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81900000062

第62章 徐恩曾的接替者叶秀峰17

关于增兵一节,昨下曾表乐观之宪兵第四团长张慕陶,今亦强调系不容稍缓之事。警备总部参谋长柯远芬,亦言现有部队难于控制。渠并透露称:‘三日前,自新竹运抵台北之手榴弹约七千箱,仍停市区万华车站,迄今尚无余力送至军防地区’,而台北警察中之台籍警察,已于日前多数弃职逃逸,各派出所均已无人,可见目前军力之薄弱矣。”看到此电报,蒋介石大为光火,他大骂:“娘希匹,堂堂一个省长,手里竟无兵可用,事毕,我要拿他开刀!”后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台湾暴力形势已扩张至全台各城市,严重已极。公侠(陈仪)未能及时报告,粉饰太平,及至祸延燎原乃方求援,可痛。……而又加此不测之变,苦心焦虑不知所极。故本月多为处理台变忙碌也。”(选自《蒋介石日记》)

3月6日,《自由报》社长王添灯向“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提出《处理纲要》,其中《处理纲要》要求政府下令各地武装部队“暂时解除武装”;政治方面则提出“制定省自治法”,要求“台湾人自治”,县市长、参议会于6月以前“实施民选”,7月1日举行县市长民选,省各处长2/3以上须由在本省居住十年以上者担任;新闻舆论媒介言论要“绝对自由”,一切公营事业主管人均由台湾本地人担任;撤销专卖局、贸易局,宣传委员会、地方法院院长、首席检察官,全部以台湾本地人充任。当天晚上,陈仪接受了部分建议,在第三次广播中宣告改革政治意见,表示拟将省级行政机关改为省政府,委员及各厅、处长尽量任用台湾本土人士。

3月7日,“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对《处理纲要》进行了追加,追加“本省陆海空军,应尽量采用本省人”以及撤销警备司令部等10条。这10条款项大多符合事实,但其中有些条件过于苛刻,陈仪读完新10条款时勃然大怒,怒斥台湾民众简直是“蹬着鼻子上脸”、得理不饶人!与此同时,蒋介石致电陈仪:21军直属部队本日由上海出发,大概10日凌晨抵达基隆,要求陈仪做好配合接待工作。蒋介石对此事仍旧不放心,于是又致电海军司令桂永清:令其调派太康舰、伏波舰开赴基隆,归陈仪指挥,还电令空军司令周至柔调派飞机散发传单(内容为:大家安心复业,勿轻信谣言,勿受人煽动,勿牺牲自己的生命,做野心家的工具),以稳人心!

3月9日,国民党21军两万人马提前一天登陆台湾基隆港,开始对发起运动的台湾民众进行血腥镇压,战斗主要集中在台北、基隆、高雄、嘉义这几座城市。参加斗争的民众由于组织松散、缺乏武器等问题,除少数人退往中央山脉进行游击斗争外,绝大多数人都在大兵压境时逃跑,很快被国民党军队各个击破。

3月10日,蒋介石在国民政府“国父纪念周”上发表演讲,他说:“党国已派军队赴台维持当地治安,不久当可恢复常态。同时将派白崇禧赴台协助陈仪处理事件,并进行宣抚。”他还宣称:“已严令留台军政人员静候中央派员处理,不得采取报复行动,以期全台同胞亲爱团结,互助合作。希望台胞深明大义,严守纪律,明顺逆,辨利害,彻底觉悟,自动地取消非法组织,恢复地方秩序,俾全台省同胞皆得早日安居乐业,以完成新台湾之建设。”台湾民众自发运动,蒋介石依旧怀疑共产党从中作梗。后来台湾行政长官公署分析“二·二八事件”大概有以下四个原因:一、共党作乱;二、日本的残余影响;三、经济问题;四、不法分子煽动而引发的阶级仇恨。

3月17日,白崇禧奉蒋介石之命抵达台湾进行宣抚工作。到了台湾之后,白崇禧向全省广播,宣称党国将采取“宽大为怀”的精神来处理“二·二八事件”,凡是参与此次事变之有关之人员除煽动暴动之共党分子外,一律从宽免究。后来白崇禧还声称,党国对台湾民众所关心的自身权益等问题,在许可范围内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扶持。与此同时,刚刚结束的国民党六届三中全会上,刘文岛等55位委员提出建议:要求将陈仪撤职查办。而后陈仪被迫辞职,接受国民党党部的审理。

“二·二八事件”到底造成多少人死伤,至今无确切数字。有人回忆道:“街道上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死伤万余人……”而时任台湾师范学院的教授杨亮功则统计:190人死亡,1761人受伤。不管死了多少人,“二·二八事件”的悲剧起源于叶秀峰那次“增兵三个师”的工作汇报!3月20日,叶秀峰听台湾调统室特务的工作汇报,得知“台湾局势已经稳定,运动已经彻底平复”,叶秀峰终于松了一口气。

11.“申九血案”

叶秀峰对连续制造血案惨案上了瘾,因为内战之后,中统局的任务就是反共,镇压学生和工人运动。按照蒋介石和陈立夫的说法,镇压学生、工人运动也是一种反共模式。因此,叶秀峰作为蒋介石的走狗,工作任务就是制造血案、惨案,打击共产党。“申九血案”就发生在工人运动最活跃的上海,作为工人运动的中心,上海一直是国民党特别“照顾”的地方。

1947年,蒋介石不但发动了全面内战,而且还与美国勾结,签订不平等条约。上海市的民族经济几乎陷入“泥潭”,几十万职员失业。尤其是棉纺企业,由于美货的性价比优于国内同类产品,许多国内棉纺企业纷纷关门、倒闭。作为上海纺织工业的明星企业——上海申新第九棉纺织厂拥有工人8000余名,年产布匹数量在全国同行业都排有名次,效益还是不错的。就是这样一个民营公司,为了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力”,想尽各式各样的办法,不但延长劳动时间,而且还想方设法克扣工人薪水。比如大米、煤炭等生活必需品能少发就少发,能不发则不发。有时还会无缘无故将工人开除,从而引起工人们的严重不满。尤其到了年底,工人们甚至连年都没法过了。

早在几年前,统益纱厂的棉纺女工汤桂芬,原名汤大心,曾与共产党人佘敬成一起,率领47家棉纺厂的13万工人为保护自身利益而进行斗争,斗争的结果是迫使资本家签订了18条协议。协议包括增加工人工资,工资与消费指数挂钩;女工产假56天,产假期间照发工资;每天工作10小时;承认工会合法地位及改善职工福利等保障工人利益的条款。那是上海纺织工人有史以来获得的最大一次生活改善,是纺织工运史上的一件大事。然而此时,上海申新第九棉纺织厂等纺织厂推翻了“十八条”,不断加深对棉纺工人的剥削。棉纺工人们终于忍无可忍,找到了时任沪西民营纱厂担任联合支部书记的汤桂芬。

“汤大姐,我们厂已经五个月没发煤球和大米了,这让我们怎么过啊?大冬天的,我们要冻死饿死了!”一个老工人发牢骚。

汤桂芬表情凝重:“不要担心,我们一定要争取到我们的权益。”

随后,汤桂芬向共产党上海党组织汇报了情况,沪西民营纱厂地下组织工委也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反对年奖打折扣”是各民营纱厂关系到工人切身利益的共同要求,同样也是大势所趋的一件事。于是沪西民营纱厂地下工委决定在“申九”发动斗争,以带动其他民营棉纺厂一起抗争。

没想到,共产党的行动还没有展开,消息就传到了叶秀峰的耳朵里。叶秀峰迅速向陈立夫汇报了此事。

“立夫,上海市的棉纺工人又不安分了,肯定又是共产党在捣鬼!是不是应该敲一敲边鼓,警告他们一下?”叶秀峰问陈立夫。

“可是,万一事情处理不好,被共产党抓住把柄,又会给党国带来舆论压力!这些年,党国在这方面吃了不少亏啊!”

“但是也不能让他们如此放肆吧!万一他们把事情闹大了,总裁肯定会怪罪我们的。”

陈立夫叹了口气,最后冲叶秀峰挥了挥手,说:“这件事你自己去安排吧,记住,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打人,更不要开枪!”

“好!”

自叶秀峰上任以来,经手的“案件”大大小小也有十多起了,这些案件虽然改变不了国民党颓败的大局,但却向蒋介石等人表达了自己的忠心。蒋介石也曾在甲种汇报会上公开表扬过叶秀峰,说他态度端正,值得广大国民党党员学习。

回到中统局,叶秀峰马上致电上海办事处主任季源溥,提醒他注意与上海宪兵队和警察配合,全力以赴做好武装镇压的准备工作。

1948年1月30日中午12点30分,“申九”全部职工开始罢工。他们聚集起来,派出代表与厂方进行交涉。为了防止厂方报警或者对机器设备进行破坏,纺织工人们组成纠察队,分头看守大门、交通要道以及车间里的机器设备。后来,纺织工人还把印有“改善员工福利”的宣传单张贴在上海滩的重要角落及来往的汽车上,于是罢工的信号迅速传至整个上海。没一会儿,一支拥有七千多人的罢工队伍聚集在一起,与厂方形成对峙态势,并向厂方提出“七条”要求,其要求如下:

一、如期发放配给物资;

二、年奖按当月生活费指数发放;

三、年底前被无故开除的工人一律无条件复工;

四、所有厂规要由劳资双方协商同意才有效,取消压迫工人的不合理厂规;

五、女工产假为56天,产假期满而身体不好者仍可继续请假;

六、发还五一劳动节工资;

七、反对征收工人所得税。(选自《上海市地方史志》)

这支队伍与厂方对峙了半天,厂方不但没有答应工人们的要求,而且还威胁工人:“如果再不开工,损失由你们自己承担。”

罢工队伍见厂方没有丝毫退让,便拒不开工。

在“申九”工人罢工的前两天,上海同济大学发生学潮,上海十里洋场又发生舞女风潮,这些都刺激着国民党脆弱的神经,让叶秀峰最终决定,对“申九”罢工运动进行武装镇压。

沪西纱厂地下党工委也在“申九”罢工的第二天,也就是1月31日,决定“收缩罢工”,尽量避免与国民党特务发生正面冲突。

然而工委的决定还未传到“申九”罢工工人的耳朵里,中统局的行动就开始了。

2月1日,季源溥派特务到“申九”打探工人罢工的情况。特务们经过一番打探后,向季源溥汇报:“申九工人很激动,罢工不但没有停止,而且愈演愈烈!”

“看来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他们是不会罢休了!”季源溥迅速致电上海宪兵队和警察局,要求他们配合行动,一举打散罢工组织,揪出幕后操纵者。

于是,一场血腥的镇压开始了!

2月2日一早,多数工人还在睡梦中,一千多名全副武装的警察、特务、打手等从四面八方赶了过来,包围了“申九”,并且控制了第一、第二道大门。工人们在嘈杂的叫喊声中醒来,发现警察和特务们已经包围了他们,工人纠察队就迅速用铁链锁住了“申九”的第三道大门,与特务们对峙起来。

特务们见工人们不肯投降,便下令向工人发动进攻。工人们以“申九”三楼的楼顶平台为据点,用准备好的石头、砖瓦、铁桶、火油桶、水龙头等作为自卫武器,打退了特务们的进攻。

随后,淞沪警备司令宣铁吾竟然调来了武装车辆,强行撞开了工人们锁住的第三道大门。

当女工们筑起“人墙”准备阻挡武装车辆时,一辆辆武装车辆竟然硬生生地从她们身上碾过,18岁的女工王慕梅当场牺牲。

工人们见武装暴徒惨无人道,愤然向他们扑去……

共产党员徐泉福,开着卡车向暴徒们的武装车辆撞去,并用卡车死死堵住“申九”的第三道大门,不让暴徒们冲进来。

后来,宣铁吾下令“格杀勿论”,特务们纷纷掏出手枪,向手无寸铁的工人们射击。一时间,子弹如雨,枪声四起……

17岁的女工蒋贞新和24岁的女工朱云仙被杀害,另有100多名工人受伤。

“申九惨案”中,共有3名女工牺牲,40余人重伤,236人被捕。

“申九惨案”发生后,国民党当局为了逃避责罚,竟然宣称“不许戴黑纱,谁戴黑纱谁就是共产党”,以此威胁、恐吓纺织工人。

沪西纱厂支部书记汤桂芬,以实际行动带领广大纺织工人支持“申九罢工运动”!她准备好黑纱,召开了“工会理事会”,在理事会上,她呼吁所有的纺织工人都积极支持申九:“申九工人惨遭杀害,同为纺织工人,我们应该积极支持申九工人的斗争,我们应该戴上黑纱,缅怀牺牲的同志们!”工人们纷纷响应汤桂芬的号召,上海的纱厂工人们大都公开戴上了黑纱!

2月3日,上海工人协会发表了《为申九惨案宣言》,号召上海市纺织工人以实际行动支持和援助“申九工人运动”。各产业公会纷纷组织对“申九工人运功”进行募捐,短短几天内,竟然募集捐款3.2亿元。

“申九惨案”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各式各样的“抗暴运动”也随之在上海市蓬勃兴起。新华社报道了“申九工人运动”的消息,香港《生活》杂志也以事实为依据歌颂了申九工人英勇抗暴的事迹。解放区军民则决定在“五一”国际劳动节这天义务劳动一天,以实际行动支援申九工人的英勇斗争……

铺天盖地的舆论谴责令远在南京的叶秀峰恼怒不已,他勒令中统局上海办事处的特务们抓捕纺织工人的带头人汤桂芬,在汤桂芬被特务们抓捕后,他才胆战心惊地向陈立夫和蒋介石汇报了“申九血案”。

同类推荐
  • 宋词选(青少版名著)

    宋词选(青少版名著)

    宋词乃中国词史上的艺术巅峰,几百年来,一直以自己丰富的情思意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读者所喜爱。本书精选宋词中的经典之作,进行详尽的注释和精辟的评述,将帮助读者更好地领略宋词的迷人风采,使读者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美的陶冶。朋友,如果你想深刻了解宋代辉煌的文化艺术,如果你想领略词有别于诗的迷人风采,如果你想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美的陶冶,就请到宋词佳境中遨游一番吧!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 最风流醉唐诗2

    最风流醉唐诗2

    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更唯美、更动人、更诗意。神仙只不过在人间短暂逗留,便留下千古绝唱。斟一壶美酒,饮完唐诗,醉倒在唐诗里就是幸福。
  • 荷塘

    荷塘

    《荷塘》是梁必文步入生命之秋后出的又一本诗集,字里行间已没有了年轻气盛时的外露与浮躁,代之的是内敛与平和,追求的是一种诗的静美的诗思。
  •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是当代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的一本短篇小说集,故事短小精悍,以小见大,平淡中见神奇,本书收录了作家精品短篇小说三十五篇,作品构思精巧,富有想象,韵味无穷,是一本好看好读的小说精品。
  • 一日三秋

    一日三秋

    收录了著名散文家及评论家韩小蕙女士历年来散文精品凡30余篇。其中既有写老北京的生活趣闻,又有且行且思的精彩体会;既有拍案而起的意气风发,又有煎茶煮酒的闲情雅趣。文笔隽秀,构思精美,让人在享受文字之美的同时享受思想盛宴。
热门推荐
  • 剑心轮回

    剑心轮回

    杀尽天下该杀之人!剑,然而一场意外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三足金乌。让他从一个弱者领会了杀戮,段痕,为剑术天才的转世,自小跟着师傅学武,从杀戮中学会了用剑!直到成为万人敬仰的巅峰强者!剑心轮回!,盘古后裔,修罗剑道!为他打开了一扇成为强者的大门
  • 特工之王

    特工之王

    他风流儒雅,身边不乏美女相陪;他是身怀精武神功的猎王,常常杀人于无形;他与日本间谍王相斗,斗到了日本北海道;他与日本特工精英交手于泰姬陵,最终将日本特工打入十八层地狱。是他阻止了盖世太保射向斯大林的子弹,是他在斯大林格勒一枪打爆了德国狙击之王的头。第三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没有发生?是他暗中和谐了美苏绷得紧紧的弦。
  • 心灵茶坊

    心灵茶坊

    很多人都想改造这个世界,却很少有人想改造自己。改变也许不难,也许一条故事,就能点亮你心灵的人生感悟。本书汇集古今中外最贴近青少年的心理励志故事,一起重温心灵鸡汤带来的感动。
  • 中国船

    中国船

    军人加诗人,他的诗,首首都饱含着对祖国的热忱,对历史的关注,对生活的深情,他是把自己整个心灵都放进诗句中写作的诗人,因此写出的诗有血肉、有骨骼、有痛感、有生命,有极大的情感冲击力和震撼心灵的力量。
  • 讲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讲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书分为旧学宗师、人文大家、科学巨擘三个部分,试图从宏观的背景、独特的视角、生动的场面,反映他们精彩的人生,表现其鲜明的个性。如辜鸿铭的怪癖、吴宓的浪漫、刘文典的“名士”风度、黄侃的“狂狷”、章太炎的“疯”、胡适的优雅、鲁迅的启发、马寅初的激烈、马约翰的耐心、李叔同的多礼、熊十力的性情、冯友兰的拙扑、沈从文的天真、黎东方的生动、钱钟书的睥睨、雷海宗的磅礴、林语堂的幽默、郁达夫的无奈、华罗庚的谦逊、闻一多的尖锐、老舍的文采……
  • 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

    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

    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再也不能独立于世界之外,从而被迫开始了现代性的历程。为济时事之艰,无数莘莘学子负笈海外,借他山之石以攻玉,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明的“盗火者”。正因为在现实中先行具有了留学生这一群体,对这一群体在域外生活的书写,然后才诞生了中国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
  • 妃奸帝盗:一品特工妃

    妃奸帝盗:一品特工妃

    她身为一品特工却穿越而来成为亡国之奴.他是大烟帝国第一世子,一生杀伐决断,掠夺城池.灭了她的国,杀了她的亲,这丫头竟然跟他谈合作?!渣男,恶女,史上最凶恶组合。
  • 男人成大事的5种能力

    男人成大事的5种能力

    《男人成大事的5种能力》成功的创业者必定是一个想当元帅的士兵,对成功的强烈渴望是成大事最基本的条件,在如此快节奏、高竞争的现代社会中,如果你自己不渴望成功,那么幸运的光环又如何能罩在你的头上呢?因此,你不能固守于现在,必须有开拓的精神、学习的劲头,从容面对职场风云。不论做什么事,你必须竭尽全力,这种精神的有无可以决定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与失败。一个人做事业时,如果能以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焰般的热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不论做什么事业,都会走上成功之路。把自己喜欢的并且乐在其中的事业当成使命来做,就能发掘出自己特有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能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以充分的热忱去做最平凡的工作。
  • 宠上小小妻

    宠上小小妻

    三岁一代沟,十二岁一轮,他们之间,整整相隔了四个代沟。***“穆曦,你可以不爱我,可以不信我,但是,你不能随意挥霍我的爱,不能残忍践踏我的真心。”“曦曦,我一直在等你长大。我给你足够的自由,给你最广袤的天地任你翱翔,给你所有少女该走的成长轨迹,但是曦曦,我不可能一直在原地等你。我老了,可你依然年轻,如果我们之间注定是一场追逐的游戏,我认了,我从来不后悔跟随你的每一步,而现在我累了,再也追不动了……”***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我爱你时你少不更事,我恋你时你心有所属。你可知我最大的梦想,不过是牵你的手,看你粲然一笑,这般当世,岁月静好。***燕回展小怜篇:《臣服》:
  • 结了婚的那些年

    结了婚的那些年

    原书名《结婚十年-枕边人》普通版:结婚的时候他给了一千块,和一辆自行车。正常版:就是两个医生的故事。这篇文说明一下,大概的模式是一张现在,一张过去,也就是单号也单号是相连的,双号和双号是相连的!!!这狗血的简介啊,依然不会写,我自己觉得爱情是游戏,是一见钟情,是最美丽的相遇,是邂逅,作品标签上面有六个选择,看了好半天然后才发现,我似乎和他们都没有多大的关系,请把它当成一个故事来看,万千人海就是你一个。*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想你时你在脑海想你时你在心田配乐:哭砂-张杰首长儿媳:**大婶之作:朱砂曲:**处女座囄婚:*伤情之作:毒婚:家长里短之一痒婚:灰姑娘和白马孽婚之门当户对:能作男女:兽婚*好友之作:炎儿,豪门重生一鸡飞狗跳:俺家大月月:酷王爷遇上穿越妃:*景行-首领小夫人:*七儿:上校夫人: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结婚十年:老公,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