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2900000010

第10章 从"喜鹊登枝"到"金光大道"的人生历程及其创作 (10)

还是那句话,研究文学,就从文学本身出发,细心体会作品在哪些地方触动了自己的阅读感受,一切外在的尺度都无法代替文学感受,虽然浩然抒发的集体主义精神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政治宣传色彩,可在写作方面,浩然用小说有效地证明了他的文学性。翻阅《艳阳天》,乃至《金光大道》,在虚构的阶级斗争故事背后,令读者激动的不是阶级斗争的惊天动地,而是萧长春们为坚守某种生活理念而共同奋斗的激情与愉悦。不管他们坚守的理念在当时和如今有何种评价,哪怕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激情,无论什么时代,年轻人的蓬勃奋斗总是令人振奋的。读浩然小说,其间内蕴的青年人的奋斗与乌托邦激情,使之不同于其他合作化小说,随着阅读我们明显感受到一种激昂的青春气息。《艳阳天》里一群全心投入农业社建设的青年搞起了封山育林、广植果园的试点。在这块新开垦的苗圃上,我们读出青年人的憧憬:"年轻人为什么不欢乐呢?......他们心里充满着春天,春天就在他们的心里边。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欢乐与追求。这片绿生生的树苗,是他们共同的、绿色的希望。在他们的眼前,常常展现出一幅动人美景:桃行山被绿荫遮蔽了,春天开出雪一般的鲜花,秋天结下金子一样的果实;大车、驮子把果子运到城市里去,又把机器运回来。那时候,河水引到地里,东山坞让稻浪包围了;村子里全是一律的新瓦房,有像城市那样的宽坦的街道,有俱乐部和卫生院;金泉河两岸立着电线杆子,奔跑着拖拉机......人呢,那会儿的人都是最幸福最欢乐的人了。"这幅美景预支着未来的希望,这群青年人脚踏实地从小小的苗圃做起,一个小火花传递着无限奋斗的激情,这就是青年人的特质,为了心底的美好期盼,他们努力克服现实中的困难。《金光大道》中的高大泉带领青年社员外出采石,为办好农业社节省开销,他们夜宿松柏坡。小说写到一个青年干部为理想起步而精心打算:"高大泉往宿营地走,寂静的山谷响着他脚踏石子的声音。他用手掂着可做柴草的鸟窝,心里盘算起过日子的事情。

他想,现在已经在工地上干了十几天,除去吃用盘费,买的那辆破旧大车的本钱也挣出来了。他想,往后接着干,再领到工钱,就给组员们买口粮;口粮准备充足,余下钱买些肥料,再用到青苗地里;手头还宽绰的话,应当添置几件秋收用的小工具。他想到秋收,就如同小孩子想到过节日似的,心里充满着向往和激动。组织起来的翻身农民,能够从分到手的土地上拿到第一次收获,就算站住了脚,互助合作也有了根基,从此就能够一步一步地朝前发展。"浩然笔下的青年人,像桃花源里的武陵人,渴望超越现实中的生存局限,将共产主义期许的美好未来作为奋发的蓝图,期望创造先前不曾有过的世界,并为之同甘共苦、重义轻利。即使他们努力的目标和结果受人质疑,即使在今天看来那是一个时代乌托邦,但任何时代青年人为其理想而奋斗的本质是无可诟病的。

从现代"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年轻人作为新生力量的崛起,开辟了中国文化新质,青年一代觉醒了,为民族振兴而奔走相告;新中国建立后,同样有一群青年人披星戴月、万众一心地渴望改变旧制度,为创造前所未有的新生活而共渡难关,这种青年人的朝气特质属于人类本性,在不同时代、不分政治意识形态性质的社会里闪耀着它的光芒。在浩然小说里体现出的这种年轻生命的热忱,即使是乌托邦性质的消耗,也成为剥离小说时代政治意识形态话语,打动读者之心的优质文学特质之一。从某种深层阅读体验感触而言,浩然的这类文本完全可以读作青年人为自我认定的理想、青春而奋斗的故事。每个时代,都有年轻人独有的热血抛洒途径。五六十年代的青年人选择了为天下而公的理想,并为之付之挚诚。尽管时代变迁,从不同立场对他们的理想,我们有着个人见解,但在心灵深处,我们无法否认青年人为理想而奋斗的生命本能。作为文学表达,作家在作品里体现的桃花源寻梦者的真诚理想与努力,这种情怀是十七年文学里其他作家不多体现的情感。在这点上,浩然用小说艺术证实了他的文学感染力,是另一个祛除政治话语,浩然小说依然具有存活理由的文学因素。

怎样看待浩然文学本身保有的独特魅力?评价浩然,不脱离时代政治话语是必要的,可是之后呢,作为文学研究,寻到作品与读者心灵交汇的地带才是最重要的,跳不出政治意识形态,不断纠结在历史政治、政策等外围视线,不愿进入文学本身考察浩然的文学性,始终无法说清浩然小说在政治写作之外的独特性。文学说到底,是个阅读体验问题,是人与人、读者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进入文本内部,我们才真正与浩然进行心灵对话。在这种对话中,我们不仅要知道浩然告诉我们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感受到了什么,这才是文学的本质,也是文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可是,这对于长期受意识形态束缚的研究者却是最难做到的。所以,围绕针对浩然的是是非非的评价,我认为只有走进文学内部,在人与人的心灵对话中,体会哪些感触了我们,又是什么打动了我们,这才是体验文学的根本之道,才是说清楚浩然创作独特性的有效途径。

第三节 浩然如何被"经典化"

前面一节提到浩然创作的独特性,接下来我们继续考察浩然在十七年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小说创作是如何被"经典化"的。整体说来,新中国主流文学中被塑造为经典的长篇小说为数不少,在政治与文学一体的时代,文学经典化的塑造印刻着政治的印迹。提到众多的红色经典作品,我们耳熟能详,却少有探究这些作品何以能称为"经典",又是怎样被确立为"经典"的。浩然的代表作《艳阳天》、《金光大道》是两部争议较大的小说,尤其是《金光大道》,从20世纪70年代出版到作家不久前离世,针对这部小说的评价褒贬不一。面对这些是是非非的争议,考察浩然留存的时代文学产物是怎么被经典化的,厘清在作者、读者、评论互动的文学场域中,"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的浩然及其代表作如何一步步成为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文学经典,自然意义重大。在当今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如何生产、传播文学效应,如何人为制造文学"经典",这些都为我们认识主流作家的经典化提供了有效渠道。

一、经典的释义与前提

经典,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是经过历史选择的最有价值、最能显示精髓、最具代表性、最完美的作品。根据这样的解释,能够成为经典之作的文本,首先应具有丰厚的文化内涵,展示人类精神的根本问题,并且与特定时代相结合,有代表性和震撼力。在文学创作与传播泛政治化的十七年,文学"经典"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游离了原初的定义。十七年文学经典的生成,政治取舍是关键,经典的生产在于是否符合典范性的文艺政策。在特殊的十七年文学场域中,考察文学经典化历程,首先应关注它的生成前提。

十七年文学体制的生成是浩然本人及其小说《艳阳天》、《金光大道》被誉为无产阶级文学经典作品的前提。一般而言,作品出版进入读者接受阶段,学术团体、报纸杂志具有关键作用,它们充当着阐释者,对文本经典化起主要作用。当代文学取消了晚清以来以杂志、报刊为中心的文学自由生产、传媒机制,文学传媒的自主空间非常有限。政治权力掌控文学创作、宣传渠道,收缩文学批评权利,极大地凝聚权威批评导向并限制异己声音的发声,大大增强了《艳阳天》、《金光大道》等主流文学的"经典化"成功率。

特定文学体制的生成,不仅约束了文学的生产与传播,同时通过各种方式转化为大众接受者的主动认可,使文学接受达成共识。"受众需求"为《艳阳天》、《金光大道》这类符合体制化的创作经典化提供前提。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受众需求得以实现,归功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扫除文盲工作的大力开展,从1949到1956年,党政工作不断强化这项工作的落实。没有扫盲工作的普及,没有文学意识形态功效接受对象的配合,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较低的全国教育水平上,试图加强文学宣传、控制作用,会极其费力。文学服务的主要对象--工农兵的文化普及,是主流文学经典化得以实现的又一前提。

文学作品实现经典化,除文学机制、受众需求外,发行传播也很重要。作家创作产品,必须通过有效的传播途径,使作品普遍到大众阅读的程度,才能使经典化成为可能。《艳阳天》和《金光大道》能在十七年畅销全国,乃至在农村地区可以购买到,离不开官方文化部门的大力发行和售书支持。新中国成立后,全力建立覆盖全国的图书发行网络。1956年,国家文化部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发出指示,要求基层供销社经营图书发行业务,加强图书发行力度。文学作品才得以进入分散、偏远的广大农村,为六七十年代浩然小说流行城乡创造条件。

经典的树立,离不开特定的文学体制和传媒机制,十七年文学的生产、传播形式为《艳阳天》《金光大道》等主流文学经典化创造了前提。

二、经典化的实现

浩然的"经典化"地位主要是通过两部长篇代表小说实现的。《艳阳天》是浩然三十而立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金光大道》接续《艳阳天》,确立了浩然无产阶级文学战士的地位。根据经典是阐释者与被阐释者文本之间的互动结果,十七年文学经典化过程涉及文学体制、出版、评论、读者等因素。这两部作品毫无例外地遵循了十七年主流文学的"经典化"运作模式,同时显现出不同寻常的特质。

(一)经典的出版及报刊推广

文学作品只有发表或出版,才能面对更多的读者,而不同级别的出版社或杂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品面世的第一步成就。《艳阳天》是一本差点被埋没的著作。据浩然在《口述人生》里讲,当雄心壮志的青年作家浩然兴致勃勃地准备将刚刚脱稿的《艳阳天》拿给人民文学出版社时,电话那头的冷淡浇灭了作者的兴奋,转念给了另外一家大型杂志《收获》。很快,这部反映当前农村合作化运动中阶级斗争生活的长篇小说得到《收获》的青睐。在发表之后,人民文学出版社辗转又向作家索稿,年轻气盛的作家拒绝给稿,经过浩然所在《红旗》杂志上级领导邓力群做工作,《艳阳天》最终于1965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段小插曲增添了小说面世的曲折,也庆幸权威出版社的出版为《艳阳天》获得极大反响、成为经典提供了良好条件。

《艳阳天》面世后,立即得到文学刊物、评论者的关注。最早的介绍文章是1965年1月《北京文艺》上王主玉的《评长篇小说〈艳阳天〉》,文章阐释《艳阳天》的成就道:"比较深刻地反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村中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作者选择这个时期的重大题材,截取典型的生活面貌加以艺术体现,是既有历史意义、也有现实教育作用的。"这几乎成为后来每评必重复的评价。确立《艳阳天》作为社会主义现实教育意义作品的性质,在政治大于文学意义的时代,这种评价是正面的,首先为浩然小说经典化提供了政治性的定位。

接着,《文艺报》在2月组织北京京郊公社农民基层干部座谈小说。最高文学机关刊物《文艺报》组织农民读者座谈并推荐作品,这一举措充分肯定了小说的文学政治地位。在大力提倡为工农兵服务的文学时期,《文艺报》举起《艳阳天》这面文学创作实绩旗帜,为小说经典化的确立提供了重要信号。以《文艺报》和农民读者两个群体的名义发出评论,在当时具有权威意义:一个是代表党的文艺喉舌,一个是代表国家的主人。因为受到机关刊物《文艺报》的关注和肯定,小说在发表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快速进入全国文学关注视野。随后,从1965年2月开始,《光明日报》、《天津日报》、《北京日报》、《安徽日报》、《羊城晚报》等重要国家及地方报刊陆续推荐,推动了作品在全国的影响效应。

集作家更大心血而创作的《金光大道》毫无疑问地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于1972年8月和10月发表重要评论文章,随后,更多的报刊介入《金光大道》第一、二部的评论活动,《人民文学》、《文汇报》、《解放军报》、《安徽文艺》、《天津文艺》、《河北文艺》、《黑龙江日报》、《北京日报》从1972到1976年不断推出文章,并且引起香港《文汇报》以及日本《咿呀》文学刊物的关注,很快进入全国性的文学关注视野。

(二)学术研究机构对经典化的推进

同类推荐
  • 火如何灼痛它自己

    火如何灼痛它自己

    塞巴斯蒂安·荣格尔自创了一门专业,他复活了自然的戏剧与人类的本性。很少有作家到过地球上如此迥乎不同且求生艰难的角落。没有人提供过对于极端事件的更触目惊心的思考线索。从美国西部闷烧的雷电山火,加勒比海惊心动魄的鲸鱼捕捞,克什米尔危机四伏的旅行,到科索沃腐烂发臭的集体坟墓、塞拉利昂无情无义的钻石交易,再到阿富汗无止无休的炮火硝烟,《火如何灼痛它自己》一书向人们展示了世界上最危险的一些地方和局势中的细枝末节。
  •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

    本书题为《世纪转型期的湖北诗歌研究》,实际上涵盖了当代湖北诗歌的全部历史。简要勾勒1949年以来湖北诗歌创作的历程,是为了更好地显现十七年———文革———新时期———后新时期(即转型期)的发展脉络,突出当下,突出转型期的新变。不敢称之为“史”,是因为自知尚未涉猎湖北诗歌全貌,肯定遗漏了某些好诗和好诗人。把最具个人化色彩的诗歌写作分成几大类论述,确有图方便之嫌。很多丰富精彩、又不宜归类的个例被淹没被忽略,儿童诗亦未涉及,在这里只有抱憾了。本书也涉猎了部分以小说和散文名世的作家的诗作,但未以小传的方式介绍,只是为了体例的统一。
  • 崇明岛传

    崇明岛传

    本书着重写崇明岛的历史,从而使崇明岛的特色,包括其形成的地理环境、大浪淘沙聚沙成洲的神奇、沙洲涨坍垦拓不止的垦拓精神、薪火不断的教育与文化传承,得以突出。
  •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弘扬学术是一项崇高而艰辛的事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学术出版园地上辛勤耕耘。我们将坚守自己的文化理念和出版使命,“当代中国人文大系”是一套开放性的丛书,为中国的学术进展和文明传承继续做出贡献。,收获颇丰,不仅得到读者的认可和褒扬,殷切期望新出现的或可获得版权的佳作加入。也得到作者的肯定和信任
  • 世界上最经典的128篇哲理美文

    世界上最经典的128篇哲理美文

    人生最美,就是一路行走;一路拾捡前人散落在草丛里的思想瑰宝,观一颗从暗夜里醒来的露珠,赏一株在悬崖边绽放的花朵,装一襟从时光隧道里吹来的轻风,然后染一身智慧的芬芳。篇篇美文,段段经典,字字珠玑,句句金玉,润泽心田,激励人生。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是你,赐我隔世阑珊(已签约出版)

    是你,赐我隔世阑珊(已签约出版)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爱别离】夏禹野,从她之后,他不对别的女人微笑,自从这个花安安出现,一切黑白颠倒。【怨长久】莲爵,她沦陷在他的温柔之后,却被他残忍推开,笑容背后是蜜糖裹着的刀刃。【求不得】萧楠,爱她十年,从男孩到男人,他一直是走不到她心里的那一个。【放不下】严柏乾,他始终没有放下,那个卑微的小女孩,在很多年之后,还是难以忘怀一个微笑。南江,一个充满了期期艾艾,等等待待,疯疯狂狂,痴痴颠颠的城。花安安,一个飞蛾扑火,不辞辛苦,坚忍等待,倔强任性,善良柔软的灵魂。姹紫嫣红的演艺圈,勾心斗角的争宠上位,名利钱财的诱惑,她是重生的佟默然,她是新生的花安安。在事业与爱情之间两难,在友情同同情之间徘徊,在爱与怜悯之间抉择。我是谁?谁爱我?是谁赐我,隔世阑珊?一一有话说:此文为了质量,一天两更,图推酌情加更,钻石花花加更。爱我的亲,如果给不了我钻石鲜花闪耀,请赐我爱的力量,给我一句留言,就足够。写文,只是想要分享我的故事给你们,世界很狼狈,渺小的我只是在尽最大努力给你们幸福的味道,让孤军奋斗的你们不至于寂寞。一一开微博了,上面可有我的照片,哈哈,诱惑你们加我。http://m.pgsk.com/1790874077ps:欢迎进群热络~~~~~*《那时纨绔》群:102129571**《花花世界》新群:125286359*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誓不成婚:帝少索情99天

    誓不成婚:帝少索情99天

    21世纪杀手组织首领的千金颜堇舒与未婚夫厉爵遭人设计陷害坠入悬崖后,意外穿越到一个神秘星球。原本相爱的两个人穿越后,各自遇到了另类的姻缘,颜堇舒落入神秘星球的第一黑暗大家族,与家族腹黑高富帅-二少洛玮恩擦出火花,他夺走她的唯一,当作筹码,对她日夜掠夺折磨,从此上演一段虐恋。
  • 做领导的五星级助手

    做领导的五星级助手

    领导与助手,是互相补台、荣辱与共的角色关系。一位高绩效领导,背后必定有一位高绩效助手。作为高绩效助手,必须具备48种特质,这48种特质由四大方面构成,即职位认知、职位职责、职位能力与职位态度。各类型助手如果从这四大方面增强自己的工作能力,工作起来自然会得心应手、应付自如,成为领导理想的、不可或缺的亲密战。
  • 恋爱无公式

    恋爱无公式

    他正是时下红得发紫的天皇巨星,当“外貌协会”的会长,也绝对没有问题的,骄傲又自负!可这死女人第一次碰面,鄙夷的眼神怎么回事??她成功地挑起了他体内的“土匪因子”。决定缠上她了!缠到她爱得他“死去活来”为止!到时候再一脚——踢她到太平洋去!然后,再潇洒告诉她,“女人,这就是你敢无视我的代价!~
  • 西地平线

    西地平线

    本书分三辑:第一辑“西地平线”,是作者这些年在陕甘宁青新生活、旅行、考察的散文。第二辑:“最后的骑兵”,是作者在新疆当兵5年的感悟。一个成熟男人的浪漫、一群最后的骑兵的剽悍,在中国当代文坛以浪漫和理想主义色彩为其创作特色的高建群,将一切孤独、无奈、悲凉、艰苦和凶险都深藏在心里,展现给你的是一个普通士兵对国家的那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它带给你的无穷的想象是任何其他文学文艺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第三辑:“生活培养出作家”,作者抒发对故乡、对友人、对亲人的真情实感,在本书中让你体味到文字语言的独特的魅力,畅谈对文学、对足球、对社会的看法,得出“作家是生活本身培养出来的”这一真知灼见
  • 每天学一点文学常识

    每天学一点文学常识

    当我们翻开书,去努力寻找时,才恍然发现,那些常识性的知识,是我们学习、工作、生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常识是最基础的、最朴素的,但同时也是最丰富、最深刻的。《每天学一点常识》书系立意于打破学科壁垒,推广学科常识。本书《每天学一点文学常识》就是《每天学一点常识》书系之一。它通过知识+故事的形式,让你轻松悦读,并掌握文学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