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院墙上露出一颗豹子头,吓呆宾客,老学究:只能啃一个
唐朝大中年间,小山村里有一个年老的教书先生,前三十年一直在读书考试,却总是名落孙山,幡然醒悟,不再追求功名了。后来的将近二十年,他一直在教书,人们称呼他为老学究。
这一天,是老学究的五十大寿,他特地给学堂放假一天,在家里款待宾客。院子里摆了三桌酒,亲朋好友们都来了,欢声笑语响彻云霄,老学究喝得满脸通红。

到了晚上掌灯时分,院子里灯火通明,宾客们热热闹闹地正在喝酒。忽然,院墙上有个影子一晃,出现了一颗豹子头。胆小的女客吓得尖叫起来。老学究却大笑着说:“你们别怕,这是我的小花,它不会攻击人的。”
说起这一只豹子,和老学究很有渊源,要从五年前说起。
五年前,老学究的学生当上了司马,特地带着重礼来拜访老师。酒足饭饱后,司马带着五六个随从,到深山里打猎去了,当晚就露宿在深山里,一直到第二天下午才回来。他们满载而归,五匹马的马背上都是猎物,还活捉了一只母豹,后面跟着一只小豹崽。
母豹中了三箭和两猎叉,伤势很重,小豹崽走路翻跟头,还没有断奶,不断地在母豹身上找奶喝。
司马得意洋洋地说,他准备将母豹献给刺史,养在刺史府里。刺史是武将出身,喜欢豺狼虎豹这些野物。老学究却说:“小豹崽还没有断奶,你把它们母子都送给我吧,我看看能不能救活母豹。”
既然老师发话了,司马不好不给面子,当即留下花豹母子,告辞走了。老学究请来医者救治,哪知道母豹伤势过重,拖了两天后死了。老学究就四处挤牛奶喂养小豹崽,等到它长大后,就把它放归山林了。

老学究冲着豹子招手,喊它进来,豹子越过院墙,跳了进来,来到老学究的面前跪下,老学究亲昵地拍着它的头,宾客们却纷纷躲避。老学究的儿子打开院门,在墙边找到一头麋鹿,拖了进来。老学究喜滋滋地说:“小花,你知道我过大寿,也给我送礼来了呀。”
豹子抬着头,望着眼前的宾客们,发出低吼声。老学究笑着说:“你是不是要吃东西了,我早就给你准备好了。”说完,往宾客们一指,说道:“只能吃一个。”
宾客们吓得四散走开,有一个七旬老者指着老学究,责怪说:“大侄子,我们来给你祝寿,你却用我们喂豹子,真是没良心。”
老学究哈哈大笑起来,说道:“老叔,你说笑了,我怎么可能让豹子吃你们呢?你们误会了。”说罢,他又乐得哈哈大笑起来。
笑了一会儿,他指着老者的背后说:“我让它吃猪头。”老者转身一看,原来走廊上架着三口炒菜的大锅,其中一口大锅里,煮着两颗猪头。老学究说:“豹子在我家时,我喂过几次猪头肉,它很喜欢吃。我今天特意买回来三颗猪头,中午吃了一颗,晚上再吃一颗,另一颗是给豹子准备的。”

宾客们不禁哑然失笑,他们确实误会了。他们挡着走廊了,老学究往走廊上一指,他们误以为指向他们了。
老学究的儿子将猪头拎起,用冷水一淋,提到豹子面前,豹子一口叼起,越墙跑了。宾客们虚惊一场,坐下来继续喝酒,厨师继续上菜。过了一会儿,猪头肉也上桌了。
宾客们将豹子给老学究拜寿的事情,添油加醋地一说,到处传开了,也传到了县令的耳里。县令大喜,他的爱妾得了心疼病,吃药无效。一位江湖游医送给一个偏方,要用豹子胆做主药。县令让猎人们猎取豹子,谁知好长一段时间了,也没有猎到豹子。
县令找到老学究,让他将豹子唤出来,杀了取胆,老学究一口拒绝了。县令大怒,下令将他关在监狱里。
大家有可能会提出疑问,老学究的学生,不是在州里任职司马吗?老学究不会让家人去求救吗?其实,司马早在两年前就调走了。不然的话,县令也不会如此胆大。
老学究在监狱里染上了牢病,奄奄一息,他的儿子去探监,劝说父亲让步,让县令将他放出去唤来豹子。老学究气愤地说:“我宁愿自己死去,也不肯出卖豹子。”

过了几天,县令将老学究放了出来。老学究心里纳闷,难道县令善心大发了?他询问狱卒,这才得知,豹子自投罗网,昨晚来到县衙里,被县令宰杀了。县令获得了豹子胆,自然就把老学究释放了。
老学究当即大哭起来,想不到豹子如此有情有义。
回到家里后,老学究常常自责,是他害死了豹子。他的老伴问道:“要是你和豹子换位,豹子被抓,你会怎么办?”老学究说:“我会想办法营救,甚至会不惜生命。”老伴说:“豹子不正是做了你也会做的事吗?你何必自责,辜负豹子的情义呢?”
老学究这才释怀。这以后,每到他的生日时,他都会想起往事,摆出一颗猪头,祭奠一下豹子的英魂。
这正是,有情有义花豹子,知恩图报献生命,慷慨悲歌豹子胆,留下佳话传至今。本故事采用了荒诞的笔法,在于借事喻理,劝喻世人,与封建迷信无关。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5、首板的几种介入时机
这一节其实在上节中,是要提到了,首板的参与时机,最好做9点30到9点45分这个时间段的;或是下午13点到13点15分这些黄金时间段的龙头个股,其次才是其他时间段的,当然每一段时间,因为市场环境、消息刺激、突发事件等因素,都会有不同的时间,这里没有固定的,只是一个相对的比较。在手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低吸,另一种就打板!低吸手法比较好理解,开盘、盘中都是可以根据技术指标来找低吸的机会;读书号2023-05-23 23:01:220000烹子奉君,这是人干的事儿?
论一个厨子的思想觉悟文/大圣午饭时间到了。春秋时期著名厨师,齐国御用行政总厨兼厨师长易牙,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只热气腾腾的三足金鼎,走进齐桓公办公室,把鼎轻轻放在了桌上。——“大王,请慢用。”齐桓公放下手里的工作,望了一眼窗外的太阳,笑着说:“肚子还真有点儿饿了呢,易师傅今天又给寡人做了什么新菜啊?”读书号2023-05-10 14:10:170000金庸书中7位伪善者,年少误以为他们侠肝义胆 ,中年才知他们的坏
对于许多80、90后来说,我们的学生时代没有智能手机、没有发达的网络,于是翻阅金庸的武侠小说成了我们唯一的爱好。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马行空,又夹杂了真实的历史,在这种亦假亦真的铺设之下,让许多读者乐在其中,看得津津有味。读书号2023-05-26 16:39:53000232007年38岁聋哑男子路边捡一女婴,花14年辛苦养大,不料遭遇悲剧
“爸,我不治了,我们回家吧。”看着懂事的女儿比划手语,余忠友的眼泪夺眶而出。余忠友是个天生的聋哑人,童年时期因为意外还造成了腿部残疾,二十多岁时父母双亡。本以为生活一片黑暗的他,想意志消沉地过完一生时,在38岁那年却捡到一个女婴,这给他的生活增添了很多希望。他卖力赚钱,什么苦活累活,只要老板不嫌弃他是个残疾人,他都争着抢着做。麻绳专挑细处段,噩运只找苦命人。读书号2023-05-26 10:04:0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