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

说到刘备,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便是一个儒雅俊才、仁君圣主的文弱形象,可以说和帝王相世格格不入的,可刘备从一介草民到后来能与曹魏共分天下却是不争的事实,可刘备何以能打下一片江山的呢?民间有句俗话是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似乎是点破了刘备善用哭来笼络人心的真实,这个说法似乎是来自于对《三国》中对刘备善哭形象的总结。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刘备至少哭了三十次以上,而把别人感动哭的次数也有二十余次。
当然,小说始终是一种艺术创作,为了饱满和丰富人物形象,作者往往会注入诸多主观上的渲染和加工,而不难想见,过惯了苦日子、崛起于市井闾里之间颇有任侠情怀的刘备,一个有草莽本性的人真的有那么爱哭吗?

吹散历史的浓雾,翻开更接近史实的《三国志》,会发现事实确非如此。
据陈寿记载,相比好哭,刘备更加善怒,其中明确记载刘备发怒的次数就有九次。
一次是刘备在夺益州之前,为激发军队士气,怒气冲冲慷慨陈词:
吾为益州征强敌,师徒勤瘁,不遑宁居。今积帑藏之财而恡于赏功,望士大夫为出死力战,其可得乎。
当然,这种“怒”必然是作秀成分更多,为了激怒将士,是出于同仇敌忾的必要。
但其余的“怒”,都是出自本性的自然流露,无一例外是刘备为了宣泄对他人的不满,如“孙权袭荆州,先主大怒,欲讨权”,以及“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可见刘备在形势不利、军情紧急的情况之下,依然大怒不止,这直接导致了他的失败,其善怒的本性表露无遗,这显然成为了他的性格弱点。

刘备的另外一次大怒是在关羽被杀后,“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这一次发怒几乎消灭了刘备所有的理智,不辨局势,不顾劝谏,为了报仇兴兵伐吴,差点破坏三国鼎立的均衡局势。
刘备的怒,是有失理性的,也是他草莽本质的体现,此种性格也直接给他本人以及辛苦建立的蜀汉政权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和悲剧性结局,最终曹魏政权抓住刘备这一性格弱点,刘备伐吴不成,在陆逊的火烧连营中败下阵来,一路丢盔弃甲逃到白帝城,抱憾而终。
而刘备的真实的哭,又是怎样的呢。

在《三国志》种,刘备大哭的次数屈指可数,大多为他人而哭,如“刘表死,哭于表墓”;又如“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又如“备涕泣与别,曰:'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
而有一次,刘备感叹老年将至大功未成而哭,史载: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
可见,刘备的哭实则是处于真情实感的流露,其建立政权并未因哭得益,而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对于刘备善哭的渲染,显然是过分夸大了。
而对比来看,刘备的怒要多于哭,其易怒的性格弱点导致刘备在行事上具有冲动和鲁莽的特点,而刘备的哭有体现出他多愁善感的一面,是他对于身边友人以及臣子的真情流露。

正因为此,刘备在创业途中,鲜有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旷达情怀,最终也只能成为一方之主,难以创下帝王伟业。
但另一方面,刘备的怒与哭都格外真实,这种在乱世之中鲜有的真性情,使刘备成为了众多士人愿意追随和效劳的一代枭雄。

古诗词日历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译文、赏析/严勇、音频/张佳译文树木稀疏的村落里炊烟冉冉升起。烧好的粗茶淡饭是送给村东耕耘的人。广阔平坦的水田上一行白鹭掠空而飞;田野边繁茂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婉转的啼声。“我”在山中修身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暮谢;在松下吃着蔬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我”已经是一个从追逐名利的官场中退出来的人,而鸥鸟为什么还要猜疑“我”呢?注释读书号2023-05-10 13:53:120000高考倒计时25:我将高中地理旅游专题汇总,汇成28页笔记,记得看
其实在最后的冲刺时刻,大家千万不要放弃,高中三年最后就搏这一回,大家要抱着轻松的心态去迎接高考,相信大家在一模二模的过程中已经理解了大致的高考考试流程,所以千万不要过于紧张,保持住同学们在平常考试时的答题节奏就可以了,不求超常发挥,但求稳定不出差错。读书号2023-05-26 15:27:5400002021和2022高考英语出现的陌生词汇,真的太绝了
读书号2023-05-26 10:28:120000“面相好坏,决定运气”:真正一辈子有福气的人,面相一定很好
一个人的面相好不好,直接决定着他一生的运气。面相,往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性格、气场以及生活的面貌。相由心生,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内心的状态,经济环境以及自身的品性,都可以通过面相映照出来。那些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事,都可以反映在你的脸上。面相,不是长相。长相是父母给的。而面相,则是后天形成的。生活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你的面相,也照出你内心的世界。01/微笑,是一个人最好的名片0000刘伯温死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后必出奇才,百年后果真应验
艺述史官方原创子孙千万不可再入朝做官提起刘伯温,你们会想起什么?明朝的开国功臣?军事奇才?神机妙算?但很多人不知道,他预言百年之后的事也很准。他在弥留之际留下一句话:“我死以后,子孙千万不可再入朝做官,否则会有灾难。不过到了第九代,刘家还会重新昌盛。”刘伯温一生料事准确,这次又说对了吗?1读书号2023-05-10 17:11: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