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7400000032

第32章 危难时刻

登山者走向雪山之后,前面有两座雪山:一座是自然的山,一座是自我的山。攀登后一座山,更难。

整个登山过程,最关键、最难做出的决定就是确定突击顶峰的人选。

可以说,每一个登山者来此寻找的,都是登顶之梦:向极限和自己挑战,站在自然和自己的一个伟大的高度上去领略巅峰的魅力,尽享奋斗中收获的欢乐。但世界最高的珠峰难度又明显摆在那里,全队每一个人都登上顶峰,是不可能的。每年,珠峰之下有若干从世界各地来的登山队,来此寻找登顶之梦,而真正能够成功,即便一个队有一个人能攻上顶峰的都非常稀少。大多数的队伍,留下的是失败的遗憾。

是的,真正的人不惧怕失败,所有伟大的登山家之所以伟大,就因为他们重视的不是登顶,而是攀登的过程。但是,尽最大的力量取得成功,或者在几乎不可能成功的条件下创造条件向成功的路上迈进,这又是每一个登山家毫不放弃的,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

登顶是什么?意味着什么?

假如真实、明白袒露自己胸怀的话,答案会有两点:它满足了人的创造欲,充分体现了人的力量;还有随之而来的荣誉、鲜花和掌声以及物质的回报。我付出了,我理当索取,似乎是有道理的。

但登顶也同样将给所有的登顶者一个严峻的考验:人生真正的巅峰在哪里?登上顶峰的人是否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者?荣誉会不会形成自我的枷锁,被它禁锢之后反而失去了自己?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在于,登山是一个集体项目。每一个成功者的后面,都有无数的人为他铺平道路,做出可敬的牺牲。登顶的果实,其实代表的是集体的心血和努力。

但是,我们是现实的人,我们走到珠峰脚下,都带着自己一定的生活观念,彼此是有很大差异的。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登山者一走向雪山之后,便马上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气度的登山家;我们只能在人生的攀登之中,默默体验,渐渐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说,登山者走向雪山之后,前面有两座雪山:一座是自然的山,一座是自我的山。攀登后一座山,更难。

从4月中旬起,大本营就开始酝酿突击登顶的人员名单。

这要根据山上每一个队员各个方面的情况才能决定,身体及体力状况、技术、心理素质等等。

就是在这时,两岸登山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大。

4月15日,在3号营地的台湾攀登队长张铭隆和周德九下撤到大本营。张铭隆因第一次行军时在暴风雪中冻伤了双脚,如今伤势加重只能下撤。周德九是因台湾那边的公司业务急需回去。

周德九是电器方面的行家,也是在山上体力和适应性很好的队员。他的文化素质较高,为人很直率。在攀登期间他恪尽职守,为山上的通讯联络付出了很多心血。暴风雪中,他曾抱着电池睡觉,保证了山上和大本营的联络。他此时的下撤,会给其他的台湾队员带来一定影响。

他为什么下撤?真是公司急需吗?连我也存在疑问。

阿九很直率,对我说:“我是可以留在山上的,但我觉得必须下撤。因为我感到这样攀登下去和我进山的追求不符。我觉得山上的一些做法背离了登山的意义,失去了价值。我不想再攀登下去,这是耽误时间。”我很感谢阿九这么痛快,登山者本当如此。

那么,矛盾究竟在哪里?

由于台湾队员的体力和攀登经验较内地队员有差距,所以山上的攀登运输计划只能依靠内地的攀登队长金俊喜安排。7790米的5号营地打通后,队员们从3号营地往上运输,便成为重要的一环。全队到日喀则时,吸收了四名藏族的高山协作队员拉巴、顿珠、次仁、小拉巴。没有想到顿珠上山后高山反应严重,吐得厉害;次仁手腕被冻伤,他们只能负责在3号营地做饭。拉巴又加入了加措等四名藏族主力队员的修路组。这样,运输组的任务一下子重了。

运输组为台湾队员张铭隆、黄德雄、吴锦雄、周德九、吴俊、伍玉龙和内地队员王勇峰、马欣祥、小拉巴九人。按登山的规律要求,队员们运输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向上背物资,二是不断地上下取得一定高度的适应性。无法设想,一个只适应在海拔6500米高度的队员,会在突顶时能够一下子上到顶峰8800米以上的高度。

但台湾队员的体力明显较差,吃苦必然很多。张铭隆双脚冻伤,伍玉龙扁桃腺发炎,吴俊体力下降,内地队员马欣祥左手指也冻伤了。一般而言,内地藏族队员向上攀登三小时,台湾队员需要十个小时不等。

对珠峰的严酷,台湾队员的准备不足。

而对两岸相隔40多年后,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台湾队员和内地队员双方的准备也不足。这是很正常的。

客观地说,台湾的山友只要走向雪山,便都是不怕吃苦、勇于向自我挑战的。暴风雪中的那一次紧急下撤,多名队员冻伤,这与内地方面的指挥和安排失误有关,但大家都没有怨言,体现了理解和团结,情绪仍未受影响。从3号营地到7028米的北坳运输,台湾队员体力差,但都在顽强地尽力去完成任务。他们所受不了的,是内地的一种习惯--用行政命令来指挥执行任务。

这就是周德九所说的“背离登山精神”。

他们在登山活动中,强调的是情感交流,尊重个体差异。张铭隆在动员队员行动时爱说:“你同不同意这样的安排?你认为怎么做好?”而军人出身的内地攀登队长金俊喜习惯的说法是:“你今天的任务是这样,你必须完成这个任务。”哪一个对?哪一个错?--答案有这么简单吗?

从感情和理性上讲,周德九的意见有一定道理。登山的目的之一,是寻求人的价值体现。人应当有自己的人格和选择权,人人都应当尊重相互的个性。假如一切都听命于别人的指挥和安排,人是不是就成了机器人?

但金俊喜之所以这样做,也是有道理的。这里有登山的极特殊性。如,登山是一个集体性的准军事行动,要不要命令?假如都强调个性差异,任务完不成怎么办?登山的好天气周期太短,稍纵即逝,登顶的机会就会失去。队员的高度适应如果不好,在登顶时出现危险怎么办?而在运输的安排上,金俊喜也已考虑和安排了对台湾队员给予适当的照顾--从运输次数和重量上。台湾队员从3号营地到4号营地的运输,最多运了五次,内地队员王勇峰运了九次。

还有,两岸登山者在攀登过程中的做法上也有差异。内地历来不分主力队员和替补队员,所有队员均应参加运输、建营、修路,然后从中选出技术强、体力好的队员组成突顶队员。这是很有道理的,能锻炼一支较过硬的队伍。台湾以往在海外登山,运输和建营工作大都依靠雇佣的民工。

两岸的观念差异,难道会形成珠峰的又一场“暴风雪”?

可人类就是这样走过来的。这样的暴风雪,磨练着我们海峡两岸同一个民族的登山者。我们应当有信心、有力量,超越自己,共同冲出这场“风雪”。

老曾在认真听取了张铭隆和周德九的意见后,又和山上队员做了沟通,决定马上召开紧急会议。

老曾说:“世界和我们已经进入了九十年代,很快我们就要向二十一世纪迈进。我说这话的意思是,今天的我们绝不是过去那种闭关自守的我们!观念上的东西,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马上要双方判定对错,在这里就是争出个一二三,也不会有意义。所以,我们不去纠缠这些。我们还是实事求是地寻求一条解决问题的路。有没有?有的,因为我们是亲骨肉、亲兄弟。登山者应当有这种胸怀。两岸的山友相隔40余年后组成一支队伍一起登山,这壮举首先就是我们能够战胜各种困难的前提。让珠峰作证,这一点艰难不在我们脚下!山上一些失当的安排,我负主要责任,我们内地方面有失误,请台湾山友谅解。下一步的做法是,因为台湾队员体力较差,作为内地队员,首先想到的应当是照顾好台湾队员,其中也包括尊重台湾队员的一些看法。”这一番热情诚恳的话,使人们面前的“雪雾”顿然飘散。

老曾说:“还是一家人!亲兄弟间有点儿隔阂,化解了,只能使感情更深!”4月19日,台湾由商人、医生、建筑师、画家、登山爱好者等组成的支援队,在蔡添财的带领下携带一万多新台币的药物等物品来到珠峰大本营,对全队支援慰问。但是,大部分人只住了一夜后,因高山反应强烈,只得马上下山,自樟木出境,转道尼泊尔返回台湾。

4月22日,山上天气转坏。全队决定,山上所有队员下撤到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3号营地),好好放松休整几天,准备5月初向顶峰冲击。

老曾对内地队员的要求是:尽一切力量、尽一切可能、尽一切可以付出的代价,帮助台湾队员登上顶峰!

同类推荐
  • 草尖上的漫步

    草尖上的漫步

    涌现众多可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是一个时代文学繁荣的重要标志。而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学精品,就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创作方向,积极树立正确的创作理念,不断创新创作方法,切实端正创作态度,始终牢记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自觉地在时代进步的伟大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以博大的情怀、深邃的眼光、丰沛的想象,去探究、体悟和展示我们这个时代的生活面貌,对时代精神本质做出更为深远的探索与表达,对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新思想给予积极而敏锐的发现和回应。创作出更多的内涵丰厚而思想独到的文学精品,是时代和人民的召唤,也是江西作家的神圣职责。
  • 民族灵魂的重铸

    民族灵魂的重铸

    本文不同意用西方现代“无主潮”的多元化状态来简单类比当代中国文学特定的多元化现象,同时认为,人道主义作为普泛的哲学思潮由于缺乏“中介”及其它原因不宜视为文学主潮;现实主义不论在方法的狭义上或者精神的广义上,也不宜涵盖日益复杂的文学现象。本文从文学的“人学”根本特性出发,把新时期文学主潮概括为:对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中国文学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必然涌流,它并非人为的规范,而是人的自觉(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新觉醒)与文的自觉(当代文学摆脱依附性重建独立性格)的交汇的自然现象
  • 清初三诗杰:程康庄 吴雯 王含光

    清初三诗杰:程康庄 吴雯 王含光

    明末清初,在山西诗坛上有几位诗人,很值得我们关注。其中,程康庄、吴雯、王含光三人便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山西籍诗人。
  • 流向远方的水

    流向远方的水

    本文收录了作者的一些散文随笔,简单的文字中透露出作者深刻的内涵以及对诗词的理解,对诗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一番
  • 大巴山的呼唤:党的好女儿王瑛

    大巴山的呼唤:党的好女儿王瑛

    本书成功地塑造了真正爱民为民,奉献牺牲自己的南江县纪委书记王瑛朴实亲民的形象。王瑛同志生前任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2006年7月被确诊患肺癌晚期,仍坚守工作岗位。2008年11月27日病情恶化,在送往医院救治途中不幸去世,年仅47岁。参加工作27年来,王瑛同志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忠实履行职责,热情服务群众,坚持艰苦奋斗,保持清正廉洁,做出了突出成绩。
热门推荐
  • 神魔小子闹异界

    神魔小子闹异界

    冷梦君,一个本以为自己是个天生就会魔法的人类世界怪才。可他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曾经竟然是异世界掌管五界之门的一位神!第一次圣魔大战之后,他用自身的神力填补了幻界邪恶力量所制造出的时空裂缝,阴差阳错的穿越裂缝来到了人间,早已成长成一个翩翩美少年的他,由于得到了某些神秘力量的指引,慢慢的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失去神体的冷梦君虽然变成了人类的身躯,可是却拥有那原来不曾见的莫测难料的混沌神魔之力,不仅得到了神兵之王做武器,又收服了美艳魔神为伴,还有身世不凡龙族、妖精朋友在身边。找回自己原来记忆的他怀揣着神魔之怒,誓必要守护好自己曾经保护过的世界,回到幻界,一举铲除那邪恶势力。
  • 流浪者

    流浪者

    《流浪者》是邓一光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集。《流浪者》作者早期的短篇小说多反映其生活所在地四川和武汉等地的民情风俗,地方色彩粗重,叙事技巧朴实无华,目光向下,多反映底层的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现实观照力。
  • 玩·山海:69个你所不知道的《山海经》之谜

    玩·山海:69个你所不知道的《山海经》之谜

    本书打破了人们对《山海经》的畏难心理,以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在轻松而不失严谨的氛围中,带领人们重新认读山海。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山海经》及其时代。人们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可以获得到更为深刻的启迪。作者的观点奇瑰大胆,“异想天开”。但极具说服力,让人叹服。全书的69个谜底将引领人们神游上古,梦回华夏民族的幼年时代。
  • 极品人

    极品人

    古今中外举世闻名的爱情和各种艺术作品里的爱情,就是一种美丽的诱惑。正因为真正的爱情难寻,人类基于对爱情的渴望才生出许多想像,编出许多故事,无形中给爱情定出了一种标准。倘没有这个参照系,人间也许会少些爱情悲剧。实际上每个人的爱情都有自己的条件,自己的特殊性,跟谁的都不一样,尤其跟古今中外著名的爱情范例不一样,这才是你的。
  • 女性必吃的28种食物

    女性必吃的28种食物

    20岁的热情洋溢,40岁的恬淡心安,50岁的智慧沉淀……每个阶段的健康和美丽,都需要最合适的食物保驾护航,给妈妈,给自己,给女儿,选择让她们绽放美丽的食物吧!
  • 暂住总裁家:做你的挂牌女人

    暂住总裁家:做你的挂牌女人

    【完结】她瞪大双眼,强势看他,“喂,总裁先生,我只是暂住在你家而已,没有想过做女主人好不好?我没有兴趣在你的配偶栏上签字,更加没有兴致在无名指上套个光环,就算你耍腹黑耍流氓我也表示坚定地摇头。”他淡定微笑,“我爱你。”“……好吧。”
  • 生活的门

    生活的门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重生左财右福

    重生左财右福

    麻?重生鸟?她挽挽袖子,即然有这机会,那就别浪费。咱先把家里未来嫁不出去的老姑娘解决掉再手起刀落,快剑暂情丝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然后麻,搓搓手,顺便挣挣小钱,发发小财也是可以滴~什麻?你个死人还想来抢老娘的‘劳动成果’?不用废话,一脚踹飞~咱左手挽着财神,右手拐着福星,带领全家发财致富,奔福去~~
  • 吕氏外戚

    吕氏外戚

    秦旭“不小心”“非礼”了一个小姑娘,小姑娘的父亲叫吕布!!于是秦旭悲催了!各种摧残各种恨啊!既然逃不出这魔掌!为了自己的小命!为了身后的一大家子!那就玩命的搀和吧!于是……刘大耳朵、人妻曹和孙绿眼,你们要倒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