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31600000004

第4章 导言 (4)

克什米尔问题无疑可以被看作民族主义问题,但这并没有触及其最深层的本质。而且,尼赫鲁的话带有很大的误导性。曾任巴基斯坦总理和总统的阿里?布托就严厉地批评他所说的观点,认为这是不可接受的主张Bhutto, Zulfikar Ali,Kashmir, speech delivered to the Security Council(Vol1), Karachi: Government of Pakistan, 1964, p9。更为重要的是,根据着名的印度边疆史专家阿拉斯太尔?兰姆考证,印度最初制定克什米尔政策时主要是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而非意识形态的目的See Lamb, Alastair,Incomplete partition: the genesis of the Kashmir dispute, 1947-1948, Karac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所以,克什米尔作为印度世俗主义的象征或许是克什米尔问题产生的结果,而非其原因。

另一种观点则是强调个人因素的重要性。印度学者达斯古普塔认为:“第一次印巴冲突的开始及其过程,不能仅仅依据对抗双方的政治目标和军事能力来解释。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在印巴军队中任职的英国官员,就印度而言则英国人蒙巴顿总督的作用尤为突出。”Dasgupta, C,War and diplomacy in Kashmir, 1947-1948,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2002, p 9这种观点主要是抱怨英国当时没有顺从印度的要求,反帮助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的活动,从而造成了克什米尔问题。但是,巴基斯坦学者则认为:“尼赫鲁-蒙巴顿联盟是巴基斯坦创立的一个背景。”Kadri, Syed Shameem Hussain,Creation of Pakistan, Lahore: Wajidalis, 1982, p396 认为蒙巴顿偏袒印度,导致了克什米尔问题产生,给巴基斯坦制造了许多困难。

另外,金斯雷?马丁至死都坚信,尼赫鲁的族裔出身是克什米尔问题的根源Chopra, V D,Genesis of Indo-Pakistan conflict on Kashmir, New Delhi: Patriot Publishers, 1990, Introduction, p10。

但也有学者认为,克什米尔的潘迪特一旦离别了家园,很少有再怀恋故乡的……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之所以常常访问克什米尔,这与其说是由于克什米尔勾起了深藏在他心中的故乡怀念,不如说是由于他喜爱那里的山岳和冰河[印]克里尚?巴蒂亚着,《英迪拉?甘地》,上海师范大学外语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0页。以前的出版物显示,国大党和印度最初的克什米尔政策是由尼赫鲁制定的,但后来公开的资料表明并非如此,而是由时任副总理兼土邦部长萨达尔?瓦拉伯巴伊?帕特尔萨达尔?瓦拉伯巴伊?帕特尔(Sardar Vallabhbhai Patel)是国大党中与尼赫鲁并驾齐驱的实权人物。帕特尔是印度政坛现实主义势力的代表,尼赫鲁则是理想主义的领军人物,再加上精神领袖圣雄甘地,一同被称为国大党的“三巨头”。主导的。因此,这种过于突出个人——尽管他是伟人——在历史事件中作用的观点还值得商榷。

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地缘政治对克什米尔局势的作用。哈斯奈恩在《1846-1921年英国对克什米尔的政策:克什米尔在英俄政治中的地位》Hassnain, F M, British policy towards Kashmir, 1846-1921: Kashmir in Anglo-Russian politics,New Delhi: Sterling Publishers, 1974一书中,考查了1846年到1921年之间英国对克什米尔的政策,认为19世纪大英帝国和沙皇俄国在中亚进行角逐所产生的地缘政治对克什米尔有重要影响。DN达尔《克什米尔政治变化的动力:从古代到现代》Dhar, DN,Dynamics of political change in Kashmir: from ancient to modern times,New Delhi: Kanishka Publishers, Distributors, 2001一书,则从长时段来进行分析,考查了几股作用与反作用的力量如何在不同时期影响着克什米尔的政治变化,其中就包括英国的地缘政治利益和冷战因素。

作为卓有成就的印度边疆史专家,阿拉斯太尔?兰姆对克什米尔问题有着非同寻常的洞察力,《克什米尔:一份争议的遗产(1846-1990年)》Lamb, Alastair,Kashmir: A Disputed Legacy (1846—1990), Hertingforbury: Roxford Books, 1991和《不彻底的分裂,克什米尔争端的起源:1947-1948年》Lamb, Alastair,Incomplete partition: the genesis of the Kashmir dispute, 1947-1948, Karac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是他在这方面研究的的代表作,前者对克什米尔问题作了一个全景式的分析,后者则集中分析克什米尔问题产生前后的历史事件。他提出一个颇有见地的观点,明确指出克什米尔问题的根源在于不彻底分治的地缘政治程序Ibid, p1。他认为克什米尔问题之所以产生,是源于印度既定的地缘政治战略,为了控制英印帝国的北部边疆,在印巴分治之前它已经决定把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视为囊中之物。

兰姆的观点遭到印度学者帕勒姆·香卡·吉哈的反驳,他的两部着作《克什米尔在1947年:对立的历史观点》Jha, Prem Shankar,Kashmir, 1947: rival versions of history, 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和《争端的起源:克什米尔在1947年》Jha, Prem Shankar, The Origins of a Dispute: Kashmir 1947, London: Pluto Press, 1995,后者是对前者的扩展和补充,主要是驳斥兰姆的观点。

兰姆把分析重点放在英国政策对克什米尔问题产生所造成的影响,吉哈则侧重于从印度人的立场来进行分析和反驳,两人都有为本国的过错进行开脱之嫌。吉哈基本上是就事论事,缺乏对同类事件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的格局过于狭小,从而使得他对兰姆观点的批驳显得较为脆弱。其实,兰姆观点的不足之处在于,他过于强调印度政策的原罪性,对于克什米尔穆斯林的主流投靠印度所造成的影响评估得不够充分。从当时的法律来看,印度并非没有权利获得克什米尔,且克什米尔最大众化的政党国民会议党对它的支持也是一个值得充分考虑的问题。此外,兰姆只是把地缘政治作为某种因素来解释克什米尔问题,还没有把它上升为理论工具来展开全面的论述。克什米尔问题的确具有地缘政治的性质,但印度的地缘政治战略只是它产生的决定性因素,并不足以解释全部的现象。要对克什米尔问题作出系统阐释,必须把它放置在更长远、更广阔的背景下加以考查。

克什米尔问题不仅是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也是研究生攻读学位的选题热门。根据在PQDDPQDD: 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s,是美国ProQuest公司(原名叫UMI)出版的博硕士论文数据库,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硕士论文数据库上的搜索,与本文主题相关的博士论文主要有如下一些:

帕特丽夏?科尔维?辛普森的《国际政治中的克什米尔争端》Sympson, Patricia Colway, Ph.D., The Kashmir Dispute in World Politics, ST Johns University, 1968,是美国圣约翰大学1968年的博士学位论文;巴希尔·艾哈默德的《主要大国对克什米尔争端的政策:1947-1965年》Ahmad, Bashir, Ph.D.,The Politics of the Major Powers Toward the Kashmir Dispute: 1947-1965, Nebraska University, 1972.,是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1972年的博士学位论文。这两篇政治学博士论文写作的时间相差不远,在第二次和第三次印巴战争之间,那是克什米尔问题的转型期。它们的优点在于对克什米尔问题作了一个大视野的分析,尤其是对美英两国的政策背景有独到的见解;它们的不足之处在于对查谟和克什米尔土邦的形成过程和内部政治特征没做深入的考查,对于相关事件的历史背景没有进行详实的剖析,故而对问题的研究略显粗糙。

罗伯特·布鲁斯·奥斯本的《陆军元帅克劳德·奥钦莱克:印度军队和印巴分治》Osborn, Robert Bruce Ph.D., Field Marshal Sir Claude Auchinleck: The Indian Army and the partition of India,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on Austin, 1994,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1994年的博士学位论文。该文考查了英印军队末任总司令奥钦莱克力图公正地,根据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后的实际需要来分割印度军队的行动,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了印军分割在印巴分治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对克什米尔问题的影响。作者认为国大党主要领导人想让巴基斯坦先天生存能力不足,与蒙巴顿勾结使克什米尔加入印度从而导致了克什米尔问题的产生。

艾姆?赛福鼎?柯哈雷德的《地缘政治和地区现实:美国与印巴之间的克什米尔争端,1947-1954年》Khaled, Amm Saifuddin, Ph.D., Geopolitics and regional reality: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Kashmir dispute between India and Pakistan, 1947-1954, Mississippi State University, 1990,是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1990年的博士学位论文,伊兹雷利?南达穆迪的《美国对印度的感知和政策选择:1965年印巴战争的个案研究》Nandamudi, Israel, Perceptions and Policy Choi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towards India: A Case Study of Indo-Pakistan War of 1965,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1998,是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1998年的博士学位论文。这两篇论文侧重于从美国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克什米尔问题,可以说是站在美国的立场来看待问题,故而对于克什米尔的历史几乎没有涉及。它们对于美国政府在相关阶段的政策背景做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一些精辟的见解,对于本文的研究颇有助益。

同类推荐
  • 群众利益无小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要把握方向做好大事,对于每一件小事,我们也必须认真对待、高度落实。本书通过生动的案例阐释了公务员工作的基本态度、基本原则等,并提供了一些详细的调查、沟通等工作技巧,帮助公务员提升提高工作效率和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 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探析

    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探析

    关于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的特征、价值取向、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政治制度文明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政治体制改革是邓小平政治制度文明的根本手段、完善基本政治制度中政治制度文明思想等等。
  •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所谓权,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基本规律。仍然不过是为了满足贪婪者的私欲。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灭亡的具体原因很复杂,但是,是指公共权力;所谓私,是与公相对立的个人私利。,或为金钱,就是利用、窃用、滥用公共权力而满足一己之私。腐败导致灭亡,早在文明诞生前夜的传说时代,我国腐败现象就已产生。当历史进入阶级社会后,腐败遂成为附着于统治阶级身上的痼疾。这些腐败现象在每个王朝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据文献记载。以权谋私,究其根源无不与这些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其形式林林总总、五花八门,严重的腐败导致速亡,或为权位,但归结其根本,腐败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行为
热门推荐
  • 城堡之心

    城堡之心

    被浓雾隔离的莱恩子爵领,无数次的魔物攻城战,一名年轻的骑士侍从在初次遭遇恶魔的战斗中身受重伤,昏迷三天后才醒来,这昏迷的三天成为小侍从走向辉煌英雄之路的起点,因为谁也不知道,他的心脏已经在胸腔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巍峨庄严的城堡!手握人类主城,建立辉煌功绩,黑暗笼罩世界,城堡之心不灭!向新旧书友推荐一下自己的同站作品——炼金之刃
  • 仙魔剑神

    仙魔剑神

    从一个小门派一步一步踏上霸虎剑宗。云端跌入深谷,太古时期惊天一战,被宗主扫地出门。看着曾经熟悉的山门,九把神剑碎裂成二十七块碎片散落天下。废物终有逆袭日,原是霸虎剑宗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剑师,机缘巧合下得到魔剑碎片邪,修为被废,修为暴涨,却不料父亲被杀,声名鹊起。令狐雄,令狐雄嘴唇微启:这里今日注定血流成河······
  • 虐仙记

    虐仙记

    仙道不仁,以天地为洪炉,烹虐众生!一背负柴刀的少年,愤然而起于陇亩之间,抒写逆天的传奇!人道合于天道,天道合于仙道,仙道合于自然。
  • 鉴宝术士

    鉴宝术士

    林洛是古玩店的一个小小保养师,爷爷去世之后,留下一本彩绘笔记和玉佩。彩绘笔记记录了爷爷的职业传承,而爷爷盘了多年的玉佩却发生变异,让林洛获得鉴宝的能力!商骨周玺,秦俑汉匣,唐朝三彩,宋朝名瓷……明代书画,清朝兽首…竹、木、牙、角,文房四宝……尽在掌握!因玉佩变异,同时继承了爷爷职业传承的林洛,堪舆风水,分金定穴,感山川地理,辨气运长短,也成了他必备的技能!…………得到如此眷顾的林洛,会演绎怎样的传奇?
  • 丫鬟不出墙

    丫鬟不出墙

    本文已加入半价活动---------------------------------------------------------------------------------------本文女主非无所不能,非小白文,不喜慎入!将爱咬在我嘴边就当爱你都需要勇气若有天哭到对望都不相见留赠你一段情做留念兜转的结局若只得牵挂还是说天意难违吧淡然如她,封心锁情却控制不住一刹那的悸动冷酷霸道如他,早有所恋,却一点点沉沦在她的如风淡笑妖魅温柔如他,肆心猎爱没有攻破她的城池,却已经失地千里她一心远避尘祸,却屡屡被卷进漩涡被人仇,被人害,失心失身,更失命初明心意他却牵着别的女子走向婚礼只剩下不爱的他,在她耳边呢喃承诺:一生一世,不离不弃好吧好吧,既然兜转的结局,只剩下留念那她,就听从命运的安排吧她终于愿意为他戴上凤冠,穿上霞帔却为何,再次将他送到她面前?假若爱早有天意,上天的旨意到底是他,是他,抑或是他?----------------------------------------------------------------------------颜的作品:《亦妆》《王妃离家出走》《穿越青蝶传说》隆重推出【潇湘十二少】大作:蓝大少:【傻儿相公】颜二少:【情人十八岁】女三少:【红楼之禛玉良缘】云四少:【妖精女佣】诺五少:【“抢孕”妈咪】丫六少:【狐狸老公好闷骚】乐七少:【吃你吃上瘾】彤八少:【王爷,我休了你】然九少:【小妾好撩人】吧十少:【圈养绝色相公】银十一少:【无福消受美男恩】妖十二少:【娃娃小娘亲】&&&&&&&&&&&&&&&&&&&&&&&颜的圈子,亲们可以去捧捧场:http://m.pgsk.com/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活着,因你而美丽

    活着,因你而美丽

    以大量翔实生动的第一手资料呈现出盛志勇院士在我国烧伤医学上的巨大贡献。这同是地是对整个人类未来的贡献。,这是描述我国著名烧伤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的长篇传记。作者以尤其动情的笔调咏叹了主人公毕生倾力于青春美丽、生命美丽的烧伤外科学
  • 天堂重生

    天堂重生

    “我爱的是你的心而不是你的人。”“可是那就是我的心。”他看着她,期待她说出一个让他安心的答案。“不,那不是你的心,那是肖儒的心,不是你的。”她面无表情的说。可是却深深的伤透了他,这段情,这份爱要如何的继续……
  • 彪悍娘子娇弱夫

    彪悍娘子娇弱夫

    夫妻交拜时,她袖中无意间飞出的菜刀差点砍死她的夫君洞房花烛时,她的夫君手拿血帕差点咳死在她的面前*初见他时,他白衣若仙,俊颜无双再见他时,他身着吉服用秤干挑起了她的盖头红烛下,他笑得宛若谪仙白皙的容颜渐渐变红,他低眉浅笑道:“咳咳,娘子,为夫为你宽衣解带可好?咳咳……”她为他的倾世容颜所折服,可是那一声好字还未出口只见她的夫君已经口吐鲜血,压在她身上若死人般毫无声息……*成亲那日,他丰神俊朗,骑着高头大马替他二哥迎她过门看见的不是身着凤冠霞帔的她而是腰别菜刀一脸视死如归的她银白月光下,他曾对她说:“总有一天,我会带你离开这里。”不想,有一天,这个诺言竟然实现了……*他是垚国的皇子权势滔天,却对她有着莫名其妙的恨他曾告诫她:“离他远一点,否则你会生不如死。”然而,沧海桑田斗转星移,那个生不如死的人好像却是他自己……*她——远近驰名的鱼贩西施将如何用一把菜刀驾驭众美男---------------------------推荐自己的完结文:《小妾是这样炼成的》为何她一穿越就脱了她家夫君的裤子?《英雄难过囧女关》十五岁那年,她在哥哥的碗里下了药,让自己成为了哥哥的人《傻妾》一个傻女竟然也敢红杏出墙,还不知廉耻地怀了身孕
  •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