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是另一个秦桧么?他为什么多次弹劾名将狄青?
欧阳修,文坛大家,唐宋八大家里面入选宋朝的那些人,要么是他本人,要么是跟着他混的。就这么一个德高望重的大佬,在历史上也有过一些难以抹去的污点,那就是他屡次弹劾名将狄青,用的罪名就是“扣帽子”,做法堪比秦桧。

狄青,在年少时比较冲动,在街面上跟人干仗,结果被捕快抓住,投入监牢,并在脸上刺字,发配到京师充军,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不过,狄青有勇有谋,很快成为北宋战神级人物,屡次将西夏摩擦得瑟瑟发抖。

当然,他之所以能提拔这么快,也是靠着欧阳修、范仲淹、韩琦这些人的赏识。欧阳修还特意赞其为:“臣伏见兵兴以来,所得边将,惟狄青、种世衡二人”。那这就奇怪了,明明被欧阳修赏识提拔,为何后来狄青混到枢密使的高官后,屡遭欧阳修的打压甚至诬陷?

狄青作为武将,打仗杀敌没得说,但政治智慧差了点。在修建水洛城一事中,朝中重臣分成了两派,范仲淹、欧阳修一派人支持重建,但韩琦一派坚决反对。身为武将的狄青当时还没有身居高位,按道理说应该是两不得罪才对,但结果狄青用力过猛,不但坚定地站在了韩琦的一边,还把欧阳修一派正在施工的刘沪给关了起来,大刑伺候。

尽管后来刘沪被放了出来,但因为受刑过重,很快就去世了。这种类似的事情还不只一件,最终狄青把范仲淹、欧阳修、韩琦等一众重臣都得罪了遍,这就比较麻烦了。好在这些重臣里面大部分都是君子,否则狄青最后就不是郁郁而终了,可能也死在大刑之下。

不过,之所以欧阳修总是恶心狄青,最核心的因素还是宋朝重文轻武的内核。欧阳修阅史无数,主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深知武将一旦势大,成为藩镇割据,对国家将是灭顶之灾。而彼时的狄青,身居枢密使高位,在军中威望极高,成为天下武将们的榜样,简直就是拿了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副本。

这还得了,一旦狄青的手下不安分,再来个黄袍加身,大宋江山可就没了。所以,欧阳修越想越心惊肉跳,连上《论狄青札子》和《论水灾疏》、《论水灾疏灾之二》等奏章,意在将狄青扳倒。不过,欧阳修并没有像秦桧吃像那么难看,基本用的是先猛夸再担心的套路。

以《论狄青札子》为例,上来就是大段大段地夸,没见过事面地夸,不知道的还以为欧阳修想提拔狄青呢。但是,突然转折提醒皇帝,狄青这么牛,振臂一呼就是千军万马,那么一旦有了反骨,可就没人制得了他了。
“伏望圣慈深思远虑,戒前世祸乱之迹,制于未萌,密访大臣,早决宸断,罢青机务,与一外藩,以此观青去就之际,心迹如何,徐察流言,可以临事制变。” (《论狄青札子》)

而且,当时支持欧阳修想法的不占少数,整个文官集团都对战神级武将非常担忧,在狄青不是枢密使的时候就收到过投诉。
“在职数言事,尝论夏竦奸邪,不可为枢密使;王举正不才,不宜在政府;狄青武人,使之独守渭州,恐败边事。” (《宋史》)
以上。
古龙有部小说很特别,反派被当成男主角写,开头和结尾更是绝唱
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喜欢武侠小说,不知道有多少人还在看武侠小说,反正笔者对于武侠小说还是情有独钟的。读武侠小说,成了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保持了很多年。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拿出来一本武侠小说读一读,仿佛是一种良药一般,看完后令人觉得心情舒畅。读书号2023-04-19 11:10:110000俄罗斯早期的经济改革,为何由激进开始走向稳健?
文丨孙虎的书房编辑丨孙虎的书房由于“休克疗法”的实施,不仅未对俄罗斯经济走出困境发挥作用,反而对俄罗斯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副作用,导致俄罗斯国民经济进一步恶化,几乎达到了崩溃的边缘。于是,叶利钦不得不解散了倡导“休克疗法”的盖达尔政府,转而任命切尔诺梅尔金担任新的政府总理。从切尔诺梅尔金开始,“休克疗法”逐步淡出,俄罗斯的经济开始向稳健、渐进化方向发展。1、私有化失控读书号2023-05-25 21:40:550000金庸笔下有一门旷世神功,张无忌无法练成,却被反派应用自如
金庸修订版的武侠小说出版于1980年,至今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很多新型小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比如玄幻类、仙侠类、都市类、游戏类、悬疑类等。即便如此,武侠小说依旧能在现代文坛占据一席之地。武侠小说之所以经久不衰,金庸先生功不可没。读书号2023-04-16 13:50:290000民间故事:刑场上,书生即将被处死,相面先生:此人必将官至三品
唐朝开元年间,书生雷云闲能文能武,擅长使剑,出门时,腰间必然佩带宝剑。他交际很广,三教九流的人都有所交往,朋友很多。其中,有一个擅长相面的戴山人,也和戴山人是好朋友。当初第一次见面时,戴山人就说,雷云闲是富贵命,能官至三品。戴山人相面非常准,大家都戏称雷云闲为三品官人,雷云闲也不免沾沾自喜,更加发奋读书。读书号2023-05-23 13:49:050000浅析:英国福利国家是如何形成的
文丨孙虎的书房编辑丨孙虎的书房“福利国家”的术语使用的非常广泛,但在概念上始终没有一个严谨的定义。“福利国家”一词最早出现在二战初的英国。英国大主教坦普尔于1941年首次使用了这个词汇,但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尼古拉斯·巴尔在《福利国家经济学》中将“福利国家”定义为有政府参与的四大方面活动的简称:现金津贴;卫生保健;教育以及食品、住房待遇和其他一些社会福利服务。读书号2023-05-25 14:56:38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