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写了一部六亲不认的武侠小说,读完让人冷汗直冒,不敢再看
金庸写了一部六亲不认的武侠小说,读完让人冷汗直冒,不敢再看
初读《连城诀》,给我的感觉是这又是一部主角奇遇不断,艳遇不断的爽文武侠小说。但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越读下去越发现这部小说跟金庸以往的作品是不一样的。似乎写得很暗黑很瘆人,到处都有恐怖可怕的情节,让人感到不寒而栗。

在金庸的众多作品中,《连城诀》绝对是一部六亲不认的武侠小说,让人感觉到围绕在男主角狄云身边的都是坏人,这些坏人都是隐藏得很深,表面上是人,但是做出来的事情都不是人干的。狄云本是一个穷小子,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什么背景,跟着师父戚长发学武,跟师妹戚芳两小无猜。
他没有什么志向也没有什么情趣,唯一的最爱便是师妹,想跟师妹珠联璧合,结婚生子,安安稳稳度过一生。他并不知道他身边看似忠厚老实的师父,其实是一个道貌岸然,包藏祸心之人。为了掩饰自己,故意传授他似是而非的唐诗剑法。若非荆州一行,他到最后可能都不知道他的师父居然那么可怕和无情。
《连城诀》的故事是由连城诀中隐藏的秘密引发的,为了一本连城诀,狄云的师父戚长发跟师兄万震山和师弟言达平合谋害死了师父梅念笙。为了一本连城诀,凌退思害死了自己的女儿。为了一本连城诀,戚长发、言达平、万震山三人反目,为了宝藏,所有贪婪的人最终都死在了天龙寺里。
财帛动人心,为了金钱,什么人情道义,什么儿女情长,什么父慈子孝,什么仁义道德,都不管不顾了。实在是让人想不明白,即便是得到了全天下的宝藏,害死了自己的女儿,得到了这些又能怎样呢?贪婪、肮脏、扭曲,人性的弱点,让人不寒而栗,六亲不认的决绝,让人觉得冷汗直冒。

《连城诀》虽然篇幅不长,但是有几处情节实在是瘆人。万震山半夜砌墙,那熟练的手法,那阴险的笑容,那可怖的眼神,都表明他的确害死了不少的人。否则也不会这么熟练,是个有技术的瓦工。花铁干为了填饱肚子,连自己结拜兄弟的尸体都不放过。那饥不择食的可怖模样,仿佛瞬间化身为恶魔,要将一切的肉体生吞活剥。
宝象和尚,饿了,想的不是如何寻找食物,而是盯上了狄云,要将狄云给吃了。血刀老祖虽然是真小人,但是真饿起肚子来,也不管狄云如何对他了,也是狠心要将狄云给吃了。这些人的做法,一个比一个令人感到可怕。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恶魔存在,所以《连城诀》读起来真的是令人觉得害怕,冷汗直冒。不忍再读第二遍。

男主角狄云,虽然学了一身的绝世武功,但是也受了不少的罪,多次死里逃生。这让他对世间感到了厌倦,他脆弱敏感的心灵再也不愿面对这个冷酷无情的世界。最终他虽然盖世无敌,却依旧情愿隐居在雪谷,终老雪山。是什么把一个善良的人逼到这个份上,是什么把这个美丽美好的世界变成人间炼狱?
《连城诀》里的坏人实在是太多,好人实在是太少。为数不多的好人,死的死,逃的逃,让人颇觉得心情惆怅,久久不能释怀。
宠臣董贤胆儿真大,嫌自家府邸面积不够大,把后宫监狱拆了凑数!
并星标我们在明清宫斗剧中,“冷宫”出现的频率很高,一般被用来关押犯错或犯罪的后妃,而在汉代,关押犯错或犯罪后妃的场所并不是冷宫,而是监狱。从西汉到东汉,后宫监狱越来越多,制度也越来越规范,关押人员也越来越多。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汉代的宫廷监狱吧!一、西汉前期的永巷囚室读书号2023-05-23 13:32:050001中国现代文学对泰国文坛有何影响?
文丨孙虎的书房编辑丨孙虎的书房该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取决于读者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与期待视野去阅读作品而产生审美观念是否接受,以至表示对其作品的认同与共鸣。文学作品通过宣传方式给世界提供自己的观点、特点、风格等信息,从而唤起读者对作品的期待。读者会以个人的审美经验与期待视野所设定的方向,选择能满足其需求的著作。这就是读者用自己的视野与目标来决定所阅读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标准。读书号2023-05-26 15:54:210003油馍细面绽放的西北碳水之都,让千万人馋到夜不能寐
、白天不懂夜的黑也不懂西安夜宵味五一的西安有多火?网友戏称:全国2亿人在西安!还有5亿在路上。众所周知,西安是一个碳水之都。图1凉皮;摄影/Yisann。图2肉夹馍;摄影/拆迁界图3羊肉泡馍;摄影/爱生活的小杨。图4油泼辣子面;摄影/Yisann读书号2023-05-10 14:05:500000水浒传中隐藏细节:李逵滥杀无辜的背后,藏着宋江鲜为人知的一面
杨角风谈水浒系列第72期:看过《水浒传》的都知道,宋江临终前,只有忠心耿耿的李逵陪在他身边。甚至在明知宋江递过来的酒是毒酒的情况下,李逵仍然一饮而尽,随他而去。他的这种行为也被人视为了愚忠,更有人讲,这其实是宋江一直给李逵洗脑的结果,是在精神上就控制了李逵,让他稀里糊涂地就上了贼船。读书号2023-05-23 09:06:450000希特勒的初心:我只想做一名画家!
希特勒的初心:只想做名画家,可惜被维也纳艺术学院拒之门外!1/人之初,性本善我国古代著名的启蒙教材《三字经》的首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刚出生的时候,禀性是善良。每个人的禀性本来是很接近的,只是由于后天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不同,差异就越来越大。读书号2023-05-10 20:36:5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