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800000032

第32章 中国电视知识分子话语 (6)

也有学者将电视知识分子称为"知道分子",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们平面化话语的特征。所谓"知道分子",在王朔的表达中是指"很多知识分子实际上并没有相应的能力,充其量只是比别人多知道一些事情而已"。当今语境下的"知道分子","是不甘于苦守书斋,而关注时事,眼光敏锐,善于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问题融会贯通,敢于对许多公共话题及时发表自己的观点,体现出一种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知识优势的当代知识分子"。当然这是《新周刊》在2002年对他们的肯定性评价,但是由于他们无所不知、处处发言的行为,也必然由于所涉及领域过广,而带来浅层次思维。当一些电视知识分子成为文化明星之后,电视媒体甚至政府部门在决策和宣传活动中的广泛邀请,使他们拥有了对社会各个层面问题发言的权力。例如,余秋雨参加中央电视台青歌大赛进行知识点评,易中天在2005年考察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并作出自己的独到分析,以阮次山为代表的阐述型电视知识分子以对于什么问题都可以点评两句的姿态出现等等。熟悉市场经济运行准则的"知道分子"应运而生,他们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本,通过大众传媒批量生产平面化、世俗化、游戏化的大众文化制品。

3.趣味表达

杜威·麦克唐纳德曾提出,大众文化是"高尚文化的滑稽模仿"。正如笔者在前面的论述,电视观众收看电视节目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休闲、娱乐,知识分子严肃的话语必须经过大众口味调和才能够进入电视媒体平台,趣味化则是这种转变和迅速接近大众的有效途径。

我们可以举一个反面的例证,北京大学教授周先慎在早期的《百家讲坛》中讲与《水浒传》相关的话题,他本想把在大学中的讲课内容贡献出来,在讲到林冲时,准备将《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中的异同做个比较,谈谈人物塑造的现实主义艺术。这时,演讲被导演打断了。"他们递上来一个纸条,说不要讲这些。"周先生说,"我很珍惜自己的学术成果,可以说,这些内容是我研究多年的心血,但是在电视上,显得不那么有趣。"他颇为无奈。这里周先生的遭遇可谓是知识分子话语模式与电视表达的典型冲突,严肃而逻辑性强的推理论证并不适合于电视观众的随意收看,他们希望听到的是轻松有趣的描述。

所以,也有学者将上电视的学者的话语特点总结为,善于口头表达,能够把深奥说得浅显,把枯燥说得幽默,把呆板说得活络,让百姓听懂听进。请看易中天的幽默语录:"诺,相当于现在的OK;曹操是喜欢美女的,他不管走到哪里都喜欢'搂草打兔子',收编一些美女什么的;孙郎就是孙帅哥,周郎就是周帅哥......"在《百家讲坛》讲和绅的纪连海为了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甚至在讲演前到相声表演艺术家那里学习如何趣味化表达。

中国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的歌谣受到观众的欢迎也是一个案例。从1999年开始,王大伟不断地参加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的法制节目,他的理论不仅在节目中得到实践,还让他总结出一套歌谣。北京电视台第7频道的《你该怎么办》节目组邀请王大伟做嘉宾。为了提高节目的收视率,王大伟设计了很多方案,突然间他想起了以前顺口说出的歌谣,便在节目中穿插使用了几首,节目播出以后,效果很好。从那时起,他开始用心创作歌谣了。王大伟说:"最终成型是在中央电视台12频道的'法律讲堂'节目,连续讲了10期,我都用了歌谣,现在一共有50余首歌谣。"

这些歌谣例如:"猫眼门链三道锁,无保险柜无刀剑。八月谨防性侵犯,暴露衣裙应少穿。盛夏之夜危险大,观念预防记心间。上了火车要低调,金表名牌尽量少。少打手机不聊天,面对美女心莫跳。不喝对方的饮料,起身回来茶倒掉。"

4.低接受成本

促使电视知识分子话语特征形成,不仅有来自电视从业人员的主动改造,其深层原因和推动力来自于受众。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提出了人在选择某种信息的行为时的一个或然率公式,即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选择的或然率。他还进一步做出了解释,报偿的保证主要同内容以及它满足当时感到的需要的可能性有关,费力的程度主要同可得性以及使用传播途径的难易有关。

套用这个公式来认识中国电视观众的收看行为,也就是决定其是否收看某一具体节目的因素,是由收看过程中所得到的报偿的保证和收视难易程度两个部分构成的。所获得的报偿越大,而收视难度越低,观众选择的可能性越大。面对当代信息的无限膨胀,在人们常感到深陷信息海洋困惑的同时,读书的行为也在不断减少,获取认知的方式多以吃快餐的模式展开。电视由于其适应了这一趋势,而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为什么知识分子的电视话语能够被观众选择收看,是其知识代言人身份所带来的观众获取知识报偿预期决定的。而且,电视知识分子在节目中普及知识或文化的传播行为,对于受众而言,获取途径又是比较轻松和便宜的。试想,躺在沙发上,仅用几十分钟的时间便了解了一些平时需要阅读专业书籍才能够获得的知识,而且又是通过故事化、趣味化等的改造,这对于电视观众而言,信息的接收成本相对较低,便倾向于选择收看这样的电视节目。电视知识分子的实用理念正迎合了观众对于不费神地获取知识的需求。

这也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行为,观众的接收信息习惯也反过来影响电视知识分子的话语特征,即要求它们必须裹着知识的外衣,同时又能在短时间内传递普通观众不了解的信息或认识,而且要接收起来比较容易和有趣。这就要求电视知识分子的话语一要借助自己知识分子身份或他人权威话语、经典话语、专业技能等,让自己的话语相对学问化、知识化(最起码要看起来是这样的),例如"某国某学者这样说过"、"法律学界这样认为"、"《三国志》中的描述是"、"实验表明"之类的表述;二要颠覆普通观众的"刻板印象"式和生活常识中的错误,例如指出对于诸葛亮的"刻板印象"与正史中不符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教授胡小松在央视推出"消费课堂"纠正饮食中的误区、中国公安大学王大伟教授在电视上教人们如何防盗、余秋雨在青歌大赛中指出歌手们的知识性错误等等。

二、标准化的快速思维

电视知识分子面对广大民众,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这始终是一个当代新难题。这也是一个书面写作型知识分子的公共口头表演的适应过程。知识分子如何利用媒体有技巧地说话,并且形成一个电视知识分子群体的口头表演新传统,这实际上是对知识分子媒体化情境的表达能力的考验。时间对于电视来说是最大的束缚因素之一,习惯了不受时空束缚的书面写作的知识分子,在等着上电视节目的那刻开始便被用"秒"来计算的时间所控制着,这要求电视知识分子的话语应如同电视职业工作者那样表现出标准化快速思维特征。

尹鸿先生曾经谈道:"大众传媒的逻辑,的的确确也在伤害着,一定程度上歪曲着学术,因为它的话语方式不一样,呈现形态不一样,对学术的深度,学术的纯粹性有伤害。" 这种伤害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电视传播是以节目为基本单位组成的,而节目又是一种标准化文化生产物,它有固定的时间长度、画面切换规律、播出时刻、言说方式、专业理念等。就像一个标准化生产的盒子,无论要装入的物体是什么样子和大小,只要被整合进节目这个盒子的框架内,便都要符合盒子内部空间和格局的安排,展现出的外貌也是盒子的外貌,而不是装在里面的物品的外貌,物品只能改变盒子的商标(有时候甚至连商标也改变不了),而决定不了它的整体形象。所以,赛义德谈及上电视演讲时说:"直接收受酬劳来传达知识和在大学公开演讲是很不相同的。" 也有学者称,电视将学术人从书斋中拽出来抛头露面的同时也粉碎了学术人原本的话语霸权,他们按照大众的规则来维持其权威的学术形象。

当然,这里大众的规则还要再加上媒体的规则,一起使电视知识分子话语符合大众传播的标准化、可批量复制性,包括言行举止、坐姿站态、衣着服饰等都要遵循这种要求。例如,为了保持电视节目的视觉同一性,细心的观众可以注意《百家讲坛》的讲演者无论一个话题讲多少集,都要穿同一件衣服,无论是出于自觉的,还是被要求的。经过制式化改造,《百家讲坛》中的演讲者已经形成固定的套路,以一个悬念开始,以另个悬念结束,话语改造比较自觉的还会在结束时提醒大家收看下集。注意,在很多情况下,学者用的是"集"--很电视化的词汇,而不是"讲"--学术讲座的用语。可以总结这样的规律:"《百家讲坛》吸收评书和电视剧的故事性技巧。整个讲座可以分为开始、发展、高潮、尾声四段式的结构,讲座内容包括有主角、有配角、有情节、有悬疑、有矛盾、有冲突,一切电视剧的元素一应俱全。"所以说,"大众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已经不是昔日意义上的传统文化,这里不仅仅是指传统文化的通俗化而言,更主要是指它经过简约的、剔除个性的、具有某种标准化面孔而言"。

在"阐释者"型电视知识分子的话语中,标准化表现为"固有的思想","福楼拜所说的'固有的思想',是指所有人业已接受的一些平庸的,约定的和共同的思想,但同时也指一些在你接受时实际上早已被认可的思想,所以并没有一个接受的问题......当你道出一个'固有的思想'时,看上去好像是在发问,但问题实际早已解决,交流只是一瞬间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交流并不存在,或者说只存在表面上的交流"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今日说法》之类法律节目中,专家和学者在分析案例时,多数情况下,仅仅是把法律条文给背诵一遍,或者提出一些具有基本法律常识的人都可以认识到的观点,因为这些是固有的思想,是业已承认的共识,思想武器库中的最常规武器,也就最适合于标准化话语模式,随时都可以拿出来对付节目的需要,而且不用冒很大的风险。网络中有网友批评一些电视知识分子的话语多是"马后炮",虽然有些偏激,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以上谈到的问题。

而且,这种标准化生产的影响还延伸到了电视知识分子的电视活动之外,"频频出现于电台、电视上,大谈自己经历,参与各种事端,成为与政府官员、企业家、影视明星等公众人物相媲美的'电视知识分子'。与此同时,他们的创作越来越成为一种重复、复制性的技艺批量生产,原先的那种体现文学精神的形而上的思考与个人对人生、生命的独特感悟淡化乃至消失了,代之的是后现代式的'怎么都行'、'削平深度'、'零度写作'"。

另一方面,"快速思维"是布尔迪厄在《关于电视》中解释电视记者以及被邀请参加电视的专家学者的行为时提出的,"电视并不太有利于思维的表达","这是哲学话语中的一个老话题了:柏拉图将拥有时间的哲人与在广场上处于紧急状况中的人作了比较。他说的大意是:处在紧急状况中的人是无法思维的","电视在赋予那些认为可以进行快速思维的思想者以话语权的同时,是不是已经命定只配有一帮子fast-thinkers(快思手),一些比他们的影子思维还要快速的思想者"?"电视只赋予一部分快思手以特权,让他们去提供文化快餐,提供事先已经过消化的文化食粮,提供预先已形成的思想","有了这么一批负有责任的讲话者,也就免得去找真正有话要说的人了"。这样的认识也可以用于中国电视知识分子话语特征上。前面讲的标准化话语中的固有思想和快速表达是相辅相成的,正因为存储了大量类似于答题库标准答案一样的思想,电视知识分子在应对紧迫时间要求下的快速解释时,可以随时像携带了一堆资料卡片一样翻出来使用。

第三节 电视知识分子的话语特征 (3)

同类推荐
  • 纪伯伦散文集

    纪伯伦散文集

    纪伯伦是世界文坛一颗不朽的巨星,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他流畅的语言风格征服了一代又代的读者,是年轻人心灵的初恋,也是长者经历世事、募然回首的感悟。其作品融合了东西方心灵的精髓,超越了时空,成为了人类永恒的箴言。
  • 东京那边女人的故事

    东京那边女人的故事

    三位女性在日本截然不同又同样坎坷的经历。她们中有的逐渐坚强,最终自立;有的心灰意冷,削发为尼;有的无怨无悔,笑对生活。三个为不同目的来到日本的中国女人;三个在日本经历迥然不同的中国女人;三个在日本体味世间冷暖的中国女人;三个为未来重新开启人生的中国女人。
  • 当你途径我的盛放:一个行者的心灵旅程

    当你途径我的盛放:一个行者的心灵旅程

    这是一个行者的心灵旅程。也是每一个向往自由的人都应该阅读的文字。它是来自人和自然互赠性情的心灵之歌。书中收录多多诗作60余首,随笔40多篇,另有作者行脚途中若干摄影作品。
  • 人生不过如此

    人生不过如此

    我们认为一个对于自己的生命与生活,应该可以有一种态度,一种不必客气的态度。谁都想好好的活着的,这是人情。怎么样才算活得好好的呢?那就各人各说了。我们几个人之间有了下列相当的了解,于是说到“吾庐。”一是自爱,我们站在爱人的立场上,有爱自己的理由。二是和平,至少要在我们之间,这不是一个梦。三是前进,惟前进才有生命,要扩展生命,惟有更前进。四是闲话,“勤靡余暇心有常闲”之谓。在此,我们将不为一切所吞没……
  •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本书不欲多袭前人的论断。但前人或当代的学者们的批评与论断,可采者自甚多。本书凡采用他们的论断的时候,自必一一举出姓氏,以示不敢掠美,并注明所从出的书名、篇名。
热门推荐
  • 创业板炒股一点通

    创业板炒股一点通

    中小投资者获利创业板实战技巧全书,分享创业板“盛宴”的实操读本。尝新也需理性,操作更需指导,跟风要靠技巧,赚钱讲究策略。带你揭开创业板神秘面纱,教你如何一打就中,让投资少些盲目、多点理性,投资不投机。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致命的错误

    致命的错误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
  • 妈妈好抢手

    妈妈好抢手

    醉酒迷乱之后,连男人的面貌都不曾看清,就仓惶逃走。她竟然走了狗屎运,第一次就中了奖,怀了孕,还生了娃儿。三年之后,竟遭遇孩子他爸,一份错误的DNA报告,将会上演怎样的故事……【故事中心人物】★★百里浅绿---迷糊可爱女,最大特点迷路。【由亲:淡然猫咪领养】★★百里傲天---天才宝贝,天使面孔,古灵精怪。【由亲:筱月蝶和剑舞者共同领养】【五大爸爸候选人】:★欧阳止---冷清冰山,生有怪癖,不近女色。【由亲:q1ng扯淡养】★卫珈蓝---坏坏型男,霸道成性,花花公子。【由亲:桃姿妖妖养】★顾漫天---好好先生,深藏不露,双重身份。【由亲:果果粒粒养】★安天一---谪仙美男,腹黑无敌,蜗居近邻。【由亲:是new领养】★慕容冥---观音岛主,温润如玉,偶尔邪恶。【由亲:秋竹韵领养】------------------------------------------片段一:“浅绿,为什么你儿子长的像我?”欧阳止不可置信的看着天使般的孩童,那张小脸简直就是他的缩小版。浅绿:…………我也不知道……傲天:喂!我长的比你帅好不好!再说,你都老了,草还是嫩的好!片段二:“冥哥哥,你做什么?”浅绿被他困在沙发上动弹不得,他不是要找她商量事情?脱她衣服做什么?“绿儿,冥哥哥喜欢你。”慕容冥的眸第一次如此火热,仿佛要将她融化,用大手固定住她挣扎的小手。“可是绿儿当你是哥哥啊!”“可是我从没有将绿儿当成妹妹!”
  • 侧妃罪

    侧妃罪

    *【片段一】“王爷,这是玉侧妃的骨灰。”他闭着眼睛靠在椅背上,双眉紧锁,俊脸死灰,抬抬手,“下去吧。”他送她去那么远的地方,是让她等他,却没想到她总是要先他一步。【片段二】"为何要刺杀我母后,为何不还手?"悬崖边上,他只来得及抓住她的衣袖。看着他黑眸中的痛楚,她凄然一笑,挣脱他的手。一身断袖红衣,凄美如蝶,轻轻飘落滚滚玉帛河。却也,撕碎了他的心。*她本是玉峰山上与世无争的女子,一次心疾发作,香销玉殒。却将灵魂依附在了一个侧王妃身上。他是天朝国王爷,俊美异常,权倾朝野。却也对她,冷漠有加,深恶痛绝。只因,她这具身子的前任主人亲手杀了他的正妃。兜兜转转、离离合合,当他由恨生爱,由欲到爱,他的正妃却突然出现……他的选择是,送她走。然,半年后接回来的,却是她的骨灰。再相见,她成为他的皇弟媳,插手政事、权倾后宫,却也以另一个身份与他处处作对,刺杀他母后……【注】本文非悲剧,过程小虐。且此文已设置为半价,看完全本只需两块几毛钱。推荐自己的完结文《契约哑妻》黯香的新文《虐妃》已完结《罪妾》
  • 超级优等生:优等生最高效的学习方法(超值金版)

    超级优等生:优等生最高效的学习方法(超值金版)

    所以,不会调控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活动造成的。由于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我们学习不仅要学习知识,实质上是这些学生不会学习,还要学会学习。实际上,越到高年级,我们身边那些轻易取得骄人成绩的超级优等生,进而厌烦学习,没有学懂,无不使用了科学有效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很多学生对学习没有信心。知识越多,他们就越来越难,不感兴趣,一门课程一门课程地垮下去,表面上看来是学生没有领会知识,最后导致对学习完全丧失信心,没有学会,成绩差,厌恶学习,不会运用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逃避学习
  • 让你感动的300篇小小说(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让你感动的300篇小小说(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本系列丛书从感动的视角出发,撷取生活中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亲情、友情、爱情、做人、沟通等几大方面的素材与故事,用最优美的语言传递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述生活中最正确的做人与做事箴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你陪谁玩

    你陪谁玩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冰火劫情:九命妖妃

    冰火劫情:九命妖妃

    她是一只修炼九百年的灵猫,一朝穿越,是人,亦是妖!他是天穆国人人不齿的废柴王爷,散漫不羁,与人无争,却依然逃不脱权势争夺的漩涡!相遇,是上天的作弄,还是不可捉摸的缘?当命运轮回,冰与火碰撞出爱意,她幡然醒悟,原来她所寻觅的一直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