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200000020

第20章 论谭正璧的历史小说(2)

谭正璧笔下还有对倾城倾国的真爱的细述——《落叶哀蝉》和《流水落花》。这是关于帝王的爱情,他们和凡人一样,也有对真挚爱情的追求。《落叶哀蝉》写汉武帝刘彻与李夫人的真挚感情。关于汉武帝与李夫人的故事,《拾遗记》、《汉书》等都有记载。李夫人死后,汉武帝下令以皇后级别的葬礼予以安葬。晋代王嘉的《拾遗记》中记述道:“汉武帝思怀往昔李夫人,不可复得,时始穿越昆灵之池,泛翔禽之舟。帝自造歌曲,使女伶歌之。时日已西倾,凉风激水,女伶歌声甚遒,因赋《落叶哀蝉》之曲曰:‘罗袂兮无声,玉墀兮尘生,虚房冷而寂寞,落叶依于重扃。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余心之未宁!’”谭正璧在小说中叙述了这些事情,把这些传奇事件作了合情合理的解释,去掉了仙气灵异,增加了人情人味。《流水落花》写的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爱情。后主继位后不久,南唐就是宋的属国了,懦弱的后主一步步向宋让步,内心很痛苦,于是就在与小周后的爱情中寻找慰藉。爱情成为他的唯一寄托,他们的爱情也显得愈加珍贵和美好。但可悲的是,当后主和小周后被软囚在宋都后,厄运一步步逼来——小周后被招进宋宫遭受凌辱。后主只能空将满腔悲哀悔意注入诗词之中,故国之思、身世之感、往事之悲、现实之愁尽在他的词中。如果后主只是一个普通人,那么精通才艺的他,生活将是何等惬意,谈情说爱,吟诗作词,才华风流可绝代,然而历史和命运注定了他的悲剧人生。

综上所述,情爱传奇堪称谭正璧历史小说创作的切入点。爱和情在谭正璧的笔下被演绎得多姿多彩,他既写到了男女之间的爱欲情仇,也表现了男女知音之间超越一般意义上的惺惺相惜。而他笔下的那些情与爱大都有一种幻美色彩,在他的小说世界中,有超越仙界与凡间的界限的人神之恋,有跨越阴阳之隔的人鬼之爱,神是人性化的神,鬼可以是人装扮的。谭正璧在小说中表达的不仅是一个多情男子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追求,而是寄托了作家对人间美好事物、美好情感和诗意生活的追求。

三、“饮食男女”中的感时忧国

在沦陷区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下,饮食男女、风花雪月可以说是最方便的精神避难所,但是在国破家亡的悲惨境遇中,风花雪月、声色犬马又不合时宜。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们不可能心安理得地对祖国和民族的灾难坐视不管,但政治又是不可触摸的禁忌,因此沦陷区的作家大都面临着“言与不言”的两难处境:

一个人,应该说的话,一定要说,能够说的话,一定要说;可是应该说的话,“有时却不能够说,这其中的甘苦,决非‘无言’之士能够领略其万一”!

一个人压制别人说的话,那是恶汉;逼人说不能够说的话,那是蠢材。

所以,“言”之者,自有他“言”之道理;“不言”之者,也自有他“不言”的苦在。倘若他“言”而无何道理,“不言”而无何苦衷,这种失掉了语言的人类,就名之为“哑巴”,也不为形容过甚。

日伪反动政府为加强自己的统治,严禁一切“激发民族意识对立”、“对时局具有逆反倾向”的作品,同时拉拢所谓的“御用文人”,创作有利于他们“建设大东亚新秩序”的作品。在这样的“蚕食”政策之下,大批的进步书籍被焚毁,进步刊物和书店被封查,爱国文人被监禁和杀害,这都给生活在沦陷区的作家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伤害。谭正璧只能通过创作,把目光转向遥远的历史,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把现实小说的性质,借历史小说的形式来表现”。因此,虽然谭正璧在历史小说中大量表现男女爱情、情欲及对知音的感遇和渴望,但仔细分析文本,不难发现在这些风花雪月般的故事下,隐藏着对现实的深切关注。只不过由于形势所迫,他对历史小说形式的借用、对传统题材的采用,使他的“感时忧国”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了潜隐的特征。

由前面的论述已知,谭正璧历史小说中的爱情往往以悲剧告终。不仅如此,“爱情”的破灭失败大多伴随着一个家庭,乃至整个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作家直接呈现的是爱情的悲剧,间接表现的却是家国的生死存亡,从而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形成了对应。比如前文提及的《女国的毁灭》,小说表面写西王母及女国女子爱情的丢失及对爱情的盼望,实际上是写一个神话般的女国是如何毁灭的。在遭遇和失去爱情的过程中,女国的女子再也不能青春永驻,再也不能长生不老;女国中再也不是只有女人,而是有了小孩,有了新老更替和人的繁衍,这个神圣的仙境从此就变成了一个凡俗的人间。很显然,在作家笔下,爱情只是一个象征。作家更像借助爱情这个比较轻松的话题,来表达对自己的生活现实的批判,爱情成为作者表现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的突破口:当时中华民族也正经受着外族的入侵,正值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对照小说与现实,读者不得不深思我们民族的生死存亡。还有,“在极东的地方,有个叫做中国的国家。在那里的人个个都孔武有力,动不动就彼此相杀,常常弄得遍地都是血腥”。这是直接对中国内部分裂及争斗的影射,是对中国的社会现实进行的批判。

谭正璧在小说中非常明显地表达了对战争的批判,以及对所谓“革命部队”的嘲讽。《舍生堂》故事的起因就是战争,战争差点毁灭了人类:“大约在十年之前,战神忽然来到了大地上,北方出了一个勇敢贪婪的酋长,他想占据整个世界,把其他一切的民族统统灭掉。于是他起兵向四方作战。他对和他对抗的异民族只有杀戮没有收降,所以到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最最残酷的,就是向他们投降的人,他们也把所有男人,无论老幼壮丁,一概杀死,仅剩寡妇孤女留着。全个世界已被他征服了一半,人类也被他灭掉了一半的一半。”而在《还乡记》中,乡亲们淳朴善良,辛勤劳作,但是在连年的征战之下,生活越来越艰难,留存下来的都是些老弱病残、寡妇孤女,还要承担着这样那样的战争供给。作者对战争发动者的虚伪自私进行揭露。《孟津渡》则直接对姬发、姜尚伐纣的目的进行了揭露:“这消息在我们文人中早已传得好久了。说什么西伯侯姬发奉了他父亲姬昌遗命,拜姜尚为师,因为今上皇帝无道,他要出来吊民伐罪。其实,他要做皇帝,尽管说要做皇帝好了,说这些冠冕的话骗谁?”同时也深刻批判了掌握武力的姬发及其“王师”对百姓的强权压制、暴力和野蛮行径:“哈!哈!你的话很对,谁有武力,谁的话就是真理!”小说中献粮的场面更是极其荒唐。在大家还没听懂“献粮”这句话时,“早见那班‘王师’们都像生龙活虎似地跳过来,把他们手里的饭箪和水壶都接了过去。有的连人也拉了过去”。等“王师”走了之后,大家才发现几十个年轻的女代表都失踪了,她们被“王师”也“接收”了去。至于《还乡记》中的刘邦及其士兵,比之姬发“王师”有过之而无不及,批判讽刺的意味就更强了,汉高祖刘邦原来就是“十几年前人人不齿,人人都诅咒他早早滚开”的“酗酒无赖的刘三”,他带来的士兵直接就在百姓家大吃大喝,酒足饭饱之后凌辱杀害寡妇孤女,而刘邦反而还在乡亲们面前假惺惺的大唱“大风起兮云飞扬”。

作家对侵略、“革命”等战争发动者们的揭露与批判,绝不意味着他赞同在侵略者与邪恶暴力面前一味忍让退缩,不敢抗争。相反,作家反复表现的是,面对异族或敌人的侵入,企图用退让妥协来保全国家,保住自己的安逸生活,绝无可能。《女国的覆灭》中,在得知穆王到来的消息后,西王母向全民下达的命令是“任他们要怎样就怎样,一切只有顺从,不能有一些的反抗”。这无疑是对国民党反动政权不抵抗政策的讽刺和批判。而在西王母的“不抵抗政策”之下,结局是一个古老国度毁灭了。至于南唐后主李煜,一味的妥协、退让终于导致国亡家破、自己被囚禁、妻子被凌辱的结局。虽然他最后终于醒悟:“早知今天,我悔不当初听陈乔的话!”然而,“可惜你懊悔的太迟了!”(《流水落花》)而秦王子婴在逢迎了刘邦的同时,无疑惹怒了项羽,于是被项羽关在阿房宫里一把火烧了三个月(《楚炬》)。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沪渎垒》中的袁嵩坚守职责,不惜生命,部下对他也有情有义,拼命杀敌,得知太守袁嵩被贼兵杀害后,仍然顽强作战,杀出重围,又奋勇杀回,将太守的尸体从贼兵那里夺回来。这种正义忠勇正是作者所礼赞的。

而谭正璧“把现实小说的性质,借历史小说的形式来表现”的特殊方式,不仅导致了他通过作品表达现实关切的“潜隐”性质,又使得他在作品中能够以艺术的态度关注生命个体,探索人的精神需求与精神生活,思考人类的生存境遇和个人国家的命运等问题,从而也使他的这些历史小说作品具有了更为丰厚多棱的文化心理内涵和艺术品位,与那些因过于功利而显得粗糙简陋的“战时宣传”作品,有了根本区别。

四、历史传承中的文人雅趣

作为一名在文学史研究及文献考证方面很有建树的学者,谭正璧对中国古典文献资料、民间文学和通俗文学都非常熟识,当他进行历史小说创作时,那些神话、传说、故事等等便很自然地成了他的故事原料,所以他的历史小说大都取自传统古典题材。在小说中,作者还常常引用一些优秀的民间歌谣作为小说文本的一部分,如《清溪小姑曲》中,赵文韶在溪边漫步时触动了乡思,于是就诵念了几首民谣“西乌夜飞”来宣泄他心中的积悒。这些民间神话、文人故事、宗教传说,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相关典籍中都有记载,当它们被作为创作素材时,对于精于古典文学史研究的谭正璧来说是驾轻就熟的,他对这些题材原料的理解和利用也是颇有独到之处的。他对这些民间文学资源的利用,自然可以看做是他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学题材的眷恋和回应。不过,如果考虑到当时正处于日本侵略当局的迫害与高压下,那么他选择这些我们民族本土的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源远流长的神话传说,作为自己的创作素材,正是有意识地对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固守和传扬,流露的正是作家强烈的民族意识。

在创作中,对于那些神秘超凡的神话传说,谭正璧作了合情合理的解构。他消解神话传说的神秘感,把神话、传说拉入现实中加以人化、凡俗化、合理化。如在《山海经》中,西王母等都是虎首人身豹尾的怪物,但在小说中“他们都是美貌年青的女子”,她们也有对爱情的渴望和思念;“独处无郎”的神仙清溪小姑夜会文人的故事,在谭正璧的小说中,却变成了一个小姐带着丫环模仿了清溪小姑的装扮,拿了和清溪小姑一样的乐器,在深夜偷偷与文人相会,把事情转嫁到了清溪小姑身上。

谭正璧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在作品中也得到诸多体现。他的有些作品开首就引用古典诗词,根据一首诗词的中心思想生发出一篇小说,然后反复强调这一中心思想。比如小说《奔月之后》。小说正文之前先题李商隐的《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小说立意在后两句,强调嫦娥对奔月的后悔,着重生发嫦娥对美好家园的怀念、有家难回的痛苦及对自己的行为——偷灵药奔入月亮不能返回的复杂的感情。《女国的毁灭》也是正文之前先题李商隐的诗《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虽然也写了女国的西王母及众女子们对穆王及其属下随从的思念和盼望,但是正如小说题目“女国的毁灭”所点出的,谭正璧在这篇小说中重点是写一个神秘的国家、民族的灭亡,这是借李商隐的诗词对神话传说重新作出解释。作者引用诗词,开首就定下一个饱含诗意的基调,在行文中也是不以情节取胜,而注重诗意的营造。几乎在每一篇小说中都引用至少一首诗词或民间歌曲。有些小说更是直接写文人的逸事,《华山几》、《百花亭》、《清溪小姑曲》写了文人的艳遇、偶遇,也写了文人多情痴情的性情。这些故事之所以存在并流传下来,本身就源于文人附庸风雅的情趣。另外还有些是利用古典文学中的作品改编而成,《还乡记》根据元代睢景臣的散曲《高祖还乡》戏谑而成,《琵琶记》是根据《颜氏家训》和《洛阳伽蓝记》而作,《摩登伽女》根据《楞严经》戏作,这些都可看出谭正璧在学术研究之余的闲情逸趣。

谭正璧的这些历史小说表现出来的美学风格,或平淡自然,或诙谐讽刺,或意境悠远,无一不是对中国古典美学精神的继承。古人素有推崇“自浓归淡,以淡为宗”的审美传统,平淡美被视为诗之极致境界,从老庄时代就开始推崇“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唐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标举“冲淡”为其中一品。宋代时“平淡”更成为美学潮流。宋人梅尧臣明确地说“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读邵不疑学士诗卷》)。苏东坡更主张“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苏轼《与二郎侄》)。自然天成、大巧若拙是“平淡”的特征,它不是浅、薄,而是从深、厚中来,是厚积薄发,是深入浅出,是自浓归淡;不是“中边皆淡”的淡薄无味,而是“似淡实美”、“外枯中膏”的一种炉火纯青的美学境界。谭正璧的历史小说即是如此,不追求华丽、浓艳的画面,而中意于平淡、委婉的境语,让一切事物自然而然地发生,而不是刻意地雕琢。他运用“花自飘零水自流”般淡然舒缓的情节,让一切都如流水般缓缓而行,营造出“脱尽脂粉、洗尽铅华”的淡薄意境。在情感上也是力求节制,那淡淡的悲,哀而不伤,如潺潺流水缓缓流入,于风轻云淡、水流花落中悄无声息地抓住读者的心,让读者沉浸其中久久回味。

余论:谭正璧历史小说的文学地位

对于自己的历史小说创作,谭正璧曾有这样的夫子自道:“我的历史小说写得好不好。当然用不到我自己来说。……但我却有一种自信,我的历史小说虽然所持态度有所不同,然而没有一篇不是曾经用过极大的力(这是指脑力),而没有一篇是用那轻薄油滑的笔调,像那些‘只供一笑’的新西游记,新水浒传之类所常用的。”

谭正璧自信自己的小说不是“轻薄油滑”、“只供一笑”的,他也不愿拙劣地模仿前人而留下连犬也不类的讥诮。虽然谭正璧的历史小说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但他善于从民间历史中取材,所写并不是历史上的大人物、大事件,而主要是一些民间传说中的逸闻趣事,并且多以爱情为依托,兼有浓厚的古典气息;表面看来像一个个幻美的故事,实际上却是指向社会现实,表现了作家在内忧外患、家国危亡的现实中对国家和民众的关切。他的历史小说充满浓郁的东方文化意蕴,显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淡远、恬静与时代的空灵和浪漫,又有历史的悲剧和文化的反思,称不上黄钟大吕,却也别具一格。谭正璧无疑是现代历史爱情小说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理应得到学术界更多的关注。

(作者单位:沈庆利,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梁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同类推荐
  •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尼采以及他的人生哲学,遭到了一些人的歪曲和误解,为了让现代读者摒弃错误的观念,更好地了解尼采,我们重新编译了这本论文集,旨在帮助广大读者理解先哲意在改变人类思想面貌的人生哲学与审美观,重塑一个美丽的,而非面目狰狞的尼采。就像他的思想一样,他的一生是其作品的最好注释,很少有人能潜心参悟他的作品,但大多数人都非常欣赏他的近似癫狂的酒神精神。人生难免有不得意的时候,人生无法回避悲剧的冲击,只有那些富于激情的表现,才是美丽动人的东西。
  • 璀璨的中国

    璀璨的中国

    全书介绍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总共分七章:华夏民族的起源、东方巨龙长城、敦煌岁月、汉诗鉴赏、魏诗鉴赏、唐诗鉴赏、宋词鉴赏。
  • 华夏与民族(和谐教育丛书)

    华夏与民族(和谐教育丛书)

    天柱峰宝鸡天台山有一座巍然耸入云霄、气势雄伟壮观的奇峰,人称天柱峰。天柱峰上有座“莲花顶”。每当日落日出之时,这里霞光辉映,雾海翻腾,石莲游浮,蔚为壮观。人们称誉此峰此景为“三味生奇花”。相传中国国名“中华”即由此而来。传说炎帝神农成王之前,在天台山练出了一身好武艺。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

    李怡、毛迅主编的《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汇编了当代文学研究名家的精辟论述,系统地对这个命题进行了阐述。栏目有“现代文学与现代文化”、“文学史新论”、“巴蜀文学重读”、“对视与争鸣”、“现代中国文学档案”等。
  • 诗意的村庄

    诗意的村庄

    这是我国第一部写屈原诞生地乐平里的著作,写的是乐平里的骚坛诗人和奇妙故事,之所以说奇妙,是因为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这一群写诗的人,却一点都不诗意,他们是一群被岁月揉搓过的农民。他们的贫困和窘迫,与他们的笔呼墨号搭不上界,生活对于他们所呈现的寒意与他们对现实歌颂的温暖也不成比例。他们生活在自己用热忱与虔敬堆砌的幻觉里,并将其化为诗意。作者文笔优美,结构谨严,所写之人,特点鲜明,形象丰满生动。文章可圈可点,读后印象深刻。乐平里——它的庙宇,它的橘与兰草,它的稻谷,它的秋天,它的丰收后的山野,它的包谷和野猪,还有包谷酿的屈原酒及农家饭庄等等。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极品纨绔妃

    极品纨绔妃

    她凶悍霸道,为夺家产直接PK掉柳家少爷,再赢光柳府所有产业,一跃成为陈州首富,却被皇帝下旨赐婚于病弱眼瞎的大皇子;因心中的爱情她与三皇子私奔!却不知某人早已设陷阱等她跳下……她被生擒泪奔,控诉道:“你不是瞎子吗?”“我眼瞎心不瞎。”“你不是病弱吗?”他邪魅一笑。“我是弱是强,你试过才知道!”
  • 一剑钟情

    一剑钟情

    那柄修卢剑牵扯了少女的一生,注定了一开始宿命的相逢,如涸辙之鲋,相濡以沫,却只落得生死两茫,惊天阴谋纷至沓来,一时间武林变色,腥风血雨。她踏遍山河追寻他的下落,却逢血刀令重现。她无端被武林通缉,途中巧遇神秘男子。他是谁?是敌是友?她将何去何从。曾经沧海,终不过心殇。缘深缘浅缘灭,不如相忘于江湖。
  • 三国5:出师北伐

    三国5:出师北伐

    《三国·第5部:出师北伐》为日本现代小说版《三国》的第五部。讲述曹操、刘备分别离世后,吴、蜀、魏三国或为保全国土,或为中兴汉室,或为扩张势力而展开的政治、军事行动,着重描写诸葛亮倾心辅佐幼帝,安定蜀南后挥师北伐,最终病逝五丈原的悲壮故事。作者用颇具个性的现代手法对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进行了全新演绎,简化了战争场面,巧妙地加入原著中所没有的精彩对白,着墨重点在刘、关、张、曹操等经典人物的颠覆重塑和故事情节的丰富变幻,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极大成功地脱胎换骨,将乱世群雄以天地为舞台而上演的一出逐鹿天下的人间大戏气势磅礴地书写出来。
  • 鬼医宠妃

    鬼医宠妃

    吧嗒嗒的马车声由远及近,挂在马车顶端的一盏昏暗的小油灯在这漆黑的夜晚显得格外的明亮。漫天飞舞的雪花渐渐的遮满了天空。这个马车足足有寻常两个马车那么大。一个女子侧躺在马车中,十二月的夜晚,脸上蒙着一层薄纱,看不清容貌。漆黑的天空同雪海连成了一片,视野中就只剩下了黑蒙蒙的一片。身上盖着一条温暖的锦被,正是冷的时候。风呜呜地吼了起来,眯着眼睛,眉头微微蹙起……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失落迷城

    失落迷城

    失落迷城藏于“死亡之海”中,当一批又一批的人争先抢后来到这里,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
  • 哈佛大学的第一堂理财课

    哈佛大学的第一堂理财课

    《哈佛大学的第一堂理财课 》一书中深入阐释了哈佛大学第一堂经济学课的两个重要概念:“花钱要区分投资行为与消费行为”,“每月先储蓄30%的工资,剩下的再进行消费”。然后引领读者了解当下最热门的理财投资品种:房产、黄金、股票、基金、债券、外汇。最后给出切实的忠告,避免盲目投资。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哈佛大学的第一堂理财课 》是一本实用的理财投资书,有助于读者了解理财投资,掌握实用的理财投资技巧,并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理财投资观。
  • 恶魔之极品女王

    恶魔之极品女王

    她是父亲最疼的女儿,本该过着锦衣玉食,逍遥世界的生活.然而对父亲的恨以及性格的懦弱,她一直生活在后母与同父异母姐姐的压迫下,过着传说中的灰姑娘生活.然,当她,2230年杀手界的刹神,同行中的传奇降临到她身上时会有演出一场怎样惊叹的人生.她狂,她冷,她绝,她狠,所有关于恶魔的词用在她身上都觉得不够份量,因为重生的她不再是恶魔,而是比恶魔还恶魔的撒旦.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但她却只是站在戏外,冷冷的看着.偶尔推动一下高潮,偶尔耍点小狠。她一直信奉的原则:想要从我身上得到什么,那么就要付出双倍的代价!狠不是错,错的是你没我狠!不要说我狂,有本事你比我更狂!商业帝国:欧夜辰,传说中最冷酷无情的商业帝王,曾在三天之内以铁血手段将其竞争对手一一铲除,一十六个商业巨头三日之间都以财尽名亡为结果,至此奠定了欧氏在商场上的君王之位。娱乐界天王:景洛,世界级巨星,如妖精一般的男人却背负着惊人的身世之迷,娱乐界的复仇王子,以击败欧夜辰为目标,可是完美如欧夜辰没有一丝弱点,直到那个女人的出现。强者之争,王者交锋,只是当这一切都是为了那个人时,战争必将更惨烈,鲜血将撒满他们的世界,因为强者不只是他们,王者也不只是男人。
  • 没有如果,只讲结果

    没有如果,只讲结果

    打造不找借口的落实型员工,全面提升组织成员的执行力。杜绝即可,医治职场借口弊病,创造价值,锻造一流执行团队的终极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