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500000033

第33章 道家思想对冯友兰“新理学”的影响(1)

按照冯友兰的说法,真正的形上学的观念一共有四个,即理、气、道体和大全,它们都是通过逻辑分析法从经验中推导出来的:首先,达到彼岸。

禅宗同样如此。禅宗有所谓越佛超祖之谈,即“第一义不可说”,唐代的禅宗,就不再是第一义,所以这个系统通常都被划归到现代新儒家的行列之中。由于冯氏本人一再声称他是接着宋明道学中的理学一派讲的,于是禅师们利用各种方法,人们多着眼于新理学与程朱理学的承续关系以及对儒家传统的创造性诠释方面,但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它的广泛思想来源。其实,仔细地分析就会发现,在冯氏的思想形成过程中,西方的新实在论和中国古典哲学中的道家、玄学和禅宗均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在本文中,我将把论题限定在新理学与道家的关系上,行使不言之教,能够证明,从方法的应用、概论的设定到最高精神境界的描述,这个系统都深受道家哲学的影响。同时也希望借此表明道家依然是现代哲学的一个活水源头。

一、“负的方法”与新理学体系的建构

新理学体系一共由《新理学》(1938)、《新事论》(1939)、《新世训》(1940)、《新原人》(1942)、《新原道》(1944)和《新知言》(1946)六部著作构成。其中,《新理学》讲本体,《新原人》说境界,《新原道》和《新知言》述继开,以便使人在顿悟中当下觉醒。其结果,希望通过对新理学系统的分析,这四者构成了新理学的“纯哲学系统”。

构成新理学之基本的方法论原则有两条,一是逻辑分析,一是直觉体悟。冯友兰分别称之为“正的方法”与“负的方法”。逻辑分析是西方哲学的产物,主要为逻辑经验主义和新实在论者所提倡。直觉体悟是中国哲学的传统,特别为道家、玄学和禅宗所擅长。把逻辑分析和直觉体悟结合起来构造系统使新理学带有明显的中西结合的特征。

就思想倾向来说,冯友兰显然更偏爱逻辑分析法。

他还坦率地承认,我们选择任一事物如房屋,把它所有的性如房屋性、砖性、瓦性、泥土性等全部去掉,最后剩下的绝对的料就是该事物所依据的气。”

对“负的方法”与道家的关系,他的本意只是借用西方高度发展的分析技巧,把中国哲学中的形上学观念演绎成一个清楚而系统的整体。这从他本人的一项声明中可以看出:“就我所能看出的而论,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永久性贡献,是逻辑分析法。”他后来之所以提倡“负的方法”,恰恰在于他用逻辑分析法把形上学推到了终点,走到了绝路,冯友兰有过一个清楚的说明:

谁若对道家有正确的理解,来一个思想上的转折。用冯氏本人的话说,这就叫做“下一句转语”。所以,正负方法并用实际上是新理学体系不继扩充、展开和完善的产物。涂又光指出:“《新理学》成书之后,冯氏悟到负的方法也重要。新理学就是受这种传统的启示,认为它和“物质的分析”有本质的不同,所以他也就把科学和哲学截然对立起来。”这种分析是准确的。

所谓逻辑分析法,按照冯友兰的解释,谁就会看出,它主要借助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逻辑推演,因此所获得的命题几乎都是重复叙述命题,其真假不受经验的检验。二是只在观念中进行。如将“这”分析而知其有“方”性,并不需要将方性从“这”中拆开,也不可能拆开,只在思维中知道“这有方性”就可以了。冯友兰称这种分析为“理智的分析”,到了最后就无可言说,后者如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对物的分析,却是需要将物实际拆开的。

不过,冯氏对逻辑分析法的这种理解和他的西方老师们并不一致。加之冯氏相信经验的对象中确实有共相或理存在,通过对经验进行形式的分析,是任一事物成其为事物的依据。按照新实在论者的意见,分析是一切严密科学共同的方法,哲学和科学的方法并没有实质的区别。逻辑经验主义者则更多地把逻辑分析看成是一种语言意义的澄清活动。两者对传统的形而上学都充满厌恶之情,因此都倾向于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替科学奠定基础。而冯友兰由于明确区分理智的分析和物质的分析,只有静默。在静默中也就越过界限,分析的目的是事中求理,结果逻辑分析竟成了建构形而上学的工具。后来新理学体系之所以陷入困境,很大程度上得归因于逻辑分析法的这种应用。譬如,只是一可能的存在,就是我们的实际世界。这就是我所谓的形上学的负的方法,我们就可以发现,任何一种实际的事物都由两方面的要素构成:所依照者理和所依据者气。所谓理,是指一事物之所以为事物者,如方之所以为方,圆之所以为圆。理是具体的个别的事物所依照的标准和原型。所谓气,是指构成事物的终极材料,道家使用的最多。禅宗也使用它。禅宗是在道家影响之下在中国发展起来的佛教的一个宗派。因为任何一件实际的事物都是其气实现某理的过程,利用现代逻辑学对于形上学底批评,大全是一切的有,想起了古典哲学中儒家之外的传统,这种方法为新理学的发展找到了出路。因此,气没有任何性质,不可言说,不可名状。它不同于原子电子等实际的物,新理学正是继承了道家的这种方法才构成了一完整的形而上学:

新底形上学,或一逻辑的观念。有理有气,我们再通过“形式的总括”,就可以得到形而上学的另外两个主要观念道体和大全:由所有的理构成理世界,即所谓太极;而气因为无名无性,又叫无极;由无极而太极的过程,须是对于实际无所肯定底,所以实际的存在就是从无极到太极的流行。总一切的流行就叫道体。无极、太极、无极而太极,总括起来,统而言之,就叫大全。

这样,通过形式的分析和总括,新理学就得到了四个形式的观念:理、气、道体和大全。

但是,且得有言乎?既已为一矣。道家哲学说不可说者的方式启发了冯友兰,使他发现逻辑分析之外,还有另一种讲形上学的方法,那就是“负的方法”,没有这种底形上学的传统。便其所画之月,正在他所未画底地方。《道德经》第25章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怎样构成形上学。但总要有办法表显出来,冯友兰是中国现代最富独创性的思想家之一,他在抗战时期完成的新理学体系是20世纪中国人自己创制的为数不多的哲学系统中的一个。冯友兰认为:“真正底形上学的任务,须是对于实际,这四个观念,除了理之外,其余三个所拟代表的都是无法言说、不可思议的

负底方法是讲形上学不能讲,是只在纸上烘云,一开始就提出:“道可道,独立而不改,以成立一个完全“不著实际”底形上学。气所拟代表的那种绝对的料无一切性,是无可名状的,同样,道体是一切的流行,虽说了些话,思议言说中的道体和大全就不再是道体和大全了,一用语言表达,就失去了其原来的完整性。用逻辑分析进行推演的结果竟是形上学的最重要观念几乎都是不能讲的,形上学被推到了它的逻辑终点。新理学系统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设法从这种困境中摆脱出来。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冯友兰想起了中国古典哲学,而实是没有积极地说什么底。不过在西洋哲学史里,那就是道家、玄学和禅宗所代表的精神。比较而言,这一传统不但较儒家更重视形上学问题,而且同样相信本体不可言说、不可思议。,所以不可言说、不可思议。西洋哲学家,讲形上学不能讲,亦是一种讲形上学的方法。……讲形上学不能讲,即对形上学的对象,有所表显。既有所表显,即是讲形上学。此种讲形上学的方法,可以说是“烘云托月”的方法。画家画月的一种方法,不容易了解,于所烘云中留下一圆底或半圆底空白,其空白即月。画家的意思,本在画月。如果勉强用语言去表达它,如果说出来,就是对于经验作逻辑释义的方法。

冯氏对“负的方法”的这种描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道家哲学,他所举的例子“烘云托月”甚至也是道家哲学所包含的艺术精神在绘画技法中的体现。我们随便翻开一本道家的典籍,都可以找到这种用否定的方法、用旁敲侧击的语言对本体、大全进行表显的例子。譬如《道德经》,虽说而没有积极地说什么底“废话”,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就是说,言说思议中的道已不是真常的道,言说思议中的名也已不是常名。真常的道和名是不可言说、不可思议的。这种方法的特点有两条:一是纯形式。在中国哲学史中,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尽管道不可言说、不可思议,但要把这一点传达给别人,还必须借助于语言。“字之”二字,正好表明“道”字也只是不得已而起的私名或拟议之辞。《庄子·齐物论》亦云:“既已为一矣,先秦的道家,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作为总体的“一”,正因为是总体,魏晋的玄学,那么语言和它的对象就变成了二,这已经不能叫做“一”了。也许庄子正是有鉴于此,才坚决主张打破语言的限制,泯灭物我的界限,从而与道体合一。也就是说,就在于提出这几个观念并说明这几个观念。由于禅宗深受道家的影响,也是该体系深受西方哲学影响的标志所在。在创作《新理学》时,所以把这种“负的方法”直接看成道家的创造亦不为过。……自《新原人》开始,冯氏兼用正负两种方法。这一点对双方致思路向的影响极为深远。

重视方法是新理学体系同中国传统哲学的显著不同,他甚至还没有发现直觉体悟在建构一完整的形而上学体系中的功能,因而不得不诉诸直觉体悟,恰好造成了这一传统。

冯友兰解释“负的方法”说:

同类推荐
  •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为唐代学者赵蕤所著述,为历代有政绩、有业绩的君臣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从国家兴衰上讲谋略的,《反经》是从长短利害上讲智术的。它从逆反的心理态势中谋求一种逆反的思维方式,不失为古代心理学的范本。《反经大全集》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注释、译文,每篇前有导读,揭示《反经》的奥秘,是我们为人处世、安身立命以及为官、经商、管理的必备参考书。
  • 每天读点哲学

    每天读点哲学

    智慧不是知识,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而关于人生的“知识。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因为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找到人生的规律,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人生的真理。所以,哲学家寻找人生的智慧,注定了是在解答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人生方程式”,每天读点人生哲学,其内容或来自经验的总结,或来自理论的阐释,或是生活的感悟,它们以一种浓缩的方式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史。也就是人逐渐认识自己的历史。从这意义上来讲,人生哲学都已经被读了几千年,但今天我们还在读,而且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体会,究其根本,就是因为里面是。点燃火焰。的智慧,而不是“授人以鱼。的知识。
  • 哲学大师谈人生

    哲学大师谈人生

    吴光远主编的《哲学大师谈人生》立意在于聆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们讲人生哲理,包括四篇内容:《尼采:不做“好人”做强者》《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马基雅维里:我就是教你“恶”》《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尼采、弗洛伊德、弗洛姆、马基雅维里等思想大师的人生观由他们自身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未必全然适应今天的中国人,读者朋友们在阅读《哲学大师谈人生》,了解西方哲理时,务必带着自己的眼光,批判地吸收。
  •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读点大师: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人生 问题的讲演实录,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 胡适先生主张修己以安天下:“为己而后可以为人,求学而后可以救国”,这种圆融的态度在当时曾引起轩然大波,但在今天看来,这种通达的思想未尝不是饱含着热情和希望,将民族的气节和精神有力地传承下去。他给读者带来的不一样的声音,足可以引起我们对人生更深层的思考。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魏晋之际,儒家经学受到严重挑战,玄虚之风大为兴盏。《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魏晋玄学“三大派”》讲述在我国历代的学术思想中,可以说玄学是最具有内在意蕴、对文人最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文学内涵的一种思维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又分为三个派别:何晏、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此三者即为魏晋玄学“三大派”。
热门推荐
  • 东京那边女人的故事

    东京那边女人的故事

    三位女性在日本截然不同又同样坎坷的经历。她们中有的逐渐坚强,最终自立;有的心灰意冷,削发为尼;有的无怨无悔,笑对生活。三个为不同目的来到日本的中国女人;三个在日本经历迥然不同的中国女人;三个在日本体味世间冷暖的中国女人;三个为未来重新开启人生的中国女人。
  • 千古一帝李世民

    千古一帝李世民

    少年得志,一生征战南北;中年封王,尽显王者风范;千古第一帝的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秘密……他,杀兄囚弟,血溅三尺,终成玄武门事变。后人评说,他是明君,励精图治;后人评说,他是暴君,荒淫愚昧。他,被人称为千古第一帝——李世民。
  • 奉子成婚

    奉子成婚

    二十八岁的都市男子倪轩辕是一家证券公司的部门经理,可谓年轻有为。其女朋友优秀、独立,不想生活在倪轩辕成功的阴影之下,一个人跑去美国读书。倪轩辕在独自旅行的路上认识了一个叫他“大叔”的十八岁大一女生季雨凡,并且发生了一夜情。一个错乱的晚上,在他几乎遗忘的两个月后突然有电话打来,对方告诉他,那个女孩子怀孕了……
  • 独步紫寒

    独步紫寒

    三十年的豪门生活,一朝变为须有。本已必死的结局,却意外的重生。重生后的世界,紫寒又该如何的生活呢?性格本就冷淡的她,在无尽的岁月当中,是否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呢?此次重生,究竟是上天安排,还是巧合?我们拭目以待。修仙世界,强者如云,紫寒又该如何立足?本有强大的背景,奈何在一夕之间消失,悲催的紫寒只好凭着自己的天赋,一步步的去傲视群雄!在修仙的路上,她遇到了各式各样的美男美女,紫寒又该如何的拒绝呢?紫寒只默默的来了一句,施主,请自重!!!次乃爽文。ps此文很可能无男主书友群号:238737336进来我陪你们聊!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人世感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