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谋略大师《诸葛亮兵法》卷三·文集-63-【与杜微书】
作者:潘长宏
2023年5月10日
【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自幼父母双亡,随其叔父诸葛玄去荆州(今湖南湖北一带)投奔刘表。叔父亡后,他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专注于治国用兵之道。动乱既使士人饱受乱离之苦,同时也激起他们的政治热情,建功立业、扬名后世,成为他们共同的追求。常自比管、乐的诸葛亮却躬耕于南阳,这与时代的主旋律是相违背的,也有违他的生活志趣。然而,只要细加分析便可发现,诸葛亮的南阳之隐是同太公渭水垂钓的隐。虎卧深山待风啸,龙游浅滩望海潮。其真正的意图当是玉求善价,钗待良时。

东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屯兵新野的刘备,图谋发展 ,经徐庶推荐,他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诸葛亮在接见刘备时,向刘备论述了天下形势,深得刘备赞赏,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诸葛亮从此开始辅佐刘备。公元208年,刘备采纳诸葛亮的计谋,联合东吴,在赤壁大败曹操,从而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形势。接着他又帮助刘备取得荆州四郡,并于214年攻入四川,占领成都。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后,他为丞相。222年,刘备亡,后主刘禅即位,诸葛亮受刘备嘱咐辅佐后主,被封为武乡侯。接着他平定了南中,并从227年开始,北攻祁山与魏国争战。234年,病死于五丈原(陕西歧山南)军中,终年54年,溢号忠武侯。 诸葛亮一生,戎马倥偬,统军征战,运筹帷幄,神机妙算,为蜀汉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同时他非常精通古代兵法,加上自己丰富的战争经验,编著过多种兵书,但大多已经失传。据《诸葛亮集》(中华书局)。陈寿在268年至273年间编撰了《诸葛亮集》中的《与杜微书》原文如下:
【与杜微书-原文】
服闻德行,饥渴历时,清浊异流,无缘咨觏。王元泰、李伯仁、王文仪、杨季休、丁君干、李永南兄弟、文仲宝等,每叹高志,未见如旧。猥以空虚,统领贵州,德薄任重,惨惨忧虑。朝廷主公今年始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天下之人思慕汉室,欲与君因天顺民,辅此明主,以隆季兴之功,著勋于竹帛也。以谓贤愚不相为谋,故自割绝,守劳而已,不图自屈也。
【与杜微书-译文】
悦服地听到您的品行,渴望见到您已有很长时间了,只因清、浊分流,故无缘面见请教。王元泰、李伯仁、王文仪、杨季休、丁君干、李永南兄弟、文仲宝等,常常赞叹您的高尚志趣,一直未能见面。我才疏学浅,管领益州,德薄而任重,为此深深忧虑。后主年方十八,天性仁厚聪敏,爱惜德行之人,礼待贤良之士。天下人都想望汉室重兴,我想与您一道顺应天意民心,辅佐英明主上,以建创复兴汉室功业,让勋绩垂载史册。只因常言道贤者与愚者不能一起共事,故此您自动隔绝与政治联系,独守勤劳之身,不图屈身于人而已。

【与杜微书-释义】
杜微,字国辅,梓潼郡涪县人。他年少时在广汉人任安门下学习。刘璋征召他为从事,因病而去官。待刘备平定蜀地,杜微常常装作耳聋,在家中不出来。
建兴二年(224),丞相诸葛亮兼任益州牧,选拔迎纳和任职委官都是有德望的故老,以秦宓为州别驾,王梁为功曹,杜微为主簿。杜微坚辞不就,最后用车子把他拉来。来到官府后,诸葛亮考虑到杜微耳聋听不到人讲话,于是在座上用笔与他交谈。故而写了本文。
班主任:我总结了高中数学三年的知识清单 真题训练,建议收藏
高中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很多同学对高中数学依旧对学科的重视度不够,经常考试不及格,甚至考几十分的同学也大有人在。读书号2023-04-22 23:07:350000《鬼谷子》5大处事智慧,不可不知
版权:儒风大家作者:儒风君《鬼谷子》说:“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或圆或方,或阴或阳。”智慧谋略,有方有圆,有阴有阳,其目的都是为了成全事情。下面这5种处事智慧,可不用,而不可不知!1投其所好《鬼谷子》里讲:“事皆有内捷,或结以道德……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鬼谷子第一处世智慧,就是要投其所好。俗话说,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读书号2023-05-23 09:24:580000黄蓉战死之后,黄药师去了哪?一美丽女子陪他度过了余生
文/金宝讲故事许多70、80、90后的朋友都看过武侠小说,大多数的武侠小说充斥着江湖恩怨和血腥仇杀,在这个尔虞我诈的世界里,还夹杂了男女之间妙不可言的爱恨纠葛。(黄蓉剧照)金庸的武侠世界就不一样了,除了有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恩怨,除了有让人唏嘘不已的爱恨情仇,金庸笔下还有让江湖群侠挂念牵绊的兵荒马乱。读书号2023-04-16 13:27:530001伟人去世的讣告和追悼词何人所写
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凌晨十点,伟大毛主席去世,九日下午四点,中央广播了《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也就是毛主席去世的消息,十八日,天安门举行了纪念毛泽东的仪式,整个京城上百万人参加了悼念仪式。发布讣闻和举行追思仪式,都要有两种主要的稿件,一种是讣告,一种是悼念辞,很明显,等到人过世,写好讣告和悼念辞是远远来不及的,但你可知道,这两种稿件都是何人在何时何地写好的?读书号2023-05-10 12:36:190000独处:一个人的旅程,一个人的挑战,一个人的享受
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描述了他在森林中独自生活两年的经历。他认为,通过独处,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由。他主张人们应该减少社交和物质的纷扰,追求精神层面的富足。罗翔老师也说,人之所以害怕独处,是因为害怕独处带来的自我追问,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力量面对。读书号2023-05-10 17:11:5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