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7900000006

第6章 蓝色战略·南海篇(1)

“政治家”与“政客”的一个最大区别在于:在面对对外事务时,政治家往往是把一切分内之事都做好之后,再由军方去完成剩下的部分;而政客则必然是把一切都搞砸了以后,才把一个烂摊子丢给军人……

菲律宾与越南在南海问题上的种种恶劣表现,可以说是对上面这句话最“完美”的诠释。媒体上很多学者、专家都在很认真地讨论中国与这两个国家之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而其实真正出问题的不过是这两个国家的内部。说到底,这两个国家的高层所做的,还是“内部问题外部消化”这个已经早已不新鲜的传统政治套路。

站在这两国人民的角度来说,他们需要明白:造成他们生活中种种问题的并非是中国人。

南海篇[上]

第一节 决战中南半岛

和东北亚非常相似,在东南亚地区,美国曾经差一点制造出一个类似的三角地带。

在此我们有必要先回顾一下越南战争的背景。清末,由于中国力量的不断衰退,原本作为中国属国的越南最终沦为法国的殖民地,这段历史本身就和朝鲜半岛的历史大同小异[34]。二战期间,法国殖民者一度被日本人赶走了,日本投降之后,老殖民者又重新回来了。在这种情况下,在法属印支半岛上爆发了民族解放战争。

在抗法战争初期,仅凭越共单薄的力量是抵抗不住法军的,越共始终被法国人压着打。1949年新中国建国之后,胡志明向中国求援,中国政府遂调拨大批军事物资入越,同时派遣了大批人员作为军事顾问指导越南人民军作战,开国大将陈赓、开国上将韦国清都曾参加了抗法援越,可以说是来自中国的援助最终决定了越南抗法战争的结局。

这场战争,虽然仗是法国人在打,但是很大一部分法国军费是美国人在出。自1950起,美国就开始插手中南半岛事务。1950~1954年,法国人被打败之前,美国负担了法军战争开支的3/4,共计25亿美元——注意,当时可是美元与黄金挂钩的时代,35美元就可以兑换1盎司黄金,有兴趣的读者不妨用计算器算一下这大致折合多少吨黄金。

美国为什么要下如此大的本钱呢?它在东南亚所做的战略部署与在东亚地区是一样的考虑。在东亚地区,日本、韩国、中国台湾这个三角布局,为美国政府提供了一个针对中苏两国的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平台;而在东南亚,美国理想中的战略布局则是,以中国台湾、中南半岛的越南加上岛国菲律宾,再构成一个互为犄角的三角形布局。

跟北部的三角形战略区域一样,南边的这三个角同样互为支撑关系,它们的作用是在中国的南部再钉下一颗钉子,将中国面向海洋的所有路径统统堵死。

前文中已经提到,在东亚的战略布局中,日本其实可以被视作是台湾的战略大后方,而南朝鲜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是台湾的支撑。而在东南亚这个布局之中,台湾的作用更像是一个中转站。驻扎在东亚地区的美军可以以日本为大本营,中国台湾为中转,菲律宾为前进基地,越南为前哨……反过来说,如果中国大陆试图解放台湾的话,那么届时台湾将可能同时得到南朝鲜及日本驻扎美军的南下驰援,以及驻菲律宾、驻越南的美军的北上驰援。这样一来,不单是美国的第一岛链,蒋介石政权在台湾的根基也会变得异常坚固。

正是出于上述考虑,1954年《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签署后,台湾地区的国民党政权表现得异常兴奋,开始向大陆沿海进行密集的袭扰;同样是出于这一考虑,在台湾的国民党政权在越南战争中一直参与得很深,[35]事实上在南越政府最终倒台之前,台湾当局一直是其主要的外来援助来源之一。

网络上一直传言1974年西沙海战中,中国海军得到台湾国民党什么帮助云云,所谓“蒋介石下令不得拦截增援西沙的大陆海军舰艇”,以及“人民海军的导弹护卫舰[36]25年来第一次顺利通过了台湾海峡”是子虚乌有的。

真实情况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共之间数次海战皆以国民党海军战败而告终,后期,国民党方面一直在避免和人民海军交火。1958年以后,随着鹰厦铁路修通,解放军空军开始大规模入闽作战,之后台海制空权也被拿下。截至1974年,沿海航道周围的各个关键岛屿也都被解放。试问,这种情况下,国民党就算想拦截大陆的海军舰艇,又能拿什么去拦呢?

抗法战争结束之后,越南暂时维持南北分治的局面,这个局面跟朝鲜半岛的分治是非常像的。对当时的苏联来讲,中南半岛的这个局面是可以接受的——在斯大林时代后期直到赫鲁晓夫上台之后,苏联在对外战略上开始一步步转向谋求所谓的苏美共治,从而等于是在实质上放弃了在意识形态领域和资本主义的斗争,转而将国际共运功利化、工具化。这里要说明的是,当时包括越共在内的东南亚共产党和苏共的关系相对于和中共的关系而言,要更远一点,远不像东欧国家那样,和苏共是“老子党”与“儿子党”的关系(毛主席曾如此形容东欧各国共产党与苏共不正常的关系)。再加上当时苏联的全球战略布局中,东南亚地区并不是核心。所以,那时苏联对东南亚地区共运的支持并不是很上心。

新中国建国后,毛泽东主席访苏,越共总书记胡志明曾一同参加了出访,当时颇受斯大林的冷遇。越南抗法战争中,苏联给予越共的援助完全可以用糊弄来形容,所谓的军事援助多数都是当年苏德战争时期遗留下来的早已不堪使用的古董。之后,在北越准备武力统一越南的时候,苏联最初也是抱以不支持的态度。

而对中国来讲,越南维持这样一种南北分治的局面在当时是百害无一利的。因为越南南北分治就意味着美国人在东南亚的战略三角布局已经形成,只不过和中国之间有个北越作为战略缓冲,不是很稳固而已。

东北亚战略“三角区”的存在使得中国在海上的活动空间被压缩到了第一岛链内的狭小区域。如果东南亚再搞出第二个“朝鲜半岛模式”,那台湾的解放将变得更加遥遥无期。从长远看,如果这种局面得以形成,那么我们今天也就不再有什么南海问题了,因为在南海中国将一点机会都没有,届时南越政府借助美国海军的势力向中国发难,别说南沙诸岛,就是西沙群岛中国能不能保住都将是个问题。

所以从中国的利益来讲,由越共统一整个越南,将美国的势力彻底赶出越南,是最符合中国利益的。因为和北部的战略三角布局一样,美国在东南亚布的这个局也存在同样一个问题——三个角当中的任何一个发生了松动,整个部署就会彻底崩溃。

基于上述考虑,1964年,越南战争爆发之后,中国随即开始全力以赴抗美援越。这和当初抗美援朝是一样的道理,除了国际道义之外,也是基于我们自己的战略利益考虑。20世纪70年代末,中越关系交恶,有人就认为抗美援越是不值得的,这也是错误的认识。越南这个国家的体量就在那儿摆着,无论其政府如何不智,也注定了它最多也只能是一个时常给中国制造点麻烦的邻居,而如果越南如同现在的日、韩那样唯美国马首是瞻,那中国恐怕连讨论南海的必要性都不会有——那时真正需要关注的恐怕该是中国大陆西南腹地的基本安全问题了。

美国最初以为,可以很容易地结束越南战争,没想到战争打了十年这么长的时间。归结起来,北越能和美国整整耗上十年,有下面两点原因:

第一,中苏等国的全力援助。越南战争爆发的时候,中国和苏联的关系已经破裂了,但是美国人没有想到,在对越南的问题上,中苏是保持一致的。[37]战争期间,苏联一直借道中国向越南运送军事物资,甚至在珍宝岛事件[38]爆发之后两国关系紧张到了极点的时候,这条路径始终没有受到过影响。此时,中苏两国在越南问题上,利益是一致的。

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对北越的援助同样不仅限于中苏两个国家,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也都多多少少参与其中。如当时朝鲜空军就曾秘密入越作战,并取得了不小的战果,[39]这一点后来朝鲜国内的报刊上曾公开报道过。

第二,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余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在出兵朝鲜之前曾经警告美国不能越过“三八线”,美国人没有听,因此而付出的代价就是在战争当中遭受了重创,而这一次,中国外交部同样严重警告美国,美军不能越过北纬17°线,这一次美国就不能不把它当回事了。除此之外,1964年,越南战争打起来不久,中国的原子弹试爆就成功了,到1966年“两弹结合”试验完成,中国已经完全具备了实战化的核打击能力。也就是说,越南战争时候的中国远比朝鲜战争时要强大得多。虽然美国在南越驻扎有重兵,并且大批的轰炸机越过17°线,轰炸越南北部,可是它的地面部队确实不敢越过17°线,从而导致这场战争打了十年之久。美军在战术上虽然掌握了优势,可因为陆军始终不敢越过17°线挺进,所以反倒在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自己打成了守势。

而此时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正在走向崩溃,经济上的问题迫使美国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内收缩战线,无法再支持这么长时间的战争。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不得不把伸向世界各个热点地区的手缩回来——当时的情形和如今非常像。

要顺利完成东南亚地区的战略收缩,美国就需要中国的配合。虽然说越南战争名义上是美国跟北越在打,但实质上,如果没有中国和苏联的支持,北越根本不可能坚持十年时间。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才有了后来的“乒乓外交”以及1972年尼克松访华。这一系列事件除了解决了美国在东南亚的窘境之外,也为后来中美建交以及中国的改革开放铺平了道路。1840年,是英国人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而1972年的中美建交,是毛泽东在越南用中国的武器打开了美国的大门。从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再到后来改革开放,追根溯源都是由1972年尼克松访华开始的。而美国总统史无前例地去访问一个未建交的国家,则是越南战争的局势逼迫美国人必须这么做的。

在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双方谈下来的、见效最快的一个成果就是让美国人可以比较“体面”地从越南撤出去——在越南作战的美军在尼克松访华之后确立了明确的撤军时间表。1973年之后,美军基本不再大规模直接介入战事,美国人的越战宣告结束。到1975年,美国军事及其他人员撤离西贡[40]时,越共军队就在西贡市区的外围,却就是按兵不动,等到美国人彻底撤出去之后才进入市区。

1975年,越南南部彻底被越南共产党解放,越南恢复了统一。从东南亚的地缘战略角度上来讲,这意味着美国原来设想的中国台湾、菲律宾、越南的三角形结构没有形成。失去了越南,台湾和东南亚的联系也就没那么强了,菲律宾对美国的战略价值也随之迅速下降——这又导致了几个连锁反应:

连锁反应一:彻底断绝了蒋介石反攻大陆的想法。当时美国为了构建东南亚的战略三角,拉拢英国、法国、菲律宾等其他七个国家签订了《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台湾很热衷参与,在条约当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蒋介石甚至认为,通过这个条约,北面已经把中共封住了,南边即将把中共封住,中国大陆在海洋方向将面临全面的压力,国民党反攻大陆也就指日可待。在《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签署之后,台湾曾经多次主动挑衅中国大陆,虽然解放军通过炮击金门[41]给予了坚决的回击,但彻底断绝蒋介石这个念想,还是通过越南战争。

连锁反应二:导致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下台。菲律宾最稳定的时期是1966年马科斯上台执政那段时期——现在很多人都称呼他为独裁者。但在当时,这个“独裁者”是受美国人支持的。平心而论,恰恰是马科斯执政时期,菲律宾的中央政府能真正有效地运转,可以做到对菲律宾各地的有效控制。从经济上来讲,当时菲律宾的经济状况其实一直是不错的。同时,正因为有这样一个强力的控制,马科斯时代其实也是菲律宾政府最廉洁的时候。当然,对他本人现在说法很多,一般都指其生活非常奢靡,这个在此先不讨论,我们就看他在菲律宾历史上的作用。

那个时候,美国人之所以非常倚重于马科斯,也是因为越南战争。因为美军的作战物资需要从日本经台湾到达菲律宾,从马尼拉再到南越,这条路线是最短最快捷的,菲律宾因此成为整个越南战场最重要的前进基地。所以,维系菲律宾国内的稳定对美国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当然,位于越南西边的泰国,也是美国一个比较重要的军事节点,但是当时泰国一直在中美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不想轻易得罪中美任何一方。像泰国的诗琳通公主曾经在中国生活了很长时间,这种友谊的背景就让泰国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

1975年,美国完成撤出中南半岛之后,东南亚战略三角当中的一个角坍塌了,另外两个角的意义就下降了。由于台湾还关系到北部的战略三角,所以美国人不会放弃台湾,但菲律宾就没这么好命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导致了美国在越南战争前期非常倚重马科斯,但是在后期又很轻易地放弃了他,最终导致了阿基诺夫人也就是现在的阿基诺三世的母亲上台。阿基诺家族比马科斯要更加亲美,而且,阿基诺家族没有能力像马科斯这样完全控制菲律宾。

对于美国人来讲,在危机时刻,自己的傀儡国有一个强势领导人更好,可是当危机过去之后,它更愿意跟自己结盟的盟国内部是松散的,因为这样一来它不仅仅可以与这个国家的最高元首去谈,还可以与各个财阀及地方豪强去谈,这样对美国人的利益更有利一些。马科斯下台之后,菲律宾的中央政权权威性迅速下降,国内逐步松散,地主势力越来越强,这种情况后来就导致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菲律宾的种种问题。

同类推荐
  • 天下大势

    天下大势

    这是一部颇具新意的政治讽刺小说。辛亥武昌首义,浪荡公子边义夫身不由已卷入革命洪流,因在混乱中三炮轰城,意外成了革命新贵。不料,官瘾尚未过足,即被政变推翻.边义夫无路可走,旋即发动二次革命,立志以革命的名义去做窃国大盗。于是,一支号称为人民不吃土而努力奋斗的“四民主义”的队伍横空出世,本来就形迹可疑的“革命”变成了一场国内鸦片战争。战争结束,边义夫成了一方诸侯,靠林立的枪杆子成了北京段祺瑞政府的政治贸易伙伴。
  •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

    《群众工作力》由洪向华主编。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研究

    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气质是邓小平重要的品质之一。邓小平是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典范。他之所以能取得非凡的成就,正在于他用批判性思维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批判性思维在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与发展是在批判性思维中实现的,可以说没有批判性思维,就不可能有邓小平理论。因此,对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 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

    ,读者通过这本书能够全面、真实地了解雷锋人生、汲取雷锋精神。展现了雷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怀。本德、陈云、邓小平的题字。同时,汇集了雷锋22年人生历程中所写下的全部日记,以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演变,书中精选的与雷锋有关的一些珍贵题词图片,社会对于雷锋精神的报道和评价、雷锋精神内容的书包括雷锋生平、雷锋故事、雷锋日记、雷锋精神及其在现当代的价值和意义等内容,讲述了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给读者展现了雷锋精神的最新最完整的诠释
  • 理论热点·2011

    理论热点·2011

    为深入回答当前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出了十二个问题,组织理论工作者撰写了《理论热点·2011》这本通俗理论读物。本书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我省在实施“十二五”规划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力求从理论和政策层面进行分析、解读,作出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回答。该书通俗易懂、可读性强,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组织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重要辅助教材。
热门推荐
  • 阿里巴巴正传

    阿里巴巴正传

    十几年来,方兴东与马云每年一次,老友聚首,开怀畅谈,阿里上市前,作者再次与马云深度对话,阿里上市前的布局,深入探讨了一系列人们关心的话题。本书忠实记录了阿里壮大、马云封圣的历史。作者通过细致梳理和盘点,对阿里巴巴的15年成长史进行了忠实回顾。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第一次搭讪就上手

    第一次搭讪就上手

    搭讪,也不只是搭讪,它其实就是一种毛遂自荐的态度,让你对得起自己,在爱情上勇敢去认识自己心仪的异性,也在事业上不放过任何一个能让自己脱颖而出的机会;它将带给你的,是个人魅力的培养,以及全方位的自我提升。好好研读并实践《第1次搭讪就上手》中的观念和技巧后,将发现自己不仅异性缘变好,同侪关系更是左右逢源,这是一本无论如何都该赶紧入手的经典之作。想要成功,就是要跳脱给自己设定的框框,大胆地去尝试一次。不去尝试,当然不会失败,也不会有痛苦;去尝试虽然可能遭遇挫折,承受痛苦,但同样有可能一举成功,享受无法言语的喜悦。
  • 盛宠帝王妻

    盛宠帝王妻

    ——————他,豪门弃子,看着亲人血染大地,妖孽倾城,却在她面前永远如同孩子般单纯。一路走来,艰难异常,但是因为有他们的陪伴而幸福。她是世人眼中阴狠无情,手眼通天的星月阁主。他,病弱皇子,温柔如风,却愿意为她将自己双手染满鲜血。他,她是世人眼中不学无术,寒门士子,清朗正值,却为她一而再再而三违背原则。他,传奇将军,阳光俊朗,誓要仇人血债血偿。人前,却在她面前永远傲娇别扭、他,江湖浪子,崇尚自由,却愿意为她放弃自由自在的生活。十年隐忍,慕容溪,百般筹谋,终于一朝将所有仇人尽数消灭。他,世外隐士,她,冷情谪仙,却独独对她动了心,动了情。他,第一首富,绝顶腹黑,淫荡无耻的纨绔公主。人后,却独独喜欢对她撒娇卖萌。江山动荡间,且看一代传奇女帝如何带领美男臣子除奸臣,平藩王,定外族,开启一片盛世华章
  • 逃妃倾城

    逃妃倾城

    目睹丈夫背叛的她彻夜买醉,却不幸遭遇车祸,魂穿异世,成了不受宠的相府哑巴四小姐。一纸圣旨,她嫁了,成了残疾三王爷的王妃,她女扮男装,包袱款款,逃了……本以为孑然一身、绝情断爱的她从此可以逍遥自在,然她的到来并非偶然,一段三世未了情,一句“隐星现,天下变”,一段宫闱之中的爱恨情仇将她越卷越深,从此她步步为营,在这陌生的世界挣扎求存。腹黑如北辰夜,身份尊贵的三王爷,对她恨之入骨,誓洗被弃之耻;聪明如欧阳文轩,温文尔雅的全国首富,对“他”日久生情,呵护备至;暴躁如雷震宇,刚毅强势的第一堡主,因她甘愿化为绕指柔,一世追随;多情如琉璃炘,玉树临风的公子,却惟独对她情有独钟,痴缠不休;……本文正剧,女主渐强型,且看女主如何在这男子为尊的异世斗智斗勇,大放异彩,引得无数美男拜倒在其石榴裙下,俯首称臣。
  • 升职其实很简单:快速升职必备手册

    升职其实很简单:快速升职必备手册

    做了那么多年普通员工,准不想当领导?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当得了领导!当领导,当然不是靠运气,也不是靠溜须拍马的功夫,而是要靠实力和脑力!领导很忙,但绝不是瞎忙,而是在运筹帷幄,带领团队决胜千里。要想坐上领导的位置,成为一流的管理者,你首先就要知道作为领导者的必备素养!本书从10个方面剖析了领导工作中的秘密,揭示了成为一一流管理者的必备素养。并告诉每一位有志攀上事业高峰的人,作为领导应该怎样思维、怎样行动、怎样超越,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让你合上书就用得上。顺利迎来人生的辉煌。
  • 在组织部的岁月

    在组织部的岁月

    信念的力量是无穷的,她就像马缰一样,无形地牵引着你,始终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行。就说自己吧,从小学迷念上写作开始,一直坚持跋涉在这条道路上。不过,我也是有节制的人,懂得事情的轻重缓急,当工作繁重的时候,我会放下担子,使自己轻装前行。当工作轻松下来,我又会抓住一切时机,继续追逐着自己的文学梦想。报告文学集的诞生就是如此,因为当时我在组织科负责,每年都要评选表彰优秀共产党员,我借给被评上的同志准备先进事迹材料,稍稍地存有那么一点点小私心,在安排工作中有意识地选择了事迹比较感人的同志,亲自深入到其所在单位……
  • 背影

    背影

    文中,作者对父爱节制又沉郁的书写,至真至爱至美,让它成为反刍率最高的经典散文名作之一,值得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反复去品读、去体会。本书不仅收录了代表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散文创作最高成就的《背影》、《绿》、《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航船里的文明》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还收录了其在欧洲、伦敦的旅行游记散文以及日常随笔等。这些文章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有的包含着作者对社会时事的思索,有的反映了他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
  • 毁灭之翼

    毁灭之翼

    当巨龙抬起他那高傲的头颅;当熊熊烈火燃烧了整个大地;当痛苦绝望遍布每个人心中;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从天而降,每个人都是渺小而卑微的存在。只有他,是主宰这个世界至高无上的王!!!
  • 培养青少年思考人生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思考人生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