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真实赘婿:名为姑爷实为家奴,身份低微充当生育工具!

此前,由同名小说改编,郭麒麟和宋轶领衔主演的电视剧《赘婿》正在热播,掀起一片收视潮,口碑一路看涨。
剧情中有几个颇为“荒诞”和“无厘头”的设定,譬如供男人进修深造、反省思过的男德学院,又如为了得到大家闺秀青睐到男德学院进修深造的男人们。很多人说,这些桥段是在“侮辱男性尊严”,但其实不然,这不过是一种反身镜像,是对古代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的含沙射影。


话说回来,在中国古代,赘婿真如电视剧中那般寻常吗?其地位又究竟如何呢?
众所周知,赘婚从古至今都是广泛存在的,所谓入赘,如今称为“上门女婿”或者“倒插门”,即是“男嫁女娶”的婚姻,男女双方身份对调,在男女尊卑分明的古代社会,这样的身份对调便也就意味着地位的改变。男方“嫁”给女方,便要定居在妻子家,视妻子父母为亲父母,儿女随母姓,后代必须承嗣母方宗祧。
总之一句话,传统婚姻中女性该如何,赘婚中的男性就如何。
正因为如此,在古代社会,赘婿一直被视作一种“耻辱”,在电视剧《赘婿》中,郭麒麟饰演的“上门姑爷”在成婚当天,由礼队花轿迎送到女方家,在途中,不时还受到路人的鄙弃。
而在真实的古代,赘婿所受的欺凌和歧视远不止此。

首先,男子为何要入赘?
和现代社会有所差别,如今的上门女婿,大都因为相信所谓的“命理之说”为了图一世太平,又或是为了追求爱情而“自降身份”。而在古代,男人入赘,只有一种原因,即是贫穷。所谓“赘”,本身就有“抵押”和“放贷”之意,电视剧《赘婿》中对此也有所体现,那些男人几乎都是“赘”的心不甘情不愿,一心想着赚够钱为自己赎身,男主宁毅也是因为家道中落,无奈成为苏家赘婿。

这么一看,入赘似乎与“卖身”无异,入赘为婿,卖身为奴,想来也是差不太多的境遇。
在《后汉书·严助传》注中有这样的记载:
淮南俗,卖子与人作奴婢,名为赘子,三年不能赎,遂为奴婢。
所谓赘子,就是赘婿的意思,如果三年不能赎身,就成了真正的奴婢。
由此看来,古代男人一旦入赘,便也就成了“准奴婢”,其地位可想而知。
即便是一个国家最风光的赘婿,当朝驸马,想来也会受到不少的冷眼和轻待。
所以,一般大户人家在选取赘婿时,往往会选择长相英俊身强力壮之人,一来在形象上不至于丢了本家颜面,二来在家中干活劳作也会得力一些,西汉开国宰相陈平,仪表堂堂,身材高大,年轻时就曾给当地大户张负的孙女当过赘婿,不过,陈平可以说是古代少有的“幸运儿”,他“过门”之后,广受张负喜爱,不仅没有亏待他,甚至多多资助,让他交游豪杰,以至后来,成为国之重器。
如陈平一般的“赘婿”始终少之又少,绝大部分赘婿,只能娶到庶女,所扮演的角色不过是劳力和生育工具,根本不会被当做姑爷被妻子一家人尊重。

在《诗经·葛藟》中曾提到过赘婿的卑微地位:
终远兄弟,谓他人父,亦莫我顾……谓他人母,亦莫我有……谓他人昆,亦莫我闻。
赘婿寄人篱下,远离亲人,每日惴惴不安, 竭力迎合女家, 但是女家对其却是不闻不顾,,正是对赘婿婚后生活的写实。除此之外,赘婿还必须像奴隶一般为女家干活,无休无止,根本不被当人看,而在国家征兵征劳役之时,赘婿又会成为家中的第一人选。
战国《魏律》中有记载,赘婿受到了近乎残酷的对待,不但田宅被夺,被遣出征,肆意虐待,还连累子嗣。
可以说,赘婿不过是一种贱民。
这种身份和地位,可以说是延续了数千年,在秦朝,《秦始皇本纪》中有记载:
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適遣戍。

秦皇将赘婿等“社会渣滓”编组在一起,去往岭南戍边,以达到“不诛而害除”和“有益于边”的“两全其美”之目的。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发配边疆吗?可见赘婿地位与罪犯已然相差无几。
到了汉朝,赘婿的地位依然如此,尤其是在汉武帝时期,战争频生,兵力缺乏,而兵力从何而来,身份低下,身强力壮的赘婿成了首要之选,在征讨大宛的战争中,汉武帝全国到处捕捉赘婿,强迫他们参军,并将它们派往气候恶劣、民穷地瘠之处。
也正是在汉朝,由于统治者的残酷迫害,赘婿的数量或许经历过严重锐减,到东汉,史书之上,已经难寻赘婿痕迹。
说来奇怪,赘婿说到底不过是一种个人选择,就如卖身为奴一般,受到妻子家庭的轻视也算合理,为何这个少数人的弱势群体会引起古代统治者们的憎恨呢?

不妨从一个古代封建统治者的角度,来审视赘婿这个群体。
人人皆知,古代社会崇尚伦理纲常,男尊女卑早已深入人心,夫妻纲常更是亘古不变,但是赘婿,无疑是颠倒了这一纲常,将男女身份地位进行对调,所谓“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 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所谓“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作为一国之君,惟愿天下太平顺昌,而赘婿的出现,逆转阴阳必然会造成统治失序,天下大乱,而同时,赘婿依附于女家,不立户籍,从而逃避农战和赋税,作为统治阶级,这直接影响到国家利益,如何能忍?
所以,不管于家于国,古代赘婿所受悲惨待遇如斯,也便不足为奇了。
不过,在如今,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姓氏也是双方协商决定,男娶女嫁,女娶男嫁都无所谓了,赘婚的种种形式大大被弱化,没有所谓的“倒插门”,大都成了“两头婚”
10句老人言,胜读十年书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话虽老,但道理不老;老话虽糙,但道理不糙。看似平淡无奇的老话,却饱含人生智慧和哲理。一、不怕鬼吓人,就怕人吓人俗话说:“人有三分怕鬼,鬼有七分怕人”,鬼其实比人可怜,更低等一些,它们更怕人,而人怕鬼,只是因为畏惧心在作怪。最可怕的不是鬼,而是人,因为人一旦心肠变坏了,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比鬼有过之而无不及。二、只可救苦,不可救赌读书号2023-05-10 21:46:390000班主任:我总结了高中化学的高频考点,7天吃透拿分,建议打印
到了高中的阶段,对于高中化学的学习就开始变得更加复杂和难懂,很多的知识点都变得更深,更广。很多的知识点不能仅仅停留在背诵的阶段,而是要知其然所以然,所以呢,就这就要求我们的同学们在平时的时候,要注重基础和思维的培养,要学会在某一个知识点中懂得变通,进行思维发散。读书号2023-04-22 20:41:100000一位担任二十几年班主任对学生及家长的肺腑之言
读书没有声音,不愿意放开,喜欢默默的看,这种孩子一般成绩都中等,很难提高。要想提高成绩就要张开嘴,读出来,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对于自己的弱门学科,不敢正面对待,总是逃避,发愁,害怕做这门课的题。你越害怕的事情越会发生,所以要硬着头皮去学去做,做到吐,做到它见了你就会瑟瑟发抖,那么,下次考试,这个弱门科目就是你的送分科目。读书号2023-04-23 14:52:170000班主任:我将高考数学压轴题常考20组题型,汇成45页笔记,收藏好
对于高中数学来说,其中最让大家感觉到头疼的就是每次考试遇到的最后压轴题了。特别是对于高中数学这一门科目学的还不错的同学,每次考试都想要通过最后一道压轴题,来与大家拉开差距,想要把数学成绩再往上提一提,但往往最后的结果总是不尽人意,无法在最后的压轴题这块拿到满分。。。读书号2023-04-22 17:00:400000高中政治基础知识点,很全很详细
读书号2023-05-26 10:32:3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