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水浒传》踢出语文课本!太毒了,浙江省教育厅的回应来了
#网民称《水浒》应从课文中清除#?
“将《水浒传》踢出语文课本!会让学生颠倒黑白,严重影响青少年思想发展…”,看了浙江省教育厅的回应,是个正常人,都会这样想的…
看看有才网友的举报:

1、《水浒》存在污蔑丑化女性、情节不合逻辑、歌颂滥杀无辜的内容,会对中小学生造成不良影响,中小学不能给毒小说做推广宣传,还要禁止任何学校向学生推荐《水浒》做课外读物。
2、《武松打虎》等两三篇课文确实好,但原书中武松、晁盖之流却是彻头彻尾的人渣,就是黑社会发展史,影响孩子的三观发展。
3、文笔好的小说多的是,不需要从毒小说中找课文素材。

好吧,在这些人眼里,都是“毒”!
这些国人引以为傲的经典名著,在一些人眼里这么不堪入目,怎么就成了“毒课文”?
究竟对于文学作品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我们还能不能好好的读书学习了?

曾经也有人建议把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踢出课本,原因是有一段描写荷花的文字太露骨,学生读了上课会想入非非?

真是心里邪恶的人看这个世界,什么都是黑色的,好端端的文字,却故意被恶意解读,真不知道这个时代怎么得罪了这些人,天天打着“有毒”旗号,折腾不休?
对此,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也给出了回复,也该让一些自以为是的人好好反思一下:

第一,四大名著的文学价值是国人有目共睹的,仅从文法角度来说,全书“行文如行兵”,谋篇布局非常纯熟,将草蛇灰线法运用得淋漓尽致。
中小学生通过阅读,不仅可以从语言、人物塑造和情节设计等方面赏析学习,还能提升语言技能和鉴赏水平,对于国学的传承和创新都有正面教育意义。
第二,虽然《水浒》中一些价值取向与现代人的文明不太认同,但对于说阅读《水浒》是能造成学生误入歧途,这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第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站在积极正面的教育意义上,对于三观也积累了一定的正面教学经验,对于一些糟粕会针对性的讲解和引导,这也是老师的职责之一。
还好群众的眼睛是雪亮:

“《水浒》”没有问题,是这个人有问题…”
“我们都是看着四大名著长大的,没觉得三观不正啊…”
“学生时代看水浒我只看到“忠义”二字,也许人渣才会看出来“毒”吧…”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文学作品理应如此。品味 黑暗,是为了你更好的去珍惜 光明…”
“重要的不在于你“读了什么书”,而在于你“怎样把每本书读好…”
……

给浙江省教育厅的回应点赞,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那水究竟好还是不好?
刀能切菜,亦能伤人!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哪有什么绝对?关键怎么用,高启强也读《孙子兵法》,他最后犯罪难道是书的错?
这句话说的没毛病!
#好内容我来评#?
#家长百问百答#?
民间故事:刑场上,书生即将被处死,相面先生:此人必将官至三品
唐朝开元年间,书生雷云闲能文能武,擅长使剑,出门时,腰间必然佩带宝剑。他交际很广,三教九流的人都有所交往,朋友很多。其中,有一个擅长相面的戴山人,也和戴山人是好朋友。当初第一次见面时,戴山人就说,雷云闲是富贵命,能官至三品。戴山人相面非常准,大家都戏称雷云闲为三品官人,雷云闲也不免沾沾自喜,更加发奋读书。读书号2023-05-23 13:49:050000班主任:我将高中生物知识结构梳理完成,吃透拿高分,建议收藏
对于理科生来说,生物这一门学科相对来讲是比较简单的。更是偏向于文科一些,如果我们想要把这门科目学好,就必须把基础知识点吃透。所以在高一的时候我们就要引起重视,将我们生物中的知识考点全部记牢才行,不然随着日后的年级增加,到了高二高三后面所学习的知识点就会越来越多。如果我们不记牢的话,知识点相互之间就会很容易造成混淆!读书号2023-04-23 10:03:530000杜甫五排《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读记
杜甫五排《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读记(小河西)陪李北海宴历下亭题注:时邑人蹇处士在座。东藩驻皂盖,北渚凌清河。海内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