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700000059

第59章 时间维度上的城市重建:城市景观变迁与城市记忆(5)

三、城市的地方性语汇:清代成都不同时期的景观记忆

每个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精神,而这些时代精神表现在人造和人类改造的景观之上,并积淀成一种语言,即城市的地方性语汇,因此,不同时代人们,对景观的解读方式不同,对景观的记忆内容也不同。

向日升向日昇,康熙三十五年举人,任陕西韩城县知县,成都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举人,曾在康熙初年作《赋成都景物》。向日升通过地方性语汇重建地方传统联系,成都标志性景观与人文传统密切相联系。赋中提到万里桥、诸葛亮、百花潭、杜甫、支机石、蜀古史、李冰誓水石、青羊宫与道家传统、凤凰山灵芝传说、琴台与司马相如、武担山镜冢、严君平卖卜、卓文君卖酒、筹边楼、濯锦城、竹子、杜宇的传说、薛涛笺、碧鸡坊、明末清初成都的灾难以及成都自然景色和特产:郫县酒,岷江雪,犀浦梅子,海棠。向日升通过这一串丰富的成都城市地方性语汇重建地方传统。

17-18世纪,成都仍在重建过程中,政治不稳定,经济困难,文人学士和官僚士大夫们在城市传统景观中以文会友、宴赏、进行社交活动,正是暗示着他们对共同文化遗产的联系继承,或是缅怀前朝物事,或是创作怀旧诗歌。虽然他们在战争中有不同的经历,有不同的身份和政治立场,但对往事的怀念和王朝更迭、政事变迁带来的惶惑使他们在景观中有共同的审美意向。即使是清朝官员的诗文也会对战后受伤的城市留有悲伤的记忆,这些共同的表达方式跨越了政治的界限。

王士祯(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自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康熙十一年(1672)典四川乡试,成都战后清冷的城市风光令他印象深刻:"万里桥边去,还多吊古情。人烟过蚕市,新月上龟城。寂历更漏发,萧条鳞甲生。回来草堂路,修竹水芜平。"康熙十一年与王士祯同典蜀试的郑日奎在其诗《登锦城南楼》中对成都的历史遗迹了如指掌:"危楼高峙锦江边,远客登临旅思牵。载酒难寻杨子宅,题诗空忆薛涛笺。霸图迹巳湮金马,古帝魂犹泣杜鹃。更莫临风怀往事,一时烟雨正凄然。"

雍正元年(1723),当时在成都任华阳县令的刘乃大描写了成都浣花溪的美景:"农者星布,渔者梭织,梧竹森秀,阪陀疏远,一幅辋川图画也。"渔者举网得二铜具,疑为杜甫之印章,上刻"流寓西南"四字。作者回忆杜甫当年"干戈扰攘而之梓之夔之涪,厄于水火人事者",其激烈感慨贯于金石,感叹其"所历之境,所遇之时,颠沛流离当复何似余。千载后得其故物,如亲见所历所遇,能不兴感"。有与杜甫相似的经历--战争中的颠簸流离,流寓成都,身为县令的刘乃大与杜甫产生了共鸣,并希望"虽然少陵不朽矣,余获少陵故物天殆以少陵之不朽,以不朽于予乎"。

刘乃大置身于杜甫在这座城市曾经生活的场所,见到了伟人留下的"故物",寻找着了与伟人的共同之处。在景观中的自我指示、自我参照使刘乃大找到了自己在传承文化共同体所拥有的"不朽"价值中的作用。他笔下雍正年间的成都浣花溪景观,一片田园美景。只有杜甫唤起人们对遥远战乱的回忆,渔夫的橹桨与溪水声勾起了他们淡淡伤感。战争己远离,城市在恢复。

而到乾隆年,成都已恢复了往日的繁荣,成都景观所构成的地方性语汇更加完整地出现在李调元笔下的《成都杂诗》中,成都仍是花木郁郁,雨气缭绕,鸟声嚣嚣的城市,有万里桥,汉代金马坊,相如宅,琴台文君,薛涛墓,有扬雄墨池,有君平卖卜及支机石往事,当然也有筹边楼、李雄割据的往事带来的战争气氛(当时四川遇白莲教战乱)。成都景观在繁华中的延续是城市恢复的象征。这些名胜景观的传承起到重塑城市形象、塑造地方文化、增加地方凝聚力的作用,这对于一个移民城市非常重要:在参与城市文化重建的过程,参与者自身也成为这文化的一部分,找到地方认同感。

乾隆末年及嘉庆年间,成都景观成为"安全的所在"。成都城在白莲教起义中成为避风港,许多受波及的乡居士绅避乱至成都。刘全禄,罗江贡生,自遂宁奉母携女赴成都,以避匪乱。他笔下的成都是:"眼明城郭枕江开,嘉树青葱绝点埃,小市人家饶水竹,长桥灯火见楼台,山从井络去中尽......从此稻花香影里,未妨高枕卧烟萝。"孙澍,郫县人,綦江县教谕,移寓成都,"偶然来市井,借此作山林"。他们笔下安乐平和的成都景观正是他们心中理想的安全居所。

在展示景观与人的行为互动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在城市恢复过程中,人们在景观中对城市不同的感知。人们对景观的记忆可以折射出当时城市社会心态及城市状况,正是人们在景观中对城市丰富感知,才使我们得以复原当时的社会面貌。

四、清代成都民俗传统中的城市景观

在人类文化的演变进程中,作为重要见证的景观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物质建造和构筑物、书写与叙事、行为与民俗"。作为物质建造、构筑物及书写叙事方式存在的景观在前文中已有所阐释,在民俗中存在的景观则是本节所要研究的重点。

在清代城市重建后,城市继续延续了前代的传统,如四月十九游浣花溪、草堂等节庆游宴,城市文化在经历了毁灭与重建后顽强地延续着。但民俗中出现了一些景观出现了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清代地方城市的变迁。同时,民俗中的城市记忆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并在成都出现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民俗习惯,反映出成都在清代的特定发展路径。此外,在城市中,同一节日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传统,他们在同样的节庆中选择不同的景观进行活动。

(一)清代成都民俗传统中存在的景观

民俗传统中存在的景观是城市大众的娱乐消遣的主要场所,它更能反映城市低层民众的生活状态,使城市内部真正的记忆浮现出来。

清代之前民俗节日共有21个,清代的民俗节日则有22个,民俗节日虽有所不同,但年节数量大致相同。清代民俗节日民众游览的景观场所发生了改变,如正月初一,元代是游览安福寺,而清代则是游览武侯祠、望江楼、丁公祠。正月十五元宵节灯会,前代多集中在昭觉寺,清代则集中在城隍庙。而一些民俗则沿袭不变,如正月十六日"城乡士女登城游玩,谓之游百病云可祓除不祥"。此习俗从唐至清一直保持不变。此外,明代之前,民俗节日游览之景观大多在佛寺道观中,大慈寺,金绳寺、圣寿寺、净众寺等都是主要场所,即使是名人祠也归寺院管理,成为寺庙的一部分。直到清初,武侯祠在净众寺管理范围内,工部祠在梵安寺范围,韦臬祠在大慈寺内,因此寺院在成都民俗生活中曾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清代民俗中,主要游览的场所与清之前完全不同,伴随着明清两代佛教文化在城市中的式微,民俗游览地主要转移到各种祠庙,不再以佛寺为中心展开大规模的民俗活动。按民俗节庆中景观的出现频率统计,受清代成都城市市民欢迎的游览场所依次为武侯祠、望江楼、城隍庙、二仙庵、草堂工部祠、青羊宫、药王庙、东岳庙、文昌宫、欢喜庵、城墙、鼓楼,这些景观绝大多数为祠庙、道观庵堂,也有城墙、鼓楼等城市公共设施。

其次,清代民俗中游览的场所不如宋元时期集中。宋元时期,成都,几乎是一半以上的民俗节日都与大慈寺有关,正月十五灯会,中秋、盂兰节、重阳登高等重要节日都选择在此活动。而清代的民俗节日所涉及的场所则分散一些,最受欢迎的武侯祠也只有4次在民俗节日出现。盂兰盆节、土地会、观音会等民俗在清代则往往分散在城市各处。如盂兰盆节的活动过去集中在大慈寺,清代则各寺庙均设盂兰盆节的活动。此外,清代武侯祠、工部祠等名人祠摆脱了佛寺的控制,独立地出现在民俗中,尤其以武侯祠最为重要,元月初一、初五、初九、十五,人们都要在习俗中"出外游览,大抵以至南门外武侯寺者为盛"。

(二)景观记忆中的阶层分隔:三月三日的修禊会与娘娘会

三月三日一直是成都的重要节日,这一天人们"出北门、宴学射山、既罢,后射弓。巫觋卖符于道,游者佩之。以宜蚕辟灾,轻裾小盖,照烂山阜。晚宴于万岁池"。在清代成都,三月三日仍是重要节日,不过此民俗在城市不同的阶层中有不同的过法,涉及不同的景观。

民国华阳志中提到三月三有踏青之俗,"间有修禊事者"。中国古来就有"修禊"的风俗。每逢阳春三月的时节,古人就采百花香草,洗澡洁身,祭神欢宴,以避灾祸。魏晋以后,"修禊"固定在三月三日,从洁身祭神,洗除不祥的"拔禊"原意,逐渐转变为文人雅士的风雅聚会。文人玩赏景物,饮酒作诗,他们坐在曲折的溪水两旁,主持的人斟酒一杯,放入溪水漂流,看溪水把酒杯冲到何人处,罚酒一杯,并作诗一首。东晋王羲之将永和九年的兰亭修禊盛会记录下来,成为千古传诵的《兰亭集序》,一代文豪倡导在前,修禊遂为佳话,代代承传。

成都在乾隆年间之后,一些志同道合的名流、士大夫、官宦常做修禊之事,如乾隆三十一年(1766),川北道员查俭堂在杨升庵故址修禊赋诗,查俭堂,又名礼,顺天宛平人。乾隆元年丙辰举博学鸿词。天津盐商之子,与其兄莲坡先生世居天津水西庄,雄于赀,好宾客,其家文宴之盛,比于扬州马氏。起知四川宁远,升川北道,后累官布政使,前后家成都殆二十年,僦屋乃得升庵此宅,益杂植梅竹棠梨辟馆宇,招邀为文酒之会。乾隆三十二年(1767)三月三日,查俭堂又一次在杨升庵宅举办修禊之会,招酒聚会,欣赏梨花。彭端淑即席所赋之诗《观察查公招饮赋梨花》描述了此修禊之会的盛状:"日出风飘玉玲珑,满座客朋尽引领。乐哉此会询良难,畅饮高歌忘昼永。君不见兰亭修禊王右军,放浪形骸随意骋。又不见桃园夜宴李青莲,中夜偕游烛当秉。人生得意须尽欢,况集群贤对清景。淑也不才深自惭,名列竹林窃私幸。"

嘉庆末年,四川学使谭叔裕曾与邓敏修等人修禊于浣花溪,邓敏修作《三月三日浣花溪修禊序》中提到修禊的目的:"启令序之宣游,祈休吉,蠲百疴。酌羽觞以交酬,献遐寿于无极",并提到,浣花溪"蜀都之胜区也",华林疏圃,有"流澜",宜为修禊之风雅之地。

嘉庆、道光年之后,一些地方士绅名流也常在城南望江楼处,发起"修禊"之事。光绪已亥(1899年三月初三),地方士绅马长卿(字绍相)、锦江书院院长伍肇龄、成都知府邀集群贤,修禊于薛涛井畔新建之吟诗楼,马长卿主持望江楼景区建设针对修禊之传统修建了吟诗楼及流杯池,所以后来此地为固定的修禊之地。关于此次修禊盛会,伍肇龄有《三月三日流杯池吟诗楼落成同人雅集》绝句七首;王增祺有《光绪已亥上巳,崧生先生云隖太守绍相大令邀集群贤,修禊于薛涛井畔新建之吟诗楼,晚归纪盛》歌行一首;刘咸荥有《三月三日伍崧生夫子偕诸贤修禊江楼,侍从长者之列,因纪以诗》七律四首均记其盛状。

三月三日成都的修禊之会所在的景观经过精心选择,无论是杨升庵宅,还是有着杜甫、薛涛生活痕迹的浣花溪及薛涛井都是与前朝名贤或诗人有关的场所,在这些场所的修禊之行,也就成为继承传统文脉的仪式,在赋诗、饮酒、游憩之间继续着与前代圣贤文士的精神联系。

但是,成都的三月三日,除了文人士绅优雅的修禊之会外,还有另一种过法,民间百姓在"三月初三日,买荠荠菜,扫灶头,可免虫蚁,抢童子,敬娘娘神"。三月三娘娘会送童子是城市最热闹的民俗之一,这一天俗传为送子娘娘生辰,"省城之延庆寺、娘娘庙各处,演剧酬神。会首则大肆饕餮,并用木雕之四五寸童子、童女若干,在神殿前抛掷丛人处,俟人挣抢,抢得童者,好于是夜用鼓东、旗伞、灯烛、火炮,将木童置于彩亭中,或用小儿抱持,送于亲戚中无子女者。该亲戚即衣冠招待,肆筵宴宾"。

在热闹、喜庆、求子求福的朴素愿望中度过的"娘娘会"与风雅的"修禊"之会同时存在于这座城市之中,满足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人群。而在两种民俗中出现的景观也服务于不同的气氛与要求,因此不同的阶层在民俗的理解不同,对景观的要求不同,关于景观的记忆则更不相同。

同类推荐
  • 中纪委推荐:历史的教训

    中纪委推荐:历史的教训

    本书是响应习近平号召牢记历史的教训,中纪委推介的“2015新年第一书”,王岐山最新推荐!《中国新闻出版报》优秀畅销书榜总榜第一名!美国普利策奖获得者的传世经典,浓缩对历史经验教训的独特见解! 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普利策奖”获得者威尔杜兰特及其夫人阿里尔杜兰特的代表作。《历史的教训》浓缩了11卷《世界文明史》的精华,通过提纲挈领的线条,勾勒出历史与人类生活各方面的关系,详细说明了地理条件、经济状况、种族优劣、人类本性、宗教活动、社会主义、政府、战争、道德、盛衰定律、生物进化等在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总结出历史留给人们的巨大精神遗产。 这些精神遗产给改革中的国人以启迪与警鉴,使其更加智慧地面对当下和未来。
  • 满唐春

    满唐春

    一个优秀的首饰技师,因为一个意外,穿越到了唐朝一个苦逼的学徒身上一间生意淡薄、濒临倒闭的金店一个游手好闲、水平一般偏偏又脾气暴躁的师傅还有二个谈不来的师兄最惨的,还签了一份打死勿论的学徒契约幸好,还有一个美丽又对自己暗生情愫的小娘刘远还没决定以后的路没想到一夜剧变,两个师兄杀了师父卷了黄金细软跑路留下一个负债累累的烂摊子欠下的货款、借下的债务、快要到期的租金等等,让小娘无计可施要抄家、变卖家产?PS:小炮新书《筑造我为王》已上传,请多多支持!!!!
  • 大风起兮(下)

    大风起兮(下)

    两千多年前,有一位农家子弟,他和他的一帮哥们弟兄们,在中原大地上,掀起了阵阵旋风,搅起了一股股漫天的历史尘沙,将喧赫一时的大秦帝国刮得片甲不存。从此,我们的华夏民族被叫做“大汉民族”。这位农家出身的草莽皇帝,就是大汉的开国君王刘邦!
  • 明朝那些事儿7

    明朝那些事儿7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自来有许多传说。关于崇祯究竟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还是一个力图奋起的人,一直众说纷纭。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残酷的时代,也是一个精彩的时代。本书对这一段历史进行了分析梳理,引人思索。在这一时期,北方的后金势力崛起,经过努尔哈赤的经营,势力急剧壮大。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袁崇焕就在这一时期迈上了历史的舞台。本文作者告诉我们,袁崇焕这个民族英雄,在历史上不过是个二流角色。一场与他无关的争权夺利,把他送上了死刑台。大明的动乱此时才不过刚刚开始,随后陕西等地爆发了各路义军。本书作者一如既往地用诙谐的笔调,告诉您历史的真相,以及纠缠在历史背后那些汹涌澎湃的暗流。
  • 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

    对于任何一位中国人而言,1937年7月7日都是一个不应该被遗忘的日子,在中国现代史上,这个日子已经不仅仅是个日期的符号,也不仅仅是几声密集的枪声,它代表了一场伟大战争全面开始。本书从事变尚处在萌芽状态的1937年6月26日入手,以日期为经、事件为纬,逐日叙述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民主人士、汉奸伪政府、日本政府和军部等相关方面所发生的各种事件及其与七七事变的内在联系,直写到事变发生后的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并在尾声部分叙述了书中所涉及人物的最后归宿和事件的发展变化,为读者描绘出一副宏大历史画卷。
热门推荐
  • 春天巴士

    春天巴士

    涵盖了亲情,爱情,友情中的各种细腻感受,本书内容是作者十年之间的诗歌选,主题多以生死,轮回,自由,以抒情为主,传说为主,穿插现代人的情感状态和矛盾纠葛,最终指向人与人之间的珍重和内心的宁静
  • 苦吟寒士贾岛传

    苦吟寒士贾岛传

    而非学术性传记,这是一部文学传记,但其中贾岛的生平大事都有所本,与贾岛有关的人物也多系真人。当然,作为历史人物传记,小说的情节不可能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甚至许多方面还存在着推理性的叙述。我不敢说,书中的贾岛和中唐大诗人贾岛不差分毫,但他至少是我心目中的贾岛。我曾向一位前辈讨教,他说,“《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区别,前者是小说,后者是史志。你既然是写小说,有些事就不要再去顾虑。”我听后为自己的胆大妄为感到安慰,也去了好多顾虑
  • 陌上花开为君归

    陌上花开为君归

    她爱他成痴,为了他负尽天下。却被他亲手封入冰棺,抛入大海之中。海上归来,她已换了个人。受欺负?没关系,一蛊在手,仇人脸肿。没人喜欢?没关系,反正她天生无情。为何各位绝色男主男配们都对她一见倾心,纠缠不放?场景一:“你凭什么跟我讲条件?”某女色厉内荏。巫九紫勾起一抹慵懒的笑意,一挥手,大批蛊虫瞬间出现……,“现在有条件了吗?”场景二:“宝贝,你又欠我一个人情。你要怎么还呢?”紫衣尊主笑的恣意风流。巫九紫四平八稳的回眸一笑:“那就欠着吧。”场景三:“你这么大咧咧地盯着一个女孩子的身体瞧,不觉得臊得慌么?!”巫九紫跳脚。“反正光着的不是我。”白衣祭司清雅幽寒的声音就这样流入。
  • 就当他是走丢的孩子

    就当他是走丢的孩子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九道婴仙

    九道婴仙

    【道破天下,唯我独尊】张小天,一个初生九天断脉的武学废才,却是千年不遇的修真奇才!得五行道,化五婴仙,又悟阴阳空三道!但本可逍遥为神,却得罪了神祖,被迫无法飞升,后经历万难,一一奇遇化险,终破飘渺九道,骑在神祖那个王八蛋头上。
  • 漂亮宝贝

    漂亮宝贝

    《漂亮宝贝》清新婉约,活泼明朗,夸张幽默,稚趣可爱,风格多姿多彩。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旨在通过简短优美的童话故事,让孩子感悟“爱”、“真”、“善”、“美”等人生的真谛,欣赏到多彩的图画,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孩子学习理解并欣赏优秀插图画家的画作,让孩子懂得绘画也是表达思想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纠缠不清:爱上刁蛮小涩女

    纠缠不清:爱上刁蛮小涩女

    她,本是快乐国度的精灵。却遇上了他,变成了患得患失的小女人。她天性快乐,想要给他一样的温暖与快乐,却被他伤透了心,只愿意做她的哥哥。明明不舍,却又不愿意放过她。或许,爱情本身就是如此,纠缠不清。
  • 爱的教育(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爱的教育(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