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2400000022

第22章 辩论时的口才艺术(6)

在法国总统选举的电视辩论会上,密特朗的竞争对手曾是前总理,因此辩论时,无论对方说什么,密特朗总是微笑以对地说:“是的,总理先生。”

由于他以总统的身份和姿态与对手辩论,致使他的对手无可奈何,只能任由他完全控制场上的气氛,结果密特朗大获全胜,再次当选为法国总统。而密特朗所用的正是情绪“冷处理”法,作为一种心理战术,它在辩论中有很大的功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土耳其靠自己的力量打败了甘愿当英国附庸的希腊,此后便走上独立的道路。而英国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准备严惩土耳其,于是决定集结法、美、意、日、俄、希腊等国的代表,在洛桑与土耳其代表谈判,企图胁迫土耳其签订不平等条约。

英国代表是外相柯尊,他身材魁梧、声如洪钟,是名震世界的外交家。而土耳其的代表伊斯美,不仅身材矮小,耳朵还有些聋,别说在国际上,甚至在国内都默默无闻。

在谈判桌上,柯尊非常轻视伊斯美,因此态度十分傲慢、嚣张,当然英国的其他代表也盛气凌人。但是,伊斯美态度从容、气定神闲、毫无惧色,特别是他的聋耳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换句话说,凡是对土耳其有利的发言,他全听到了;凡是对自己不利的话,他则全没听见。

正当伊斯美提出维护土耳其权利的条件时,柯尊大发雷霆、挥拳吼叫、咆哮如雷,甚至不断恫吓、威胁伊斯美,而其他各国代表也气势汹汹地围着伊斯美。但是,伊斯美却恍若未闻,直到柯尊等人声嘶力竭地叫嚷完了,他才不慌不忙地张开右手,同时将身子转向柯尊,十分温和地说:“你刚才说什么?我还没听清楚呢!”气得柯尊等人直翻白眼,半晌说不出话来。

由于伊斯美巧妙地利用自己耳聋的缺陷,既不与各国代表正面交锋,也不以犀利言辞交相辩论,只是装聋作哑地大玩心理战,并且始终坚持维护土耳其的利益。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后,土耳其终于在谈判桌上取得胜利。

由此可见,“装聋作哑”在辩论过程中是一种软性策略,只要你不动声色、大智若愚、伺机而动,最后必能克敌制胜。

釜底抽薪,不攻自破

俗话说:“根基不正,其影必斜。”如果要驳倒对方的论点,最根本的对策就是要揭穿其论据的虚假。釜底抽薪,也就是将主攻目标对准对方提出的命题,并且分析其实质,击中其要害。只要对方的命题站不住脚,自然就会败下阵来,而其论点必然不攻自破。抗战期间,厦门大学的英籍客座教授在一次酒会上大放厥词,诬蔑厦大不如英伦三岛的中小学校。并说:“欧美开风气之先导,执科学之牛耳。敝国有诗圣拜伦、雪莱,剧圣莎士比亚,现代生物学之父达尔文,力学之父牛顿。可叹泱泱中华,国运蹇促,岂可奢谈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邦?”当时的厦大校长萨本栋理直气壮地反驳道:“教授先生,你别忘了,中国的李白、杜甫如彗星经天之日,当时英伦还处于中世纪的蒙昧变荒之中。而中国李时珍写下《本草纲目》之际,达尔文之父祖辈还不知身在何处。”英教授这时恼羞成怒:“校长阁下,请记住,是美国的伍斯特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造就了您的学识和才能!”萨校长微微一笑:“博士先生,我提醒您,中华文明曾震惊世界,没有中国远古的四大发明,也绝不会有英国的近代产业革命。”由于萨校长抓住对方论点之中对中华文化的错误认识给予反驳,最终使英籍教授哑口无言。还有一个例子。三国时,张昭攻击诸葛亮比不上管仲与乐毅,其论据便是诸葛亮面对曹操的进攻时,竟是“丢盔弃甲,望风鼠窜”,以至于“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诸葛亮反驳道:“刘备起兵之初,兵不满一千,将只有赵、关、张。新野小县,粮少人稀,我们却火烧博望在先,火烧新野在后,杀得夏侯、曹仁十万大军心惊胆裂。管仲、乐毅用兵也不过如此吧!想当年,汉高祖屡败于项羽之手,而垓下一战,终于获得最后胜利,而他靠的是韩信的良策啊!但是韩信辅佐高祖,也并不是每战必胜。”

诸葛亮首先以事实批驳了张昭论据的错误,其次,又针对所谓“无容身之地”的诬蔑,援引刘邦、韩信的先例,说明胜败乃兵家常事,求决胜不求累胜是刘备的战略方针。张昭之流最后无言以对,只好败下阵来。

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兵法上言:“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意思是攻心才是真正的上策。辩论犹如用兵,也要注重心理战术。“攻心为上”,也就是说,在辩论中要揣度对方心理,并且注意辩论对策的合理性和合意性,使得对方的心理发生变化,进而成功地瓦解对方的斗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丘吉尔于1941年的圣诞节前夕到达美国,希望能说服美国和英国联盟,立即对德宣战,以扭转英国当时所面临的危机。可是,由于不少美国人对英国人没有好感,反对美国介入英德战争,因此丘吉尔的说服任务颇具困难。然而,丘吉尔不愧是著名的辩论家,他在进行说服沟通时,十分注意攻心技巧的运用,不仅用情感来打动美国人民的心外,还化解了对立的情绪,使美国人民愿意请美国政府援助英国对德作战。

丘吉尔发表演说时,说道:

“我远离祖国,远离家园,到这里度过一年一度的佳节,但我并不觉得寂寞孤独。或许是因为我母亲的血缘关系,或许是因为我在这里得到了许多的友谊,以至于我根本不觉得自己是个外来者。”

“由于我们的人民和你们说着同样的语言,有着同样的宗教信仰,追求着同样的理想,因此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和谐、亲密无间的气氛。而今晚的此时此刻,在一片战争的混乱中,每一颗宽容无私的心灵都应得到灵魂的平安。因此,至少让我们在今晚能把困扰我们的各种担心和危险搁置一边,在这充满风暴的世界中,为我们的孩子准备一个幸福的夜晚。那么,今晚的此时此刻,我们希望使用英语交谈的每个家庭,都像是一个有阳光普照、既幸福又和平的小岛。”

丘吉尔从两国人民之间共同的语言、宗教信仰、理想及长期的友谊切入,并将这些共同点作为彼此相信、相互了解的基础,直到引出希望使用英语交谈的家庭,都应过着一个和平安详的圣诞节的话语,打动了无数美国人的心,使得他们改变反战立场,转而与英国结盟。

以迂为直,先到终点

英国军事家哈利说:“在战略上,漫长的迂回道路常常是达到目的的最短途径。”

公元前265年,赵国的赵太后刚执政不久,秦国便发兵进攻。迫不得已,赵国向齐国求救,但齐国提出必须以赵太后的儿子长安君作为人质,才肯发兵相救。赵太后不忍心,坚决不允,群臣纷纷进谏,赵太后依旧坚决地说:“从今日起,有谁再提以长安君作人质的事情,我就朝他脸上吐唾沫!”此话一出,大臣们便不敢多说。

一天,左师触龙要面见赵太后。赵太后认为触龙一定是为劝谏之事而来,于是便摆开准备吐唾沫的架势。不料,触龙慢条斯理地走上前,关心地说:“近日老臣的脚有毛病,行走不便,好久未能看望您。我一直担心太后的玉体欠安,所以今日特来看望,不知您最近过得如何?饭量没有减少吧?”

太后答道:“我每天都吃粥。”触龙又说:“我近来食欲不振,但每天坚持散步,饭量才有所增加,身体才渐渐好转。”

赵太后听触龙每句话都不提人质的事,情绪便渐渐安定,于是就和触龙亲切、融洽地聊起来。

聊着聊着,触龙向赵太后请求道:“我的小儿子叫舒祺,是最不成才的,可偏偏却最得我的疼爱。我恳求太后允许他到宫中当一名卫士。”

太后赶紧问触龙:“他几岁了?”

触龙答道:“15岁了。他年龄虽小,可是我想趁在世时,赶紧将他托付给您。”

赵太后听到触龙这么爱怜小儿子,深有同感,忍不住与他闲谈。太后说:“真想不到你们男人也疼爱小儿子呀!”

触龙说:“恐怕比女人还厉害呢!”太后不服气地说:“不会吧?还是女人更爱小儿子。”

触龙见时机已到,于是把话题更进一步,说:“老臣认为您爱小儿子爱得不够,而且远不如您爱女儿那样深。”

太后不同意触龙的说法。触龙解释道:“父母爱孩子,就必须为孩子作长远的打算。想当初,您送女儿远嫁燕国时,虽然为她的远离而伤心,可是又祝福她不要返国,并且还希望她的子孙相继在燕国为王。您能为她想得这样长远,这才是真正的爱。”

太后信服地点了点头,触龙便接着说:“您如今虽然赐给长安君许多土地、珠宝,但如果不让他有功于赵国,等您百年之后,长安君能自立吗?所以,您对长安君,并不是真的爱护。”

触龙这番话说得赵太后心服口服。她立即命人为长安君准备车马、礼物,送他前去齐国当人质,同时也催促齐国出兵援助。不久,齐国终于出兵解了赵国之围。

触龙说服赵太后的方法,便是运用以迂为直的策略。触龙深知赵太后深爱长安君,如果从正面说服她,让爱子到齐国当人质,只会碰钉子。所以,他避开问题,从关心太后的饮食起居、身体健康的侧面话题谈起。接着,再迎合太后的爱子之心,谈起自己对儿子的打算,借题发挥,诱发太后对自己“爱子之见”的谈兴。直到太后非要寻根究底时,方才水到渠成地阐明,爱子就必须让他为国立功,这才是真正爱子之道,让赵太后翻然醒悟。

这种“以迂为直”的策略,在正面强攻不下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灵活有效的办法。它结合明确的目的,运用灵活的战术,避开对方心中布下的“雷区”。它的进攻路线带有隐蔽性,甚至符合对方的心理需求,所以比较容易地让对方在戒备不严的状态下,逐步诱使其不自觉地接受自己的观点。

同类推荐
  • 穷人好办事:创富与成功需要掌握的办事方法

    穷人好办事:创富与成功需要掌握的办事方法

    过去常说,一无所有的人办事,一个字:难。正所谓“人穷办事难”。贫穷失败、怀才不遇的人说话,一个字:轻。正所谓“人微言轻”。其实,办事不难,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决定办事成败的并不完全是你所拥有的关系、背景和财富。有那么多成功和富有的人都曾经一贫如洗,但最终靠着自己的奋斗精神和办事绝招,一步一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和前程。本书概括起来将从三个方面提升你的办事能力:第一,树立正确的办事心态;第二,办事才能是一个人的核心能力;第三,把办事当成人生的挑战和乐趣。
  • 靠自己成功

    靠自己成功

    《靠自己成功》是文学大师林语堂先生亲自选编并翻译的马登代表作的选集。他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以及其对中英两种语言炉火纯青的掌握。为他在翻译方面的造诣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由此也成就了这本中文版的励志精品。美国的马尔滕博士,著书极多,内容都是激励和兴奋青年人的文字,为文鞭辟入理,剀切详明,令人百读不厌。20世纪30年代,文学大师林语堂博士亲自选编翻译了这两本著作,并结集在国内出版,书名定为《成功之路》,给当时的青年以巨大的影响和激励,一扫当时消极、悲观、烦闷、颓唐的气氛。本书努力于有系统地介绍充满生机的新生活,即使不是绝无,至少可称仅有。这是译者不揣浅薄,翻译这本书的最大的理由。
  • 善待自己大全集:一生要做的200件事(超值金版)

    善待自己大全集:一生要做的200件事(超值金版)

    然而《善待自己大全集:一生要做的200件事(超值金版)》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讲述这些愿望,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本书讲述的人生要做的200件事情中,最重要的往往不是那些功名利禄,有一些你正在酝酿着,而是我们对美好人生的追求,更重要的是提醒我们,是我们身边的人、我们想做的事。,也许有一些你已经做过。提醒我们把握人生,而有一些则对你有灵感的激发
  • 销售口才的锤炼

    销售口才的锤炼

    正所谓:”买卖不成话不到,话语一到卖三俏。“做销售,不仅靠精明的头脑,更重要的是优秀的口才,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做一个成功的销售人员,锤炼自己的口才很重要。
  • 这个年头,你快乐了吗:幸福一生的24堂快乐课

    这个年头,你快乐了吗:幸福一生的24堂快乐课

    本书主要收录了人际——和谐人际,营造快乐、宽容——快乐源于大胸怀、感恩——感恩的心最易换来快乐、爱情——两情相悦,拥有快乐、家庭——和谐家庭,幸福快乐、平安——人生最大的幸福、得失——权衡好就快乐、工作——决定着我们的幸福指数、金钱——金钱之外,还有更可贵的东西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修真第一奸商

    修真第一奸商

    一个立志当奸商的小家伙,忽然有一天,遇见了一个自称为青帝弟子的灵魂,那么不是骗子就是奇遇了
  • 国学十八篇

    国学十八篇

    《国学公共课:国学十八篇》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数次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内容通俗易懂、简略概括,对中国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精到而系统的简述,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是热爱本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的最佳入门读物,也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之书。
  • 殿下本是女儿身

    殿下本是女儿身

    【完结】为了报仇她化身成为那云贵妃苦苦寻找的八皇子李墨,与同是杀手的子柏、雪筑混进皇宫。只是,看似平静的深宫里实则充斥着血雨腥风,足以颠覆这皇朝的舍利子出现又引得众人争夺,不知身份神秘人的表白更让她乱了心弦。她,最终能够在尔虞我诈的深宫里头全身而退吗?
  • 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

    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

    幸福,不是长生不老,不是锦衣玉食,不是权倾朝野。幸福是每一个微小生活愿望的达成。我会不断成长,经历风霜,经历挫折,一次次沉入深渊,一次次饱尝痛苦,更会一次次重新站起来。我不会认输,不会放弃。不压抑,不逃避,更多地品尝悲伤的滋味,饱尝痛苦的感觉,让悲伤治愈你的悲伤。信仰自己的人,终将与最好的一切相遇。关于梦想,关于爱情,关于自己,meiya把那些宝贵的生命体验记录下来,也写下自己的压力、焦虑、迷茫和不安全感。35段人生感悟,35次流着泪成长,在她的文章里,我们看到别人,看到自己,庆幸最终明白一个道理:爱自己,是与一切美好相遇的开始。关于自己:你的第一个责任,就是让自己幸福。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在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中,影响最巨、传播最广者,无过于《梦溪笔谈》一书了,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全书按内容分为故事、辩证、乐律……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 神偷盗妃:王妃逆袭霸王府

    神偷盗妃:王妃逆袭霸王府

    “啊啊啊!你要是再咬我,小心我带着娃离家出走。”作为一名逆袭的神偷王妃,她看着身上的一个个牙印,浑身颤抖着指控某人。她夫君皱着英挺的眉,凤眸凌厉地扫过她,说:“我让你再去偷东西,你偷了我的心还不够,还要招惹别人。”神偷王妃对这样的表白表示很羞射,主动伸了一只手凑上去道:“那你多咬几口吧,我不会把心还给你的。”于是乎,怎么可能只咬手……
  • 王爷,别过分

    王爷,别过分

    与太子大婚当日被拒之门外惨遭凌辱沦为笑柄,转眼间便改嫁给太子的皇叔成为当朝最富盛名的轩王正妃。嘲笑我身残?奚落我无能?说我是克二娘克亲娘又克自己的扫把星,只是占着太师嫡女的尊贵身份,才有幸做上了王妃,其实就是天下第一的废物?切,姑奶奶我是真心不想计较。若不是我神机妙算道行高,怎么能亲自设计把自个儿嫁给了如意郎君?瘸女成王妃,是继续掩盖风华还是尽显傲姿绰妁?在太师府隐忍偷生只为不招人耳目活的清静,奈何上天不肯给她这个机会。那她只有奋勇直上,褪尽铅华,将绝代风姿傲立在本属于男儿的朝堂之上,笑傲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