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800000023

第23章 在海外(一) (2)

《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旅美专事创作后的第一部书,也是继《吾国与吾民》之后再获成功的又一英文作品。从《吾国与吾民》出版后产生的效应来看,西方读者对其最后的一章《生活的艺术》最感兴趣。西方高度的工业化,飞速的生活节奏,压得人们透不过气来,而林语堂在书中所讲的那种中国人的悠闲自得的生活,是西方人羡慕不已的。因此,林语堂在原著的基础上扩展篇幅,这就是独立出来的《生活的艺术》。林语堂在《自序》里开篇就说:"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我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我实在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我只想表现我个人的观点。我本想题这书的名字为'抒情哲学',用抒情一词说明这里面所讲的是一些私人的观念。但是这个书名似乎太美,我不敢用,我恐怕目标定得太高,即难于满足读者的期望,况且我的主旨是实事求是的散文。所以用现在的书名较易维持水准,且较自然。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意满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悠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

林语堂在本书中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等生活,同时阐释了对人生和人生的理解。

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此书中特别讲了谁最会享受人生、生命的享受、悠闲的重要、家庭之乐、享受大自然、旅行的享受、文化的享受及思想的艺术等,提出了"快乐问题"、"悠闲生活的崇高"、"尘世是唯一的天堂"、"中国式的家庭思想"、"乐享余年"、"读书的艺术"和"写作的艺术"等生活目标。

《生活的艺术》是一部奇书。它的魅力不仅在过去,而且在现在和将来都会永远存在。

2.《京华烟云》问世

1938年2月,林语堂偕全家到欧洲旅游,在欧洲游览了许多名胜古迹,领略了各国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民族风情。一年之内,英国、意大利、法国、瑞士、比利时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这次旅游,除了观赏外,林语堂也没有闲着。1938年春天,林语堂把《孔子的智慧》写完后,又想把曹雪芹的《红楼梦》翻译成英文。后来觉得《红楼梦》离现实生活太远,于是,改变初衷,决定借鉴《红楼梦》的艺术形式,写一本反映中国现代生活的小说,这就是《京华烟云》(又译《瞬息京华》)。

林语堂对于《京华烟云》的写作,是十分严肃认真的。他从1938年3月开始,整整用了五个月时间来构思全书的内容和写法,如时代环境、人物安排、情节布局、开始结束等等。从8月8日开始动笔,到1939年8月8日写完,整整用了一年的时间。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林语堂写的题词是:"献给英勇的中国士兵,他们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们的子孙后代才能成为自由的男女。"英文书名为《Moment in Peking》。小说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三十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同时在小说中反映了一些在此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军阀混战、"五四"运动、"五卅"惨案、"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论战、北伐战争、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日伪贩毒走私、卢沟桥事变、抗战全面爆发、"八·一三"上海战争等等,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在再现重大历史事件的同时,小说对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作了符合实际的描写,如孙中山、宋庆龄、蒋介石、冯玉祥、傅增湘、林琴南、辜鸿铭、齐白石、慈禧太后、袁世凯、张勋、段祺瑞、曹锟、张宗昌等,都具有真实感。

《京华烟云》可以说是林语堂长篇小说的代表作,小说规模宏大,被称为现代的《红楼梦》。全书分为《道家女儿》、《庭园悲剧》和《秋之歌》三部,作者写的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普通人的生老病死,也有特定年代的社会动荡;有人们复杂的爱恨情仇,也有人们所不能改变的沉痛命运。

《京华烟云》一部分内容是在巴黎写的,一部分则是林语堂1939年回到纽约后去维蒙特州避暑时写的。1939年由纽约约翰·黛公司出版后,立即被美国的"每月读书会"选中,成为12月特别推销的书。1940年,日本出版了《京华烟云》三个日译本。许多国家也陆续把它翻译成本国的文字出版,而美国更是一版再版,在20世纪40年代就销售了25万部。因而,《京华烟云》成为我国现代文学较早走向世界的一部重要作品。

1975年,《京华烟云》曾作为候选作品角逐诺贝尔文学奖,遗憾的是最终没有获奖。但是,这毕竟表示《京华烟云》具有了走向世界的潜质。它不是独独写给中国人的杰作,同时也是写给整个人类的杰作,因为它所写的是普通人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又让人震撼不已。

3.《风声鹤唳》:鼓舞抗战士气

《风声鹤唳》是林语堂用英文写作的第二部长篇小说,1941年由约翰·黛公司出版。

《风声鹤唳》是林语堂《京华烟云》续篇,《纽约时报》誉为中国的《飘》。《风声鹤唳》史诗般地表现了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民族精神痛苦而伟大的升华。再现了抗战初期姚、张两大豪门的兴衰演变,述说了他们作为江南古城丝绸世家的生死较量和激荡人心的商场鏖战,以及在日本侵略势力对中国纺织市场的鲸吞面前,姚、张两家所表现出来的截然不同的态度。它浓缩了一个时代的历史变迁,成为一幅色彩斑斓的社会缩影:动人心魄的爱情故事,一波三折的人物命运......引发人生无穷的感慨。

林语堂先生的《风声鹤唳》不仅仅只给我们揭示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楚,还让我们看到了在那狼烟四起的战乱年代,人性美丽的光辉,爱情的真诚无私,友情的伟大温暖......

在这山河破碎的战乱中,有着这样一位怀着一颗伟大善心的中年男士,他就是老彭。在战火纷飞,士兵在前线流血牺牲,百姓饱受灾难的时候,他从北平艰难地辗转到内地,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夙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投身到全民族的抗战中,他倾尽所有的财力去救助难民。在武昌,他和丹妮共同经营的难民屋,让许多飘零的落叶拥有一个暂时的安息之地,他(她)们一起团结互爱,完全抛开了个人的小我,在绝望中一起努力构建一个大我的世界,享受着彼此之间给予的温暖。人性的光辉在那小小的难民屋中熠熠生辉!

在那个战乱的年代里,还有着这样一位历经战争磨砺仍坚强不屈的女性,她就是丹妮(梅玲)。一位命运坎坷,有着复杂历史的女人,在别人鄙视的眼光下,面对生活却仍不绝望。她敢于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大胆地去爱,把自己认定的真爱完全倾注给博雅。他们之间的爱终归是真诚无私的,即使那是一份复杂而特殊的爱。

作者最终给予丹妮、博雅、老彭的结局是:博雅为丹妮那份真诚无私的至爱牺牲,为老彭那份忠诚坚定的友情舍命;而丹妮为了守护与博雅之间曾经的至爱,为了对她与博雅共同造就的未出世的小生命负责,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做一个亡者的妻子;至于老彭,仍然带着一颗宽广博爱的善心投身于救助灾民的抗战伟大事业中。

林语堂在《风声鹤唳》中,通过三个主人公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巨大变化和感情纠葛,向外国读者宣传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风貌,通过小说的形式,为国家在海外做宣传。

4.《苏东坡传》:作者偏爱的作品

一般作家都喜欢自己的成名作或代表作,但林语堂对自己作品最偏爱的偏偏不是《生活的艺术》,也不是后来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京华烟云》,而是人物传记《苏东坡传》。

《苏东坡传》开笔于1945年,1947年出版。其实《苏东坡传》从酝酿到脱稿,历时一二十年之久,可谓呕心沥血之作。1936年,林语堂全家赴美,就随身携带了大量关于苏东坡的著作及有关资料。在对有关苏东坡资料的翔实考证以及对是非善恶有着透彻看法的基础上,林语堂对这些资料进行了仔细研究,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完成了这部自己非常喜爱的作品。它与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吴晗的《朱元璋传》被称为二十世纪四大传记作品。

《苏东坡传》主要描述了苏东坡在政治纷争中如何超越自我和如何保持快乐的心路历程。该书的主要部分按时间段分为四卷:第一卷,童年与青年(宋仁宗景佑三年至嘉祐六年即公历1036-1061年);第二卷,壮年(仁宗嘉祐七年至神宗元丰二年即公历1062-1079年);第三卷,老练(神宗元丰三年至哲宗元祐八年即公历1080-1093年);第四卷,流放岁月(哲宗绍圣元年至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即公历1094-1101年)。在小说前有张振玉的译序和林语堂的原序。第四卷后面还有附录一《年谱》;附录二《参考书目及资料来源》。

林语堂喜爱苏东坡的原因主要是:他不仅从苏东坡的著作中汲取了精神营养,而且从苏东坡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苏东坡传》也许不是研究苏东坡的最重要的资料,但却是研究林语堂内心世界的重要材料。林语堂在《苏东坡传》的序言里,一口气给苏东坡加上了十八个头衔:"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末了还要加上一句"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林语堂热爱苏东坡已经爱到骨子里,而且在自己身上寻到了苏东坡的影子,并把他视为比自己大九百岁的人生知己。

《苏东坡传》写出苏东坡坎坷多舛的一生。林语堂说他之所以喜欢苏东坡的作品,是因为苏东坡的作品中流露出作家的本性,亦庄亦谐,生动有力,完全发乎内心。

同类推荐
  • 安徒生(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安徒生(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中外名人传记:安徒生(1805-1875·青少版)》内容简介:安徒生认为:他自己的一生堪称是一部美丽动人的童话,情节曲折变幻,引入入胜。他永远怀着对远方的渴望,有着一颗永不停歇的驿动的心。他在广袤的大地上行走,踏歌人生。贫穷和孤独,繁华和绚丽.痛苦与泪水,收获与喜悦,误解与抛弃,接纳与回归,所有人生的酸甜苦辣,他都一一品尝。他留下的每一串脚印,他走过的每一个驿站,都值得人们久久回味。他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取之不尽的宝藏。他耀眼的光芒,时刻照亮前行的人们。他留下的不仅是童话,更是他的理想,以及对理想的执着,他留下了闯劲,留下了勇敢,留下了毅力。他百折不回的坚毅脚步声,仍然在世界各地响起。
  •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大清孤儿:清末传统士人的宿命解读

    清朝最后一批士大夫们,用自己的经历和人生书写出了上承大清下启民国的那段历史。本书从不同的侧面记录了他们在这样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中的迷茫、痛苦、奋进与革新。他们的人生是当时中国历史的缩影,他们的曲折就是当时中国的曲折。
  • 京剧四大名旦

    京剧四大名旦

    本书介绍了京剧四大名旦,分别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和荀慧芳,通过这四大名旦让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京剧的魅力。
  • 中国古代宰相传

    中国古代宰相传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为此,编撰了《中国古代宰相传》一书。本书汇集了先秦至清朝的著名的宰相。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仅生活着巴比伦人,还生活着苏美尔人、亚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以及其他民族,他们在巴比伦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共同奏响了巴比伦文明的辉煌乐章。巴比伦文明虽然早已远去,但其跌宕起伏的历史、神秘莫测的文字、辉煌雄伟的建筑、层出不穷的发明创造,至今依然让世人惊叹和折服。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空战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空战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爱的欺负:驯服小老婆

    爱的欺负:驯服小老婆

    他是高高在上的霸道总裁,她是顽强小白领。恶劣的他一向坚持一个原则:爱她就要欺负她。他还打算逼她结婚,据为己有。她愤然“你这魔鬼,强枪民女”,他撇嘴“我怎么可能是魔鬼?因为近亲禁止结婚”
  • 腹黑狐狸逗小猫

    腹黑狐狸逗小猫

    一只身份成迷的狐狸,一只天然呆的猫,一道电闪劈出的雷,一纸情书化成的歌,狐与猫兮,墨歌语缘分早已破土而出,你为何看不到?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天降萌妻:邪王孽宠

    天降萌妻:邪王孽宠

    本已是一缕幽魂的她,上天又给了她一次机会,让她重生成为了艾家大小姐。他一国君王,冷酷无情,专制霸道,唯我独尊,视女人为玩物,他的心,任何人都要不起。本没有任何交际的他们,却因一场指腹为婚的闹剧,展开了一场你追我逃的戏码。美人哪里逃?“哼,想抓住她,门都没有,能呼吸到自由的空气真是太幸福了,本小姐要包养好多好多的美男,赚好多好多的银子,你有美女,我有美男,这才公平。”
  • 妖颜惑众:毒宠倾城大小姐

    妖颜惑众:毒宠倾城大小姐

    凭什么男的都可以三妻四妾!女的就不能夫君成群?!“反正,我不嫁!要嫁?你们嫁!”当初一句玩笑话却在某天被逼着实现了!【逃婚的那一天,艳阳高照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但是倾城却遭人围堵!转身抬头挺胸颇有些嫌弃,指着面前的一个个妖孽的男人道:这些“胭脂俗粉”我可以都不要不娶吗!夫君们齐答,不可以!!我们今生都是你的!你别想逃~然后众夫君互相对看一眼邪恶的笑着说,再逃我们几个就陪你来嗨一个三天三夜!让你半个月都下不了床!】一女多夫,女主不强势,无身心大虐!薄情绝对是亲妈!
  • 天豹图

    天豹图

    《天豹图》十二卷四十回,有清代刊本,是一部英雄传奇小说。书中写英雄除暴安良,又加上朝廷中忠奸斗争和英雄美女间的故事,颇能吸引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