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700000022

第22章 清代成都公共建筑的重建(10)

三、满城内的生活:一个别样的世界

(一)满城内满人的生活

清统治者在入关以前,早已感到清语骑射以及满族的传统风俗习惯必须加以保持,并且千方百计地防止汉化的倾向。八旗官兵平时不得习汉文,说汉话,即使"学习汉文,亦取其清通文义,便于翻译"。为了使满城内的旗人保持其民族独立性,防止其沾染汉俗,统治者用门禁森严加以禁锢外,防止旗人自由外出,同时实行汉旗隔离政策,禁止汉旗通婚,禁止旗人从事工农商等职业,以免与汉人过多接触。道光六年,成都将军瑚松额在各条街道巷口,修建栅栏一百所,对满城内部加强管理。清人徐孝恢回忆说:"在宣统以前,汉人很少进少城(即满城)游览,旗人也少到大城活动,彼此界限森严。"清人徐孝恢:《关于成都满城的回忆点滴》,《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满城内有自己独立的学校教育机构,乾隆十六年(1751),设八旗官学二所。上四旗设在甘棠胡同,以正红、正黄二旗协领官署为址;下四旗设在永升胡同,以镶红、镶兰二旗协领官署为址,官学生由各旗推选,每旗取八旗子弟四十名入学,八旗共取官学生三百二十名。

旗人的生活,在满城兴建之初是颇为优裕的,饷禄极为丰厚,衙门的财源亦颇为茂盛。成都驻防八旗的经济收入分国家正额俸饷和军备银、地租收入三部分。正额饷银是官兵个人所得,军备银和地租收入是八旗衙门的行政经费。清统治者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以保证驻防八旗制度的运转,八旗官兵按月有正粮和正饷的收入。正粮系供应官兵及其家属的食米。食米供应并不以实际家属人口计算,相当丰厚,例如,成都将军的食米可供应37个人的粮食,成都副都统可供应33个人的粮食。一般甲兵只可供应10人的粮食,此外甲兵每月可领正额饷银二两,按照清乾隆时的米价,合计每个甲兵月收入可提供近二十人的口粮,一个旗兵的待遇相当于一个绿营兵的三倍魏源《圣武记》卷一一:"若夫金川之役,温福阿皆奏曰:'满兵一人,费至绿营三人,不如止满兵而多用绿营。'"。所以在满城修建早期,一般旗兵生活是比较优裕的,至于官员则是富且贵,直到乾隆末期才开始出现衰落景象,到咸丰、同治以后已是官怠兵疲,一蹶不振了。

由于实行满汉隔离政策,旗人平时生活在满城内,有事外出必须向佐领请假获准,不得擅自离城二十里以外活动。旗人除了依靠封荫,科考做官或补甲当兵外,不能从事他业,八旗军世世代代牢固地束缚在"满城"时,他们中少数幸运儿可以补甲当兵,大多数的八旗子弟却终生无业,仅靠父兄的一点微薄粮饷度日。因为八旗军的兵额是固定的,但其人口却不断增加,以一分粮饷供养着越来越多的子孙,而且"旗丁素无恒业,业食饷额,中叶以后,生齿日增,饷额如旧,有数家共食一饷者。城内荒凉贫困,因所住皆官舍,其有摘瓦拆柱,售以度日者"。成都驻防八旗出现:"多有数支子孙,共食其祖遗之一分马甲者。"不少旗人靠典当度日,山西典当商人麋集满城门外,旗兵常典当军衣以度日,清末甚至出现了有旗兵因军衣已当,不能参加演习,以致鸣枪自杀的事件。

(二)八旗法律地位上的特殊性

八旗作为清朝设置的驻防军,他们一方面拱卫疆域,一方面还隐含着监督各族地方官员、封疆大吏,对当地汉族民众进行控制的目的,对其所在城市的居民来说,与这样一支"异族"军队相处,矛盾当然不可避免。

驻防旗兵在法律地位上与一般民众是不平等的。首先,是审判程序上,涉及旗人的案件地方政府不能直接干涉,这就造成了旗、汉在法律程序上的分离。道光帝在处理荆州旗、民斗殴事件时曾说:"在旗人又以不列编氓,于府县各官,不能听其约束。该地方官亦不无遇事迁就之处,遂至积习相沿,纵恣日甚。"光绪《江陵县志》卷首《圣制》,光绪三年版。由于成都满城自成天地,"城内尽属旗籍,县官威令,率多不闬阂,遂为奸盗逋逃薮,清末始稍融化。旗兵讼狱,设有理事同知讯判"。道光年间,成都旗营兵有为盗者,照章应先销旗档旗籍,而后加刑。华阳县知县张济,在报案公文中没有按制注明盗犯旗籍,仅在其口供有注明。四川总督刘秉璋阅案后未明其旗籍身份,将其就地正法。成都将军欲追究知县之罪,将其免职。总督曰:"治盗严而加之罪,民其谓我何?愿公宽之。"将军固执不允,因之引起城市"大哄"。此种法律上的区别,使得地方官员一般不敢轻易办理旗人案件。这种情况也造成旗人的心理优势,成为制造民族矛盾的原因之一。成都城中的汉人则认为"满巴儿是皇帝一家的人,只管穷,但是势力绝大,男女都歪得很,惹不得"。

同时,满城作为一支异族部队驻扎进省会城市成都,其间征地占用民间资源所引起的纠纷也是极多的。乾隆时成都府知府王时翔(字皋谟,江苏镇洋人)因当时的"总督欲徙凉州驻兵于成都,议拓满洲城,当夺民居二千家"。王知府站在地方立场,极力反对:"考故牍,请于布政使曰:'成都满洲城故容驻防兵三千,见兵一千五百,尚虚其半。但出驻兵所侵地足矣,毋庸拓也。'"最后这次扩建满城,侵夺民居的建议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执行。地方志则因此对王时翔为民争利而大加赞赏。

(三)市民眼中的满城:一个别样的世界

在李劼人笔中的少城,是尘嚣中的另一个世界,"是一个极消闲而无一点尘俗气息,又到处是画境,到处富有诗意的地方","从西御街走进满城的大东门。果然矮矮的城墙之隔,顿成两个世界:大城这面,全是房屋,全是铺店,全是石板街,街上全是人,眼睛中看不见一点绿意。一进满地,只见到处是树木,有参天的大树,有一丛一丛密得看不透的灌木,左右前后,全是一片绿"。在成都市民眼中,满城是防御森严但悠闲宁静的,里面的八旗兵过着优裕自在的生活。像咸丰年间竹枝词里的描述,"鼓楼"西望"满城"宽,"鼓楼"南望"王城"蟠。"鼓楼"东望人烟密,"鼓楼"北望号营盘。满城相比东南方向的内城,宽敞得多,兵营较场集中吴好山著。

直到清代末年,旗人最多的时候也不过二万余人,他们住在方圆约十里的地面内,所以显得人口稀少,幽雅宁静。它与熙熙攘攘的大城(市区)相比,有另一番风味,而官街、兵街两边并不是鳞次栉比、店铺相联的房舍,而是林荫覆盖、错落有致的小庭园。按照清制,每名甲兵有份地一至二亩,由公家给以修建三间住房,四周筑以围墙,这叫做一甲地,住一户甲兵。每户的空地甚宽,加以旗人长于园艺,栽花养鸟,所以各家都在自己庭园里竞相绿化,百花争妍,使整个满城四季飘香、林幽蝉噪,却掩盖了军营的森严本色。"满洲城静不繁华,种树栽花各有涯。好景一年看不尽,炎天"武庙"赏荷花"。

满城还有着与它咫尺之隔的大城所没有的农村风光,城内林荫茂密、鸟语花香、景色宜人,从西南角水西门流入的金河沿将军衙门横贯东西,经半边桥直泻大城而去,河岸两旁有疏疏落落的农田。满城内,空地颇多,在水西门及西较场的东南角尚有大片荒地。清乾隆时期,有一批越南人流寓成都,利用满城空地开垦自给。满城空地经先后开垦共413亩,主要为蔬菜地。每年共收租银536两,作为旗营增加养兵的费用。

至于城里的满人们,在咸丰年间的竹枝词中写道:"蚕桑纺绩未曾挨,日日牌场亦快哉。听说北门时演戏,牵连齐出内城来。"城里的满人不事生产,两手不沾尘世,每日流连牌场,成都北门附近是会馆寺庙集中的地方,满人听说北门寺庙会馆有戏班出庙会,便举家一齐出城看戏。"旗人游猎尽盘桓,会馆戏多看不难。逢着忌辰真个空,出城添得钓鱼竿"。从竹枝词可以看出,成都市民对满人每日悠闲度日,不是去会馆蹭戏看,就是去城外钓鱼游猎的寄生生活鄙夷加羡慕。正如李劼人曾描述过晚清成都人对满城旗人的印象:"这里的人,男的哩,多半提着鸟笼,搀着钓竿;女的哩,则竖着腰杆,梳着把子头,穿着长袍,靸没后跟的鞋,叼着长叶子烟杆,慢慢地走着。"

一墙之隔的成都汉城区"人烟繁盛之区,街市居民昧于卫生之道,藏垢纳污,习于不洁久矣。道涂之不治,秽物之堆积,恶气触人,不可飨迩。每当阴雨泥泞,屎酸粪汁及一切脏水,秽集街上。久晴则尘埃四塞,霉菌飞扬"。而对比之下的满城,则"城内景物清幽,花木甚多,空气清洁,街道通旷,鸠声树影,令人神畅"。民国后,少城的城墙撤毁净尽,满城住宅区因其优美的环境、安静的街道,宽敞的建筑很快成为城市中新的上层人物的首选住宅区。到1937年,从少城区的地价看,少城区成为仅次于城中商业区的高价地价区。

同类推荐
  • 烽火佳人

    烽火佳人

    一段关于战国争霸、一段牵扯江湖恩怨、一段不乏儿女情长的故事。
  • 正说三国

    正说三国

    想知道三国真正的历史吗?想了解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有什么不同吗?想读懂正史三国的都来看看吧!
  • 赵德芳贤王之路

    赵德芳贤王之路

    烛影之下慈爱的父皇离世,母后形同幽禁,王叔贬官软禁,兄长自刎而亡,赵德芳与狄妃如何走过皇权虎视下的腥风血雨?身体的伤痛怎比内心难以弥合的悲哀,本书将带给你最不一样的大宋贤王,这里有最真挚的爱情、难舍的友情、逗趣的典故,也有刻骨的伤痛、悲情的人伦……以宋初三朝历史讲述赵德芳不平凡的一生,这本小说中有大家熟悉的人物:多才哀伤的后主李煜、凄美悲惨的小周后、是非难判的功臣潘美、无惧敌寇的忠将杨延朗、善谏贤能的寇准、勇武直率的呼延赞,他们各自的经历令人悲喜交加,更充满无奈和叹息……
  • 中国皇室家庭教育

    中国皇室家庭教育

    中国历代帝王的育子心法,现代家庭教育的皇室培养秘笈。本书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揭开了皇室教育的神秘面纱,也为世人揭示了皇帝的另一面:他们不仅仅是不可一世的帝王,也是谆谆善诱的慈父。同时,也将古人的教育经验现代化,使其更具有指导性,使原来只在深宫大院的教育能够进入寻常百姓家。
  • 川江号子

    川江号子

    2005年初,以四川省音乐舞蹈研究所为主成立了“川江号子项目组”,并于2005年6月至2008年7月,分组数批在四川省和重庆市境内就“川江号子现状”进行了大量实地调研工作。三年中历时180天,走访了18个市、县、镇,行程数千公里,直接采访号子传承人数十人,拍摄、录制及复制当地政府各类号子相关资料若干,拍摄照片数百张,并组织相关专家多次召开研讨会、论证会、学术交流会,对川江号子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和研究。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知行合一王阳明

    知行合一王阳明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 中小学大型集体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中小学大型集体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本教材紧扣班主任专业化发展这一核心理念,从班主任实际工作需要出发,由案例导入理论问题,又理论联系实践,突出案例教学与活动的组织和设计,不仅贯彻教育部提出的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操作性等原则。
  • 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

    对于任何一位中国人而言,1937年7月7日都是一个不应该被遗忘的日子,在中国现代史上,这个日子已经不仅仅是个日期的符号,也不仅仅是几声密集的枪声,它代表了一场伟大战争全面开始。本书从事变尚处在萌芽状态的1937年6月26日入手,以日期为经、事件为纬,逐日叙述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民主人士、汉奸伪政府、日本政府和军部等相关方面所发生的各种事件及其与七七事变的内在联系,直写到事变发生后的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并在尾声部分叙述了书中所涉及人物的最后归宿和事件的发展变化,为读者描绘出一副宏大历史画卷。
  • 无用是书生

    无用是书生

    《无用是书生》选取历史上的一群特殊知识分子,意在通过对他们人生命运的解剖,探求其悲剧原因中有多少是种必然,多少只是偶然,多少原本可以避免,并以此照见我们今天的立身处世。近20位历史上的文人,大体每人一篇——既非人物小传,也非名人逸事传奇,而是一个齐整的散文系列,作品每每从独特的角度切入,紧扣人物一生中重要的“点”进行叙述、铺陈、议论,读罢可思、可感、可叹。《无用是书生》由诸荣会编著。
  • 穿越時空de愛

    穿越時空de愛

    我一个21世纪的少女,居然莫名其妙地穿越了?光穿越就算了,天啊,我的清白啊!QQ群:44981483MSN:jiaer-baobei@m.pgsk.com喜欢我文的,欢迎你来加我!http://m.pgsk.com/a/58025/我的新书!穿越文!拜金女之乌龙穿越计!才刚开始希望大家多去捧场!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原来你也在回忆

    原来你也在回忆

    京城风云镖局押运赈灾银两前往济南府,岂料镖银竟变成了石头。镖师被无辜捕杀,镖局遭灭门惨祸。总镖头段天涯含冤忍愤,泣血仗剑,独闯京城,在京城名捕碧玉虹的帮助下,秘查祸首行踪。谁知此一路凶险环绕,阴霾笼罩。定海侯、六扇门、柳五伯,黑白两道设阱布局;未婚妻,碧玉虹,双面佳人,身份难料。惊天大盗究竟是谁?真相背后另有真相,幕后之人却别有用心……
  • 最伟大的励志书

    最伟大的励志书

    人生离不开故事,生活更少不了故事。不同的经历为我们带来不同的体验,总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值得我们借鉴,故事中的智慧让我们瞬间开悟,故事中的道理让我们明白人生。本书是一部用故事鼓舞人心、奋发向上的著作。希望您轻松的阅读当中,为自己点燃了一盏心灵的明灯。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