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7000000058

第58章 劳动教养“服刑能力”鉴定的分析

劳动教养“服刑能力”鉴定的分析

施大庆

劳动教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司法制度。从国外法律的视角来看,它是一项不合理的司法制度,原因是劳动教养在我国被定义在行政处罚的范畴之内,由公安机关执行,但实际上却有着刑事处罚的实质。事实上,劳动教养制度对于我国的司法实践有着非常大的促进和帮助。但不可否认,从我国的整体立法体系来讲,劳动教养的立法层次是非常低的,基本上是由各地方的公安法制部门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加以制定,在操作中往往出现一些不确定的因素。

以上海市公安机关在送各看守所、拘留所、强戒所的对象至劳动教养场所时所遇到的“服刑能力”鉴定来讲,劳动教养是行政处罚,本不应该用“服刑能力”之说,但在实际操作中,此类身体检查相当于服刑能力检查。有人戏言,该身体检查已经相当于参军体检了。为什么这么讲呢?我们可以看一下本市对于劳动教养身体检查中的一条规定:患有糖尿病及和心、脑、肾、肝疾病的不能送劳教。对于此条,羁押场所和劳动教养场所有着不同理解。羁押场所认为以上所指都是各器官的严重疾病,一般的器官疾病应该可以送劳动教养。而在实际情况中,劳动教养场所的医生认为只要这些器官有疾病,就不应该送来劳教。就以心脏病来讲,劳教对象既往无心脏病史,但身体检查时发现心电图T波异常,劳动教养场所就认定为心脏病而不予收押。因此现在出现了送劳教时退押率较前大幅提高,留所服刑人员较前增加,给看收所等羁押场所带来了很大的押量上的压力。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还是立法上的问题,没有专门为劳动教养订立类似于监狱法的法律法规,导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基于此,我认为关于构建服刑能力认定程序,至少应当践行以下两个原则。其一是服刑能力认定程序的正当性。认定程序的正当性实质上体现的是人们对程序正义的追求。其二是服刑能力认定程序的合理性。

笔者认为劳教对象服刑能力的认定程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立案。立案是启动服刑能力认定程序的第一个阶段,是整个服刑能力认定程序的开始和必经程序,正确、及时地立案对于客观全面地评判一个劳教对象是否具备接受劳动教养的能力从而实现文明改造是有重大意义的。应当对该程序的立案标准作以下规划:其一是程序性标准,即立案的主体机关只能专属于劳教对象所属的公安机关,除此以外的任何机关、团体、个人都无此项立案决定权,劳教对象及其近亲属、劳教场所等有关执行机关只有立案的申请权、提请权。执行机关不能自行立案,自行裁决,自行执行。立案的对象是已被判劳动教养同时对于其服刑能力有疑问的人。其二是实体性标准,即劳教对象的服刑能力可能有缺损因而需要救济。所谓缺损即指服刑能力的非完整性,既然劳教对象的服刑能力不完整,则自然不能对之施加劳动教养的行政处罚。此实体立案标准在实践中不能掌握得过于严格,只要有一定的证据能够表明对象的服刑能力可能有缺损即可,至于对象的服刑能力在实质上是否有缺损则是立案以后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将实体立案标准界定为劳教对象的服刑能力确有缺损,则可能会违背人的认识规律而存在逻辑上的悖论,因为劳教对象的服刑能力是否有缺损是需要通过认定程序的运作来查证的,它是服刑能力认定程序运作的结果,而非启动该程序的前提条件。

2.鉴定。按照前述立案标准,劳教对象及其家属如果要提请开启该认定程序,应当提供适当的证据,其中最直接的、证明力最强的证据应当就是司法鉴定部门对服刑能力所作出的鉴定。而实际情况中常见的是劳教对象没有经济能力或者劳教场所提请做出鉴定。然而,公安监管场所常常出于对经费问题的担忧,无法开启该鉴定。

然而该问题从实质上关涉劳教对象的应有权利和实有权利。我们要从法律上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应当对罪犯承担此种司法鉴定的法律援助义务,这种义务不仅仅是伦理道德范畴的要求,更是法律上的强制性责任。同时,我们还应从财政经费上给予保障,以使鉴定费用不至于制约鉴定的执行,以致使法律条文成为空中楼阁。至于鉴定的具体操作,可以借鉴相关规定。例如,服刑能力鉴定的主体机构应当是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或者是其他具备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具有鉴定资质的执业医师必须有丰富的司法精神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在鉴定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确定被鉴定人是否患有严重疾病,或者虽有疾病但是否影响其劳动能力;该疾病是否在参加劳动后会加重;该对象的疾病是否是在渐进发展。我们以上面说过的心脏病为例,我们不应该以心电图为标准,而应该以心功能的级数作为标准,心电图只是作为参考标准之一。因为在心功能分级中,一到五级都各有不同的运动能力作为标准,一级心功能能从事剧烈运动,二级可从事正常活动,三级可以从事轻微劳动,四级不能爬高,五级就只能平躺了。这样整体评估有什么意义呢?意义就在于接下来的服刑能力的划分。

3.服刑能力的划分。一般来说,有刑事责任能力(包括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与有服刑能力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二者也有不一致的情况,被认定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在服刑过程中也完全有可能不具备承受刑罚的能力,这种情况在劳动教养中也是一样的。因为服刑能力与身体、精神状况、服刑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关于服刑能力的划分,在司法鉴定的具体实践中通常采用的是“两分法”,即分为有服刑能力与无服刑能力。不过,笔者认为比较合理的划分方法是三分法,即完全服刑能力、限制服刑能力和无服刑能力。因为“两分法”的观点简单地将服刑能力分为或者有或者无,过于绝对化,不能适应劳动教养场所执行工作的实际需要。这种划分方法会使无服刑能力的范围被不合理地扩大,有可能使某些应当劳动教养的对象被确定为无服刑能力,从而使他们避重就轻地留所服刑,进而直接违背罪刑相适应的法治原则。采用“三分法”则可以避免要么有要么没有的绝对化观点,可以防止无服刑能力的滥用,是一种符合实际的划分方法。

4.审理与执行。首先是认定标准问题,对服刑能力的鉴定应当以医学标准为基础,辅之以法学标准,其医学要件主要是医学的临床诊断。考虑到对象服刑能力的适用不仅仅是个法律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还牵涉精神病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公安机关应当在承担鉴定上起导向性作用,包括联系鉴定场所、聘请具有鉴定资质的技术人员等。按照程序的透明性和参与性的要求进行鉴定工作。作为任何一个执法行为,在法制社会都需要监督执行,因此,我认为虽然劳动教养是由公安机关执行的行政处罚措施,但根据其实际情况,对于劳动教养的服刑能力的认定还是应该由检察机关这个监督者来监督着整个过程, 因为我们从整个过程可以看到这个鉴定不是仅在公安机关内部流程中运转,它已经涉及到外部因素,其复杂性已非全由公安监察机关职能所能掌握了。检察机关在整个程序的运作中应当是一个监督者,既监督立案又监督审理和执行,以防审理“虚置”和“未审先定”。对于公安机关消极不作为的不申请立案行为,检察机关经过审查,如果认为具备立案条件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发出具备法律约束力的意见书,公安机关应当按照意见书的要求开启程序,以期通过检察机关有效的监督制约,实现程序的正当化和实体的公平性。目前比较现实的做法是由驻监管场所的检察机关进行监督指导。

笔者认为对于劳动教养的立法已经到了可不容缓的时刻。只有立法才能使公安机关和所有劳动教养场所有法可依,不至于出现各唱各的、各说各的,严重浪费司法资源;只有立法才能使我们这一具有中国特色并且非常有效的司法手段进一步融入法制进程,才能让我们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作者系上海市公安局监管处警官)

同类推荐
  • 律师刑事辩护典型案例评析

    律师刑事辩护典型案例评析

    对于刑事辩护典型案例的深入评析,无论是对于司法实务操作还是对于刑法理论研究,乃至对于推动立法改革而言,目前都具有重大意义。
  • 中国法制史

    中国法制史

    中国法制史是研究中国法律的起源与历史上各种类型和各个阶段的法律制度的实质、特点、作用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和规律的科学。它既是法学体系中的独立学科,也是法学的基础学科,同时又是历史学的重要分支。
  • 听律师讲故事

    听律师讲故事

    本书与一般的法律知识读物相比有三个显著特点:贴近生活实际,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本书内容涵盖婚姻家庭、继承、劳动纠纷、合同、房屋买卖、侵权以及行政诉讼等等方面,可以说基本上覆盖了老百姓的吃、穿、住、行为的方方面面,一些日常遇到的法律疑问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满意的答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书以典型案例的形式,以案说法,举一反三,通俗易懂,即便是没有任保法律基础的普通百姓,也能很容易的读懂。故事性强,趣味性强,有很强的可读性:为了避免枯燥的法律说理,本书选择的都是一些有典型代表性的案例,既注重全面涵盖法律知识,更注重故事情节的引人入胜,使读者在读故事的同时也受到了法律的熏陶,真是一举两得,以逸待劳。
  • 明代中央司法审判制度

    明代中央司法审判制度

    明朝长达二百七十六年,其中央司法审判制度历经多次变革,相关史料浩繁,作者认为,。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宜有学术上的分工。部分学者侧重史料校注的上游工作,部分学者侧重史料分析的下游工作,相辅相成,法史学才能进步成长,有利于中国法制史的学术研究。
  • 农民维权一本通

    农民维权一本通

    从历史来看,农民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亟须维权。在我国历史上,农民长期处于社会底层,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自身权益长期得不 到有效的保障。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民们翻身做了主人,改变了以往社会底层的弱势处境。但是,由于我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以及以 城市为中心的城乡二元制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民为此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一时期,他们一方面勒紧裤腰带支持我国工业化建设,几乎把土地 产出的一半拿出来上交国家;另一方面,他们还在国家的动员之下,纷纷离乡,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做产业工人。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吃货养生小秘密

    吃货养生小秘密

    气、血、阴、阳,或虚或郁,或湿或瘀,形成人体的九大体质,如何通过食物来调和?五谷杂粮,有温有热,有寒有凉,怎么选择方可趋利避害?红黄白黑绿,色彩缤纷的食物,透露哪些玄机?酸甜苦辣咸,寻常五味,如何对应五脏六腑?春夏秋冬,温度变化,饮食如何调配?血型天定,和饮食又有怎样的联系?这本书将为你一一揭晓。
  • 宠爱

    宠爱

    有浪漫唯美的理想主义,作者胭脂泪是不折不扣的“荣迷”,还有文化女性所持有的孤芳自赏的些许刻薄,在这一切之上,还添加了肆无忌惮,展现出一派纯净的懵懂天真!文字中,热情与冷漠,肆无忌惮的豪迈与真挚,肆无忌惮的诱惑与风情,华丽精致、滴水不漏、刀枪不入的表象下,无处不在,在作者的文字中,有女性的细腻唯美,有旁若无人的自恋,有贵族气息浓郁的都市风情,更有悲天悯人的人文真情,在她的文字中,尤其是书中的多个影评,有雅致的书香,诙谐的调皮;自然的坦荡,奔放的豪迈,她的文字,读起来优美酣畅,自然真实
  • 特色南瓜

    特色南瓜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爱情反应堆

    爱情反应堆

    这个成人大学的男生宿舍里,住着一伙离开老婆想再寻求一次浪漫的男生。周尚文遇到师范时的情人栗晓慧,又一次燃起爱的火苗,却偏偏受到了校花一号美女的青睐。自信的金浩瀚以为二号美女对他有意,愈发坚定了离婚的信心,谁知歪打正着,收获了难以排在美女行列却不乏性感的何玲。史大可靓丽的小媳妇,引起舍民们一片艳羡与嫉妒,这种心理很快就转化为舍友们离婚与寻求新爱的加速剂。老古董王天翔的老婆却异常贤惠,贤惠女人感动了宿舍每一个男人,而她的结局却促成老古董的古怪婚恋。怪癖的李三儿,患着怪癖的病,最终抗争不过怪癖的命运。所有的迹象都证明了大班长冯格是个不沾女色的人物,却爆出不可思议的绯闻。
  • 兴明

    兴明

    主角回到明末。灭李自成,拒金虏,扫荡草原,发展资本主义,与西方列强争霸。
  • 穿到古代做妖女:两宫皇后

    穿到古代做妖女:两宫皇后

    想她无缘无故穿来三年,战战兢兢的过着自己的小资生活,做她的第一美女,战神妹妹,成日等着那仙人一般不惹尘埃的未婚夫凤国三皇子娶她过门,却阴差阳错的成了鸾国的王妃,因为意外救了妖娆魅人的鸾国皇上,转身却又成了鸾国的皇后。且看她长袖善舞的后宫生涯——鸡飞狗跳后妃闹!!!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魔幻记忆100%

    魔幻记忆100%

    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有着惊人的记忆力,这是他们成功的基石。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不是你所期望的吗?杰出诗人泰戈尔在幼年时记住了很多歌谣,4岁时便能读书,8岁时就能掌握4种语言;著名科学家卢瑟福,1岁半就能读书认字,5岁就能背出50多行的拉丁文诗歌;著名小说家罗曼·罗兰,对各式的花朵及食品,一嗅就能正确地分辨出它们的香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