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进一品堂之人,武功皆天下一品”此堂第1高手是谁?那人你很熟
说起金庸武侠武学水准最高的一部小说,《天龙八部》可能是呼声最高的一部。这部小说当中,不仅武林高手众多,武林势力更是多如牛毛。有传统的中原门派首屈一指的少林派,有天下第一大帮派丐帮,有姑苏慕容这种家族势力,还有这缥缈峰灵鹫宫这种纯女子门派,更有三十六洞七十二岛这种散居江湖基层势力。

除此之外,在天下的诸多争雄国,比如宋国、辽国、大理国、西夏国、吐蕃国当中,也有武林势力存在,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西夏国的一品堂。一品堂中,高手众多,但有一人的实力,凌驾于其他高手之上,此人很神秘,但是大家大家对这人并不陌生。
【1】
在揭晓此人的名字之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些前事,《天龙八部》的历史背景是北宋哲宗年间,西夏在之前的确算一个西北小强,虽然是异族政权,人口也就一两百万(包括属地汉人人口),但是实力很强劲,一度打得北宋只能输送岁币。但是,到了哲宗时期,西夏已经失去了昔日的荣光,只能被北宋压着打了。
而在天龙八部位面,西夏其实还保有不小的野心,一品堂就是为了收罗天下的武林好手,作为西夏入侵大宋的急先锋。在一品堂当中,虽然高手不少,但是,真的还没有几名本国的高手,基本上都是外聘的。

原文道:
从这些内容看,一品堂的实力相当了得。其本身就是西夏官方的下属武装组织,而任务就是解决大宋的江湖势力。一品堂朝聘的真实目的,竟然是要一举摧毁丐帮。丐帮在西夏都设有间谍机构,那么一品堂不可能对丐帮的实力一无所知,相反,应该知道得很详细,至少要知道怎么才能摧毁丐帮。

在《天龙八部》当中,丐帮的实力绝对算得上江湖一流,除了萧峰这个顶级高手之外,至少还有六大长老和十来个大舵的舵主了。帮中弟子号称十数万,至少也要有个几万,从最后对抗辽军的情形上看,至少精锐也有会一两千。在这种的情况下,一品堂还试图一举摧毁丐帮,也就是说其真实实力要比明面上强上不少。
【2】
在一品堂众位高手当中,有名的有九翼道人、恶贯满盈段延庆、无恶不作叶二娘、南海鳄神岳老三和穷凶极恶云中鹤,还有就是化名李延宗的南慕容慕容复。这其中,除了九翼道人知名度比较低之外,其余都可以算得上是《天龙八部》中数得着的高手。
即使是九翼道人,也至少有三十六洞七十二岛首领的实力,在地方上也算是一霸了。而九翼道人在一品堂当中算不得高层,至多是中坚力量。

四大恶人当中,除了段延庆地位超脱之外,实际上其余三人都是随着大队行进的,也算不得高层,只能说是其中比较优秀的。如此算起来,一品堂当中的高手,至少不下数百人。
四大恶人当中,云中鹤的武功最低,但是这也是相对而言的。先不说云中鹤的轻功极高,就说在聚贤庄的三百多武林高手当中,能胜过云中鹤的也就是三四十人而已。而叶二娘和南海鳄神,武功自然比云中鹤更高,如果他们俩在聚贤庄,其武功绝对在众人当中数得着的。
如此来说,一品堂的整体实力,已经超过聚贤庄众位高手很多了。
段延庆本人可以击败大理镇南王段正淳、击败大理高手黄眉僧,在段氏俗家人当中,只逊色保定帝段正明一筹而已。后来萧峰也说过,要是来五个段延庆,他就不是对手了。

慕容复也是一品堂的一员,他的实力自然是不如萧峰,但是,也算是星宿老怪丁春秋,铁丑游坦之这个级别的了。慕容复和段延庆这二人,武功孰高孰低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二人的实力,在一品堂根本排不上第一高手。那一品堂第一高手是谁呢?
【3】
说起来,这个第一高手还真算是半个西夏人,她就是西夏的皇太妃,逍遥三老之一的李秋水。您别惊讶,李秋水当初,因为师兄无崖子内心喜欢的不是自己,选择和众多美少年厮混,为了刺激师兄的神经,最终无崖子也没有回心转意,她心灰意冷之下,嫁入西夏皇室,成为皇妃。

上一代西夏皇帝去世之后,李秋水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皇太妃,李秋水之所以能够嫁入西夏皇室,自然不止是因为她的漂亮,西夏皇室自然也知道她的武功。《天龙八部》是一个武侠位面,就算是皇室,也必然要有自身的高手武力基础。
赫连铁树虽然是一个西夏王爷,但是,显然不是一个高手。以上所提到的这些高手当中,四大恶人来自大理,慕容复来自江南,九翼道人也大概率不是西夏本国人。而且这些江湖人,也不可能对朝廷有多少的忠诚可言,在这种情况下,西夏皇室还能够放心使用一品堂,必然有其底气,而这种底气只能是来自于李秋水。
按说,西夏皇宫除了李秋水之外,也应该有些其他的高手存在,但是,从天山童姥带着虚竹潜入皇宫冰窖,并且每天都出去猎杀野物也没有被发现,可以看出来,西夏皇宫即使存在高手,也势必要比逍遥三老低一个大等级,以至于连发现天山童姥都不能做到。所以,西夏高层武力的真正依仗,只能是李秋水。

李秋水的武功有多高呢?从她和天山童姥的对抗来说,是略逊一筹。在天山童姥巅峰的情况下,她是不敢来找麻烦的。但是,从双方的对抗来说,差距并不大。李秋水的武功,必然在段延庆和慕容复这种低一个等级的存在之上,虽然在逍遥三老当中最弱,也比不上天龙四绝,但是也算妥妥的绝顶高手了。
文字引申义196:亢龙有悔
龙lóng龙,甲骨文。是“龙角”,是“长条状的龙身”,是“嘴巴朝下张开的龙头”。龙是传说中的动物,身体像蛇,全身覆盖鳞片,头上有角,四肢有爪,能够兴云降雨。传说中的神兽——龙1996年,在1996年出土于安顺市关岭县新铺乡,挖掘到了与传说中的龙非常相似的动物化石。该动物化石身体狭长,有四肢,头有对角,与中国神话中的龙十分相似,称作“新中国龙”。新中国龙化石一读书号2023-05-23 10:06:420000中华国学经典,古代家训箴言(第4辑)
●慎交游,勤耕读;笃根本,去浮华。——清·左宗棠●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北宋·欧阳修《诲学说》●能师孟母三迁教,定卜燕山五桂芳。——明·《增广贤文》●训子须从胎教始,端蒙必自小学初。——《增广贤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敕后主辞》●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诸葛亮集》0003最全最经典连载一一精编古今修身养性为人处世对偶箴言5000句(四字版,第5辑)
●人淡如菊;品逸于梅。●人誉我谦;又增一美。●人离乡贱;物离乡贵。●人怕没理;狗怕夹尾。●太刚则折;太软则废。●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见利争让;闻义争为。●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天理昭彰;人心难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言而信;不怒而威。●不尚奢侈;不造是非。●不诱于誉;不恐于诽。●不知深浅;切勿下水。●习气薰人;不醪而醉。●心似白云;意如流水。0000大师笔战 梁鲁撤书怨
前言民国时期,两位文学大家鲁迅、梁实秋之间发生了一次论战,史称“梁鲁论战”。这次论战包含了人性、子女教育、阶级等方面的内容。景仰卢梭的鲁迅对梁实秋的观点自然深为不满,在梁文发表一个月后,鲁迅写下了《卢梭与胃口》的杂文,发表在翌年的《语丝》周刊上,从而揭开了鲁、梁论争的序幕。论战的最高潮,鲁迅著名杂文《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读书号2023-05-10 14:20:230000