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卧龙凤雏,为何刘备依然没得到天下!!

若读罢三国,有一句话想必会很熟悉: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这是水镜先生司马徽见到刘备时所说的话,意在推荐自己的两个徒弟,诸葛亮与庞统。
当时刘备刚败给曹操,正是求贤若渴笼络人才的时候,两人之中,庞统作为“南州名士之首“已经颇有名望,而诸葛亮却声名未显“躬耕于南阳“,刘备对司马徽的话格外在意,于是不辞辛苦招纳二人,在“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相助,与庞统一同入刘备麾下拜为军师中郎将。

刘备俱得卧龙凤雏后,声望大涨,二人也助刘备广得民心,收荆州、夺益州、直至打下西北大片领土汉中称王,可以说卧龙凤雏二人为刘备立下汗马功劳。
然而,尽管刘备前势迅猛,大有夺天下的意思,可最终还是没有兴复汉室,卧龙凤雏兼得,依然未夺得天下,莫非司马徽的那句预言只是随便一说?是为了推荐学生而吹的牛?
其实未必。
司马徽在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之后,还有下一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意思是,子初和孝直若死一个,则蜀汉难以兴复。
前一句刘备听了进去,而后句,他或许并没有放在心上。
子初,即刘巴,孝直,是法正。或许很多人对此二人并不熟悉,但在当时,他们都是有名的谋士。

生在官宦世家的刘巴,自小便博学多才,年少成名后,荆州牧刘表多次招纳不得,曹操讨伐荆州后,刘巴投入曹操门下,后受曹操命令到荆南招降,不料刘备联同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抢先夺得荆州四郡,刘巴任务完不成,诸葛亮写信招纳,刘巴依然心系曹营,遂远逃至交趾,后辗转入益州,在刘璋手下任职,在刘备攻入益州后,严令军士不要伤害刘巴,这才将刘巴招入麾下。
在《零陵先贤传》有载:备攻成都,令军中曰:“其有害巴者,诛及三族。”及得巴,甚喜。
刘巴确实很有才能,刘备曾评价刘巴道:"子初才智绝人,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难独任也。"就连诸葛亮都对其有很高的评价,说其"运筹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
刘巴为刘备解决了诸多难题,尤其是入蜀之后的财政问题。

而法正,与刘巴一样,曾在刘璋麾下,后有感于刘备德仁,归附于刘备,成为了刘备阵营中的风云人物,为刘备多次献上妙计,西晋史学家将法正与曹魏阵营中的郭嘉相提并论,就连曹操也发出“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的感叹,足可见此人之大才。
可惜的是,刘巴和法正二人,均在刘备称汉中王第二年早逝,刘备位次一连哭了几天几夜,正是在这之后,刘备的实力大不如前,章武二年,刘备在彝陵之战中大败,诸葛亮惋惜非常的说:
若是法孝直还在,就能够阻止主上东征,就算没能制止,一同前往,也不至于大败而归。

司马徽提到的四人,卧龙凤雏,子初孝直,却在刘备完成大业之前便失去了三个,并且是在刘备称汉中王即将问鼎天下的关键时期,可想而知,刘备兴复汉室夺得天下的的难度有多大!
司马徽所认可的四位谋士,为什么四者俱得的刘备,却依然难以完成大业,甚至最先陨殁呢?
当然,或许是因为天妒英才,诸葛亮之外的三人英年早逝,刘备营中无以为继,而诸葛亮就算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依然难抵四人之力,仅凭一人之力,无挽救已经衰败的蜀汉,而更何况,蜀汉本就是三国之中,实力最弱的一个。
不管怎样,司马徽的预言终究成真,又或许这位圣人从一开始,就并不看好蜀汉在三国争霸中的结局。

八国联军攻入紫禁城,在慈禧床头留下一串英文,是何意思?
三连一下,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清朝自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后,国力就每况愈下,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后,尽管清政府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是清政府却仍坚持着天朝上国的腐朽思想,举国上下不思进取,认为西方列强是蛮夷之国。很快,这种荒唐的想法便被推翻,清政府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一次次战败,一次次退让,签订了大量的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百姓们对清政府和西方列强的不满也随着战败不断增长,最终在1900年春爆发。读书号2023-05-10 18:11:52000084年前的南京,有一个德国“活菩萨” | 循迹晓讲
◎循迹·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作者:哈尔德根艇长◎编辑:马戏团长◎全文约6000字阅读需要15分钟◎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提起《辛德勒的名单》,大家一定不会陌生。读书号2023-05-10 20:36:020000伟人笔下的6首冬天诗词,被写绝了!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如此酷寒的冬天,竟让毛泽东写得豪迈雄壮,振奋人心,领袖的魅力无穷,欲与天公试比高!值得收藏和品读,读一读,更觉犹如豪饮一碗烈酒,顺喉而下,热血沸腾。《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读书号2023-04-23 14:25:2600001993年穷小伙流落街头被大姐收留,20年后逆袭富豪,拿100万报恩
希望读者在阅读文章前,为作者点一个“关注”,作者会努力按时按量写出更好优质内容,谢谢!2013年的一天,沈阳玖玖利锋集团董事长何荣锋到浙江仙居的一处小村子里,惹得村民们议论纷纷。“这是谁家儿子衣锦还乡了?怎么从来没听说过?”杨府村子的百姓都在纳闷怎么来了个大老板模样的陌生人。何荣锋来到了戴家,见到了戴杏芬,二十多年前的记忆唰的一下重新回到他的脑海。读书号2023-05-26 10:13:1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