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首古诗词 | 立夏古诗词,胡俨《久雨喜晴明日立夏》


▲点击上方音频,听主播朗读《久雨喜晴明日立夏》胡俨〔明代〕
一月厌雨声,忽逢今日晴。
春从花上去,风过竹间清。
睡美新茶熟,身闲野服轻。
近来多坦率,客至倦逢迎。
译文
一整个月都在下雨,一听到雨声就很厌烦,到了立夏前一日,天空突然就放晴了,真令人心情愉悦。
春天从花尖上倏忽一下飞过;风儿从竹林间吹过,留下阵阵清凉。
睡觉是香香的,新茶上市,正在鼎中煎熟;身体是清闲的,夏日村服上身,是那么轻便舒适。
最近以来,为人多坦诚率直;客人来了,懒于曲意逢迎。
注释
茶熟:意为煎茶
野服:指村野平民服装。逢迎:多含贬义,为“迎合”之意。另有”迎接接待“之意。

赏析
这是明代诗人胡俨的一首立夏诗。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借助雨后天晴的特殊景象,来勾勒立夏的美好与诗人内心世界的淡泊宁静,自然生动,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一月厌雨声,忽逢今日晴。”首联是说,一整个月都在下雨,一听到雨声就很厌烦,到了立夏前一日,天空突然就放晴了,真令人心情愉悦。“一月”,言下雨之久。“今日”言放晴之乐。在诗人心中,似乎是立夏的到来驱赶了连绵的雨季,这使得诗人对于立夏生出了一份喜爱与期待。一个“晴”字,不仅仅是天空放晴,更寓意着心情愉快。“春从花上去,风过竹间清。”颔联是说,春天从花尖上倏忽一下飞过;风儿从竹林间吹过,留下阵阵清凉。

颔联可谓写立夏的名句。语言极其轻盈,意境极其美好。春去风过,意味着春风渐渐走远。于送春之际,又迎来了立夏之惬意。一句“风过竹间清”正是立夏美好最生动的写照。“睡美新茶熟,身闲野服轻。”颈联是说,睡觉是香香的,新茶上市,正在鼎中煎熟;身体是清闲的,夏日村服上身,是那么轻便舒适。颈联具体写立夏的美好。可以睡午觉、可以煮新茶、可以“无事小神仙”,可以穿夏衣。“美”“熟”“闲”“轻”四个形容词,一下子就将立夏的美好写尽了,极其巧妙,可谓是情到深处的一种自然流露。“近来多坦率,客至倦逢迎。”尾联是说,最近以来,为人多坦诚率直;客人来了,懒于曲意逢承。“坦率”二字,即坦诚率直,是言诗人近日之心境,比较看得开,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需要顾虑再太多。平日里总是为了生计,疲于应付,现在诗人想通了,实在没有必要。即便贵客光临,也不再曲意奉承了。当一个人欲望减少,就会看淡一切,与其将时间花在别人身上,不如多关注自己的内心。人生苦短,又何必为难自己呢?纵览全诗,语言清丽脱俗,心境平淡悠然,胸襟豁达宁静,夏意情趣昂然,是为立夏诗中的绝妙佳作。
作者:严勇,文学硕士。曾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刊发诗评近百篇。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学员。已出版文史集《泰州史话:运盐河边的城市》,散文集《读书旅行》、随笔集《风韵泰州》。发表文章千余篇。现为报社编辑。唐诗宋词古诗词(tcgsc8)专栏作家。
注:现在新建了粉丝群喔,想入群的朋友,在公众号会话里发送加群(不是在留言区回复喔)。
古龙小说中,名头听起来令人闻风丧胆,实战却不堪一击的八大高手
古龙是个非常善于制造反差的人,他写人物很喜欢用捧高踩低的方式。只不过这种捧高踩低是通过将小角色写得很夸张,看似很强大,气势逼人,来衬托主要角色的厉害。主要角色不在的时候,他们是很牛掰的存在,一副天下第一的样子,舍我其谁的嚣张态度,令人闻风丧胆。但是当主要角色入场的时候,他们风光无限的好日子便到头了,等待他们的结局很惨。1、宋中读书号2023-04-19 11:39:470000耗时5天,我总结了高中语文诗歌鉴赏6大解题技巧,记得收藏哦
高中语文的诗歌鉴赏题型是在语文考卷中占有很大的分数,但大多数的同学们都不太知道,具体的该怎么去解题,没有技巧可言。其实呢,如果想准确判断诗歌所运用的手法技巧,具体体现在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这也是让很多考生犯难的地方,对表达技巧界定不准确,区分不清。读书号2023-04-22 20:19:090000焦氏头针全解
读书号2023-05-23 20:39:400000耗时6天,我总结了高中历史七种题型答题模板,一轮复习会用到
高中历史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关键在于你能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看似一道简单的问题,往往陷阱就会越多,这也是同学们觉得历史很简单,但往往考不到高分的原因。想要把历史学好,最基本的就是知识点的掌握,但大多数的同学们都觉得历史的知识点很多,不知道哪里是重点,考点,一不小心就会把这些知识点都弄混淆。读书号2023-04-22 17:49:300000难怪独孤求败能够败尽英雄,你看他父母是谁?被金庸挥笔删除
金庸的江湖世界涌现了诸多武林高手,他们虽身处不同的历史朝代,却一样在金庸的笔下大放异彩,让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谁是射雕时代数一数二的高手?是在江湖里声名远播的五绝,还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郭靖?其实,新修版的《射雕英雄传》里隐藏了一位旷世高手,他就是《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读书号2023-04-16 13:49:5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