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200000008

第8章 民初新剧之情节剧的形式及民初文化保守主义管窥(1)

民初新剧之情节剧的形式及民初文化保守主义管窥

金莉

民初通俗文学,尤其是鸳鸯蝴蝶派小说与其时商业化出版机制和消费市场之共生互促的关系已成为学界的一个定论。本文意在民国文学文化史的一个新的层面,即作为民初通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剧如何参与和干预了其时的“文化生产场域”。“文化生产场域”在本文超越了一般对通俗文化商业化的定义而与民初文化保守主义这个理论议题相关。这种相关性首先在于民初新剧从事者多为传统文人,其转型期的文化心态和身份认同有着传统和现代性对话的深层面向。其次,当把民初新剧的文本阅读与其时的新剧批评相结合,笔者观察到民初新剧对传统伦理的剧场演绎着意于“哀情”(pathos)的生成。这种“负面”的情感经验构成了民初文化保守主义一个高度主观化的层面,联系到伤感主义(sentimentalism)这个涵盖极广的文学文化议题。

目前学界对新剧的关注大多集中于晚清时段。新剧在晚清的兴起与其时的戏剧改良运动紧密结合,与梁启超的“小说界革命”相辅相成。与“新小说”相伯仲,晚清新剧高度政治化地服务于启蒙国族意识,致力于宣传反清的种族革命运动。把新剧局限于晚清时段从而导致了新剧被单一地界定为服务于反清政治的宣传工具,而民初新剧在历史还原和批评分析两个方面往往都被忽略了。新剧之有晚清和民初的分界早有史实的定论。洪深明确指认民初为新剧的“全盛”时期。欧阳予倩把新剧划分为三个阶段,并以1911年的辛亥革命来界断新剧的“创始”和“发展兴盛”两个时期,而新剧的“发展兴盛”正是从1911 -1917年的民初年间。这两个时段的划分决定了民初新剧不可能与晚清新剧具有相同的主题关怀。具体地说,学界所强调的晚清新剧之政治化倾向,尤其是启蒙国族意识,宣扬反清种族革命的内容,到民初已不再为历史时势所支持。本文所关注的正是民初新剧之有别于晚清新剧的主题关怀及其剧场形式。这个内容和形式共生的议题落实到情节剧(melodrama)这个批评概念如何具象化于民初社会文化心理,从而生成了为民初语境所特设的历史文化意义。

民初新剧一反晚清新剧激进的政治化倾向,其主旨着意于文化伦理的关怀。朱双云于1914年辑《新剧史》,在其自序的结尾吟咏了时代的哀音,表达了浸浸于民初新剧的良苦用心:“呜呼,世道之衰,于今为烈。礼失求诸野,古训昭然。世有季札,其或不我疵乎。”沈所一在《新剧春秋序》中点明了民初“世道之衰”的文化因由:“欧风东渐,俗尚浮华,道德沉沦,伊于何底。忧时之士,创为新剧。寓谲谏于优俳,寄感慨于粉墨。”冯叔鸾在序《新剧史》时更指明了民初新剧所处的政治语境。“自有清失政,四民离所。卑鄙龌龊之流,联袂登朝。而优秀之士,反沉塞抑郁,无由遂其生。落落穷巷,顾影生惭,俯仰人生,富位难忽。势利所激,挟聪明以趋夫歧路者,固比比然。今之《新剧史》之所传者,非其伦耶?”朱双云在“《新剧史》自序”中把传统文人为民初时势所趋的身世之感与时代哀音联系起来。“矧今之所为新剧家者,都英髦特达之辈,使得脱颖而出,必能大有作为。至时运不齐,托足于优孟一流。仍抱其沉郁苍凉之慨,不能大抒其抱负。牛刀割鸡,风尘仆仆。生也无闻,死也无闻,等蜉蝣于天地,夫亦大可怜矣。若夫忧国之士,慨于世道陵夷,志切移风易俗。第以手无寸柄,不能偿其宏愿,乃从事于粉墨场中,将以感人性情。生公说法,石可点头;广长谭禅,佛甘摩顶。盖亦大有功于世道,更不敢湮没不彰著也。余如滑稽玩世之流,愤世嫉俗之辈,凭其一腔热血,发为慷慨悲歌。虽亦借酒浇愁,要亦别有怀抱。”由上所引可见,民初新剧的“发展兴盛”联系到传统文人在“有清失政”、“欧风东渐”的历史时势趋促下所执意的文化保守主义的伦理担当,而以南社成员为代表的传统文人在民初政治舞台上“郁郁不得志于时”,无所用其“才”的政治边缘化地位更彰显了其拯“世道之衰”的文化使命感,新剧则成为其“长歌以当哭”、发抒个人困懑、表达文化伦理关怀的剧场媒介。与《新剧史》之古典主义的修辞不同,欧阳予倩在50年代从马克思主义阶级论出发,界定了民初新剧从事者在晚清民初历史转型期的边缘境遇:“(新剧)编剧者多是从封建社会出身,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思潮的影响,他们还没有完全能够脱离封建残余的束缚,他们很善良,有正义感,也要求进步,但是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辛亥革命的启示,因为不能答复人民所提出的问题,也就显得软弱无力。”欧阳予倩从阶级论出发对民初传统文人的指认着重于政治的层面,从而民初新剧被界定为对辛亥革命以后政治低潮的一种剧场反应。这无疑是民初新剧所置身的历史时势的一个方面。然而吊诡的是,民初新剧之于文化保守主义的批评意义不在于对其时政治时势的直接反映或反应,而恰恰在于其对政治体制及文化伦理之间隔的执意。正是基于对此间隔的执意,民初新剧之情节剧(melodrama)的形式及其“哀情”的剧场效应才进入了文化保守主义的批评视界,并在民初语境中生成了现代性话语一个高度主观化的面向。

在西方的文学批评中,情节剧作为普泛的批评概念,与古典的悲剧理论以及现实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现代剧场理论相抵牾,长期以来被视为“廉价恶俗的惊诧效果的同义词”。在70年代后期,情节剧被摒弃于正统文学批评的境遇发生了转变,其主要契机是彼得?布鲁克斯所著的《情节剧的想像》。继布鲁克斯的奠基之作后,学界普遍认为作为批评概念的情节剧指涉了与现代性共生的一种感知模式,其历史生成和理论意义联系到戏剧、电影和小说等多样的文艺形式。学界对情节剧的研究也早已超越了以欧美为中心的文化界域而成为阐释非西方国家的现代经验的一个重要批评概念。从90年代开始,从事中国电影研究的学者开始注目于情节剧在中国电影之民族形式生成过程中所起的主导作用,中国电影史的史实钩沉更确认了民初新剧,即文明戏对早期电影的直接影响。相形之下,情节剧在中国现代戏剧的正统叙述里成为一个吊诡。虽然从剧史的角度来说,民初新剧是中国早期的话剧形式,可是由于现代话剧一贯以易卜生“现实主义”剧场的介绍和胡适《终身大事》的创作为其滥觞,被尊为“五四”新文学的直接传乘,从而导致了民初新剧因其情节剧的形式不为现代戏剧史在批评意义上所兼容,其在民初语境中的历史及批评意义也被搁置而不论。

作为批评概念的情节剧一般指涉情节的奇诡突变以及由此而生成的惊诧、煽情的戏剧效果。在西方的批评语境中,情节剧被确认为兴起于18世纪末期法国的通俗剧场(popular theatre),其作为一种“现代”的剧场形式与当时贵族的新古典主义剧场相对立,是对法国大革命后新兴资产阶级的历史境遇及其阶级意识“戏剧化”的反应。因此,情节剧的兴起与其时一系列历史激变相因果,尤其是帝制的濒危,封建等级制的解体,以及基督教之神圣威权所面临的世俗化的挑战。彼得?布鲁克斯认为情节剧的形式生成于一个“后神圣的世界”(a post-Sacred universe),特别指涉现代性滥觞于西方所导致的基督教作为规范人间道德之绝对威权的弱化及渐及缺失。与古典悲剧传统相较,情节剧对善恶冲突的人格化演绎不着意于心理现实的发掘,其代表善恶冲突的人物往往是平面单向的,其奇诡突变的情节着意于观众的不是智性的反思而是惊诧煽情的感官效应。以新兴的市民阶级为其理想观众,18世纪末兴起于西方的情节剧是当时政治主导地位尚未确立的资产阶级反映于社会文化层面的一种心理代偿机制。当把情节剧这一批评概念应用于民初新剧,布鲁克斯所定义的“后神圣世界”可以用来指涉民初文人眼中“道德沦丧,伊于何底”的民初中国,而布鲁克斯所界定的“情节剧的想象”之主角,即西方新兴的资产阶级,可为处于晚清民初历史转型期的中国传统文人群体所置换。在民初文化保守主义的批评语境中,民初新剧之情节剧的形式彰显了有别于西方情节剧传统的高度“民族化”(nationalize)了的情节和人物,其所寄托的伦理意蕴与民初文化保守主义的潮流有着密切的联系。

同类推荐
  • 中国名泉

    中国名泉

    这本《中国名酒》由金开诚主编,于元编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三教九流全知道(超值金版)

    本书浓缩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和发展脉络。以及古今各阶层群众的生存状态,并试图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无论是对个人层面的修身养性,还是社会层面的治国安邦,尽力展现古代东方文化的思想精髓,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书以豁达恢弘的气度、悲天悯人的情怀,向读者展开一幅中华文明的画卷;同时以凝练的笔触,本书内容丰富、涵盖面广,着力阐述古代中国文明是如何哺育出中国宗教和哲学传统的。本书加入了许多有意思的“文化常识”板块,力求在有限的篇幅中,希望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有所收获
  • 文化遗产研究(第一辑)

    文化遗产研究(第一辑)

    遗产是过去给未来的珍贵礼物。这份礼物的传递注定由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来完成。这是怎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个民……
  •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做到思辨性与文学性的统一,画面感与故事性的统一,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深入浅出,通俗活泼,以历史随笔的方式来演绎荆楚文脉,用大历史观、大文化观来阐述荆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了解荆楚文化的流变,并从中得到教益。
  •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庆献礼项目 ——《宁夏历史文化地理》丛书之一。按照历史地理内涵的要求,把宁夏 的地理沿革、疆域变迁、政区演化,以及长城、雄关、重要地名的出现, 还有山脉、河流、湖泊等方面的内容做了系统介绍。从宁夏远古地理环境 和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写起,沿着王朝兴替设章分节逐一进行介绍,注 重史料价值结合地方特色,还特别将宁夏省解放后一直到宁夏回族自治区 成立,以及最近几年_的行政建置与区划变动一一做了记录。
热门推荐
  • 婚后冷战豪门老公

    婚后冷战豪门老公

    婚后,他把属于他们的新房当成了他藏他初恋女友和他私生子的金屋,而她却要受尽他们的冷眼冷语……最可恶的是那个所谓的豪门老公指着她的鼻子说:“你只是我买来的挡箭牌而已,至于其他你一文不值!"
  • 金牌推销员的成功话术

    金牌推销员的成功话术

    “交易的成功,往往是口才的产物”,这是美国“超级推销大王”——弗兰克·贝特格近三十年推销生涯的经验总结。因此,可以这样说,对于销售人员,哪里有声音,哪里就有了力量;哪里有口才,哪里也就吹晌了战斗的号角,进而也就有了成功的希望。所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口才的影响力将会贯穿于销售工作的整个过程,而推销口才的好坏,也将会在每一个环节上,对推销工作的成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销售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推销人员对口才的合理运用与发挥。
  • 魔龙霸神

    魔龙霸神

    ,然后进入修真界,本是苦命平凡的孤儿小龙。闯魔界,扫妖界,在被上官家害死的修真者的帮助下,开始了自己的修真之旅,飞升神界,建立自己的势力,入仙界,完成自己的霸者之路
  • 婴灵在线

    婴灵在线

    每本书9篇中篇悬疑推理小说,9个不同侧重点的精彩夜话故事,文笔流畅、叙事功底扎实,字里行间惊悸、悬疑、凄婉纷纷展现,惊悚的气氛、奇幻的画面。异度社精选现阶段最热门的话题与事件进行悬疑推理小说的创作元素,故事的场景似乎就在我们的身边。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世事

    世事

    苏教授、戴芬、小刁,苏教授与戴芬是老夫老妻,他们是这个家庭的主角,小刁以保姆的身份也居于这个家庭之中。三个人相聚于一个家庭之中,苏教授心猿意马,戴芬与小刁有竞争,好戏于是开始……
  • 忘不了的小事

    忘不了的小事

    古往今来,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
  • 创奇:英雄联盟之王者归来

    创奇:英雄联盟之王者归来

    丁浩,被称为LOL历史上最有天赋的天才玩家。三年前,他带领RE战队披荆斩棘,一度成为中国最强战队,岂料在S4预选赛时,他却神秘失踪,从此了无音讯。而三年后,丁浩从从华夏大学重新出发,向着自己的电竞之梦发起冲刺,一路遇敌杀敌,最后成为LOL历史上的创奇王者。
  • 学会弯腰 懂得迂回

    学会弯腰 懂得迂回

    做人该弯腰时一定要弯腰,做事该迂回时一定要迂回,韩信没有胯下之辱,他能成为大将军吗?这本书从细节入手,精辟地讲述了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值得一读。
  • 马歇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马歇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George Catlett Marshall,1880.12.31~1959.10.16),美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陆军五星上将。他于1901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