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6622

史上最强cp:老公装疯逆袭成皇帝,老婆带领女人上战场,开挂的人生不需解释!

读书号2023-05-23 10:26:530

在喧嚣的世界里

做一个

沉静的读书人

主播 | 留声

作者 | 利物浦早茶

配乐 | 孙文与庆龄;结尾曲 | 思美人

01

1399年,冬。

北平城外,聚集无数李景隆的士兵,眼睛通红,目光锐利。

北平城内,无数老弱病残蹲在墙角瑟瑟发抖,一眼望去都是妇女,手无缚鸡之力,脑无御敌之计。

那是个大雪之夜,雪花稀稀疏疏,落满屋檐,落满城头,火堆在雪地里清晰可见。

一个36岁的女人正在踱步,身边或坐或站的,是她丈夫的朋友和她自己的儿子。

“还有多少盔甲?”

虽是问话,但她不需要人回答。

战甲是有的,武器也是有的,给谁穿上,怎么使用,才是关键。

她突然灵机一动,妇女也是人,只要是人都可以参战。

她立即来到各将士亲眷家中,给大伙发衣服,鼓励他们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战死沙场。

妇人们与少数男丁披挂拿枪,上到城楼。城楼下,李景隆的营帐到处都是,一簇簇火球从纷飞雪花中冒出,重创城楼上的杂军。

她让人抬来大桶水浇湿整个城楼,空气太冷,水飞速结冰,李景隆的人爬到一半便摔下去,粉身碎骨。

不久,朱棣回师击败李景隆,救了自己最心爱的女人。

她就是朱棣最心爱的徐仪华。

02

1362年,明朝还没有建立,倒计时4年整,徐仪华爹爹徐达正跟着朱元璋到处厮杀,年头在洪都攻打叛变的陈友谅,年中在泸州挥师20万水军,再堵陈友谅去路。

战时激烈无比,火星子在船上跳来跳去,徐达左手拉人灭火,右手高举军刀拼杀,最后1500人死于其刀下。

等他抽身沙场,长女快一岁了。

道路还在前方,可进不可退,可走不可留,血性满格的父亲回来一看,徐仪华竟然不像自己。

她圆滚滚的小脸上透着幼稚,她胖乎乎的小手上全是粉嫩。

她太恬静,不哭不闹,水深火热与她无关。

她的童年是独立而梦幻的。父亲在外多年,保平安的口信一次次的来,却很少见面。四岁时,她还不懂事,父亲成了大英雄,父亲那个要饭出身的哥们儿当上了皇帝。

定都南京。

建国的感觉很好,安平喜乐,高大住宅,幸福家园。然而,爹爹无论是战乱还是安定,都只身在外拼杀。

血缘的影响很大,爹爹人不在家里,精神却在,她喜欢读书,却无意识地选择阅读兵书、诸子、国史。

把家族中的血气方刚发泄在学习上,渐渐地她赢得了“女诸子”的称号。

03

1376年,皇帝想与爹爹做亲家,徐仪华嫁给了朱棣。

他必定喜欢她喜欢得不得了。

结婚头一年,她生下了他们的长女。

结婚第二年,她生下了他们的次子。

结婚第三年,她运气爆棚还是女儿。

到了第四年,她又怀孕了是个儿子。

婆婆十分喜欢她,公公也对她赞不绝口。

徐仪华18岁那年,朱棣才20岁,一口气生了四个孩子,他们本打算继续生娃,但必须第一次离开父母与家乡,到封地上安家了。

1380年,朱棣带着心爱的徐仪华与四个孩子远赴北平,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立军功,扬威名,是这时期最重要的事。朱棣也不例外。他亲自带兵北征元朝,先招降了蒙古将军乃儿不花,后来又捉住了索林帖木儿。

大将在手,旗下凶猛如狼的蒙古军也成了他的俘虏——军心安稳,战斗力简直无敌。

朱棣威名大震,凯旋而归。

那两年在外打仗没顾得上生娃,刚回到徐仪华身边香火立马续上。

结婚第六年,三儿子朱高燧出生。

徐仪华知道朱棣喜欢自己,可没想到他这么喜欢。

为了不让他失望,她也有意无意地提升着自己的个人魅力。

她积极地阅读兵书,帮他出谋划策,照顾公婆,让他在外征战时好放心。婆婆去世后,公公朱元璋相当的暴躁,杀了很多人,宫里人心惶惶。

虽然解决不了这种因悲伤过度而发狂的暴躁,但她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尽孝,整整三年粗茶淡饭的尽孝。

话出口,就马上去做。

三年来,她黄皮寡瘦,让人心疼。

朱棣看不下去,七年之痒刚过,婆婆去世当年,三女儿出生了。守孝期刚结束,四女也出世了。

孩子的出生是大喜,却没冲淡亲人离世的大悲。

婆婆去世三年后,家里传来噩耗,这次是她久经沙场的爹爹徐达。

徐达像是穿越时空的人,明朝建立之前他领兵打仗,明朝建立之后他的工作依然是打仗,他的背疽病不知是什么时候染上的,似乎从没痊愈过,这次他终于被击倒了,徐仪华悲痛之余又是为期三年的守孝。

04

如果不是太子朱标突然去世,徐仪华与朱棣可能只是一代亲王,留下浪漫的爱情传说。

朱元璋晚年总觉得大海太汹涌(然而,明清时期却被称作海与帝国的时代),还是内陆安全。

首都南京离大海太近,实在是没有安全感。

太子朱标作为迁都勘察人员,长途旅行到西安实地查看,返回路上,劳累过度,病死了。

15岁的朱允炆被定为皇太孙,军功还没立,人脉也不足,怎么办?

爷爷朱元璋为保障他顺利登基,决定放大招:血洗开国大将,为皇太孙铺平来路。

大将蓝玉因与云南地区的官兵多年艰苦战斗,关系紧密,人脉关系一直延伸到京城也依然牢固不破,成为首先解决的对象。

之后京中守卫,首都主力军也遭到大规模调换。

王子10人以5个一组分批来到南京,王子可能发动政变吗?

1394年一月,朱元璋发布了《永鉴录》,里头说的是那些与皇帝对着干而被团灭的王子们的忧伤史。

之后将近5年,猛将几乎或处死或奉旨自杀,其他人也因小事被处决。

她是否会不由自主地幻想爹爹活着遭遇此事的悲苦?

她是否会觉得,朱允炆当这个皇帝代价太大?

朱允炆继位后,成为全国卫所的实际掌舵人,旗下人数之庞大,力量之汹涌,无人能敌(至少看上去如此),却让他自己产生无限遐想,放松警惕,甚至沾沾自喜。

05

皇帝集权的光环之外,最碍眼的莫过于手握蒙古精兵的朱棣。

他身份高,是朱允炆的叔父。

他能力强,在北平雄霸一方。

废掉朱棣的念头一时间暗流涌动。

朱棣旗下的百户被抓,严刑拷问下供出朱棣府中内情,密函被送往南京。

这是为了让罪状的细节更为丰富而设。

眼看局势对朱棣不利,家中仆人顺势倒戈为奸细,不断向南京告密。

徐仪华不知如何是好,干脆让朱棣装疯好了。

装疯卖傻也被当成公开的秘密,南京那边早已知晓,杀手已经包围了朱棣的王府。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很完美,朱允炆占着上风,叔父朱棣渐渐动弹不得。

但区别就在于两人手下的兵。

朱允炆的兵是爷爷留下的,而他本人也不喜欢战乱和高压治国。

朱棣的兵是蒙古俘虏与中原大军的混种,彪悍不说,与他出生入死也好几年了,生死之交的感觉搁在心头。

这还不止,朱元璋肃清蓝玉及同党后,留下了很多从印度地区来的被阉割的奴隶,他们不是宦官,是奴仆,被称为“火者”,光听名字就知道,霸气凌人!

很多火者被杀了,但一个叫马和的“火者”却很幸运,在蓝玉案发时,意外先进了朱棣府。

他身材高大,声音洪亮,在战场上能传千里,军事领导才能一等一。

朱允炆那边是盲目的自信。

朱棣这边是谨小慎微的估量。

两相博弈,局中人看不清楚,局外人倒是一目了然。

1399年6月,夫妇俩的儿子们从南京回来了——对朱允炆来说,反而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1399年7月的家宴上,朱棣邀请包围王府的官兵指挥赴宴,大家以为活捉朱棣没问题,答应了。

宴会过半,朱棣的心腹打败指挥,瞬间控制了北平。

规划许久的朱棣趁机宣布,要杀掉皇帝身边的佞臣贼子,名义:清君侧。

06

这场叛变持续三年,荡平华北,生灵涂炭。

朱棣成了据说是史上唯一以“清君侧”的名义叛变成功的人。

朱棣定年号为永乐,徐仪华被封皇后,享清福的时间到了。

继续生子不大可能,那就继续恩爱吧。

徐仪华对朱棣说,“这几年交战过多,军队与人民都又累又困,应该多让他们休息,贤才也都是咱爸留下的,你千万不要疑神疑鬼防备着人家。要是仁政,就先从亲人下手。”

朱棣高兴,答应了。他以后杀了很多人,但这一刻他信誓旦旦,徐仪华就是他感情的风向标。

朱棣说,“那就从你弟弟开始吧,我想给他追封爵位。”

三年战乱,情报网如夜间捕蛾,遍布北平与南京。徐仪华的弟弟徐增寿因为勤奋地给朱棣传情报被敌方处死了。

徐仪华坚决反对。

朱棣哼了一声,妇人之见。追封徐增寿之后,他儿子徐景昌还被允许世袭爵位。

徐仪华听说,气不打一处来,朱棣让她去谢恩,她说,“这不是我的志愿啊,去什么去?”

谢恩这事不了了之。

一天,徐仪华问朱棣,“你和谁商量治理天下呀?”

“很明显是臣子嘛,六卿啊。”

徐仪华把六卿的妻子全部叫来,温言款语地说,“侍奉丈夫,从来不止穿衣吃饭这么简单。有时候啊,朋友劝他,他不一定听。但我们女子要学会婉转温柔,这是我写的关于如何做个聪明女人的总结:《内训》和《勤善书》,你们拿回去好好学习。”

这两本书火爆贵妇圈后,又成了百姓们爱不释手的畅销书。

07

整整四年,徐仪华兢兢业业,成为明朝初期一等一的深宫才女。

大概是太辛苦,不久便病倒,一命呜呼了。

去世前,她与朱棣执手相看泪眼,回忆起往昔峥嵘岁月, “想当年,我鼓励北平将士的妻子为我扛上武器守城,这些战功赫赫的人没有获准随皇帝北巡,也没有获得及时的抚恤。”

朱棣擦擦眼角,“这时候你还想着别人。”

说完,她去世了,朱棣发誓再不立后。

08

长时间占有一个男子的依恋与尊重,对于留名青史的少数女子似乎不难。徐仪华与朱棣的爱情看点也不在此处。

她最让人惊讶的是拥有恬淡的性格,丰富的学识,还有审时度势的理智,恃宠而骄对她来说,是完全不存在的。

次子与小儿子脾气暴躁,是她劝朱棣立长子朱高炽为继承人。

朱高炽胖胖的,身体不够强健,但治国需要儒雅精神,灵动的大脑,真正的友善(弟弟派人刺杀老爹朱棣的事曝光后,是他去向弟弟求情)如果他不行,他那聪明的儿子可以顶上。

朱棣本来很犹豫,后来也就答应了。

她很聪明,而且很善于隐藏自己的聪明,用最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诉求。

她从不会让人生气,尤其是在杀气四溅的朱棣面前。

想当年靖难之役,她意志坚定地站在他后方,她从小熟读诸子百家,难道分不清这是一场篡位之旅么?

当皇宫的火光迎着南方的天空时,她难道没有一点后悔?

唯一的解释是,她深爱着朱棣,无论如何都支持他,并且她也知道这场叛变只能赢不能输,输了就是万劫不复。他们必须配合默契,决不能拆自己的后台,她可是徐达的长女,百分百的将门之后。

“我爱你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我在你面前可以是谁。 ”

朱棣与徐仪华青梅竹马,长大后又一起历暗杀、上战场。

人生的历练将两人紧紧绑在一起,而当他们爱上彼此时,爱上的那是曾经光芒万丈的自己。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