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200000022

第22章 《暴风骤雨》的版本变迁研究(2)

周立波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劫难,作品也被污蔑为毒草无法出版。1977年,《暴风骤雨》终于再次出版,作者在后记中说:“我只删去了几句,并在全书文字上略有改动。”这次版本变动上最大的特点就是进行了洁化处理,对某些涉及两性关系的段落进行了大刀阔斧地删除。第一节中老孙头谈到土匪的胡作非为“白日放哨,下晚扎古丁,叫娘们把裤子脱光,还得站起来,给他们瞅瞅,真不是人作得出的呀”(1956年版,9页)。在新版本中把侮辱女性的细节去掉,简化为“还糟蹋娘们,真不是人”(1977年版,9页)。1956年版本中,在斗争会上韩老六嬉皮笑脸地承认自己玩弄过十几个妇女,借此机会转移斗争会中群众的注意力。1977年的版本中,韩老六的态度由油滑轻浮变为老实认罪,更符合斗争会上严肃庄重的气氛。

第一部中韩爱贞勾引杨老疙瘩的情节,删去了一些具有挑逗意味的细节,如韩穿着水红小褂,胸脯突出,头发松散,杨见了之后“神魂动荡,手脚飘飘”等。这样,韩的极具异性吸引力的身体叙述被简化,对杨的心理冲击力也减少了。下文中因杨老疙瘩慌里慌张不慎摔坏了扇子,韩哈哈大笑起来。1956年版本中有对此的议论:“民歌里说:‘多少私情笑里来。’破鞋劲的女人本能地领会这一点。这女人用笑声,用她胖手背上的梅花坑,用她从日本人森田那里练习得来的本领,来勾引老杨。”(1956年版本,163页)叙述者出于强烈的道德感十分鄙夷韩的无耻行为,不屑之意溢于言表,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文本冷静客观的叙述,而且也隐含男性作者意识深处“红颜祸水”的菲勒斯中心文化想象,女性只是一具诱惑异性的躯壳。1977年版本中,这段话被删掉。而杨老疙瘩的“心魂飘荡”以及听到韩的娇笑后“这下越发撩起了他心头的火焰”,这些人物内心的心理变化虽生动形象,但这样的细节与全书严肃的革命历史主题构成了潜在的冲突,作者在1977年版本中进行了删改。

第二部中删去的主要是张富英和小糜子偷情的情节、刘桂兰被公公欺负的细节。经过大幅度的改动,作品中关于性的内容基本已经删干净了,尽管在农村“性的方面也比较的有自由,农村中三角及多角关系,在贫农阶级几乎是普遍的”。这些普遍存在的事实不适于在作品中呈现,因为革命历史小说要担负起传承革命精神、教育后来者的重大责任。较多的情爱描写固然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趣味,但也会将读者的注意力由激烈的阶级斗争加以转移,违背作者的本意。

除此之外,随着时代的变迁,政治层面上的叙述也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改。较为明显的是对于林彪、苏联叙述的改动,林彪由革命的功臣成为了反党分子,其在解放战争中的功绩不宜再提起。第一节,萧队长在路上“想起了林彪同志在哈尔滨南岗铁道俱乐部里的讲话”(1956年版,10页)改为“想起了松江省委的传达报告”(1977年版,9页),“林彪将军率领的民主联军,遵照毛主席的战略,把蒋匪的美械军队打得大败了”(1956年版,153页)改为“人民军队遵照毛主席的战略,把蒋匪的美械军队打得大败了”(1977年版,144页),“咱们林司令员带的兵,在前方打了大胜仗”(1956年版,491页)改为“毛主席的军队在前方打了大胜仗”(1977年版,447页),在婚礼现场“现在贴着毛主席、朱德司令和林司令员的放大的照片”(1956年版,511页)改为“现在贴着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肖像”(1977年版,464页)。

苏联从早期的亲密无间的老大哥成了敌对关系,有关苏联的叙述也进行了修改。送给赵玉林衣裳的由苏联红军战士改成了八路军。“光复那年,苏联红军驻扎在他们屯子里,听说这情形,送了两套军装给他们”(1956年版,30页)改为“八路军三五九旅三营,来这屯子打胡子,听说这情形,送了两套灰军装给他们”(1977年版,28页),“不是八一五苏联红军的大炮声,咱们都进了冰窟窿了”(1956年版,52页)改为“不是三营来,咱们都进了冰窟窿了”(1977年版,48页),“往后就用拖拉机,跟咱们老大哥苏联一样(1956年版,539页)”改为“往后就用拖拉机”(1977年版,489页)。还对一些名词进行了改动,东北民主联军是东北人民解放军的前身,在1977年版中,对这一旧有的称呼进行了调整。另外,对纪年方式也进行了修改,将原来的中华民国纪年改为公元纪年。

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作者对有碍表现人物英雄性格的细节进行了删除。赵玉林是作者着力塑造的英雄人物,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他的壮烈牺牲被诬蔑为是对农民形象的污蔑。作者为了让赵玉林的形象更高大光辉,回击之前“四人帮”对其上纲上线的政治化批评,于是对人物形象进行了提纯和放大,使他从一个人性化的先进分子形象成为了光彩照人的革命战士的高大形象。原来的版本中,赵玉林是有血有肉的普通农民形象,他会因疼痛而叫妈,要求添上一枪以结束难挨的痛苦。改动之后,赵玉林成了一心为公的革命英雄,以坚强的毅力忍住剧痛,要求大伙去撵胡子,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这样,人物的阶级性压倒了身体的感觉,在凸显英雄形象的同时也削弱了普遍存在的人性。

关于老孙头的形象也进行了修改,去掉了表现人物胆小怕事、摇摆不定的细节,第一节中小王拿出枪来打兔子和在赵玉林葬礼上听到礼炮时老孙头害怕的细节都去掉了,同时加强了人物坚定的革命性。当老孙头接工作队回村时,韩长脖前去打探,老孙头的反应由简单的点头变成了置之不理,立场上更为坚定。第二部第四节中老孙头撕下“主任训话处”的徽子,原版本是没有说啥,新版本改为“他说:‘姓张的这狗腿子主任,我们扔定了。’”(1977年版,263页)原来老孙头的行为只是对自己曾经挨踢的简单报复,经过改动之后由私仇而成为公愤,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老孙头的形象。

萧队长的塑造则更符合党性原则。萧队长找老花做思想工作,增加一句“他又寻思等老花再来农会时,要多跟他谈一谈”(1977年版,400页),显示了萧队长在工作上的尽职尽责。萧队长问郭全海“地主还有不坏的?”(1956年版,248页)改为“封建大地主都是靠剥削起家,还有不坏的?”(1977年版,231页)原来的反问句是将所有的地主归为坏人,改动之后,加上了地主“坏”的原因陈述,他们是靠剥削生活的,所以是坏的。尽管前面加上了地主剥削是坏的原因,表达上更为严密,但用经济原因的剥削来直接对等于道德判断上的好坏,即将贫富等同于善恶,仍然是有些牵强的。

新版本对一些词语进行了调整,将“洋火”改为“火柴”,“八个马”改为“八匹马”,“合计”改为“部署”,“说到死者的功劳”改为“赞颂死者的功劳”,“死了”改为“牺牲了”,“跟胡子豁上”改为“跟胡子肉搏”。修改后用语更加准确生动,行文更加流畅,有助于新的时代环境下读者的理解。同时对某些语言的表述也做了修改,提到老侯家男的说了算,“东风压倒了西风”,老花家是女的说了算,“西风压倒了东风”(1956年版,437页),以东风与西风的力量的消长来比拟家庭内部权力关系的变化,男的当家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女的当家就成了牝鸡司晨,是不合情理的。在1977年版中,这一具有丰富意义指涉意味的“东风西风”论被去掉了,家庭中权力争斗的色彩淡化了。

此外,在1977年版中去掉一些容易理解的注释,第一部去掉58个注释,第二部去掉27个注释。某些词语虽是地方口语,但其他地方的读者也能大概猜到什么意思,这样就不必面面俱到地对每个方言词语进行解释。

总的来说,随着时代的变迁,作者在不断地修改《暴风骤雨》的版本,这除了是一种文字技术上的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之外,更重要的是由于读者接受了时空的变化和政治语境的变迁。一方面,读者圈不仅只是东北地方的土改工作队成员,而是扩展到了全国不同年龄、职业的读者。原本作品中使用大量方言土语是作者引以为傲的向农民学习的成果,现在却对其他地区的读者的理解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于是,作者将其中的不必要的方言词汇改换为普通话,同时对某些必须使用的方言词语做出注释,以解除东北方言的使用造成的阅读障碍,便于不同地区读者的理解。这样,作者煞费苦心地学习群众语言,为作品增添了生动纯朴的乡野气息,结果出版作品时反而要加上诸多的注释才能让读者理解,这种过犹不及的做法使作家陷入解释的悖论中。这就说明,在学习群众的语言上,作者走到了另一个误区,即从高高在上的俯视者成为了俯首称臣的学习者。农民的口语应当有所批判地吸收,予以恰当地运用,不应该是不加审视地照盘全收,更不能炫耀式的直接塞进文章里,除了能证明作者是努力学来的地方语言之外别无用处。

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政治对文学的制约越来越严重,文学自身的审美性被忽视,而工具性则大大加强。作家需要按照新的创作原则修改自己的旧作,来积极呼应意识形态对文学的要求。一是去粗去俗,凡是涉及农村中不正当的两性关系的描写如逛道儿、偷情、勾引干部、扒灰,都进行简化或删除。农村散漫自由的性关系不适于在具有重大革命教育意义的作品中出现,唯有郭全海和刘桂兰因革命而产生的爱情才能在文本中保留下来。这也是在暗示只有道德败坏的反动人物才能享受性的自由,放纵自己的欲望,而正面的人物需要用革命理性来克制本能的欲望。另外,涉及性器官修辞的粗俗语言在文本中也被删去。二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突出革命品质,深化阶级属性。郭全海的不善言辞、老孙头的胆小怕事、赵玉林受伤后的人性流露等这些人物性格缺陷在文本修改中被去掉,在削减丰富的人物个性的同时,人物的革命性得以放大,高大光辉的形象令读者不免感到几分空洞。人物形象从丰富的生活细节中高度提纯,并且呈直线式缺乏变化的发展轨迹,成为阶级性突出的“扁形人物”,而这正是《暴风骤雨》的主要艺术缺陷之一。三是历史叙述层面的修改和组织原则的加强,涉及林彪、苏联的地方进行了调整,纪年方式也做了修改,消除了历史的时代印记,在某种程度上有违于实事求是的历史精神。而有关入党、开会、工作纪律等方面的叙述更加严密完整,力求符合相应的政策制度。在生动的生活细节中贯穿着政策的正确有序的执行,这种不甚协调的情节组织方式削弱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于是,“现实人生被叙述成无性的人生,人的自然属性被抽空,作品越来越洁化。同时作品也或浓或淡地意识形态化了。修改以后,作品更清晰地表达了阶级观念,更有效地服务于当时的政治路线,有的甚至更突出地将人抽象为残缺的政治主体。总之,关于性和革命或政治问题的修改最终都可以归因于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影响”。《暴风骤雨》的不断修改可以说有利有弊。修改后加强了语言的规范性,用语更为贴切,行文更为流畅自然、通俗易懂。同时,删去了很多与主题无关的枝蔓细节,加快了故事进程,有利于突出主题。不过,在人物形象上的过分拔高使得原本平面化的人物显得更为单薄,政治性原则的加强也破坏了文本的可读性。作品版本的不断变迁带有特定时代的烙印,其变动情况所带来的文本释义的差别需要在解读文本时细心体会,这是在研究《暴风骤雨》时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

同类推荐
  •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读来顺口,易学好记。在《<百家姓>新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期、各个不同人物的不同方面,从皇帝到平民,从名人到凡人,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够了解到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变迁、文化的积淀,从而能够启迪我们的心灵,开发我们的智慧,使我们懂得应该珍惜什么、追求什么、把握什么。全书涵盖内容广泛,文字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终于定稿了。该书能够最终定稿并付梓,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汗水,编者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王正好、沈军两位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出版平台。
  •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本书标题为《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但需要说明的是,这并非一部全面论述这一问题的专著,本书只是希望通过若干专题性研究,来寻找一些突破口,为重新认识中国西南地区在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发展过程当中的地位与作用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前人的某些传统认识作必要的修正。
  • 茶馆文化

    茶馆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茶馆文化漫谈、北方茶馆、南方茶馆、施茶活动、茶馆的现代发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从茶的起源开始讲起,告诉读者茶如何从简单的饮变成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及南北方茶馆的地理分布和功能介绍,为之勾勒了一幅茶馆在中国的兴衰走势图,并从各个侧面介绍茶馆如何承载着宴饮聚会、娱乐生活、洽谈生意、品谈人生等几个方面的功能,将茶馆现象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寄托着中国借物咏怀的传统道德情节。
  •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金开诚编著的《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古代舞蹈史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温度决定健康

    温度决定健康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以及对健康知识的渴求明显增强,衡量健康的指标也变得多起来。可是,大部分人却常常忽视了体温。事实上,这个不被我们关注的重要因素不仅能够影响人体的免疫力,它还与新陈代谢、自律神经息息相关。
  •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是“文革”前孙犁文学创作的代表性作品集。《白洋淀纪事》即是“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的作品。它从1958年问世迄今已有几个版本,多次印刷,成为新中国以来广为流传的作品集之一。今次新版,除了收入可以收集到的,“文革”前他所创作的所有作品外,还特地将他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合在一起出版。《铁木前传》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要全面了解和认知孙犁的创作风格,不可不读它。读了这本书,读者就会很好地理解孙犁的那些自述和评论文字,同时,对孙犁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他的文学创作,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基本的认识和理解,能从他的作品中汲取宝贵的精神力量。
  •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腰酸背痛一扫光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腰酸背痛一扫光

    书中内容介绍了作者多年精心收集的最齐全的腰酸背痛老偏方,经过医学证明是最安全、最有效、最实用的。
  • 周易与人生

    周易与人生

    《周易》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学典籍,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其中的《易经》约成书于殷周之际,《易传》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汉代立经学博士,《周易》被奉为经书。此后的两千余年间,它一直稳居封建时代主流学术的核心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quot;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鬼神传

    鬼神传

    《鬼神传》,据首都图书馆所藏咸丰七年(1857)刊本校点。书中不题撰人,孙氏谓“作者广东人”当是据故事多发生在广东而推断。全书包括十二个故事,有一回演一个故事,也有数回演一个故事者。柳谓此是“小型的袖珍本。”
  • 我们从此是路人

    我们从此是路人

    从第一次见到韩默言起,陆染整整暗恋了韩默言五年。她用两年去追逐他的脚步,三年试图去日久生情。可是,还是不够啊……韩默言还是……不喜欢她。即使再深的感情,也有干枯的时候,陆染累了,她放手。那么,韩默言,如果不喜欢我,请你滚远点。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一等庶女,嫁值千金

    一等庶女,嫁值千金

    抽风版:什么?以皇后的宝座诱惑她?切……皇后的那个印能卖多少钱?值一百两么?什么?无价之宝……某女摸着尖尖的小下巴,大眼珠滴溜溜的乱转起来,嘴边荡起一丝猥琐的笑:“可以考虑……”——女主不会聪明、强大到天下无敌,也不似云中仙子般善良慈悲,总之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不喜富贵,我以这江山为聘。人若犯我,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深夜,她的惨叫划破长空,伴随着孩童啼泣!心心念念的结发夫君,情如手足的‘善心’嫡姐,却是将她推入地狱的操刀刽子手。她亡……受尽凌辱。冰凉的房里是几名彪形大汉残淫的喘息和咒骂声,她的孩子本该是高高在上的睿王世子,如今却被人只手捏断颈骨,出世则亡……庶女重生,她索命归来。那些伤她害她的人,她一个也不打算放过。说白了,这是一个一无是处的懦弱庶女重生翻身的故事她是袁府小小的庶女,亦是世人嘴里惊才绝艳的女中诸葛。同一张面容,同一副皮囊,重生后,却是桃花四处开,她想避也避不开。——什么皇权贵胄都靠边站,本姑娘不畏皇权,我必十倍偿还(捂嘴奸笑中……)。至于男主……呃,不贪虚名!只是,这一只、二只、三只……后面的那些笑得像八百年没近过女色的皇子、公子们,请你们立正向后转,本姑娘哪里啃得下这么多?但是……(沉思苦想中)正所谓,食色,性也!最妖孽的那位留下,吃多了素食,偶尔开开荤,其实也不错!只是……只是……为毛被吃干抹净的人却是她?“娘子,为夫美么?”某妖孽笑得像只狐狸,双眼放光,手脚并用,还不忘伸出舌头……呃……妖孽啊……某女长叹一声,鼻血直流!——^^正剧版:上一世,视她为草芥的人,这一世是这样的:“锦心,我愿与你携手这江山,你做皇后我便是皇上,你若不要,我便陪你浪迹天涯……”上一世,连正眼都未瞧过她的人,这一世是这样的:“锦心,猜猜我是谁!嘻嘻!,天地神灵为媒,此生此世,只娶你一人……”上一世,处处打压她的人,这一世是这样的:“锦心,我知你不喜这深宅大院的尔虞我诈,跟我走吧,我经商,你守财,我生火,你做饭,这种生活,可好?”——深宅大院,危机四伏,一步走错,便有可能长睡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