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500000027

第27章 略论张申府 冯友兰和金岳霖思想方法的异同(1)

逻辑分析及其限制——略论张申府、冯友兰和金岳霖思想方法的异同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思想界掀起了一股重建中国哲学的热潮。就重建的形式而言,经过了新文化运动的批判和西学的广泛传播,人们大体上取得了一致的意见,那就是走一条东西方智慧互补、融合的道路。陈寅恪所谓“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的说法,恰当地表达了当时思想界许多人士的这种共识。但是,西学内部既学派林立,中国传统哲学亦有各家各派之别,互补融合到底应当选择哪家哪派或哪种主义,这倒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在吸收输入外来学说方面,有的人选择了实用主义,有的人服膺唯意志论,有的人则热衷于唯物辩证法;在立足于本来民族之地位方面,有的人接续程朱,有的人重提陆王,有的人则试图使佛家的唯识学重光。一时间,思想界倒也显得异彩纷呈,热闹非凡。

在这场重建中国哲学的热潮中,张申府、冯友兰和金岳霖是思想倾向比较接近且颇富建设性成果的几位。他们共同追随英美分析哲学的传统,盛赞逻辑分析法的好处,并试图把它和中国古典哲学相嫁接,以创制新型的方法和系统。从继承传统的角度看,他们三人并不一致:张申府对原始儒家倾注了较大的热情,冯友兰声称他是接着程朱理学讲的,金岳霖则更喜欢道家的庄子。但在吸收外来学说方面,三人却一致推崇逻辑分析法。张申府最先把分析哲学和逻辑解析法介绍过来,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自己的“大客观法”和“具体相对论”,冯友兰试图用逻辑分析法重新阐释中国哲学的范畴,金岳霖则把逻辑分析转化为自己的具体实践,逻辑分析成了张、冯、金三人的纲领或实践。冯友兰和金岳霖并且依之建构了自己的哲学体系,成为抗战时期最富创造性的哲学家。

不过,由于思想背景的差异和侧重点的不同,他们三人对逻辑分析法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这种不同对他们各自的思想和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探讨这些不同不但有助于把握他们各自的思想和体系的特点,而且也有助于我们了解逻辑分析法的作用和局限。

一、崇尚方法

众所周知,中国哲学历来偏重于笼统的直觉和整体的把握,形式上缺乏严密的推理和周详的论证;同时二千年一贯的“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研究方法,使得创造性的思想内容常常淹没在卷帙浩瀚的注疏、语录和书信中,其中的内在关联隐而不彰,显得非常模糊、芜杂和隐晦。这种方式也许具有某种诗意的优点,但从总体上说,它毕竟不再适合现代哲学的专业化研究了,特别是在中西文化交通以后,思想领域的深层接触展示了一个全新的理智系统,使传统哲学的缺陷和不足更加彰明。这种对比的结果是一方面对传统的粗疏和零乱产生极端的厌恶,一方面对外来思想方法唤起极大的热情。一时间,方法成了思想界关注的焦点。戊戌变法的思想家似乎已经意识到中国哲学缺乏形式化训练的缺憾,康有为和谭嗣同都企图把他们的著作用数学形式条理化;严复着手向国人介绍西方古典逻辑学和科学方法论,意图从根本处用力;新文化运动时期,对方法的崇尚达到极点:蔡元培勉励他的学生要学到西方点石成金的“手指头”(即方法),胡适之宣称实用主义主要是一种研究方法,并用来整理史料,梁漱溟崇尚直觉,在柏格森那里找到了儒家传统早已“拥有”的智慧,而许多思想家甚至把科学本身也当作一种万能的方法,用来解决包括宇宙人生在内的一切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英美哲学界盛行的逻辑分析方法也被介绍过来。于此,张申府大有功焉。张最先发现罗素,他为后者明晰的语言、精细的方法及伟大的人格所深深地折服,称之为他平生最佩服的哲学家,此后他一直致力于向国人介绍罗素的思想和学说,特别是罗素所盛倡的逻辑分析法。张认为,作为新实在论潮流中的一个最有力量的大师的罗素当然是讲逻辑分析的翘楚,而逻辑解析是当时世界哲学里两个最有生气的主潮之一,“在理想上,将来的世界哲学实应是一种解析的辩证唯物论”。张申府并且坦率地承认构成他自己思想之中心的所谓“大客观法”、“具体相对论”的最直接来源就是罗素的类型论和逻辑解析法。冯友兰更是自觉地意识到,“就我所能看出的而论,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永久性贡献,是逻辑分析法”。他还以能应用这种方法进行哲学创作而感到自豪:“我已经在《新理学》中能够演绎出中国哲学的形上学观念,把它们结合成为一个清楚而有系统的整体。”而金岳霖虽然没有详细地论述何谓逻辑分析方法,但由于他对数理逻辑的介绍和对知识论的研究,使他本人也被看作近代思想家中在方法论上有所建树的第一人:“中国近代思想方法虽有大的贡献,但不是古代方法之整理,就是西洋方法之介绍,能融会各种方法系统,别立一新的方法系统,在中国近代恐怕只有金岳霖一人。”

二、什么是分析

但是,除了共同服膺逻辑分析法这一点外,以上三位对究竟什么是分析的理解和侧重点并不一致。张申府除推崇罗素外,他对维特根斯坦、逻辑经验主义和唯物辩证法都有兴趣,这使他对分析的理解既能着重形式化的一面又有全面性的好处。而冯友兰虽然是从史的研究转入哲学创作的,他对形式化的一面似乎有更浓厚的兴趣,他的《新理学》中充满了类似罗素用形式逻辑的句法分析日常语言结构的做法,譬如,他用逻辑上蕴涵关系从实际的事物推导出有一个真际的世界,又如,他利用数理逻辑中的量化概念,把哲学中许多命题转换成形式化的命题,以避免来自实际科学的批评等。金岳霖虽然是职业逻辑学家,并且深受罗素的影响,在他后期的《知识论》中却把这种纯逻辑的推导保持在适当的限度,对日常语言中的概念和句子反而倾注了更大的精力和耐心,力求全面地揭示它们的内涵和意义。他们三人这种倾向上差别的一个主要原因可能就在于他们思想来源上的不同。正如前面提到的,张申府的思想背景是多方面的;冯友兰主要深受美国新实在论的影响,而且他对维也纳学派的工作比较熟悉,这两者都对建构一种理想的人工语言抱有浓厚的兴趣;而金岳霖在剑桥大学的游学经历可能使他受到了摩尔对日常语言进行分析的方法的影响。在详细叙述他们的观点之前,我们首先介绍一下有关的西方哲学家对分析的看法,因为即使在西方,在什么是分析,分析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等问题上,哲学家们也并没有获得一致的意见。

美国新实在论者认为,分析并不是指某一门知识所特有的方法,而是指一般精确知识的共同方法。分析本身是非常复杂的,它本身的性质只有通过精细的分析才能揭示出来,求助于大致的了解,可以说分析就是发现一个实体在某种意义下是由部分组成的。分析包括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它有两大类型,形式的和实质的。实质的分析如对化学化合物的分析,能够实质上将物分割开;形式的分析是对典型整体的分析,如时间的连续,部分是区别了、分析了,但整体仍是完整的。因此,尽管美国新实在论者强调用词谨严,定义清楚等等,他们所谓分析仍是传统意义上的:分析的对象是实体和观念,分析主要处理的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逻辑经验主义者就不同了。他们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分析都是把复杂的东西化归为简单的要素,有一些分析是对某个句子的语言形式的改造,这本质上是一种释义的工作。现代逻辑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所处理的是句子或命题而非单个的词或概念,是关系而非个别的项,哲学的任务就是通过对句子的语言形式的改造,把它所表达的命题之逻辑联系揭示出来,从而把一些不明白、容易产生误解的形式翻译成清楚明白、不会产生误解的形式。卡尔纳普认为,如果评论什么陈述,只要它有所断言,就具有经验性质,就属于事实科学,那么留给哲学的就既不是陈述,也不是理论的体系,而只是一种方法,即逻辑分析法。这种方法的消极应用是“用以消除无意义的词,无意义的假陈述;在积极的应用方面,它用以澄清有意义的概念和命题,为事实科学和数学奠定逻辑基础”。一句话,哲学就是对语言的逻辑分析。

逻辑经验主义的主要目的在于建立一套精确的人工语言,从而为科学奠定基础。而对乔治·摩尔来说,对日常语言的分析更应当成为哲学关注的中心,许多无意义的问题都是由于我们对日常语言的误用而引起的,当把问题弄清楚后,很可能出奇地简单,他认为:“在伦理学上,正像在一切哲学学科上一样,充满其历史的困难和争论主要是由于一个十分简单的原因,即由于不首先去精确发现你所希望回答的是什么问题,就试图作答。”情况常常是这样,哲学家们头脑里想的不是一个而是几个问题;他们总是不断力求证明“是”或者“不”可以解答问题,但对这类问题来说,这两种答案都不是正确的,因为其中有的答案是“是”而另一些可能为“不”。因此摩尔满足于对日常语言如善、实在等作外科手术式的治疗,耐心地然而也常常艰苦地澄清它们的意义。由后期维特根斯坦开创的日常语言学派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继承了摩尔的工作。

同类推荐
  • 求学集

    求学集

    “求学”,既有作者对不懈追求学问的自励,也有对继续求学医院的表达。收入本书的文稿主要是作者于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间的作品。其时,作者在北京联合大学和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任职。本书主要是对作者这段那时间工作和学习的一种记录,或一种既你那,包括论文、调研报告、读书笔记、讲稿等。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哲学之所以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在于它能够给人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我们的前进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态度,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融汇了古罗马三位思想巨人的全部智慧精华,共分为三篇,比之同类书,内容更加详实,思想更加深邃,理解更为透彻。关键的是,能让读者在一《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中,感受智慧的碰撞、思想的迸发,给生活于嘈杂现世的人们带来心灵的启迪。
  •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某尼悟道诗大有禅意,好像是说“道不远人”,不应该“道在迩而求诸远”。好像是说:“如臬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然而梅花仍是一个外界事物呀,大自然的一部分呀!你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里,在感情、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只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发现梅花里的美。美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你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她,你可以分析她的结构、形象、组成的各部分,得出“谐和”的规律、“节奏”的规律、表现的内容、丰富的启示,而不必顾到你自己的心的活动。
热门推荐
  • 张中行散文:人生卷

    张中行散文:人生卷

    张中行谈人生时能够冷静地剖视人生,直抵人的内心,犹如一盏明灯,在黑夜中指引归家的路途,读来让人顿悟人生的哲理。张中行谈人生的散文还如晨曦般带着希望,把温暖和煦的阳光洒遍大地,唤醒沉睡的生命。
  • 娇俏悍妻:夫君别惹我

    娇俏悍妻:夫君别惹我

    重生前,她是众叛亲离,遭夫君随意践踏的丑妻;重生后,她容颜清丽,绝世无双,心却如冬日最冷的寒冰。这一世,她以为自己会孤独老去,谁知那个高贵如月的男子却像跟狗屁膏药一般怎么都甩不掉,三不五时就借着黑夜闯进她的闺房。“你是恶毒妇,我是腹黑男。”他吐气如兰,眸若星辰,“我们是天生一对,嫁给我吧。”“谁要嫁给你。”她在花轿上怒吼。“你说了不算……”刚刚拧断两个脖子的美貌夫君笑得温柔可亲。【男强女也强,女主淡然狠辣,男主腹黑,搞笑文,宠文,一生一世一双人】
  • 猜猜我的手指

    猜猜我的手指

    《猜猜我的手指》一书选取著名作家邓一光的《体验死亡》、《猜猜我的手指》、《扬起杨落》等七篇小说,本书题材大部分选取新时期以后,百姓生活中的诸多片段,生动形象的反映了社会生活。作者语言质朴准确,结构严谨,故事动人,使读者的阅读过程始终兴味盎然。
  • 魔凰邪妃:狂医倾天下

    魔凰邪妃:狂医倾天下

    【结局已补,可免费看】她聪颖出彩,誓要达到炼丹技术的巅峰,不料却被同门害死。复活之后,谁欠了她,以血来偿!难得管闲事,捡到一身份不详冷酷男,还霸道得没边。“我活着,你就不能给我死了。”“如果你死了呢?”“那你就陪我一起死。”“……”是个人都要来压迫她,靠!当她吃素的?妈的,统统等着被神级魔兽踩扁吧!高利息高回报还不收费!御海驽风,一袭魔魂纵九天。千年圣犀保驾,上古神兽护航,三尺回眸虬龙剑为破天之光…她命,天地赋予。要夺?来!——“我要逆了这天,灭了这地,拆了这城,谁能阻拦!”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绝望主妇日记

    绝望主妇日记

    爱情就像一杯牛奶咖啡,香香地飘再外面,天天地浮在表面,酸酸地含在里面,苦苦地沉在地面……如果受不得咖啡的苦,加再多的糖也是无畏,因为这毕竟是一杯咖啡而不是糖水。一切爱情都是苦尽甘来,后知后觉。
  • 做生意必懂的9大算计

    做生意必懂的9大算计

    ,生意人纷纷钻进这个充分体现精明与算计的“龙袍”里,乐而忘返。环境在改变,不同的时代,总会有不同的问题。时代在改变,生意人几乎人手一册《孙子兵法》;90年代,“温州热”“犹太热”席卷生意场。20世纪80年代,商业处于排列布局的阶段,生意场上出现兵法热,但唯一不变的就是生意人那种如醉如痴的热情。我们不难发现,商业处于上升期,三国文化顿热,凝结胜算与谋划智慧精华的《三国演义》几乎现身每个生意人的书架之上;21世纪,商业急速发展,竞争合作变化无常,有一条神秘的隐性线索贯穿始终。那就是富于智慧的算计。做生意更是如此
  • 拉贝次仁

    拉贝次仁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冷少缠欢

    冷少缠欢

    “我不会救他。”她的眼泪是致命的武器,会让他失去理智,会让他心软,可是此刻,他要自己硬下心肠来,伸手无情地推开了她,她跌坐在地上。若恩像一个无助的孩子一样呜咽哭泣,眼泪簌簌落下,肩膀抖动,小小的身体痛苦地蜷缩在那里,好似被人丢弃了的洋娃娃。若恩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明天没有人出面去救磊子,那么磊子就要被枪决,他是冤枉的啊,他是冤枉的,她不敢想象磊子被鲜血染红头颅的那一刻,不敢想象他失……
  • 做人要有原则 做事要有方法

    做人要有原则 做事要有方法

    人生在世,无外乎做两件事:做人、做事。这两件事需要我们穷尽一生来学习和领悟,努力做到:做人有原则,做事有方法。若原则不倒,心诚者,人亦诚而应之;若方法得当,志远者,则千百事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