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500000011

第11章 中古汉语"为"字判断句 (1)

一、系词"为"字产生的动因与机制

(一)关于"为"的系词性

"为"字是否是一个系词?学术界存有争议,有人认为它是一个真正的系词,有人认为它是一个准系词,还有人认为它根本不作系词用,所谓的系词用法只是动词的功能。王力最早对汉语系词进行了系统研究,他在1937年《中国文法中的系词》一文中提出,"为"的使用受限制,不是纯粹的系词,只是稍带系词性。他的这一看法在后来的研究中基本没有改变,在《汉语史稿》中他又明确指出,"'为'字本身不是一个系词,而是一个动词",类似于"余为伯鯈"之类的句子只是"叙述句代替了判断句"。针对王力的观点,洪诚(1957)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上古既有纯粹系词'是',更有以加强语气为主要作用的系词'为'","先秦文用'为'做系词,汉魏既用'是'做系词,同时也用'为'做系词"。

王、洪所论是两种代表性的观点,各有支持者。如何看待呢?应该既要承认自先秦"为"字主要作动词用,是个含义非常广泛的动词,同时也应该看到"为"字确实曾用作系词。首先,"为"字可以用在疑问代词前面表示判断。如:

(1)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论语·微子》)

(2)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论语·微子》)

(3)宣孟曰:"而名为谁?"(《吕氏春秋·报更》)

(4)今亲不幸,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战国策·韩策二》)

(5)赵盾曰:"子名为谁?"(《公羊传·宣公六年》)

根据先秦汉语的语法规则,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要前置到谓语动词之前,在汉代以前这是一条比较严格的规则。以上例句中如果"为"字是动词,那么疑问代词"谁"要前置,构成"某谁为"的结构,而之所以没有发生前置现象正说明"为"字不是普通动词(当然也不是介词,介词宾语也要前置),而是一个系词。

汉代以后"为"字继续作系词用,因此这种用例也比较多见。如:

(6)范雎曰:"彼来者为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7)管仲曰:"其人为谁?"(《新序·杂事》)

(8)复问:"寝者为谁?"(《搜神记》卷九)

(9)帝问使人:"愔所亲爱为谁?"(《后汉书·邓禹传》)

(10)既而戎问籍曰:"彼为谁也?"(《世说新语·简傲》注)

(11)君王比赐书翰,及写诗笔,殊为佳手,姓名为谁?(《颜氏家训·慕贤》)

其次,先秦汉语中有时"为"字连接的前后两项是完全等同的,即构成"甲为甲,乙为乙"式,这种结构中的"为"字只能分析为系词。如: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3)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孟子·公孙丑上》)

(14)曲为曲,直为直。(《韩非子·说林下》)

(15)是为是,非为非,能为能,不能为不能。(《荀子·强国》)

以上例句中的"为"字完全没有动词性,只能用现代汉语中系词"是"去理解或翻译。

以上两种句法条件下的"为"字是无可否认的系词,另外,有些"为"字句"为"字也几乎没有动词性,主要起到联系判断的作用,它的系词性比较明显。如:

(16)余为伯鯈,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

(17)余为浑良夫,叫天无辜。(《左传·哀公十七年》)

(18)郑穆公再拜稽首曰:"敢问神名?"曰:"予为句芒。"(《墨子·明鬼》)

(19)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吕氏春秋·疑似》)

(20)重耳为晋文公。(《史记·赵世家》)

以上例句中"为"字连接的两项大多是等同关系,"为"字只起联系、判断作用,可以确定为是一个系词。特别是汉代以后出现了"为"与系词"是"对举使用的用例。如:

(21)世彦识器理政,才隐明断。既为国器,且是杨侯淮之子。(《世说新语·赏誉》)

(22)何者是政?何者为事?(《魏书·高闾传》)

以上两例中"是"字是系词,"为"字与之对应,那么应该也是系词。

当然,我们也看到"为"字作为系词出现频率并不高,它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并不能像成熟的系词"是"字那样灵活运用比如"是"字的前后成分都可以省略,而"为"字只能省略其前项,后项是绝对不能省的。另外,系词"是"的焦点标记、强调标记等一些引申用法更是"为"字不具备的。俞理明(2005)指出,早期的"为"字判断句句末不用"也"字,而"也"字多用于判断句,一般不用于叙述句,因此"为"字句保持着叙述句的特点。这正如王力所说"以叙述句的形式代替了判断句"。基于"为"字这样的特点,俞(2005:106)断定:"'为'字是一个正在向判断词过渡的动词,已经初步具备了判断词的功能。但是,这个变化没有最后完成,'为'的判断词地位被'是'取代了。"何亚南(1999)充分调查了先秦"为"字句,根据系词"为"脱胎于动词"为"、"为"字句语义关系简单、独立表意性差等特点把"为"字定性为准系词。

综上,可以说"为"字是一个没有完全发展成熟的系词。"为"字在汉语史上曾起到系词的作用,担当系词的角色,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也要认识到,"为"字作为系词没有进入基本词汇,没有得到普遍使用。"为"字作为系词在先秦时期出现频率并不高,汉代以后稍有改观,但是随着系词"是"的不断发展成熟,"为"字不断受排挤,丧失了担任系词主角的机会。总之,我们既不能因为"为"字是一个含义广泛的动词而否认它的系词性,也不能因为"为"字曾用作系词而任意夸大它的功用。

(二)系词"为"字产生的动因

先秦时期已经有了主谓相续式的比较成熟的判断句式,为什么还要产生"为"字系词句呢?一般来说新兴语言现象的产生是为了弥补旧有表达方式的不足,我们注意到主谓相续式判断句在降级使用时存在缺陷。一方面无系词句充当句子成分时表意不明确。如:

(23)太祖阅见之,疑其衣冠也。(《三国志·魏志·仓慈传》注引《魏略》)

本句如果不参照上下文,"疑其衣冠"可有两种理解:"其"字看做"衣冠"的主语,理解成"怀疑那是衣冠";"其"字看做"衣冠"的定语,理解成"怀疑那衣冠"。只有参考语境才知道应该按前者理解。可见无系词句充当句子宾语是有缺陷的,而如果采用有系词句就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比如加入系词"为",构成"疑其为衣冠",表意就明确了,就不会有歧解了。充当句子成分的"为"字判断句并不少见。如:

(24)则夫好攻伐之君,不知此为不仁不义也,其邻国之君不知此为不仁不义也,是以攻伐世世而不已者,此吾所谓大物则不知也。(《墨子·天志》)

(25)凡人之为外物动也,不知其为身之礼也。(《韩非子·解老》)

(26)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战国策·赵策三》)

(27)曾子问曰:"丧有二孤,庙有二主,礼与?"孔子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尝禘郊社,尊无二上,未知其为礼也。"(《礼记·曾子问》)

(28)齐师、宋师、曹师城邢,此一事也。曷为复言齐师、宋师、曹师,不复言师?则无以知其为一事也。(《公羊传·僖公元年》)

(29)己丑,葬我小君齐姜。齐姜者何?齐姜与缪姜,则未知其为宣夫人与?成夫人与?(《公羊传·僖公二年》)

(30)段,郑伯弟也。何以知其为弟也?杀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穀梁传·隐公元年》)

(31)人不知其为星也。(《论衡·说日》)

(32)开关问歌者为谁,果其母。(《论衡·感虚》)

而且主语可以承上省略。如:

(33)母甚异之,知为国器。(《世说新语·夙惠》)

另外,后世并用两个"为"字判断句充当句子宾语表示选择关系,这种用法也是无系词句所不具备的。如:

(34)觉有异色,乃自申明云:"向问饮为热为冷耳。"(《世说新语·纰漏》)

(35)但未知为坐为卧耳。(《周氏冥通记》卷一)

同"为"字一样,系词"是"字产生之初也是较多的出现在复杂单句中,充当句子成分,这也说明有系词句在降级使用时优于无系词句。

另一方面,无系词句进入复句也有不足之处。"某,某也"这种表判形式虽然单独成句时顿挫有力,判断语气比较强烈,但是它在进入复句时如果几个判断句连用,或者判断句与其他句式并用,由于这种判断句停顿较多,就不利于复句或句群表达一个整体的句意。而如果采用有系词句就可以消除单个判断句主谓之间的停顿,判断句进入复句后也可以比较流畅地表达语意了。试比较以下两例:

(36)泰山,东岳也;霍山,南岳也;华山,西岳也;常山,北岳也;嵩高山,中岳也。(《说苑·辨物》)

(37)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高为中岳。(《尔雅·释山》)

同样是解释"五岳",《说苑》采用主谓相续式,读来觉得拖沓吃力。而《尔雅》采用"为"字句,读来轻松,语意更为连贯。

也就是说"为"字判断句进入复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无系词判断句的不足。事实上,"为"字判断句产生之初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作为一个分句出现在复句中的。"为"字句构成复句主要起到比较、对举等作用。如:

(38)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老子·二十六章》)

(39)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40)吴人曰:"于周室,我为长。"晋人曰:"于姬姓,我为伯。"(《左传·哀公十三年》)

(41)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孟子·告子上》)

(42)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庄子·应帝王》)

(43)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易·说卦》)

总之,系词"为"字产生的动因来自语用需要,一方面是分割主语和谓语,消除充当句子成分时带来的歧义;另一方面是消除判断句主谓之间的停顿,从而使之顺利进入复句表达较为完整的语意,起到比较辨别的作用。

(三)系词"为"字产生的机制

"为"字在上古汉语中是个含义非常广泛的动词,根据具体的语境可以译为"做"、"担任"、"从事"、"变为"、"成为"、"作为"等,也可以说它有动词性不等的多个义项。王力曾经敏锐地指出"为"字由具体动作义到"作为"、"成为"义,再到系词的虚化方向。由于"为"字由动词虚化为系词发生的比较早,目前利用现有材料很难清晰展示"为"的历时语法化过程了。不过由于"为"字虚化过程中,旧有的意义并没有立即消失,而是与新义一起共存了相当长的时间,那么共时材料中就暗含了历时语言要素,我们加以梳理分析,可以约略推知"为"字系词性的产生。且看《史记》中的用例:

(44)度为山阳太守十余岁,坐法失侯。(《平津侯主父列传》)

(45)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孙子吴起列传》)

(46)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于秦。(《刺客列传》)

(47)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杀人众者为忠臣。(《李斯列传》)

(48)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信陵君列传》)

例(44)"为"字当"做"、"担任"讲,意义较实,动作性较强。例(45)、(46)"为"字分别是"作为"义、"成为"义,比例(44)词义稍虚,但动作性仍比较强,仍是动词。例(47)"为"字基本理解成"成为",不过它比例(46)虚,有判断的意味,也可以勉强理解成系词"是",这是向系词过渡的"为"字。例(48)"为"字就完全是系词了。

以上是对"为"字由实到虚语法化的简单推测,不过实际虚化的过程可能比较复杂。系词"为"字的根本来源是动词"为",不过其具体的虚化途径可能不止一途。系词"为"也可能从"以......为......"结构中虚化而来。在"以......为......"结构中如果"以"是介词,那么后面"为"字是动词,意义较实。如:

(49)尧以天下让许由,许由不受。又让于子州支父,子州支父曰:"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庄子·让王》)

同类推荐
  • 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

    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

    本书从四个方面出发,通过调查问卷和文献研究的方式,对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及呈现出来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和概括。
  • 年轻人要知道的2000个社会常识

    年轻人要知道的2000个社会常识

    20几岁,是决定整个人生格局的关键时期。对20几岁这一时期把握得好与坏,未来的人生境遇会有天壤之别。20几岁要懂的2000个社会常识,精彩揭示了做人与做事的深刻道理。2000个社会常识,荟萃名人经典,浓缩前人精华,让你的人生与众不同。一本改变你一生的智慧书,二十几岁不懂,三十岁后要悔。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内生技术进步模式
  • 实用商务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商务文书写作大全

    日常商务信是指商业机构、公司、企业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处理的一些有关的事务性书信来往。其作用是维持商业经营的正常运转,处理一些必要的商业事务,作为一些贸易活动中的过渡性、衔接性环节,保证商业活动的正常开展。
  • 非常试题大公布

    非常试题大公布

    “更快,更高,更强!”奥林匹克的格言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它已成为人类战胜自我、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奥林匹克运动的倡导者顾拜旦说,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吸收古代传统构筑未来的力量之一,这种力量虽“不足以确保社会和平”,但仍可促进和平;虽“不能更加均衡地为人类分配生产和消费物质必需品的权力”,但仍可促进公平;虽“不能够为青少年提供免费接受智力培训的机会”,但仍可促进教育。和平、公平性、教育性,在他看来就是完整、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
热门推荐
  • 机械之心(机械大师1)

    机械之心(机械大师1)

    泽兰从小生活在贫民窟,无人知道在他瘦小且左腿略有残疾的身体下隐藏着无与伦比的科学天赋。扮猪吃老虎是泽兰最爱的招数,可惜由他自己创造的武器镰刀黑可可在关键时刻总会掉链子,比如战斗到一半就迈着机械短腿跑去玩耍……高贵的身世、俊朗的外表以及开朗率真的性格,令贵族少年司徒生成为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子。不过年幼时的一场火灾,让他的身体除了大脑外超过百分之九十五都换成了机械。命运给予的最大恩惠,就是让两个不同世界的异类相遇。当科学小怪才遇见等同于拥有自我意识的机械人,又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机械帝国的大门,正在敞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道德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道德经(国学启蒙书系列)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 吴越争锋

    吴越争锋

    公元前497年,越国老王允常驾薨,勾践登基。次年阖闾南征伐越,范蠡用“敢死队”以少胜多,打败吴军。阖闾在败退路上死于脚伤,遂其长孙夫差登基。夫差为报国仇,于三年后重燃战火。伍子胥和孙武用五行八卦阵法杀死越国大将,将越王君臣逼上会稽山。然而在不知情的情形下,伍子胥的次子伍辛被自己的胞兄杀死……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废材的穿越:无赖嫡女惹桃花

    废材的穿越:无赖嫡女惹桃花

    这是一个从精英变成废材的穿越……<br/>这是一个优良品种变成劣质品种的穿越……<br/>她,帝罗国相府嫡女,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载……<br/>一次闭关练武,她走火入魔,昏厥在密室中……一朝醒来,前程往事尽忘。<br/>从此,精英变废材……不仅武艺尽失,召唤无门,灵术不灵,而且,性情大变……<br/>
  • 横扫异世之我是传奇

    横扫异世之我是传奇

    我们就是黄金族最后流下来的人,虽然被打败了,虽然一直过着东躲西藏的日子,但是一个天才的横空出世,是否能挽救整个黄金族,是否能斗破苍穹?
  • 遇见一些人,流泪

    遇见一些人,流泪

    世界上最触动人心的东西,其实是人的命运。可以说,这是一本人物小记,也可以说,它是一本心情手记。翻读它,就像触摸人物柔软的命运。不管是李叔同,还是三毛,还是诗人普拉斯,画家潘玉良,歌手科恩……他们的生命是多么伤感,孤独是多么深刻,情感是多么脆弱。他们的爱与恨,和他们的作品一样,让人爱怜,让人惊叹。爱情会崩溃,寂寞会唱歌,人生会告别。遇见了20个人,遇见了他们的脆弱与眼泪……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