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200000003

第3章 民国话语空间推进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探讨

“民国文学”或者“民国机制”——民国话语空间推进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探讨

汤巧巧

百年来中国文学的叙述,充满复杂、矛盾和纠结,从近代-现代-当代的时间划分,再到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融合,或者把“现代”作为价值概念的重新阐释,这一过程显示出学界在一些特别的时空回到基本史实之艰难,而又在可以回到基本史实时,放弃了一些简单有效、切合百年中国文学自身实际的阐释方式。关于百年中国文学的若干命名,许多学者已经精准地分析了各自的得失,我不再辨析。今天想讨论的是近年来,陆续有学者提出的“民国文学”或者“民国机制”等概念。

近年来,诸位先生从不同角度提出“民国文学”、“民国机制”等概念或者写作“民国文学史”的呼吁。张福贵从中国文学史自身沿用的按时代、朝代为分界点的分期方法出发,魏朝勇从多年来关于现当代文学时间上下限争论的角度出发,梁子民、毕文昌、谢泳则从学生容易理解的教学方便出发,赵步阳从保护和开发南京民国时期文学旅游资源的角度出发,汤溢泽从大中国文学史谱系的完整性出发,李怡从“民国机制”阐释框架解决命名难题、刺激学科新的生长点、使文学研究获得更充分的本土基础和可靠的逻辑线索出发,等等。角度不同,但其中包含有共同的前提,“民国文学”或者“民国机制”是切合中国文学分期实际、扩展文学研究时空边界、回到诸多历史事实、解决命名困扰的方便理解、简单有效的概念。但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许多学者都对这类提法讳莫如深,宁愿舍近求远?个中原因很复杂。有两个大家不言自明的原因:一方面“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刻意回避或者淡化“民国”作为国家形态的实际存在和影响,作为经过改造的中国知识分子,正视这一基本史实是需要付出极大勇气,寻找恰当时机的;另一方面,现代文学这一学科的诞生是新中国政权力量合法性的证明之一,而在民国时期,新文学研究或者说现代文学研究其实地位是不高的。民国时期,新文学作为大学课程,只是被当作现代国文,还无法获得独立课程形态,同时,教授新文学课程也受到排挤。即使得风气之先,雄心勃勃地在清华大学推广新文学课程,并因之编成现代文学史的开创性著作《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的朱自清,因后来任课的闻一多、陈寅恪、刘文典的不满以及诸多原因,改革也偃旗息鼓。据考察,“1934-1935年度《国立清华大学一览》的课程目录虽然还能看到‘新文学研究’,但实际上1933年以后,朱自清就已意兴阑珊,不再开设这门课了。1936-1937年度的《国立清华大学一览》已经看不到‘新文学研究’这门课程了”。王遥后来回忆说:“当时大学中文系的课程还有着浓厚的尊古之风……而‘新文学’是没有地位的。”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12日,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各大学专科学校文法学院各系课程暂行规定》中,现代文学才作为基本课程正式进入学科体制。正因如此,从事现代文学研究的学者和史家们对于“民国”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甚至有些尴尬的。当时空环境变得比较松动的时候,学界一些质疑的声音造成了现代文学学科危机感。那么,以“民国文学”取消“现代文学”的设想对于学科稳定和合法性的冲击,也是提出概念时应该考虑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思考的是提出“民国文学”是不是时机恰当以及如何进入实际操作层面。要被广泛接受,除了学理的必要性论证,还要充分考虑解决顾虑的现实可行性和操作性。

当前,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已经深刻地意识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不仅在于将展示中国作为文化古国的独特魅力作为重点,更是从精神文化上展示我们自己对“普世价值”(比如基本人权保护、对待历史的态度等等)的真正重视。民国时期关于“民族、民权、民生”的集体想象与努力,是现代中国摸索民主价值观的宝贵传统。因此,正视历史、反思历史、还原历史的基本史实也是必需的姿态。可以看到的是,近年来,许多影视文学已经揭开了民国时期国民党正面抗战的历史事实,这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逐渐开放“民国话语”空间的重要开始。许多与民国历史、经济、文化、抗战有特殊关系的区域得到了重视和开发。比如云南腾冲,这个在中华民国抗战历史上举足轻重的边陲城市,近两年成为旅游热点,许多大城市开设直达腾冲驼峰机场的航线。腾冲火山温泉、和顺古镇、驼峰机场、国殇墓园等历史文化景点早已有之,过去却很少提及。盖因它曾是国民党正面抗战的英勇写照之一,它创造了“三个第一”:第一次取得战略反攻的全面胜利;第一次全歼入侵之敌;第一座在全国光复的县城。开发腾冲旅游资源不可避免地会开放这些民国话语空间,因此,很长一段时间,主流意识形态对拥有丰厚旅游资源且交通便利的腾冲进行了淡化处理,民国时期在当地修建的国殇墓园就是纪念为国家捐躯的中国远征军烈士,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几近毁损。而近几年,国殇墓园经过重新修缮,免费向游人开放,详细展示了腾冲抗战历史中的当地文化名人,包括国民党元老李根源先生、当时的县长张问德先生以及中国远征军即国民党第二十集团军、飞虎队官兵和腾冲人民英勇抗战历史的详细资料、照片、图片和实物,成为云南仅有、国内少有的国民党抗日大型纪念陵园。尤其是今年恰值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等主流电视台更是隆重推出了《腾冲抗战》、《民国往事》等大型纪录片。这一系列的举措,既是历史本身的力量证明,也是当前主流意识形态民国话语空间的扩容,更是国家打造文化软实力的眼光和睿智。在这样一个话语氛围下,民国政治史、民国思想史、民国军事史、民国科技史等都在向纵深发掘,将“民国文学”或者“民国机制”等概念付诸实践,并以此为基础推进民国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将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时代的精神历程真实地展开,应该是一个比较恰当的时机。这并不是文学研究唯主流意识形态的马首是瞻,而是面向现实、让一个有利于文学研究发展的空间推进能够少些干扰,多些成功的理性策略。毕竟,我们的文学研究或者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一种动态关系中把握时机、实现有利于文学研究本身发展的理想是研究者的理性和智慧。

关于第二个问题,可能是“民国话语空间”能否应用于文学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当张福贵先生在2003年断言“‘现代文学’的称谓必然被取消而最终被定名为‘民国文学’,这是一种不言自明的未来事实”的时候,我们为他的眼光和学术敏感赞叹。但作为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者,学科本身合法性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也是一个现实困扰问题,学界对民国话题复杂的情绪前面已有论述。取消“现代文学”而定名“民国文学”,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那现代文学学科是否应该取消?我以为,这不是一个必要性就能解决操作性的问题。为什么这么多年学界对此应者寥寥?可能是提出并阐释“民国文学”概念的学者忽略或者认为这个问题不重要或者故意避开?我们可以探讨的操作方法有几个方面:其一是如张福贵先生或者赵步阳先生的对抗式,即以“民国”取消“现代”,这样直接的取消在当前的学术环境下,很明显不利于整合稳定的学科力量,势必在学科内造成危机,反过来影响学术研究的发展;其二是在现当代文学二级学科下设置“民国文学研究方向”,如古代文学下设先秦、汉唐方向一样,这样的方法在不触动现代文学学科稳定的前提下,扩展文学研究对象和内容,在当前的学术现状下,是比较调和的方法。但问题是,这样的设置是把“现代”仅仅作为一个时间概念为前提,而中国学术语境中关于“现代”的内涵是比较复杂的。在“现代”的前提下设置民国文学方向或者进行民国文学史的写作,势必会有一些矛盾和抵牾之处。综合以上考虑,我以为,近期李怡提出的“民国机制”,在推进“民国话语空间”的尺度、深度、节奏等方面更具有学科现实性。李怡在近期发表的《民国机制——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阐释框架》中,把民国话语和现代文学结合起来,突出了精神生产的政治形态背景,以此打开了对现代中国文学主体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的民国政治的结构因素、民国经济方式的保证与限制、民国社会的文化环境氛围的全方位视野,更能在动态关系的把握中阐释现代文学;同时,在更深层次上把握“‘民国机制’并不属于民国政权的专制独裁统治,而是根植于近代以来成长起来的现代知识分子群体,根植于这一群体对共和国文化环境与国家体制的种种开创与建设,根植于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贤的现代理想,通过对民国机制的梳理考察,将可能揭示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发展的本土规律”,从而把民国话语空间从历史书写的横向呼吁引入纵深。既不打破现代文学核心稳定的一面,又能成功扩展民国话语在现代文学学科中的影响力。一种话语只有当它在一个范围内累积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质的转变,实际上,提倡民国文学也是为了开放文学研究的“民国话语空间”。在当前的学术环境下,要推进民国话语,我以为,必须把握“民国话语空间”推进的尺度、深度以及节奏,先做好“民国机制”在现代文学阐释中的研究更具有现实操作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文学院)

同类推荐
  • 中国四大玉石

    中国四大玉石

    博大精深的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近万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玉石文化保持着及其旺盛的生命力,同时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其影响是世界上任何文化都难以比拟的,其地位在中国人心中也是不可低估的。中国玉器以其7000年的历史,与中国的瓷器和丝绸一样,成为我国古老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盛誉,堪称东方艺术。《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四大玉石》全面介绍了和田玉、岫岩玉、独山玉、绿松石四大玉石的文化故事。
  • 风物长宜放眼量

    风物长宜放眼量

    作为陈寅恪、吴宓先生的弟子,季羡林先生承接上一辈师长的衣钵,晚年不遗余力地捍卫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对人类的贡献、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东西方文化各自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等提出了高屋建瓴的精辟论断。本书文字是作者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相结合的精华所在,先生其情也真、其言也善。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将从先生的体悟与沉思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才有可能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强化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
  • 拜占庭文明探寻

    拜占庭文明探寻

    本书是一部关于拜占庭帝国历史的史学专著。全书分为帝国兴衰记,国家、领土与人民,宗教、法制与社会文化三大部分,详细介绍了拜占庭帝国的相关历史内容,适合史学爱好者及史学研究者参考学习。
  • 泰国人

    泰国人

    本书从多个层面描述了泰国人的性格,探讨其国民性和民族性,书中还选择了一些能反映泰国人民生活和自然风貌的图片。
  •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青少年不可不读的18本国学经典

    本书精选的18本国学经典是教育专家和国学研究者的双重推荐之作,它们在国学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们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是青少年不可不读的国学书目。
热门推荐
  • 高效能人士的成功法则

    高效能人士的成功法则

    具有高效能成功素质的人,到哪里都是人才,到任何岗位上都会受到重用本书综合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的教育理念以及现代人才学、成功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归纳出了高效能人士成功背后的黄金法则,这些法则会帮你发现成功的真相,更深刻的理解社会、人性和竞争的本质,合理运用它们,成功会越来越近...
  • 左手论语,右手算盘

    左手论语,右手算盘

    《我读经管励志:左手论语,右手算盘》就是涩泽荣一的《左手论语,右手算盘》,既讲精打细算赚钱之术,也讲儒家的忠恕之道。《我读经管励志:左手论语,右手算盘》系涩泽荣一讲演与言论集,汇集了其一生学习《论语》的体会与经营企业的经验,集中表达了儒家的经营理念与儒商的处世之道。书中作者倡导的“《论语》加算盘”,伦理道德与工商经济的统一的经营模式,颠覆了鄙视金钱利益的传统观念,创造性地提出“义利合一”、“士魂商才”的现代儒商根本精神基础,对日本企业,乃至日本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驭夫有道:总裁,你节操掉了

    驭夫有道:总裁,你节操掉了

    “还记得我是谁吗?”男生站在她的面前,一脸探究的问着。额……她能说她还真的不知道吗?看着她的表情,男生就猜到了些什么。他微微一下,摄人心弦:“忘记我了,没关系,以后我们有的是时间了解。”
  • 科学巨人: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科学巨人: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绣出完美人生

    绣出完美人生

    梅洪良,虽然你安排策划了我的重生,但我的人生,永远不会像你谋划得那般“完美”。所谓完美人生,不过是个笑话罢了!余然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梦里她重生了,遇到了很多事,伴随而来还有重重的阴谋与背叛……在梦中,她好像是一个旁观者,可有可无,抑或是被牵制的木偶,手脚都被名为亲情的线牢牢地绑住,尔后在某人的指挥下,被动地挥舞着她的四肢,最后她忍不下去了,亲手割断了名为亲情的木偶线,离开了那个曾经充满温暖的家……
  • 孝庄皇后贴身侍女:苏麻喇姑

    孝庄皇后贴身侍女:苏麻喇姑

    这是一部讲述经历过五代四帝,地位和身份都很特殊的奇女子的故事。她虽然只是一名侍女,但却参与了清朝官服的设计,也是女性旗袍的最初设计者。她不仅懂蒙文、满文和汉文,而且还擅长满文书法。她平时是孝庄的“秘书”,在皇位争夺战中还是一名出色的“间谍”。同时,她是康熙的老师,还曾抚育康熙的十二子。她受到了同一时代,不同帝王的尊重,被孝庄称为“格格”、被康熙称为“额娘”、被皇子称为“奶奶”。她死后,人们为了尊重和纪念她,称她为“苏麻喇姑”。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王牌甜心指令

    王牌甜心指令

    “想知道你的身世,那就来这里。”一张莫名的邀请函使对甜点毫无经验,仅凭借着超常的嗅觉的菜鸟新手夜允珂来到了传说中皇室的贵族甜点学院。仅为了在四年一届的“卡斯兰帝皇家甜点”大赛中取得冠军并且找到父母,没想到刚入学就麻烦接踵而至!本来身为初级部菜鸟的她莫名其妙的被分配到了高级甜点部!更倒霉的是第一天就华丽丽的在校门口摔倒,被中级部学姐的挑衅!奈何四位高级部的精英恶魔殿下对她偏偏特别照顾。梦幻终会破碎,这特别的照顾竟然隐含着令人震撼的阴谋……!当她在朋友和导师的帮助下从一场场一赛中脱颖而出…从菜鸟进化成大神…当她站在这个甜点界的巅峰时。才发现她的身份竟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