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800000031

第31章 中国电视知识分子话语 (5)

而当易中天以电视知识分子身份获取了丰厚的经济资本时,社会上议论纷纷,连王志在访谈前几分钟也是一直盯着不放,虽然被易中天的诡辩术给化解了,但仍看出电视知识分子的尴尬处境,用易中天话说:"我就奇怪了,这个媒体啊,包括平面媒体,也包括你们电视台,还包括阁下,怎么都关注这两个字。这难道就是当今老百姓最关心的事吗?不会吧?"如果说经济上不独立,知识分子就难以获得独立的话语权,但是经济上过于受制于媒体和经济权力则又可能丧失话语的自由,这是一个两难抉择。

这场访谈,可谓是一场话语权的授予仪式,通过在电视媒体上阐释,易中天为自己的演讲方式和内容做出了"合法化"解释,进一步引领了受众的话语权以及对学术的理解,也部分剥夺了批评者的话语权。同时,这也是一次话语权力"协商"活动,王志希望通过揭丑来剥夺易中天的部分话语权,易中天则反讽媒体眼中只有名和利,起初王志是以批评者的代言人身份出现,但是通过"协商",主持人王志和易中天在话语交锋中完成了"共谋",融洽地分配了这次电视话语权力。

第三节 电视知识分子的话语特征 (1)

"电视对社会形态的描述遵循的是电视的逻辑而非现实的逻辑。所谓电视的逻辑是以追求高收视率为导向的,它强调的是电视节目的'好看',有时这种'好看'会遮蔽真实的客观现实,所以,电视所建构的现实和实际情况是有差距的,也就会给观众的认知造成影响。"知识分子出现在电视节目以后,还能否保持知识分子话语特征?这需要专门分析。甚至有学者认为知识分子介入媒体后,便完全丧失了自我言说,"不管你作为知识分子如何想在媒体上表达,媒体可以改造你,媒体按照它的生产方式来要求你做什么,写什么"。而且,由于电视传媒的特殊性,知识分子话语在经历电视化改造中所表现出的变异则更强烈,当然有些是出于自愿,有些出于被迫。

美国学者萨义德曾经说过:"过去两年来,几度有媒体邀请我担任有职位的顾问,我都拒绝了,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意味着受限于一家电视台或杂志,也受限于那个渠道通行的政治语言和观念架构。"但是,如果说完全颠覆了知识分子话语模式,也显得过于悲观。毕竟电视知识分子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其上电视的成因和出发点都是知识分子身份,如果完全如普通人一般,那么也使知识分子失去了存在的必要。电视的确在改造着知识分子的话语,但并非完全颠覆,电视知识分子话语呈现出知识分子话语被电视化改造后的一系列特征。对于这些特征的总结和分析并不是全部适用于每个电视知识分子,而应当区别对待,毕竟不同类型的电视知识分子在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中的话语模式和特征并不相同。

一、浅思维

张颐武在论及电视知识分子易中天时,谈到他的走红是浅思维的成功。"'浅思维'是20世纪80年代刘心武创造的一个词,他当时用这个词指计划经济后期不少青年的简单化思维方式......我用它来指一种既不同于感性的生活经验,又不同于理性思考的特殊思考......其特点有两个关键点:首先,这种浅思维对知识巧妙的'软'性处理,将知识变为有趣的叙述和充满具体可感的素材。故事是这类思考的核心,浅层的人生哲理和处世之道是这类思考的支柱,引人入胜的趣味和漂亮的表达是这些浅思维的中心......其次,这些浅思维的思路其实也切实契合了当下的问题,今天的'草根'不仅仅需要感性的宣泄和满足......他们需要'有用'的'知性'文化。" 从张先生总结的浅思维特征中,笔者归纳出以下几点电视知识分子话语特征。

1.故事化

故事如果直接拆分来看就是过去的事。具体而言,所谓故事,据《辞海》的解释,即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现代汉语词典》当中关于"故事"的解释比较简明: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

《美学传播学》一书的作者们也指出:"'讲述故事'是一种普遍的人类活动,这已为世界各国的神话学家、民间故事学家所一再证明,但他们指的是作为一种民间故事体裁的故事,而我们认为'讲述故事'几乎是人类一切文化活动中的普遍的现象。"

在中国大众媒体的信息传播活动中,也存在着故事化趋势。有学者称,"短短十来年时间,经过几次革命性的浪潮洗礼,我国的电视节目进入故事化时代。电视进入故事化时代有其历史性机缘,更有其现实的需求。据媒体调查机构克顿顾问对全国的成功电视栏目进行的深入分析发现,无论在全国层面还是各省市,收视份额最高的栏目中,许多是故事类栏目,无论是新闻节目还是专题节目,故事属性体现越充分,节目的市场竞争优势越明显,越能保持长期的收视高水平。"目前,"故事"获得了焕发光彩的全新契机,有点突如其来地坐上了中国电视节目创作领域的醒目席位。这不仅影响电视节目生产的模式,并且成为中国电视节目生存的有效手段甚至内在地影响到电视节目美学新质的形成。2005年,四川卫视甚至将整个频道定位为"故事频道"。

在中国,故事有最为长久的文化渊源,从汉代的俳优、唐代的传奇到宋代"勾栏瓦肆"的说书艺人,故事文化的传承培育了中国特色的故事艺术传统。听传奇、听故事成为历史中国大众最主要的艺术消费方式。而中国电视节目的故事化则可以看作是对以往浓重宣教色彩的一种修正,也是媒体竞争加剧带来的传播者迎合受众审美品位的叙事调整,这种话语模式已经全面渗透进几乎所有类型的中国电视节目中。

知识分子在进入电视媒体后,也主动或被动地寻求起"故事化"的表达方式,尤其是"讲演者"型电视知识分子。"把教授们的小课堂变成大讲坛,把高端的学术研究变成大众普及的文化产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做专家学者与普通百姓之间的桥梁,是这个栏目的成功秘诀。在这种制作理念下,严肃的教授们都经过了'痛苦'的改变过程。

在谈到这种'改变'时,易中天深有体会:'我虽然是大学教授,但我觉得电视节目的表达手段和日常授课的手段其实是完全不一样的,很多人以为上'讲坛'就是把平时上课的东西拿过来再讲一遍而已,其实不是这样的,每一个上'讲坛'的老师都有一个转换的过程,几乎无一例外。" 其中,最大的改变就是要将严谨的学术话语转化为通俗的故事话语。《百家讲坛》节目从在末位淘汰考核中被出示黄牌,到创下所在的央视科教频道最高收视率,其中的转机,就是北京社科院满学会研究员阎崇年所讲的系列节目《清十二帝疑案》,原因就是他把学问当评书讲。"《百家讲坛》的讲课更像讲故事,无论刘心武的'揭秘',还是纪连海的'正说',以及易中天的'品读',都是在做故事化叙述。不直接把结果告诉大家,而是设置悬念、制造冲突、逐渐展开、层层推进、一步步揭示谜底。"

从说故事的角度来说,《百家讲坛》中大受欢迎的系列讲座里,无论是刘心武的《红楼梦》系列、历史教师毛佩琦的"明十七帝疑案"系列、阎崇年的"清十二帝疑案"系列,还是易中天的"品三国"系列,侧重点都不在学术探讨交流,而是以说故事的形式把很学术的内容以通俗的方式呈现出来。故事的"脚本"里有主角、有配角、有情节、有悬疑、有矛盾、有冲突,一切电视剧的元素一应俱全、声画并茂,比起单一的口头讲述和印刷文字来说要形象生动得多。马靖培先生也称,央视《百家讲坛》的成功是由"故事化"带来的。那些原来只有专业人员和少数观众关注的学术观点在《百家讲坛》"故事化"、"戏剧化"的表现方式中变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迅速升腾的社会影响力让"故纸堆"焕发出"神话"般的魅力。马先生还分析了这种故事化的经验:第一,把学术成果变成剧本;第二,把主讲人变成"讲故事"的明星;第三,把系列讲座变成有分量的、阐述史实的"电视剧"。在帝王戏、辫子戏风行于电视屏幕的时候,《百家讲坛》满足了大众的窥探欲,由此发现"揭秘"是个撩拨和吸引大众的好东西。

揭开谜底的学者教授,言必称《史记》、《清史稿》,言之有据,煞有介事。这与"戏说"、"大话"的电视剧形成了相互补充的态势。人们对历史真相进行探求,大众似乎并不在乎历史到底是什么样子,在乎的只是一种获取他人隐秘信息的快感。但是,追求悬念的故事化话语特征与知识分子学术话语特征是具有巨大反差的,在"讲演者"型电视分子的话语里充斥着"到底是谁杀死了他"、"谜"、"究竟结果如果,请收看下集"之类的语言模式。对此,很多学者都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丁国强先生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次陈寅恪到香港大学作《武则天与佛教》的学术讲演,许多中外人士怀着对宫闱秘事的猎奇心前去洗耳恭听,他讲的却是纯粹的学术性考据,没有在艳闻上大做文章,使听众大失所望。同样的内容如果由易中天讲出来,想必是绘声绘色、引人入胜,其精彩程度不亚于看一部渲染情感加权力争斗的流行电视剧。康慨先生更是指出:"BBC也为斯蒂芬·霍金拍过一系列有关宇宙科普的纪录片,但那是在《时间简史》出版之后,他们不会把霍金请到演播室,请他就亚瑟王和圆桌骑士或是亨利八世的6个老婆哪个更漂亮、更有心计开个讲座,而且一讲就是两年。他们不会请,即便请了,霍金也没胆子说。"

故事化的知识分子话语特征的形成,无疑迎合了社会中猎奇、窥私、重权谋等浮躁心理,这在社会转型期表现得尤为明显。笔者认为,随着民众文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对于学术价值和意义的理性思考,应该在反思中扬弃过分故事化的非正常状态的电视知识分子言说方式。

2.浅层哲理

电视在取代报纸等纸质媒体而成为社会中的第一强势媒体之后,对于人们的文化消费习惯也进行了颠覆性的革命,以文字符号为载体的抽象思维日益被以图像为传播介质的感性、图式思维所替代。阿尔温·卡尔南在《文学的死亡》一文中写道:"电视不仅是干旧事情的新方法,也是看世界和解释世界的全新形式。视觉图形取代文字,简单开放的意思取代了复杂和隐蔽性;变化而不是永恒,分段而不是结构,戏剧而不是真理。"这种变革从电视领域蔓延至传播媒介的各个领域,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出现的《今日美国》报,以大图片、图表式报道、尽量少用文字等方式被喻为"麦当劳报纸",在文字媒介领域也迎来了所谓的"读图时代"。以"读图"为主要思维方式的消费文化特征,带来的直接后果,即思考的平面化。

王岳川先生称,在信息传媒时代里,传媒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图像的泛滥,人类与文字相隔离与拒绝,把文字变成图像,虽然图像的信息容量大于文字,但并不是精于文字、高于文字、深于文字,而是使人们的阅读趋向平面化、空洞化。汪涌豪先生也说:"许多人,特别是许多成年人仅以读图了解知识,并试图通过读图了解更庄严厚重的哲学与历史,这种阅读的正当性就有得一问了。不过是一种卡通式的格式化夸张,就已将这么多人挟制到远离现实的荒诞真空,人的心智这样悄无声息地退化,能不让识者为之心惊?"易中天的"萝卜史学"通过用当代话语和思维模式重新通俗化解释经典,也带有明显的浅层哲理特征。这种浅层哲理对于传统文化的普及是具有积极作用的,不过究竟多少人看了这样的电视节目后又去细读经典,或是就把他们的解释当做了经典,这就值得怀疑了。也许美国学者理查德·凯勒·西蒙的话可以为我们提个醒:"垃圾文化和高尚文化之间的一些差别仅表现于故事的叙述适应了经济、社会和政治条件的变迁。"

这种平面化思维反映在电视知识分子的话语中,以浅层哲理的方式实现,即不进行深层次的理论表述(电视话语不允许),以生活化、通俗化的方式揭示事物和现象的理念,浅尝辄止、老少咸宜。例如于丹走的"心灵鸡汤"路线,据于丹自己说:"我也没备课,就是冥想,拿着杯水,想如何把《论语》里做人的道理匹配点故事,拿张白纸,这边是主题词,那边是一小故事,鼓捣到一起......文化文化就是文了,还得化。"也有学者称:"于丹讲《论语》,与快餐有点相似:不引经据典,不考证训诂,而主要谈'心得',卖的似乎不是高级'营养'。"

第三节 电视知识分子的话语特征 (2)

同类推荐
  • 心正话自真(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心正话自真(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新华日报华北版:记敌后办报的光辉历程

    新华日报华北版:记敌后办报的光辉历程

    在我和原《新华日报·华北版》、《晋冀豫日报》(包括其前身《胜利报》)等新闻单位编写报史的老同志接触和阅读他们编写的史料中,有两点感受很深。一是他们认真负责、下笔严谨、亲自动手、善始善终的精神和工作态度。他们不顾年老和多病,亲自查访、回忆、翻阅、考证当时的报道、通讯、文章、社论的来龙去脉,实事求是地评论其影响和作用。二是认真研究和总结每个时期办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经验。他们编写出来的大量史料可资借鉴之处很多,真如“庾信文章,老年更好”。每读一文,既有置身于当年战争烽火的体验,又有置身于根据地建设的感觉。
  •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散文,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鲁迅、郭沫若、许地山、张恨水、林语堂、徐志摩、老舍、冰心、闻一多、沈从文、林徽音、余光中、何其芳等等等等。
  • 文学与人生

    文学与人生

    该书以“中外世界文学名著赏析”为副题,涵盖《红楼梦》《匹克梅梁》《西游记》《哈姆雷特》《悲惨世界》《三国演义》《老人与海》和《水浒传》等中外名著。作者在导言部分便开宗明义,对文学与文学的功能做了界定,阐明了人和人生、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 再见故宫

    再见故宫

    时光漫游于幽深的宫殿,古老壮美的风景翩翩掠过,历史再一次回归寂静,朱红宫墙角落一处青苔的叹息,恰梦醒时分,大幕落下。百转千回,一代代王朝更迭,一朵朵娇颜零落。生命陷落于紫禁城,在限定的街巷内行走。或徐或疾,唯殊途同归。紫禁城,就像一出真实的幻梦。它是历史留给后人的恢弘乐章,提醒我们正经历着世间变幻和无常。
热门推荐
  •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时期的浙江绍兴,思想激越,人才辈出。蔡元培、许寿裳、周氏兄弟、孙氏兄弟、经亨颐、夏丏尊,这就是出自绍兴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秋瑾、徐锡麟、陶成章、王金发,这些又都是辛亥英烈。俞秀松、宣中华、叶天底、梁柏台,又都是献身革命的红色战士。再加上沈定一、刘大白、邵力子等在各个政治舞台上的活跃分子。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民国画卷,更具体地说,就是民国有个绍兴帮。
  • 皇家校草:笨丫头不许逃

    皇家校草:笨丫头不许逃

    【VIP作品完结!】谭小晗知道自己不是美女,但是运气也不用这么背吧!开学前几天晚上出去摆摊被城管追这也就算了,不小心偷听到一个霸道帅哥和别人的对话被发现这也就算了!但是来到学院却发现那天的帅哥竟然是自己同校的同学!纳尼,更过分的是遭到帅哥的威胁……(推荐《纯金校草的完美初恋》)
  • 这都不叫事儿

    这都不叫事儿

    这本半回忆半玩笑的新书主要以延参法师与弟子的对话写成,它选择了一个“卖萌”的方式展开,从最爆笑的对话,到不留情面的自黑和神补刀,口头禅、流行的人和事,到寻常的喜怒哀乐惧,大到时间、生命、轮回,都被化解为一些令人忍俊不禁的段子,和文艺有爱的小哲理,传播着阳光、积极的人生态度,也许,这才是他真正的本意。
  • 雄师渡天堑

    雄师渡天堑

    4月21日,6月2日解放崇明岛,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长达500多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三大战役之后,彻底摧毁了国民党60余万守军的长江防线。人民解放军在西起湖口,至此渡江战役胜利结束。1949年4月20日,宣告了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灭亡。此役,国民党政府企图凭借长江天险“划江而治”,历时42天,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共歼敌43万余人,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全华东和向中南、西南地区进军创造了有利条件。23日解放国民党首都南京,阻止人民解放军南下。,东至江阴。5月27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和平谈判宣告破裂
  • 家中有鬼

    家中有鬼

    是一个娇妻对战死疆场的丈夫数千年的执爱与等待!为了帮助她,小成买回一幅绢画后,小成远赴北地,一幅绢画,他能否找到已被埋葬了几千年的历史真相,家里便不再平静,想知道大汉不灭的军魂吗?想知道神秘的九转罗盘吗?此文将带你进入古老的国度……,到底埋葬了多少秘密?绢画的背后
  • 这样说话办事最给力

    这样说话办事最给力

    为什么有的人空有旷世才学,行走世上却举步维艰;为什么有的人看似资质平庸,却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说话办事的本领有多高。如何把话说好,如何把事办好,这绝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关系到你一生的重要课题。
  • 塔木德密码:犹太人的传世智慧

    塔木德密码:犹太人的传世智慧

    犹太人是举世公认的智慧民族,他们几千年来亡国不亡种的坎坷际遇,以及那惊人的理财能力令全世界都为之叹服。为什么摩根、洛克菲勒、格林斯潘这样的商界巨贾和爱因斯坦等这样的思想巨擘都出身犹太入?漫长的流亡史中,犹太人究竟积累了怎样的不为人知的智慧?这本《塔木德密码:犹太人的传世智慧》将为你一一解答。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数学探谜

    数学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