熠生辉。苏东坡在东坡上种了茶树,有《问大冶长者乞桃花茶栽东坡》诗记其事。我们知道苏轼曾借用美女形容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他也曾将茶比作“佳人”,诗云:“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好茶是朴素的,天然风韵,就像真正的美女,不需要涂脂抹粉。

苏轼的名词《定风波》并没有说茶。但如果说“吃茶去”的公案意在淡定,那么这首词在表现淡定的人生态度上,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作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三年。

在这以前,他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风波,曾经被捕下狱,受到阴险的审讯,甚至一度面对死亡的危险。作为一个才华盖世、为人正直、在政治上富有责任感的文人,仅仅因为写了一些嘲讽“变法”的诗,就遭遇如此严酷的打击和放肆的凌辱,是令人难以忍受的。他也悲观过,迷惘过,对人生深感无奈和失望。但也正是因为多经风霜,才有清清朗朗的彻悟。

词中通过描写道中遇雨这样一件生活小事来表现人生哲理。

一场骤起的风雨“穿林打叶”,那声音很有些夸张,使人感受到威胁。没有经验、毫无准备的人,会因此而惊慌,赶紧要从风雨中逃出去。但你也可以不理它,“莫听穿林打叶声”,由它去就是。“何妨吟啸且徐行”,随口哼着什么调子,慢慢走吧。“竹杖芒鞋轻胜马”,手拿着竹杖,脚穿着草鞋,那都是农人日常所用的东西,不是什么高级装备。但只要心里不慌张,对付雨也足够了,“谁怕?”说到底,人生到处是艰辛,此时有风彼时雨。

想要一路平平安安,什么麻烦都没有,那本身是不正常的念头。

“一蓑风雨任平生”,蓑衣总还是有的,应对麻烦的办法总还是有的。那么,无论遇到什么,坦然相对,还能怎么样呢?

早春的风吹在身上有点冷,把几分醉意也吹醒了。抬头望去,“山头斜照却相迎”,远处夕阳照在山峰上,别是一番风光,可以欣赏。世上的事情总是在变化,遇到风雨就不知所措,摔得鼻青眼肿,恐怕也难得有好心情面对青峰夕照吧。回过头再看看走过来的“萧瑟处”,虽说是且吟且啸,洒脱自在,却并非没有点凄凄然,但走着走着,也就过来了。“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风也过了,雨也过了,晴也过了,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归结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还透着不在乎风雨不在乎晴的意味。因为风雨也罢晴也罢,那是老天爷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己可以决定的。你老想着晴,偏偏就来风雨,结果“晴”反而成了精神负担。只有随缘,才能自得;只有淡定,才能旷达。随缘和淡定,才是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自己把握自己的力量。

回头再说茶。寺院的生活清淡,没有什么可以享受的食物,唯有茶是礼客必备之物,也是僧人清修的辅助品。而自从赵州老和尚留下“吃茶去”的公案,茶和禅关系变得更密切起来,于是有了“茶禅一味”之说。禅是朴素的,自然的,平静的,饮茶的趣味也是如此。世事纷乱,人情动荡,欲求本心清净,最好“吃茶去”。

日本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又融入自身文化的因素,形成了别有特色的日本茶道。它的核心,就是通过茶道来悟禅。泽庵宗彭的《茶禅同一味》说:“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即不知茶味。”

同类推荐
  • 世界大空难秘闻:惊天恸地

    世界大空难秘闻:惊天恸地

    ,最能够使人们在名利场上的争斗中幡然地卸下铠甲。从而使有限的生命变得恬淡而从容,但愿杨早所著的《惊天恸地:世界大空难秘闻》的读者在阅读后心灵上也获得如此洗练……《惊天恸地:世界大空难秘闻》还原世界空难史上15个著名的空难事件,葬礼和墓地最为纯净,倾情揭秘空难背后的故事,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娓娓讲述空难自我避险小贴士
  • 呐喊(鲁迅作品精选)

    呐喊(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读点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读点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比如四书五经。就是带着今天所遇到的问题,美国的一个影评人大卫·邓比,在48岁那年重返大学校园。起因就是当年发生在美国知识界的一场争论--如何对待西方传统“经典”?我们国内也有关于“阅读经典”的争论,几乎就是多年前发生在美国的那场论战的翻版。无论是支持或反对阅读经典,尤其是国学典籍的,把这些书认真地读一遍。,它们毫无疑问既是国学也是经典,但它们真如某些人所言是邪恶的根源,或者如另外一些人所言,是民族精神的源泉或21世纪的希望吗?得到真实答案的最好办法,都在实际上离他们所讨论的那些书--文学、哲学、历史的作品--特别远
  • 藏在草间

    藏在草间

    《藏在草间》的五十四篇散文,写母亲暮年的无奈,写父亲的痛与通达,亲情的脆弱与不可靠,都催人肝肠,写黄壤平原的农具风物的遗存让人感怀,写缠绵诗意的童年啊水墨的意蕴。对黄壤平原人与事本真的描述既不是田园将芜兮,胡不归的诗意栖息,也非锄禾日当午的唏嘘哀叹。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热门推荐
  • 嗜血王爷冷情妃

    嗜血王爷冷情妃

    她,是21世纪令人闻风丧胆的佣兵之首,她冷血亦无情。他,是世人瞩目的帝国王爷,他嗜血冷酷。一朝穿越,两两相恃,谁虏获了谁的心。她眯起双眸,好看的丹凤眼里危险尽渗:“谁人敢伤我爱的人,我必定让他生不如死。”...他深邃的眸子灿若星辰,嚣张狂妄,霸道强大,却只对她一人情有独钟:“这一世,我要定你了。”强强联手,天下风云变幻,谁主沉浮。
  • 人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人生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尸神

    尸神

    天地初成,一枯一荣,荣树变成八方射日弓,而枯树无人得知。箭神后羿遗族传人墓却同时拥有光明,黑暗终极力量,当枯树现世,天地惊变。神变了,魔变了,人却没变。一场完全不似人类的爱,一场完全不同于任何故事中的战斗,一个惊天的计划。玉肌生白骨,箭啸易水寒,破浪覆烈日,天地从混沌……
  • 诗经楚辞鉴赏

    诗经楚辞鉴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其作品或简朴、或典雅、或整饬、或瑰丽,风格多样,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帮助诗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诗歌,《诗经楚辞鉴赏》从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意趣、艺术特征等方面逐篇进行了注释和赏析,以飨读者。
  • 生命穿越死亡

    生命穿越死亡

    《生命穿越死亡》是朱增泉将军的军旅诗,共分五个部分,是作者在自己漫长军旅生涯中的感悟和思考。因为将军特殊的身份,他的军旅诗也被赋予了独特的个性:直面战争、呼唤和平、赞美生命、书写英雄。从古至今,战争都是人类逃避不了的话题,和平更是人类一直在追求的目标。而作为将军的作者,对战争与和平更是有着不同常人的思考。几十年的军人生活给作者留下了沉重而深邃的人生思考,看着自己身边的生命一次次穿越死亡,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渴望显得尤为真诚与强烈。其中《猫耳洞奇想》是一组很独特的军旅诗,更是一个军人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后的思考与感悟,充满着血的浓烈与烫热。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宅女妖妻:这个夫君有点坏

    宅女妖妻:这个夫君有点坏

    突然而来的赐婚,伴着清晰的梦境,入了轮回。洞房花烛,竟见了那一身久藏于心的皮相。费力的讨好,只求一分安守,却不想步步走错,没了退路。在这深宅府院,吞噬了七情,了却一颗玲珑心,却独独留下了蛇蝎。心狠上位的烟尘女子,纯真无邪的林家姊妹,一个当家夫婿,纷纷收了身旁。众人各房心思,身边还偏得个机灵小姑子,分分推着上前搅。一个又一个阴谋,一环又一环心计,等心明之时,早已由不得自己。和尚说,了了这众生之缘,方得回返之道。可眼见了这些,心痛,心狠,心惜,心绝,心念,又何能得来了却?“这一步,走出去万劫不复,退回来,则后患无穷。”鸟为食亡,人自相争,后院深宅,自来便不是安心得理之所。
  • 再生

    再生

    《再生》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四川省作协巴金文学院,取得四川省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和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书系”,着力发掘富于原创能力的新锐作家,资助出版他们在文学创新方面的文学成果。这种举措的唯一目的,就是为四川文学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做一些计之长远的人才培养与新的艺术经验积累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 校园聊斋

    校园聊斋

    一个意外、月宫的百合仙子和玉兔双双坠入人间,在繁华人间上演了一场千古绝恋。为救广大众生、遭到东海三太子化成的蛇精疯狂报复,最终香消玉殒。小天使也受到牵连惨遭印封,五百年后、小天使在天女的帮助下解除了封印。开始了一场正义与邪恶,天使与魔头血雨腥风的战斗………………………………….
  •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研究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本书着重注意的地方。专家们关于古史分期问题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本书试图从正面进行阐述,提出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看法,以论证夏商西周的社会性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